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文史资料全文库

祖籍惠安名儒辜鸿铭

发布日期:[2016-08-16] 阅读人:1637  字号:      
辜鸿铭的先祖于唐德宗年间(公元784)从江西入闽,择居同安白礁,元至正年间(公元1341)移居泉州,明崇祯年间(公元1628)迁惠安东园洋埔村。洋埔三房六世,又于清乾隆初迁居惠安螺阳上坂村。上坂三房辜宗,于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趁清政府开禁对台湾通贸之机,毅然携眷父子五人赴台谋生,定居彰化鹿港。辜宗四子之一礼欣,从台湾赴马来西亚槟榔屿拓展,首任英属马来半岛“甲必丹”(即地方首领),家族从此兴盛。 辜礼欣生有八子三女,其中辜安平从小送回国内读书,中进士后,在林则徐幕下为官,再调职台湾而定居。安平的孙辜显荣为台湾巨富,发展至今,全盛不衰,被台湾誉为“百年昌盛家族”。显荣子振甫,为台湾政商界巨子,资财被誉为“亿载金城王国”。历任国民党中常委,海基会董事长,两次“汪辜晤谈”,对两岸和平统一作贡献。辜鸿铭的祖父辜龙池,正是辜显荣的祖父辜安平的同胞兄弟,振甫称鸿铭为鸿铭伯。 辜鸿铭的父亲辜紫云任英人布朗橡胶园总经理。鸿铭自幼聪明伶俐,深得布朗夫妇喜爱,被收为义子,从小在槟王子中心学校主学英语三年,1869年13岁由布朗夫妇带往欧洲留学。 辜鸿铭在西方共十一年,1873年考入英国爱丁堡大学,专攻西学,1877年以优异成绩获文学硕士,年方21岁。又留学德国,获工科文凭,再在法国巴黎大学、意大利大学游学(有人称他从西欧带回十三个博士学位,但本人并没表态)。1880年24岁返槟,在新加坡政府任职,三年后在新加坡遇见马建忠(留法生,兼任驻法公使翻译),晤谈三昼夜,深受启迪。遂辞职,蓄发养辫,改穿长衫马褂,闭门钻读中国语文,倾心向慕祖国文化。随后转香港,继续研读中文和儒家经典。 中法战争期间(公元1884——1885)辜鸿铭回国,任张之洞幕下洋文案和礼宾工作,历二十年。在这时期,主要以英文大量译述儒家经典,著书立说,向西方宣扬儒家文化,抨击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西方文明。1905年出任黄浦江濬治局督办,后任外务员外郎,晋升中郎,擢左丞。1910年,清廷授予文科进士。1915年,应蔡元培聘任北大教授。鼓吹春秋名分大义,不懈地以中英文著书作文,坚持抨击西方文化,鼓吹儒学救世、救西和中国文化优越论。 在晚清,从张之洞至一般人,都公认如辜鸿铭“精于别国语言,邃于西学西政者”,确属凤毛麟角,尤其语言方面简直称天才。他精通英、德、法、意、拉丁、希腊、马来等语,略懂日语、俄语,所通外语的广博,中外闻名,享有盛誉。对英、德、法语特别深湛,能倒读德文报纸。林语堂深为叹服,说:“英文超越出众,二百年来未见其右。”孙中山认为,近代中国有三个半英语人才,辜鸿铭首居第一。 1924年,辜鸿铭应邀赴日本讲学,年底应宗弟辜显荣邀往台湾讲学,旋回日本。1927年回国。1928年,张宗昌委任他为山东大学校长,未到任,病逝北平,享年72岁。 新近中国文艺界筹划为全国28位“国学大师”立传,辜鸿铭金榜题名。 辜鸿铭的祖里,惠安县螺阳镇上坂村,辜氏新建宗祠落成,并建“辜鸿铭纪念堂”,深受辜振甫感佩,来信表示:“国学大师辜鸿铭纪念堂之兴建,于历史暨我辜氏后代均属大事,……而揭彩典礼择于鸿铭伯之诞辰日举行,尤具意义。” 附:辜振甫复惠安上坂祖里宗亲函 惠安县螺阳镇上坂村,新建“辜氏宗祠”落成,并择于农历十二月间举行升梁、进主、祭奠活动。上坂村辜氏族长辜金源去信台北,邀请辜振甫届时参加庆典,并对台湾地震进行慰问。得到振甫函复,全文如下: 十月三日来函敬悉。此间发生九二一地震,荷承遥致慰问,铭感殊深。 惠赠族谱二本,谨登拜颂。“国学大师辜鸿铭纪念堂”之兴建,于历史暨我辜氏后代均属大事,幸赖吾兄率乡亲办理完竣,曷胜感佩,而揭彩典礼择于鸿铭伯之诞辰日举行,尤具意义。有关本氏宗祠举行进主大典一事,理应奔赴效劳,惟届时已排定其他要务,不克分身,殊感遗憾,至盼日后得便返乡祭祀,一偿心愿,至有关大典之筹策一事,有吾兄及宗亲费心主持,定当顺遂圆满,并此致谢。 专此,复颂 时绥 辜振甫敬启 一九九九年十月廿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