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文史资料全文库

泉州湾秀涂港大事记(1992-1999)

发布日期:[2016-08-16] 阅读人:1637  字号:      
1992年 2月4日至7日 “研究会”骆唤友、江增才、孙怀伟、庄道仁、庄长藩等于1992年春节假秀江小学举办秀涂港资料征集初展活动。展出内容含资料、实物:秀涂港简介;秀涂港的历史沿革;海关简况;航海家洪乐与秀涂港;实业家庄贻生与秀江小学;活跃在秀涂港的边防战士——冯其昌事迹;秀涂港区在泉州港的重要地位;秀涂港区的水电路基础设施;任重而道远等。参观者近2000人次。还举办座谈会、放映电影。通过宣传发动,群众自觉送来一批珍重港口文物资料。 3月11日 县科协主席黄永胜、“研究会”筹委会庄长藩、骆清火等走访了福建省科协主席、福州大学校长黄金陵教授,省顾委常委、省科委顾问张连,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所长郑达贤,省港航局局长杨水来,省港航监督处处长严正,以及在福州工作的老乡张道沛、骆巴顿、庄荣木、郭奋志、郭文华、庄越琴、陈祥泉等。张连还为复港写了论证文章。 3月20日 县财政拨款3000元,省科协拨款10000元作为“研究会”筹委会活动经费。 3月26日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所长郑达贤为筹委会拟草《福建泉州秀涂港复港可行性研究提纲》。 3月 秀涂港搬运工人庄金福提供资料说明:五十至六十年代曾在秀涂港钓到郑成功装火药用的“国姓瓶”数十个。 4月初旬 惠安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江炳其、科协主席黄永胜、东园镇镇长黄锦忠到秀涂港考察,还参观了山东远洋公司6000吨的“鲁海号”货轮,该船长说:秀涂港水深腹宽,三五万吨级货轮入港好抛锚,是泉州湾唯一深水避风良港,有待开发。 4月12日 “研究会”筹委会在惠安县干部招待所召开了第三次会议。参加会议的有黄永源、曾燕生以及县、镇、村原来与会的成员。县委刘佳景书记到会祝贺。中心议题是讨论征集秀涂港开发研究论文提纲,举办学术研讨会,出版论文集,促成建设秀涂港5000吨码头,改建惠秀公路为三级柏油路。会后,发表了“开发秀涂港、振兴泉州湾”第三号“会议纪要简报”。 4月20日 “研究会”筹委会林瑞峰草拟、印发《泉州湾秀涂港》论文集题目和《惠南地区部分在外人才分布》,发给各地学者、专家、教授、干部、乡贤等。 5月1日 泉州《侨乡科技报》报道了县科协蔡鹏飞撰写的惠安拟编《泉州湾秀涂港论文集》讯息。该书由黄永源出任总编辑。 5月9日 惠安县政协文史组一行10人在副主席曾燕生、吴澄清的带领下,考察了秀涂港及百崎民族乡文化史迹。 5月11日 《泉州晚报》首次刊登了庄长藩撰写的《泉州秀涂古港》文章。 5月15日 秀涂古港发现民国时期“报关行”的象牙印章(中英文对照)。 6月1日及4日 《泉州晚报》刊登了林兴中撰写的《秀涂古港发现“秀江报关行”象牙印章》讯息和《振兴秀涂港,繁荣泉州湾》文章。 6月29日 《泉州晚报》刊登了庄长藩撰写的《泉州秀涂港沿岸的文化史迹》文稿。 上半年 省水电厅、市水电局、市港务局、市煤炭燃料公司等单位多次考察秀涂港。省市水电部门集资40000多元,修固秀涂2公里海堤。 上半年 厦门外商纪甲城、泉州外商吴庆星多次派人考察秀涂港。 7月3日 秀涂港“研究会”筹委会在县干部招待所召开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江炳其、刘银、黄永源、曾燕生、黄永胜、辛清良及庄长藩等部分“筹委会”成员。讨论《秀江新潮》论文的征集以及建议实施小区开发等问题。 上半年 泉州市、惠安县相继召开人大和政协会议。惠安县部分代表、委员分别向大会提出开发秀涂港的建议提案。