过龙湖寺
(明)知县 李元龙
登山云是旧龙湖,僧去千秋云水孤。
三代纷然空过鸟,一官淡若从飞凫。
经花色色欢同寂,禅意深深有若无。
即向九仙峰顶去,只悬片念湛冰壶。
游龙湖寺二首
(明)邑举人 同知 李云
(一)
万仞峰头有洞天,丹崖蜕骨几千年。
望来回合芙蓉落,踏遍巉岩荔薛牵。
鸣磬犹悬山外日,披衣曾挂竹梢烟。
招游半是神仙侣,一任清宵共醉眠。
(二)
化城幽傍碧湖开,喜拉高人杖屦来。
绣佛长斋偏送酒,友生合趣更浮杯。
夜阑梵语空中落,兴剧新诗云外裁。
借令瀛洲堪共老,宁辞拼醉恣徘徊。
游龙湖步韵
(明)邑人 南陵令 林枢
冉冉云光绕足生,只园深处数峰迎。
山因秋霁连天碧,泉为风高作雨声。
百尺龙湖惟有月,千年佛骨亦虚名。
共游拼得香山老,依永犹然纪太平。
游龙湖
(清)邑进士 知府 李道泰
结梦皆湖峤,前身应是僧。
思深春色绿,渴忆石流冰。
云寺舟藏谷,香厨酒若渑。
笑余贪笔墨,未解作经誉。
龙湖寺
(明)大田 会元 田一隽
湖内问天星宿低,花成紫盖雪成泥。
今朝咫尺通龙座,下土群山伏马蹄。
佛国如瓯金作界,神仙有舄鹤同栖。
楼头日辇真堪棒,直到上方第一梯。
登龙湖寺
(明)安溪 侍朗 詹仰庇
万壑天风足下生,绿崖攀磴一僧迎。
金峰历历皆秋色,碧水淙淙是处声。
云外香台留佛骨,湖边青草得龙名。
山灵不负十年约,五岳今方属尚平。
初夏观碧水池
(明)永春 左长史 颜廷榘
高崖有碧泉,林密觉境閟。
住僧相导引,扶携仍能至。
苔湿怯石滑,藤交冠屡系。
俯见水澄莹,不盈也不匮。
一酌心自清,久坐神也悸。
过幽不敢留,还步犹恐踬。
支木忽超越,回首弥玄邃。
传言有神通,此事亦云异。
总在天地间,真源偶相值。
探幽复凭高,至理斯可契。
题碧水池
(明)邑举人 同知 李云阶
寻幽到卓泉,共坐水之浒。
泉从石罅来,滴滴细如缕。
四序任推移,不盈亦不窭。
自是有神功,昙云润厥土。
涧草暗逗香,丛林阴啸虎。
杳蔼亚枝垂,苍苔封石古。
兴至好呼卢,不用作枢偻。
醉卧羽衣旁,翩翩孤鹤舞。
归路入禅林,扣关问六祖。
碧水池
(明)张昆
万仞峰头妙窍通,真源点点出空中。
天河水向云间落,石乳香从色外融。
谷中霏微常带雨,湖边清冷自生风。
传言一杓多灵变,隐钵龙归应有宫。
夜登金碧岭
(明)知县 林
昏黑上丹邱,迢迢怜旧游。
龙从巨壑隐,湖傍银河流。
树外诸天近,空中一洞幽。
攀跻山欲尽,呵笑在云头。
题龙湖二首
(明)张昆
(一)
五百神仙拥此峰,黄金削出宝芙蓉。
祗园昔日明霞布,福地今朝紫雾封。
古树栖残听法鸟,春池梦觉护禅龙。
毫光远向云间度,晓色先开半夜钟。
(二)
微笑当年法眼开,龙湖祖意自西来。
花前香色依然在,座上玄机不用猜。
水演真源分复合,田多妙果种还培。
云关远挂天边月,笏地今知镜有台。
游龙湖寺
乡贡士 章时学
一片湖光万仞山,分明蓬岛落水寰。
