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县东北部水口公社飞仙山有一处奇景,这就是岱仙沶瀑布和油漏沶瀑布。
飞仙山、岱仙沶、油漏沶,不仅名字多么诱人,那充满生机活力的飞瀑、雄伟壮观的峭壁、神奇动人的传说和那迷人的风姿,更是令人神往。明代进士赖垓诗赞曰:
旁午明岚杂紫烟,寻幽客醉唱云眠。
千岩影纳凌霄阁,百道泉飞驾云鞭。
杰峙何年悬绝磴,远游今日挟飞仙。
流连壁上情还剧,回首斜阳又一天。
从德化县城乘往福州的班车,到达赤石口,翘首向东望去,只见远远的天边,一幅奇峰异峦、森严攒集,若银河倒悬的瀑布织成美妙画面立即映入眼帘。历代许多文人墨客见景生情,把这里作为休憩、养生的胜地。清代隐士毛一夔陶醉于岱仙、油漏沶的风光水色,抒发他玩尝纵乐,超凡出俗的情思,写下“足快寻幽兴,奇观岂但泉;有山皆入幻,无木不先天。云鸟千崖共,碧空一宇悬;浮生能免事,微醉亦飘然”的诗句。
沿着赤石口一条幽美的山路溯溪而上。一路林木葱笼阴郁苍秀涵幽,鸟鸣谷应,和风习习。到瀑布底下,只见如力削的峭壁拔地而起,顶住云天,像一道天然的城墙,森严壁垒。发源于石牛山的赤石溪,经过山势雄浑的飞仙山峰,如冲开决口,沿着一百三十九米高的峭壁,分两股直泻而下。东为岱仙沶,西为油漏沶,两处瀑布各有风格。岱仙沶性格刚强,奔腾呼啸,气派非凡;油漏沶宽一百一十多米,使人感到胸怀宽阔。两处交相辉映,格外壮观。晴天,阳光直射,水珠闪闪发光,岱仙沶恰似珠帘下垂,油漏沶又像一张镶在大石上的银毯。阴天,飞瀑溅沫成雾,盖上一层轻纱,如含情脉脉的少女,倩影隐隐约约,遮遮掩掩。清晨站在往榜上大队的飞仙山腰。山谷弥漫着乳白色的浓雾,烟波浩渺,苍茫一片,瀑布扑朔迷离,观者如浮空中,畅游仙山琼阁。山风骤作,天上乱云飞渡,山间雾海翻滚,聆听瀑布吼声,状如千军万马,显得英姿威武。春天在瀑布底下,天上飞来的泉水,周围簇拥着烂漫的山花,宛如置身于《西游记》的水帘洞之中,心胸豁然开朗,观看这充满生机的瀑布,心潮不禁卷起层层波澜,浑身劳累,一扫而光。
岱仙、油漏两处瀑布的形成,有着一段动人的故事。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马氏三位女仙,乘白龙腾云驾雾,云游各地名山,见此地钟灵毓秀,留恋忘返。她们用泉水浣纱,泉水立即化成溪流,口含泉水漱口,喷出立即化成飞瀑。当地有个农妇郑氏,孤苦伶仃,日上飞仙山砍柴,夜间挑灯织纺,借以度日。有一天,她在悬崖上伐木,由于疲劳过度,头晕眼花,不慎坠崖,马仙见之立即骑白龙托郑氏飞升脱险。仙女显圣救民,一时传为佳话,乡民在绝磴建飞仙亭祀之。飞仙亭上载危崖,下临深谷,倚山做基,就崖建筑,掩映在林树之中。岱仙沶、油漏沶左右拱托,惊险万状。真是:“上看碧涧悬,下为云雾逝;始知银河来,从无接流势。仙女骑白龙,山半每摇曳;石山三元君,丹成皆姑娣。游戏苍茫岩,千丈如阶砌;虚亭外嵌空,精爽接天际……。”(清·进士李道泰诗)
前些年,当地人民在悬崖绝壁中开出四公里长的渠道,引瀑布之水,灌溉高山脊上三百八十多亩的层层梯田。这条“人工天河”使飞瀑增光,山河壮色,迎来了连年的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