市政协副主席王文泰还建议要争取把秀涂划为惠安县开发区之一。 7月15日 黄永源撰写《秀涂古港藏明珠——试论开发泉州湾秀涂港之价值》一文,编入《秀江新潮》第一期。 8月1日 泉州港口协会秘书长林兴相撰写《开发秀涂港,重振古港雄风》论文,刊登于《秀江新潮》。 8月3日 在县科协向县领导请示后,由县人大主任江炳其主持,召开有人大、政府、政协、科协等代表参加的会议,讨论研究秀涂港开发研究会的领导班子组成和正式成立的有关事项。尔后,由黄永胜向县五套班子领导作书面请示报告。 8月20日 省科协主席、福州大学校长黄金陵为“研究会”会刊《秀江新潮》题写刊头,并于8月30日出版第一期。 8月30日 福建泉州湾秀涂港开发研究会在惠安县正式举行成立大会。出席会议的有中国科协委员、省科协主席、原福大校长、中国中青年专家黄金陵教授,省顾委、省科委顾问张连,华东师大河口海岸研究所所长王宝灿教授,省科协书记处书记王振声副教授,泉州市副市长余茂桂,惠安县委书记刘佳景、县长杨俊峰;有省、市、县有关领导张道沛、骆巴顿、黄永源、王振洲、何曼试、江炳其、陈清发和来宾;有筹委会成员和全体会员等。总计140多人参加了大会,县政协副主席曾燕生代表“研究会”筹委会作筹委会工作报告。会议通过了近一年来的工作报告和“研究会”章程。 会议选举黄永源为研究会理事长;陈清发、林文生、刘木连、曾燕生、吴澄清、吴信金、黄永胜等7位为副理事长;黄永胜兼秘书长,庄长藩、蔡鹏飞为副秘书长;理事17人,合计27人。 聘请黄金陵、张连、王宝灿、陈国强、郑达贤、余茂桂、王文泰等为顾问;江炳其、杨水来、张道沛、王振声、王振洲等为名誉理事长;庄栋法等10人为名誉理事。当天下午召开第一届第一次理事会,讨论今后工作。 其间,黄永源、江炳其、陈清发、刘木连等陪同黄金陵、张连、王宝灿等专家教授冒雨考察了秀涂港;黄金陵等为复兴开发秀涂港题词;省科协、市港务局、县财政局、交通局、公路局、东园镇政府、百崎乡政府、埕边盐场等单位为“研究会”提供经费资助。 9月4日至7日 《泉州晚报》、《福建科技报》、泉州电视台报道和播放了泉州湾秀涂港研究会正式成立的讯息。 9月20日 惠安县科协给秀涂港研究会下文:《关于福建泉州湾秀涂港开发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的批复》,并附该会聘任顾问、名誉理事长、名誉理事名单。 10月下旬 新加坡经营转口贸易商人纪甲城夫妇及其在大陆的代理人一行,专程来秀涂港考察。 10月26日 出版《秀江新潮》第二期,着重介绍“研究会”成立盛况,以及发表专家、学者关于秀涂港开发研究的论文。 10月下旬 黄永胜、庄长藩为县委书记刘佳景一行到香港招商撰写《秀涂港投资环境与招商指南》。 10月下旬 《安溪历史之窗》刊载了庄逸铭撰写的《秀涂古港小清明》。 11月5日 《秀江新潮》第三期刊载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所长王宝灿教授与陈沈良理学博士合作撰写的《拓辟秀涂港刍议》论文。 11月间 秀涂村澳秀兴运输公司建造铁壳机动轮“秀兴1号”轮,载重600吨,投入生产。 11月30日 “研究会”在县干部招待所召开第二次常务理事会。其中,吴信金汇报旅新华侨纪甲城10月间考察秀涂港及其投资开发意向,并约定到厦门具体协商。 12月9日 《泉州晚报》“社会团体登记公告”刊登了泉州湾秀涂港研究会的登记证号为“惠社法证文字第2016号”、“法定代表人黄永源”。 12月25日 “泉州港务局会议”。交通部长黄镇东于本月28日拟到漳州参加“中国第二个蛇口”开发会议,29日将路过泉州。泉州市港务局受市长林大穆委托,主持召开座谈会,讨论有关开发秀涂港对发展泉州经济的价值,以便向交通部黄部长提出建议。参加会议的有港务局局长王振洲、王国用、林兴相;秀涂港开发研究会代表有黄永源、黄永胜、庄长藩、蔡鹏飞;东园镇代表有连启明、曾安国;泉州市肖厝区经济开发办代表有杨松波、王延龄;还有侨商吴庆星的代表、协昌副总经理吴志雄等。 