尘心到此浑无着,坐看浮云自径还。
从狮子岩望九仙山过龙湖之作
(清)邑举人 知府 李道泰
又从移屐伴僧移,遥望九仙似雪时。
雨后冲云山有癖,林昏踏月径偏宜。
斋房薄醉浑忘冷,讲榻灯孤欲索诗。
晓起碧峰看蜕处,午钟催为客归迟。
龙湖寺
邱人龙
龙湖吾所爱,杖策此岩过。
禅意淡无极,空潭清若河。
落花一径满,啼鸟漫山多。
坐久不知晚,冰轮上碧梦。
(录自《永春州志》)
龙湖岩
郑一龙
闻道龙湖胜,扪梦今一攀。
岭长悬林杪,路转入松闲。
鸟语树间落,泉流花外潺。
悠然清兴足,俯视绝尘寰。
(录自《永春州志》)
次韵奉和李明府游龙湖
释德林 锐峰
公堂事少诣龙湖,采胜登临兴来孤。
入汉一槎曾犯斗,朝天只写作飞凫。
长官清甚诗乃富,禅客贫来锥也无。
不识当年留玉带,何如此日对冰壶。
迟赖宗伯游龙湖不至
释德林
恭闻补裹暇,乘兴寻丹丘?
凤来何速,龙湖近不游?
溪山生远,松竹乱多幽?
山色待诗处,青苔去复留。
锐峰禅师出诗卷龙湖志见示赋赠
进士 李光龙
一挹风光已自奇,称诗喜不露诗眉。
曼毕显现空常住,捧唱机锋捷莫追。
宁独龙潭冯铁笔,何多狮窟候金羁。
魔军无数尽歼却,惭愧吾儒传习时。
湖矣因归读留题步和
释德林
正好相逢屐又移,怅人偏在去来时。
虎岩连袂向谁约,龙寺孤灯似不宜。
天各愁看山欲雪,兴同幽寄夜能诗。
暗中点检行何早,莫是狮峰发足迟。
流寓
释德林
飞花引客入山游,山色湖光不禁秋。
天似待人生此地,地因人至转增幽。
以此乱山绝壑间,还同不系之虚舟。
也知卓老读书乐,不信神龙亦避尤。
人世火云蒸六月,清君来此涤烦热。
池中碧水堪清沁,岭畔白云谁怡悦。
一自高台坐化后,于今千载不生灭。
化台之下石嵯峨,中有修行之禅寓。
共食真人问谁是,登临慕古情空多。
拟将打动关南鼓,和取住山一曲歌。
天那秋风寒月色,平林桂子落山河。
游龙湖(三首)
(明)永春 左长史 颜廷榘
(一)
不慕僧真爱道真,金峰碧水映千春。
龙宫高起三天界,华盖遥临八座人。
河近斗牛悬几席,境幽萝薛挂衣巾。
共言汗漫游方外,莫笑年来老大身。
(二)
金碧峰头青草湖,龙眠水底月明孤。
真仙为塔千花累,曼叟耽山一杖扶。
白日凌空天共运,清宵对榻梦应无。
妙香不断青莲净,倒浸星辰在玉壶。
(三)
我从峰外结闲缘,迢递寻游已耄年。
福地布金惟长者,高情何意得诸贤。
肴来好共香厨馔,酒至如添玉井泉。
兴尽下山回首望,白云片片水潺潺。
游化台
(清)邑岁贡 知县 林
晨起问灵异,缘崖披薛萝。
传言留佛骨,空此听樵歌。
兴尽山中日,归忘手上柯。
一尘今未了,回首白云多。
清明后二日初晴游龙湖寺
(清)知州 苏履吉
龙湖胜地旧知名,无限风光雨后晴。
碧水池边青草满,金峰寺外紫苔生。
山僧岂识来何事,野鸟犹能唤几声。
佳节一时留不住,我将今日补清明。
太湖山
(宋)主簿 黄圭
一带回环底处山,势如飞楫下平川。
