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裁汗奸黄莲舫
黄莲舫,又名廉舫,号恩培,化名黄尔祯,原籍龙溪县,时年60多岁,前为漳州著绅,在当地社会拥有相当势力,素居鼓浪屿漳州路120号。抗日战争爆发后的1938年,厦门沦陷,黄即在厦卖身投敌,活动于厦门、南京、上海、香港等地,与头号汉奸汪精卫等勾结,联络一班奸伪,树立汉奸力量。1939年3月间,同台籍人刘培英等向敌“兴亚院厦门联络部”建议,在厦门设立汉奸最高机关“新华同盟会”,林思恩任会长,黄自任为副会长,刘培英为理事。黄掌握了汉奸组织的大权,曾到处与大小汉奸开会,计议带领敌军侵入内地,并拟定由黄任“漳州维持会”会长,虽经朋辈一再劝阻,不加反省。同年,策动日寇进攻东山;9月攻平潭、湄洲。在军事方面,推荐蓝步青任伪军指挥官。10月,受委任为伪“华侨公会”会长兼“厦门建设公司”主任筹委,并受伪厦门市政府聘为参议。敌又任黄为日本劝业银行厦门分行主任,使藉利用银行之经济,作叛国的活动。10月底,黄随敌兴亚院联络部经济部长藤村宽太同往日本东京出席敌经济会议,至12月底返厦。
黄莲舫甘心卖国投敌,为敌方所器重,积极为敌效劳,如不及时制裁,则祸患非浅。
国民党军统局闽南站行动组驻厦门沦陷区工作人员曾玉辉(第一班班长,惠安人)、郑穆生等接到闽南站转来戴笠关于制裁黄莲舫的密令,开始计划布置,先由行动员陈永及运用人员胡文路二人暗中指点郑穆生认识黄莲舫的面目后,郑穆生即在厦鼓间严密跟踪监视。1940年1月8日中午,黄莲舫与刘培英二人在鼓浪屿鼓峪华侨俱乐部宴请所谓“华侨巨子”吴应佩,宴罢,黄、刘二人相偕过海往厦门,预料必再回家,乃由郑穆生率同运用人员陈木水各怀短枪,埋伏在黄宅附近。至下午七时左右,黄、刘果相率返鼓。黄在前,刘在后,行至大宫后距黄宅不远处,郑、陈二人突从埋伏处跃出,开枪狙击,黄身中四弹倒地,被其家人送往救世医院抢救,翌日身亡。而刘培英仅腿部中两弹,未中要害,狂呼奔逃,苟延狗命。
刘培英为台籍,冒称海澄县人,当时约40左右岁。1927年曾任国民党海澄县党部筹委。后居厦鼓,专任日本外务省及领事馆谍报工作,时常活动于福建、广东各地。1936年以前,曾在广州、香港活动,能力颇强。厦门沦陷后,组织“国民党福建省党部”,自任为委员。汪精卫召集的“全国代表大会”,刘冒称为福建省代表,到南京赴会。这次制裁行动,目标注意在黄莲舫,故未击中刘培英要害。
执行制裁后,是晚八时敌方开始断绝厦鼓水陆交通,敌船艇全部出动,游弋海面。翌晨,敌驱逐舰一艘驶入厦门港,水兵数十名登陆警戒。鼓浪屿敌警探全部出动搜查,计在鼓滥捕居民十多人。同时,敌工部局发出悬赏缉凶布告。敌海军部在报纸上发表谈话:“本月八日下午七时40分,在鼓浪屿海军俱乐部附近,发生厦门特别市政府参议黄莲舫及前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刘培英被人狙击之不幸事件,当地对此事之判断,由被害者之身份、地位及其遭难状况推察,系为抗日暴力团之行为,实无疑义。海军当局重视此案。”
二、制裁汉奸殷雪圃
殷雪圃,厦门人,住鼓浪屿鸡母嘴石口。素在厦门勾结日、台浪人,藉其土霸势力,伪造契据专谋诈欺,侵占失管业产等。1938年厦岛沦陷后,则与一班奸伪勾结,当日人走狗。敌方因他能力颇强,甚为重视,聘为厦门劝业银行总经理,使利用该行经济支援作为收买大小汉奸之费用。于是大肆活动,派遣爪牙侵入内地,联络各地民军、土匪,为敌效用。对此卖国汉奸,若不及早制裁,则危害抗战前途,诚非浅鲜。
国民党军统局据报,特电令制裁。闽南站行动组组长张静山(惠安人)接到密令,即密令潜伏厦门的第一班班长曾玉辉着手布置。曾玉辉当即派行动员王连水、黄阿明二人经常在殷奸住宅附近跟踪监视,注意其日常活动。1940年3月21日上午九时许,殷雪圃由其住宅外出,将往劝业银行办公,行至保顺巷口,适遇王、黄二人。王、黄以机会难逢,立举枪射击,殷计中二弹,一由右胁穿过,一由左臂擦过,登时狂奔呼救。王、黄见其未死,立即追击,因巡捕闻声赶到,致无法当场枪毙而撤退。
殷雪圃中弹后,即被救送博爱医院,因未中要害,不久伤愈。殷向巡捕房提供线索,以虽不认识狙击者,但其面貌颇熟悉,知其为惠安人。于是,敌方对住居厦鼓之惠安籍工商业者,深为注意,半个月内计被捕讯者130多人,后查无证据者数十人被释放,而其中被认为稍有嫌疑被日军秘密残杀者计有黄阿明、陈永、陈成水等十二人暨惠安同乡数十名。经此役,军统局在厦鼓的工作机构受打击甚深,几乎无法继续活动,所有工作人员纷纷被迫撤退。但不久,军统局在厦鼓的工作网又重新布建。
注:本文摘编自1988年3月台湾福声出版社出版的《汪宗海人生八十年——汪鲲八十自述》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