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前堂会创建于1866年。时有村民陈水与其子陈景秋闻模柄分设教会于东山,前往听道。陈景秋系不第儒生,研读圣经觉得有理,引导全家信而受洗,主日往返六十余里参加礼拜,因感路途遥远往返不便,向英国伦敦公会申请,要求施约翰到该地巡视,施应其所请。同年九月设教会于山前,先由陈水父子献其五间排书斋为讲堂,派许纯嘏为传道。基督教是因清政府的腐败,随着外国列强的掠夺与奴役传入中国,被中国人民称为“洋教”。当时靠洋人势力设教会,信教的有的是慕名依势而来,盛气凌人,引起乡人不满。1867年3月12日,该村村民陈猿王等主持纠集村人辱骂教徒,捣毁讲堂,抓捕陈景秋,勒其退教,不准开堂。事后,陈潜逃厦门向英国领事告急,英帝国主义遂以特权勒令惠安知县,严惩祸首,赔偿损失。重新开堂后,于1871年设立执事康永、黄莲二人。1873年因讲堂简陋计议新建,由陈景秋献地兴工建筑,为惠安最早的基督教堂。
1878年,陈景秋任传道。东岭型厝村有个绅士王天衢,包办全乡粮米,该村教友王齐、王永、王陋、王姐等认为信教有洋人势力可靠,抗拒不缴。是年12月16日,天衢乘景秋往型厝巡家,将其绑架勒索罚金三十元,始获释放。1883年正月初四,陈景秋等到山后村召集教徒于蔡戆家做祈祷会,该村绅士蔡绑光集众将陈景秋、张镇忠及执事陈天救等殴打掳禁,并殴毙蔡戆之妻。景秋的儿子秀璋将此事告诉英领事乐民乐,英帝国主义仗着设教特权,照会县长金汝奎查办,但当地群众对此甚为不满,聚众焚毁山前教堂。县府派员调查,蔡绑光乘机挑动全邑童生闹事,以乱石掷击惠邑基督教天道堂,同时击伤英国伦敦公会牧师卢度量额部,洋人大发雷霆,即由领事照会省道府。同年七月二十三日,委派厦门道署集讯,判蔡绑光监禁三年,责知县金汝奎渎职诬洋,酿成闹教风潮,革职并处罚千金,赔偿教堂及人命而结案。1885年分设支会于吉庄铺西楼乡,后以人地不宜,改设前坑乡,以何玉亭为传道,不久自成教会。1891年再设支会于前内。1894年重建殿堂,先是堂屋被毁,仍以旧书斋暂充会所。及是年二月重筑会所及传道师住宅,即今所用之讲堂前身。
1909年,邱振拔任内因丁姓教友与李姓群众发生纠纷,教徒认为洋人可以靠势,竟打死李姓人命,此案县知事沈忠亮贪污命案钱三千元。1915年改办以前义学为培仁小学,聘陈聘三为主任。后因乏人主持,至1918年议将该校移在前内开办。1921年4月8日设立邱振拔为长老。1925年9月5日陈景秋病故。1926年与崇武、前坑、湖尾头、前内联络组织成立前内堂会,票选王师苍为牧师,同年5月14日在前内举行按立典礼。1935年宋尚节在晋江金井开万人奋兴大会,前往参加者十多人。返回后,组织扩大布道队,向四乡传教,陈梓材、庄连福负责编圣经话剧,如“浪子回头”、“约瑟被卖”、“天堂地狱”、“以撒娶妻”等在邻近赤土尾、山边村等进行化装宣传,信教者猛增,开设宣道所于塘头。(至1940年塘头也自建礼拜堂,并成立支会)。1937年长执会倡议建礼拜堂,推选陈梓材、张其南往厦、鼓一带劝募,于八月十二日动工,翌年四月十二日初步完成扩建,有新殿,工作人员住宅,及办公处所。同年九月按立庄秀庭为牧师,1938年向区会申请成立堂会,获区会批准。是年冬派提事委办,王师苍、周永清、陈梓材,莅临宣布山前堂会正式成立,并选举庄连福为长老。1947年在东岭后街设置布道所,1948年5月按立王洁斋为同理牧师。
1950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土改时山前教堂停止聚会。1961年庄秀庭牧师离开教会返乡。教堂租给粮站。1980年8月3日经省政府批准重新开堂聚会。复会初期,先后有张春泉、刘惠民、刘锡英、黄佳亨、邹观澜、邱新基、邱碧桃、邱新嘉等教牧来本堂牧会(其中张春泉牧师于1988年2月调任泉州市任两会主席,黄佳亨在任内息劳;邹观澜于1982年调任前内教会牧会;刘惠民、刘锡英先后调任惠邑教会牧会;邱新基于1990年退休;邱碧桃于1988年9月调任东岭牧会)。1990年9月至1991年5月,因教牧暂缺,故每主日暂请螺城福音堂传道陈怀恩先生代为主领。1991年7月,张明贵从省神学院毕业,来本堂实习、牧会一年。1992年7月,刘少阳从上海华东神学院毕业,在本堂牧会至今。1987年冬,教会选立陈锡辉、陈晚法、张俊南、陈锡山、洪祝、刘慎、王奥等七人为执事。1989年钟楼落成。礼拜堂东面的“牧师楼”因年久失修,成为危房。执事陈锡辉于1993年独资捐建牧师楼,为纪念其先父对教会的功绩,此楼现命名为“梓材楼”。礼拜堂西面小厝因破旧不能适应教会用房需要,由教会倡议募捐(本堂旅厦信徒陈淑美、邱素华母女及厦门信徒许亚敏在厦代为募捐),于1997年秋建西面小厝。1998年1月2日,刘少阳在省基督教两会按立为牧师,并于1月5日在本堂举行设教132周年暨牧师就职典礼。教堂圣殿因年久破损,同时容纳不了主日崇拜的信徒,经市政府批准,于2001年4月11日拆去旧圣殿,并在原地翻建、扩建新圣殿。是年11月新堂顺利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