须知欲到菩提岸,好是常悬般若船。
缆向龙湖弘利济,撑从苦海度人天。
当年普照如乘此,无复须巾撒向前。
金碧峰八景
李孝仪
(一)碧水池
怀古寻涧液,曾因浴佛躯。
泉清涤浊俗,千载不盈枯。
(二)坐化石
成就此功德,早种慈善根。
峰头证正果,圣地迹犹存。
(三)浮佛墓
花雨禅心寂,松风鸟语清。
九龙结一穴,洁地月长明。
(四)浮杉池
青草湖池碧,四时不断流。
取材施法力,借此一泉浮。
(五)龟蛇谷
深谷龟蛇会,和祥益寿康;
山中惟自乐,念息岁华长。
(六)千年樟树王
神树天成就,四时宾客迎;
相传两进士,庇佑得光明。
(七)金碧园林
翠色连空阔,烟霞接地奇;
苍苍千古秀,幽雅胜仙居。
(八)绝顶纵眼
欲赏龙湖景,劝攀绝顶峰。
东南西北隅,画面妙无穷。
登龙湖
李孝仪
台德一行人,车龙拂路尘,
心诚无险阻,意切忘艰辛。
淅淅风吹面,纷纷雨积身;
拾阶寒岭道;跨越冷涧滨。
喜得林中契,共推席上珍。
寻根拜祖殿,究史衍台闽。
知音解疑义,促膝话清真。
但愿龙湖显,为缘手足亲。
(李孝仪,德化县美湖乡美湖村人,历任中共德化县委副书记;现任县政协主席。)
七律 台湾地区三代祖师联谊会 组团参拜龙湖寺佛祖感赋
李孝信
烟雨蒙蒙浮碧,车轮滚滚舞银环。
信徒举束迎香客,住持披袈敬社团。
三祖冁眼镇木殿,台胞膜拜攀山巅。
昔朝鼓响重钟响,今日佛缘复人缘。
七绝 龙湖山竹
李孝信
清明破土露英豪,谷雨争长节自高。
素裹无华何懑苦,凌寒炎暑见风骚。
七绝 题美湖樟树王
李孝信
弹菰腾雾荫方圆,大招窝誉四寰。
游子围嬉圈不拢,聊凉谁种哪年间。
七律 题筹复龙湖寺
李孝信
殿宇辉煌几纪年,香燃火旺紫萦烟,
金峰峦绿春盈满,碧水池青冬涌泉。
古刹无存遗迹在,佛堂有显太湖缘。
宗教旅业发桑梓,修复庙坛众力捐。
清平乐 题龙湖寺修建理事会成立
李孝信
龙湖堂殿,
八百年弘建。
碧水金峰烟萦漫,
香火何时不见。
重雕三祖佛龛,
修庙盛世非凡,
弟子信徒谒圣,
雄姿古刹高岩。
龙湖寺奠基有感
林悌设
巍巍龙湖山,云雾缥缈间。
古刹遭厄运,佛国倍凄凉。
时来逢盛世,运转赖神缘。
今日喜奠基,参香祖师前。
寺庙千秋业,启动钟正响。
天涯诸弟子,培基修洞天。
金峰花含笑,碧水涌甘泉。
蓝图绘蓬阁,重建有乡贤。
注:据记载,大樟树植于唐代,树高28米,胸围近17米,冠辐直径近40米。
注:1995年3月5日李孝仪、林谅评、李孝信、林植民、林兴樽、林悌设、林兴桥等人在城关聚会酝酿龙湖寺修建事宜。 注:龙湖寺修建理事会于1995年3月15日在美湖乡上漈村成立。(李孝信,德化县美湖乡美湖村人,曾任县财委主任。)
注:龙湖寺复建奠基仪式,于乙亥年十一月十九日(1996年1月9日)巳时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