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文史资料全文库

惠安1951年9月剿匪记

发布日期:[2016-08-16] 阅读人:1637  字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逃往台湾的蒋介石不甘心失败,天天叫嚣反攻大陆。1951年,蒋方纠集了“福建省反共救国军”泉州纵队司令陈令德和永安纵队司令陈伟彬等一大批最反动的反共分子计370余人,于是年6月至8月,在金门集训,装备精良的美国造武器,进行各种破坏、残杀、伪装(即伪装人民解放军)的训练,称“南海反共集训纵队”。集训结束后,先将这支反共匪特秘密送到惯匪张秀宝盘踞的乌龟岛稍事休整,准备实施行动。9月3日,派遣这支匪特秘密从惠安登陆,妄图潜入闽南戴云山区建立反革命根据地,进行反革命破坏活动,扩展反革命势力,待时机成熟蒋介石反攻大陆时以作内应。但蒋方作梦也未曾想到,这支匪特偷渡登陆后,不到十天时间,就被我军民围剿消灭净尽。从此,蒋介石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下面简介我军民这次剿匪经过。 9月3日,这支匪特伪装人民解放军,分南、北两股,实施其行动计划。南股120余人,由匪首陈伟彬(原德化县伪县长)率领,于晚上8时出发,驾木帆船数只,从泉州湾秘密窜入我惠南东园区辖的下垵与山前偏僻地带登陆,直奔黄塘上山。这股匪特的任务,是妄图分散我注意力,牵制我主要兵力,掩护其主力(北股)便于靠岸登陆。北股240余人,由匪首陈令德率领,于晚上10时出发,驾木帆船十余只,秘密窜入湄洲湾,直向山腰区辖的峰尾与郭厝之间靠岸。高度警惕的我峰尾、郭厝两地民兵,立即对其喊话警告,敌人立即转航至后龙与峰尾之间宽阔的沙滩地带强行靠岸登陆,我郭厝民兵英勇抗击,终因人数少武器差,敌不过装备精良的众多敌人,乡民兵队长陈来财当场不幸牺牲。匪特强行登陆得逞后,立即窜入郭厝村,谎称他们是人民解放军,带走我3名群众为其带路。一路上,3名群众听其言、观其行,觉得他们并非是我人民解放军,其中2名群众寻机溜走。9月4日半夜惊动鸡鸣,敌人像老鼠一样小跑快速穿过福厦公路,窜入涂岭大山区,直向小溪、小坝等乡行进,在路上,他们大唱革命歌曲,向群众大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买卖公平等,以此麻痹群众。但狐狸的尾巴终于露出来,一匪特从老百姓水缸里舀一碗水喝,给老百姓一万元人民币,老百姓看他给的人民币都是未用过的,全新的,这就暴露了匪特的真面目,有的群众偷跑去向人民政府报告情况。匪特作贼心虚,觉得形势不妙,立即转移。敌人因山路不熟,又在沿途各村抓了百余群众为其带路当挑夫。群众看他们的行为极不像我人民解放军,有的故意带着他们走错路、走弯路,以拖长时间,盼望弄清这是一支什么队伍。由于敌人看管得严,无法脱身去向人民政府报信。敌人经过一夜一昼的山路跋涉,有些疲劳,到达樟脚等乡村时,已是深夜了,乡长和农会主任,误认他们是人民解放军,把他们带进村里给予招待,时公安干部张渊清在该乡工作,也参与接待,当察觉情况不对时,已无法脱险,当场被敌人残杀。 9月3日晚10时许,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振海连续接到山腰、南埔、东园、黄塘及沿海各区的电话,报告敌人偷袭登陆,一方面立刻向晋江地委和省第五军分区告急,一方面县委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动员全县党政军民立即行动起来,全力以赴投入剿匪战斗,全面彻底干净消灭来犯之敌。当时全县各区的领导和干部集中在县城参加扩干会,王振海命令情况紧急的山腰、涂岭、东园、黄塘等区的区委书记,先带领部份干部立即连夜赶回各自岗位,发动在家的干部和群众,投入剿匪战斗,在各路口站岗放哨,严密监视敌人行动,凡发现可疑的人,一个也不许放过,并抽调熟悉涂岭、黄塘山路的领导和干部给解放军带路,追击、围剿登陆匪特。其余各区、乡领导和干部留下作剿匪总部署后,也连夜赶回各自岗位,按总部署行事,即:加强各路口岗哨;发动群众给解放军带路,组织民兵配合解放军追击围剿;沿海加强民兵巡逻,各交通港口海岸线大小路口昼夜不离人,站好岗哨,不让一个匪特漏网再从海上脱逃;各家各户专人看管,不许任何人窜入家门,所有草间、空屋由各户自行搜查清理;各村干部和民兵联合搜山,凡能藏人的山洞、山崖、石崖缝、草丛、树林均彻底搜查,不让敌人有藏身之地;所有干部身先士卒,坚守岗位,发动群众英勇战斗,严格遵守纪律、执行命令,严格封锁一切机密,只准胜利,不准失败。于是,敌人处在天罗地网之中,犹如瓮中之鳖,窜入黄塘、涂岭之敌,大部分在解放军的围剿中被消灭,被敌人抓去带路当挑夫的群众,听到我解放军猛烈的枪炮声,喊杀声,也勇敢地自动投入战斗,或用石头砸,或用扁担与敌人搏斗,打伤企图逃窜之敌。被击溃四处逃命之敌,在我解放军、民兵、群众的追击搜查中一一被击毙或活捉。这支蒋方精心营造的“南海反共集训纵队”在我军民围剿追击中,前后不到十天死的死(包括匪首陈伟彬被击毙),被俘的被俘(包括匪首陈令德被活捉),全军覆没,一个不留。在这次剿匪的战斗中,我方还缴获了蒋匪他们输送来的一大批美造武器和军用物资,计有:冲锋枪11支,卡宾枪46支,重机枪7挺,火箭筒、六零炮各1门,各式手枪28支,美式炸弹58颗,瞄准镜步枪2支,电台4部,各种子弹、炸药若干,美制军用毯34条等。真是“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这场剿匪的大胜利,大大地鼓舞了人心,群众从中受到一次深刻的国防教育,推动了全县各项工作的开展,特别对推动全县土地改革运动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中国共产党十六大即将召开之际,回忆整理此文,敬向大会献礼。 2002年3月15日 注:笔者是当时山腰区文教干部,参加过县、区试点乡土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