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现将《仙游文史资料》第二辑张驰所写的“张逸舟横行闽海始末”文章内“张逸舟与张雄南之间”、“张雄南之死与张逸舟的下海”两节资料节略选登,供研究张雄南这一人物时参考。
张雄南于“闽变”时受十九路军收编为某支队司令,十九路军失败后,他逃亡日本东京为寓公,张逸舟1934年骑劫由涵江开往厦门的“鹭江”号商轮一艘,抢劫行李及贵重物资约十余万元,逃往鼓浪屿,旋即往台湾转东京与张雄南认识,为莫逆之交。1935年原十九路军将领李济琛、陈铭枢、蒋光鼐、蔡廷楷在香港召旧属组织“同盟”,张雄南、高诚学往香港加入“同盟”。从此张逸舟与张雄南之间接触更频繁,勾结更加密切,张驰、谢锡麟、葛越溪等人也往香港参加“同盟”组织与张雄南认识,1936年军统特务头子戴笠在武汉召集全国民军首领会议时,张雄南派张逸舟为代表赴会与戴笠会晤(张雄南想沿民军这条捷径做官,而又怕与上级长官见面,怕被扣押,被缴械,或终至性命不保,所以派张逸舟为代表)。
1938年张雄南奉福建省保安处处长黄珍吾的邀请回福建,被收编为福建省第四清剿区指挥,不久又被整编为福建省保安第四旅旅长,张逸舟受任为张部副官,张驰奉保安处(1938年11月1日,日寇在福清县高山市登陆时)谍报股派往德化去监视张雄南,被待为上宾,每月给四十元生活津贴费。
1939年8月,张雄南宣告独立(在永泰),被省保安团围剿,他自知孤力难支,于是急谋寻找避免覆灭的道路,下海投敌是他谋求苟活的一条出路。几经商量的结果,决定派张逸舟、黄玉树二人率四十余人枪,从永泰乘隙突围窜经仙游的兴泰山区,进入莆田辖的滨海地区东沙村,雇船下海,奔投湄洲岛先与日军挂钩,而后张雄南队伍全部下海投寇。那时张雄南经常对手下说过这样的话:“汪先生可以说是我国政界绝顶聪明的人,难道他对国家前途会看错方向吗?”一种汉奸的心情,溢于言表(当时汪精卫已到南京去了)。张逸舟、黄玉树到湄洲岛先与当地土匪张天桢合伙,由他带往厦门引见于日寇“兴亚院厦门联络部”的武官大桥上校,遂被委为“福建和平救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黄玉树为副总司令。暂住厦门港外浯屿岛上,并立即派人返回大陆通知张雄南从速率部下海投敌。因为时间太迟了,被省保安处长黄珍吾派保安团十二个团及中央军八十师一个团计十三个团围剿,无法突破重围,于年底在石牛山某地被击毙,(注)队伍全部被歼灭。
(注):据另一说张雄南在逃跑时跌伤后,被侍从开枪击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