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长水是我国著名的一位爱国民主人士。
黄长水,惠安县张坂乡霞美村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出生。他的父亲叫黄世仙,年少时因家境贫寒,离井背乡,飘洋过海去菲律宾谋生。后来在西黑人省拉卡罗达镇经营杂货店和碾米厂。黄长水早年在厦门同文书院读书,1913年随其父到菲律宾求学,1922年回国深造,先后就学于南京国立暨南学校和上海暨南大学。当时,黄长水受到邓初民等著名民主革命先辈的影响,思想倾向进步。
1927年,黄长水再赴菲律宾,帮助其父亲经商,并积极参加当地华侨社会活动。历任菲律宾怡朗中华商会理事、华商中学董事等职。与当地进步人士郑士美(晋江市安海镇人,当时担任怡朗华商中学教师兼中华商会秘书)、陈曲水(南安市官桥镇人,当时在怡朗华商中学担任教师)等人密切联系,经常参加和支持华侨的爱国民主运动和抗日救国运动。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菲律宾华侨的抗日救国运动进一步高涨。黄长水在西黑人省积极参加组建当地的抗敌后援会分会,并被侨众推选为该会的副主席。他发动侨胞们踊跃捐资支援祖国的抗日战争,还协助一些热血青年奔赴延安参加革命。
1941年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侵略军南进占领了菲律宾领土。黄长水被日军传讯并遭受殴打,但黄长水不肯向敌人低头,坚贞不屈。在日军飞机狂轰滥炸期间,黄长水的6位亲人逃避在防空洞,因防空洞被炸塌而死亡。国恨和家仇交织在一起,使黄长水更加痛恨敌人,更加坚持爱国抗日的立场,与菲律宾华侨抗日地下组织保持联系,秘密支援当地人民抗日游击队。
1945年日本投降后,黄长水协助他父亲重建企业。
1946年,黄长水到香港主持其父亲在香港创办的“泉昌公司”业务,担任该公司经理,并被选为香港的福建同乡会主席。
黄长水经常与中共南方局香港分局(习惯简称“南委”)的工作人员密切联系,又与当时在香港的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郭沫若等人友好往来。公开表示对中国共产党的方针与主张的拥护,支持他们在香港工商界中开展统战工作。1947年,黄长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任民盟港九支部副主委,因此更加积极投入反对蒋介石发动内战,反对独裁统治,要求民主政治的爱国民主运动。
当时,港九工商界上层人士拥护中国共产党和支持解放战争还是极少数,倾向进步的工商界大多数没有大规模企业,又没有独立的组织和活动场所。港九工商界进步人士迫切要求建立一个能够在当地公开活动的社团和活动场所,以便更广泛地进行宣传和更多地团结工商界人士,为解放战争贡献力量。中共南方局香港分局对此十分重视,特派负责工商统战工作的经济学家许涤新(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直接指导他们筹建社团和活动场所的工作。他们利用港英当局没有禁止不带政治色彩的社团的规定,以普通商人联谊娱乐活动为名义,准备建立“俱乐部”,并推举黄长水出面牵头,与庄希泉、陈君冷、黄雨田当作发起人,进行筹备。1947年初,“香港华侨工商俱乐部”正式成立,公举黄长水为主任。
工商俱乐部以定期聚餐为主要活动形式,他们经常邀请有影响的知名人士在聚餐会上作专题讲话,然后自由议论。内容分属评介国内革命形势和世界各地的经济问题。由于解放战争势如破竹,节节胜利,特别是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的胜利,聚餐会每每成为祝捷的酒会。
1948-11-29日开始的平津战役(该战役至1949年1月31日胜利结束)前,许涤新在会上公开提出迎接平津解放,号召大家通过经济工作支援解放区。工商俱乐部的骨干分子陈祖沛主持的“大成行”首先响应,与黄长水、郭宜兴合作组织“新中公司”,于1949年3月组织大批解放区急需的货物,租用货轮首航天津。
为开展海外统战工作,争取泉州籍的华侨和港澳同胞支援家乡的革命斗争,中共泉州中心县委于1946年8月派倪永图和郑星辉同志前往香港工作。1947年1月,又派高景春、郑秀宝、陈篱香3位同志前往香港,组成香港支部,由高景春任支部书记。高景春同志调回泉州工作后,由倪永图同志继任。倪永图同志调泉州工作后,由郑星辉同志负责,直至解放前夕。
黄长水对倪永图、郑星辉同志到香港工作以及后来成立的香港支部非常支持,首先把郑星辉同志安排在自己经营的泉昌公司任职,让他有个较稳定的立足地公开的身份进行工作(倪永图同志则在其堂兄倪永安经营的威利公司工作)。
为帮助他们扩大接触面,打开工作面,黄长水就介绍他们与王雨亭(鲤城区人、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国务院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全国侨联秘书长)、张殊明、黄福泽、庄明思、欧阳朝宗等民主人士认识,并分别与香港福建同乡会、福建商会的负责人联系,以利他们开展工作。
黄长水还把他主持的工商俱乐部等地方供倪永图、郑星辉同志和香港支部作为活动场所。郑星辉同志曾利用工商俱乐部这个场所寄发一些进步书刊回泉州。寄发几年,从未发生问题。
当时,家乡比较欠缺一些药品,黄长水等民主人士就慷慨捐资,购买盘尼西林、色芳色素、鱼肝油、葡萄糖等一些药品,由香港支部通过关系寄回闽中游击队泉州团队。黄长水还购买一架望远镜和印刷机转送给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和游击队。
1948年,中共闽中地委书记黄国璋到达香港。黄国璋同志在地下斗争中数次受伤,身上还留有敌人的弹片。黄长水对他十分关心,精心照料。他亲自请香港外科名医为黄国璋同志诊治,还设法让他住进设备完善的养和医院进行治疗,其医疗费用完全由黄长水个人支付。
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南下后,黄长水又配合从菲律宾回来的几位进步人士,组建香港的“福建新民主主义建设促进会”(简称“促进会”),由黄长水担任主席,协助中共南方局香港分局建立学习小组及介绍青年到内地参加工作,并资助闽浙赣革命部队。
1949年9月,黄长水应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的邀请,到北平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950年组织港澳工商界东北观光团回内地参观访问,任团长。1950年年底回福建,任福建省政府委员、省政协副主席。1952年任广东省广州市政府的副市长,兼广州市工商联主任委员,同年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1953年当选全国工商联副主任委员。1955年任中央华侨委员会(简称“中侨委”)副主任。他还是全国人大第一至第四届代表,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
黄长水还非常关心家乡的进步,热心家乡的教育事业。早在菲律宾期间,他就踊跃捐资兴建霞美小学校舍。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菲尚未建交,他通过香港泉昌有限公司辗转汇款给霞美小学的经费达7年之久,并连续数年寄来药品发给患病的乡亲。
1980年7月29日,黄长水在广州病逝,享年76岁。新华社发布了黄长水病逝的消息,廖承志等中央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为黄长水致丧。
现任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政协常委、香港特区委员会委员、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香港福建社团联会执行主席黄光汉,就是黄长水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