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文史资料全文库

浅议秀涂港“去思碑”

发布日期:[2016-08-16] 阅读人:1637  字号:      
(一) 晋水奔腾,亘古橹声帆影;冈陵起伏,从来鸟语花香。“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蜚声海宇的惠安秀涂古港正是雄峙于此。其港区水深腹阔,扼泉州湾之咽喉,自宋元以来,秀涂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是古代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港口之一。据《闽台渊源丛书》介绍,泉州沿岸有著名的三湾十二港,秀涂就是十二港之一。按《大清会典》载,顺治三年(1646年)设提督军门,统辖全省水陆军务。康熙十七年(1678年)另设水师提督军门,“斯时秀涂港驻汛兵五名”(《泉州府志》卷廿四《军制》),往后又设哨所,足见秀涂港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 康熙廿二年(1683年),清朝设立海关。翌年泉州也设置海关机构,秀涂为六个分关之一,管理沿海民船运输和征管税务。1941年,国民政府交通部颁布秀涂属闽海区十个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名列全国106个港口之中。1992年,“泉州湾秀涂港开发研究会”发现了民国时期报关行的印章、报单及信封,印章上书“泉州秀涂秀江报关行”,名港多胜迹,古物展雄姿,信非过誉也。1995年8月间,《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通过技术鉴定,确定秀涂为泉州市八个组团之一。行看来日,登堂入室,重展古港良港之雄风,自是不在话下。 (二) 今年春天,秀涂村因开展卫生大扫除及拓宽村间道路,却于云山寺旁发掘一石碑。该碑高108厘米(不含底座),宽65厘米,顶端三大字为“去思碑”,右书“秀涂水警署员固陵汪公立楷去思碑”,左书“中华民国拾年岁次小春秀涂合乡公立”①,扣除上述几项,碑文实际为296字。正是官不论大小,只要为民办好事,就会受到人民的衷心爱戴。 汪立楷字介堂,河南固陵人,碑文有三处赞扬其政绩:其一是任警十余年“持躬廉谨,无口不碑”,既清廉又谨慎,一良吏形象跃然碑上;其二是在秀涂任职三年,“地方感赖赞勷,比户均沾雨露。不特门馆无私,感阳春之有脚。凡兹商民,莫不刻骨而铭心。”官无私则民受益,慨然比之唐代宋璟(宋因“爱民恤物”,时称有脚阳春),恐有过誉;其三是碑文尾端的赞歌:“治安善维持公益殷,提倡惠及我桑梓。令我思无疆,思无疆。”因善于维持治安,又多办公益,惠及人群,是以思念不已。当闻及他调龙溪时,全村三姓人士依依不舍,挽留无效,乃勒石立碑,以志不忘。 历史上,举凡明官廉吏,莫不深受人民的爱戴,一闻调任他职,即争相挽留。东汉有位寇询,治理颍州,政绩斐然,离任后又随光武帝赴颍州,百姓获悉,沿途恳求“借寇君一年”,光武帝只好把他留在颍州。当名震西域的班超奉调回京时,一疏勒将军堕泪自杀,于阗君臣则抱住马腿不放,东汉章帝只好收回成命,让班超继续留在西域。一代贤相诸葛亮辞世时,“百姓巷祭,戎夷野祀”。范仲淹“死之日,四方闻言,皆为叹息”,羌族首领数百人也“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真是生荣死哀了。至于生前立祠,古之罕有。俞大猷健在时,金门、龙溪、武平等地皆为其立祠,海角黎人则画其像,供于佛寺,奉为“俞佛”而祀之。总之:人间自有公道,是非曲直也最清楚,一切为民为国的清官贤吏,将是名垂青史,流芳万世,永远受到人民的尊崇。 (三) “去思碑”因历遭风雨侵蚀,字迹模糊,经多方努力与考证,理清了脉络。现将全文296字断句于下,略加注释,以为引玉之砖。 “古有羊叔子岘山立碑,读者神往②。韩魏公锦堂勒石,播之声施③。凡为感善政者,志不忘也。如我秀江水警署员汪公介堂,古蓼望族④,越国家声素仰⑤,门第之清高,果有德教之远被。历任警政十有余稔⑥,持躬廉谨,无口不碑。洎自己未春,来长水警⑦,屈指三秋,地方感赖赞勷⑧,比户均沾雨露。不特门馆无私,感阳春之有脚⑨。凡兹商民,莫不刻骨而铭心。为民父母,虽召杜不能过之者⑩。今者调任龙溪,预卜鹰扬(11)。命令已下,辙辕谁挽?听骊歌之倏唱(12),恨骥尾之无从(13)。秋水蒹葭、如伊人之宛在(14)。落月停云(15),企声望于无穷。际此雨洗风披,共挹高风于北斗。他日苕侵露湿(16),犹照旭日于东方。爰勒碑铭,以垂不朽。短引恭疏,长歌继唱。歌曰:秀江之水水方长,我公之德德流芳。治安善维持公益殷,提倡惠及我桑梓。令我思无疆,思无疆。望断肠,斯人斯德实难忘,惟有树碑,使我惠民永瞻望。” 注①:中华民国十年是1921年,小春是阴历十月。 注②:西晋羊祜字叔子,素“务修德信,以怀吴人”,殁后有罢市巷哭者。襄阳百姓乃于岘山羊祜常憩游处建碑立庙,岁时祭祀,莫不望碑流涕,故杜预名之为“堕泪碑”。 注③:北宋韩琦封魏国公,于家乡相州(河南安阳县)建“昼锦堂”,由欧阳修撰《相州昼锦堂记》,文中有“勒之金石,播之声诗”句,故疑“声施”为“声诗”之误。 注④:蓼是古国名,皋陶之后代,春秋为楚所灭。 注⑤:鲁成公支子食采于汪,因以为姓。唐代汪华封越国公,世居于歙,其族最繁。 注⑥:指十有余年。 注⑦:已未春是民国八年(1919年)春,他到秀涂水警署当负责人(来长水警)。 注⑧:“勷”与“襄”音义均不同,而俗有借用。所以“赞 勷”可作“赞襄”解。 注⑨:唐代宋璟为太守(后任玄宗相)、“爱民恤物”,如阳春煦物,故称之为“有脚阳春”。 注⑩:西汉召信臣为南阳太守,为民兴利,教化大行,民称召父。东汉杜诗也为南阳太守,政治清平,境内殷足,民称杜母。“前有召父,后有杜母”遂传诵一时。 注(11):鹰扬语出《诗经》,言威武奋扬如鹰也。 注(12):谁能挽留爱民官吏?很快就听到告别的歌声了! 注(13):骥尾喻后进附先辈而成名,语出《史记·伯夷列传》。 注(14):《诗经·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即对景思人。 注(15):杜甫《梦李白》:“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指对友人的深切怀念。陶潜有停云诗四首,自序日:“停云,思亲友也。” 注(16),苕是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