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文史资料全文库

崇武峰前村蒋氏石匠在台湾户籍资料

发布日期:[2016-08-16] 阅读人:1637  字号:      
近日,台湾国立艺术学院传统艺术研究所研究生庄耀棋寄赠了2001年元月19日经审议通过的硕士学位论文一份,文中有关于崇武五峰(峰前)村蒋氏石匠在台湾发展的一些资料,系查阅日本占据时的户籍档案,甚为可贵,现把资料整理出来。 台湾石雕工艺开始盛行,大约在清道光年间(1821-1850)前后,早期的石雕品大多是在大陆加工后再运到台湾安装。从户籍资料看,峰前蒋氏石匠在台湾落户是在光绪年间。光绪二十一年(1895)台湾被日本占据后,石匠都选择为“中国籍民”,因此行动受到很大限制。但其后台湾大兴土木,峰前石匠的发展也十分活跃。当时石匠进台湾,须经华人买办代为办理临时证明书,搭船启程时换领渡台证明书,抵达指定入境港口上岸时由南国公司向官厅代办入境手续,入境后随身携带入境许可证即可自由居住和工作,居台期间如果犯法或违反官府规定会被驱逐出境。 据日本官方1937年初的一份调查报告统计,1904年9月末在台石工计22人,后又进入23人,年终累计45人。至1937年统计增至270人。最高年份1914年有299人。 从户籍资料查到的,当年在台湾的峰前蒋氏石匠主要有如下几户: 1、蒋渺(?-1896) 设户籍于台北厅大加蚋堡锡口街三百十番地。蒋渺在福州开设石店时收养的儿子蒋细来(1871-1932)在台北万华创办“蒋丰源”石店,1919年参加万华龙山寺重建,花鸟柱上有他的落款。蒋细来的长子早殁,即收养蒋长桂延续长子的香火。次子蒋水碧(1907-?)继承经营“蒋丰源”石店,但因应聘雕石业务而迁居多处,最后定居于宜兰。受蒋水碧石店聘用的师傅有蒋仁和、蒋产条。此外,寄留蒋细来户籍内的石匠有蒋文火(1902一?),父名蒋歪;蒋文启(1907-?),父名蒋土生;蒋银角(1903一?),父名蒋荷;蒋见金(1900-?),父名蒋客。四人均系当年参加重建万华龙山寺的,于1926年户籍都退出。蒋细来和蒋水碧父子都是头手师傅。 2、蒋贤(?-?) 约在光绪末年进台湾,设户籍于台中彰化郡,在彰化大埔地区收养儿子蒋仁荣(1880一?),工事结束后即带着养子回故乡。蒋仁荣于1922年再进台湾,先寄留在台北市大稻埕法主公街四十六番地蒋秋兰(情况不明)处,后辗转多处,最后在彰化市南门三百八十七番地定居。蒋仁荣的儿子蒋再木(1911-1971),在彰化市今华山路处创办“蒋泉利”石店,光复后在台湾石匠界很有名气。蒋再木收养的儿子蒋金吉(1932年生)现为彰化“蒋泉利”石店老板。 3、蒋匏(?-?) 何时进台湾未详,设户籍于台南虎尾郡土库街土库三百四十九番地。蒋匏的儿子蒋九仔(1900-1972),住台南斗六郡大埤庄大埤千百三十二番地,在土库创办“惠安”石店。蒋九仔的儿子蒋文凤(1919-?),继承经营石店,后迁往台南虎尾郡西螺街西螺千三十八番地。蒋九仔还收养儿子蒋生良(1934一?),为二手石匠。蒋文凤的儿子蒋国振(1946年生),现为西螺“惠安”石店的老板。此外有蒋文龙(1917-?),曾寄留蒋九仔户籍内,后转至蒋炎山户,其父名蒋再发。 4、蒋馨(1873-1933) 博学多闻,曾在崇武镇上开设金银首饰加工店,后又在厦门开设“泉兴”石厂,承接台湾很多庙宇的石料加工,进台湾后设户籍于台南虎尾郡西螺九百二十六番地。蒋馨在参加修建彰化南瑶宫时,收养子蒋灯枞(1920-?),长大后在屏东东港开设石店。蒋馨有蒋文青、蒋文坤、蒋文盆三个儿子。