12月27日 黄永源、庄长藩与市开发办副主任杨松波,规划师、工程师王延龄,市计委政研室叶科长,东园镇党委副书记连启明等一行9人,对秀涂港口和陆上腹地进行了认真考察。杨松波提出两点设想,即把秀涂作为泉州第三开发区及把东园作为泉州工业卫星镇。同时,还考察了泉州通往秀涂两条公路。 年底 市政府加强后渚港近城港口的建设,秀涂港过驳装卸作业也暂时停顿。 1993年 1月25日 中共惠安县委书记刘佳景、县长杨俊峰批示,由县财政局拨款2万元,作为陆上规划补助费。 年初 福建省第十一届人代会第一次会议期间,省委书记陈光毅、省长贾庆林听取惠安县人大主任江炳其关于开发秀涂港势在必行的四点建议。在座的有泉州市委副书记丘广钟和副市长薛祖亮。 4月6日 《秀江新潮》第三期出版。本期刊载王宝灿、陈沈良撰写的《拓辟秀涂港刍议》论文;杨松波撰写的《开发秀涂港,振兴大泉州》论文;廖渊泉的词《临江仙——祝贺秀涂港重兴》。 4月17日 中共东园镇委员会、东园镇人民政府致函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汉斌,汇报家乡泉州湾秀涂港开发研究情况。 5月26日 泉州市港务局会同秀涂港开发研究会举行座谈会,中心议题由市投资15万元、惠安县投资15万元,计30万元作为可行性研究经费。出席会议的有港务局领导、专家,“研究会”黄永源、黄永胜、庄长藩等。 7月19日 泉州市城市规划办陪同南京大学城市设计院一行30多人考察秀涂港,提出港口开发及大泉州规划。 7月21日 《泉州晚报》刊载《树立中心城市观念,加快“大泉州”规划建设》报道。“大泉州”规划区域向东、西、南方向扩展范围,其中:“东至洛阳、东园(秀涂)、百崎”,同时指出:“列入该区域周围的县(区、市)部分乡镇,仍保持原行政归属。” 7月 福州大学黄建全撰写的《忆惠秀路重建》一文发表于《惠安文史资料》第九辑。 8月 惠安县在崇武古城(建于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坐落于崇武半岛的东南面)举行首次“93中国惠安石文化学术研究会”,应邀出席这次学术会议的专家、教授、学者计48人,征集论文56篇,出版《中国惠安石文化》一书,由黄永胜主编。 8月12日 泉州市副市长高厚生一行在副县长詹汉民陪同下考察秀涂港。 8月20日 截止本月底,秀涂港区的秀涂、垵头、下垵、琅山、下埭、白奇、莲埭等村澳,已成立安海、安达、安渔、长达、秀兴、秀交、秀运、霞里、长兴、轮渡、白渔、黎阳、闽惠、长安等14个船务运输公司。以上计有35艘机动运输轮和机动渔业轮,总吨量为13841吨。其中最大的“世通号”为4200吨,远航国际线;达千吨以上的有5艘;最高吨位是长安船务公司,已达8760吨,其次是安达船务公司,已达3450吨,还有内什渔船319只,计650吨。至此,秀涂港区的大中小运输及渔船计为354艘,总吨量为14491吨。其吨量是该区抗战前一度昌盛时的4倍,是解放初期的6倍。 9月5日 “研究会”召开第一届第二次理事会,由曾燕生主持,黄永胜作工作报告。会议认为:全体理事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广泛地宣传秀涂港的地理、历史地位和作用以及开发的价值。目前市政府已把秀涂港的开发列入大泉州规划,县政府列入“八五”规划;市港务局、县财政分别拨15万元作为可行性研究经费;同时要抓紧做好陆上规划工作。由东园镇、百崎乡牵头,邀请县城建局会同有资职的的城市规划设计院进行陆上规划。副市长余茂桂、高厚生、曾华彬及市人大副主任郑玉约等分别考察秀涂港等。 1994年 元月 秀涂村于云山寺旁发掘出土民国十年一石碑,即“秀涂水警署员固陵汪公立楷去思碑”。 2月19日 原地委副专员张海天、市人大原主任胡美金等老同志一行12人,冒着绵绵春雨到秀涂港调研考察。