蒋文青的儿子蒋福南(1922-1942),蒋文坤的儿子蒋福顺(1923-?),均寄留在姑丈张金山的户籍内。蒋福顺在光复后回峰前,他的儿子蒋镗泉现住台湾台北三重市。蒋文盆收养儿子蒋长(1929年生),现住峰前村,蒋馨的女婿张金山也在鹿港开设石店,有蒋树篮(1887-1947)是该店的二手师傅,台湾光复后回故乡。当年与蒋树篮一起做工的还有蒋珠池、蒋宣炉。蒋馨在厦门开石店时有头手师傅蒋万赐,也曾到台湾做工。 5、蒋梅水(?-?) 技艺高超的头手匠师,与蒋文尧、蒋金辉、蒋文子、蒋生宝一起被称为石雕五虎将。1937年,蒋梅水因染病而致双目失明故返回峰前。蒋梅水的弟弟蒋银墙(1914-1977)是光复后台湾公认技艺优秀的头手师傅,参与雕刻的作品很多。 6、蒋桃生(1876-?) 设户籍于基隆郡,具体未详,大约在40岁左右去世。蒋桃生的儿子蒋万益(1906一1961),设户籍于基隆郡瑞芳街金瓜石十八番地,在基隆市元町三丁目十四番地开设“蒋崇益”石店。蒋万益的长子蒋钊梁(1929年生),台湾光复后曾返回故乡,三子蒋孟梁(1936年生),现为基隆南荣路公墓旁龙门工艺社负责人。 7、蒋文浦(?-?) 何时进台湾未详,住基隆郡,1951年台北万华龙山寺正殿重建时的头手师傅,龙柱上有他的落款。蒋文浦的儿子蒋福能,现居住在基隆市南荣路。 8、蒋水源(?-?) 设户籍于台南虎尾郡西螺街西螺千二百六十五番地。蒋水源的儿子蒋福吉,具体情况不明。蒋福吉的儿子蒋庆留(1918-?),1946年重新设户籍时住台南虎尾郡土库街土库三百四十九番地。 9、蒋文栋(?一?) 户籍曾寄留在鹿港新兴六百九十八番地。蒋文栋的长子蒋仁祺及次子蒋三鹄,都设户籍在台南虎尾郡西螺街西螺千三十八番地。其它情况不明。 10、蒋江声(?-?) 曾与蒋再木合作为鹿港天后宫重修加工石料,收养子蒋远兴,工事完毕一起回故乡。蒋远兴现住峰前村,60左右岁。 11、蒋金辉(1886-1948) 被称为石雕五虎将之一的头手师傅,1919年参加台北万华龙山寺重建。一起参加的还有蒋帝佑。 12、蒋佛成(?一?) 曾在台北万华祖师庙口开设石店。蒋佛成的弟弟蒋甲雷,日本占据台湾时在台北三张犁开采石头。蒋甲雷的儿子蒋福炎(1911-1987),14岁进台湾随伯父蒋佛成学习石雕工艺,后在台湾娶妻生子,曾在鹿港开设石店,是重修鹿港天后宫的知名头手师傅,光复后携家眷返故乡。 13、蒋益金(?-?) 日本占据时期曾参加重修宜兰庆安宫,后来在罗东开设石店。蒋益金的儿子蒋胜雄,现还在宜兰罗东开设石店。 此外,从户籍及其它资料中发现的峰前蒋氏石匠的名字还有: 蒋经:在台湾出生,与族人学习石雕技艺,24岁时(具体时间未详)返回故乡。 蒋文山:住台北万华,1908年和1912年参加修建北港朝天宫,为石匠总代理。 蒋金发:日本占据后期(30年代)住台北市绿町一丁目三十九番地。 蒋元宝:(1901一?)设户籍于台南虎尾郡西螺九百二十六番地,父亲名蒋必香,后寄留高雄冈山郡阿莲社冈山营四百八十六番地林蕃薯处。 蒋火龙:在台北市绿町三丁目百五番地开设“蒋成发”石店,主要业务为大理石精细加工。 蒋玉昆:1926年和1927年参加重建中坜仁海宫,内殿龙柱及石堵有他的落款,落款的还有张火广、张秋成、李晚生三人。 蒋再福:系晟石工,在台北七星郡士林街士林二百七十七番地开设石店。 蒋炎山:在台北七星郡士林街士林?番地开设“蒋台华”石店,加工大理石。 蒋锦枝:在台南开设石店。 蒋栋材:住台北市万华江濒街百三番地,承制北港朝天宫龙柱。 蒋良江:光复后由台湾回故乡。 蒋招宝:据说现还在台湾。 蒋春盛:现住台北三张犁。 蒋成枝:情况未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