县人大主任江炳其、副县长潘启水代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专程前往东园镇迎接,东园镇、县科协作了具体安排,“研究会”庄长藩作了详细汇报。 4月 由交通部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勘察规划、设计的《泉州湾秀涂港区规划及起步工程方案设计》出台。 8月30日 在县科协举行第一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潘启水副县长转达了陈万里县长对秀涂港研究会支持的意见。 10月2日 东园镇人大主席团组织10位人民代表由镇党委书记黄锦忠,镇人大主席团常务主席吴信金带领,晋京向王汉斌副委员长汇报有关开发秀涂港、振兴大泉州的请示。 10月3日 东园镇人大主席团在北京荣幸地得到王汉斌副委员长的亲切接见,他对秀涂港的建设给予充分的重视。 1995年 3月28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王汉斌副委员长视察秀涂港,陪同视察的有泉州市人大主任尤垂镇、惠安县委书记郑栋梁、县长陈万里、东园镇人大主席团常务主席吴信金等领导。 5月16日 省人大代表江炳其等提出《关于促进秀涂港前期工程开发的建议》,得到承办单位泉州市港务局的答复(《省人大代表建议督办件》4号文)。 8月 秀涂港的开发建设列入“大泉州”格局。市委、市政府制定了泉州经济发展格局,城市发展沿东、北、南拓展,逐步形成八个片区,即中心片区、城东片区、东海片区、北峰丰洲片区、江南浮桥片区、池店片区、秀涂片区和洛阳片区。(《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1996年 8月1日 原秀江报关行地基下出土六门清代古火药炮及十二枚清顺治、康熙时代的古铜钱,后由县博物馆收藏。 9月 惠安杏田至秀涂二级公路得到交通部作为陆港公路立项,并给1200万元配套资金,市政府给予补助240万元,计划1997年完成路基工程。 是年 石湖港区万吨级码头奠基。后渚港5000吨级集装箱码头4月奠基,6月15日开工兴建。 1997年 4月 秀涂港区船民献出《泉州湾水道图》、《支那东岸厦门外港水道图》等11幅清朝、民国期间的水文史料,这些资料有中英日文字记载。 是年 杏秀(杏田至秀涂)疏港水泥公路通车。 1998年 9月 东园镇党政代表王碧钦书记、梁世辉副镇长等人晋京向王汉斌副委员长汇报秀涂港开发的前期工作,得到王副委员长的亲切接见和指教。 11月 蔡襄塑像在洛阳桥畔落成。泉郡太守蔡襄(1012-1067),字君谟,福建仙游县人,北宋中期的政治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洛阳桥古称“万安桥”,始建于宋皇佑五年(1053),建成于宋嘉佑四年(1059)。 1999年 11月30日 福建泉州湾秀涂港开发研究会理事长黄永源不幸逝世。市委办公室、市党史研究室、惠安县府有关部门,惠南中学、福建泉州湾秀涂港开发研究会等单位为中国共产党员、离休老干部黄永源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黄永源,1929年出生于农民家庭,福建惠安锦厝人,泉州培元高中毕业,中共地下党员,副编审。 曾任中共惠东南工作队总支副书记。解放后历任小学教员、校长;东园区委会组织干事、中共惠安县委组织部干事、副部长、部长、公社党委书记、县委委员;中共惠南中学核心组长;中共惠安县委常委兼组织部长、副书记;中共晋江地委(含革委会)办公室主任、地委副秘书长、市政策研究室及党史研究室主任等职。 编著《五十年文章发表目录总表》、撰写《老黄牛诗稿》、《西行记游》、《秀涂古港藏明珠》等书籍;藏书近万册,是泉州地区著名的文、史、志工作者。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