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机(字),晋江安海人,乳名为火萤,官篆,经纶,号穆亭,生于一八八一年,农历元月初六日。其父锡云,初业小贩后,谋职厦门某冥楮店任记账员,经艰辛积银,捐纳一名“国学生”。
青年时代(一九零五年),陈清机在日本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走上反对封建专制的革命道路,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
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前夕,潜入晋江一带活动,与同盟会闽南负责人许卓然以及陈少保组织秘密团体——“革命军”,在轰动全省之焚毁安海衙门(即讯防都司署)革命事件中,“革命军”组织引起了重要作用。
一九一二年以革命党人的气概,领导安海商户,反对“坐贾铺捐”,进行抗捐活动。后被泉州“府尹”李襄国下令通缉,指为焚衙主谋罪,即避难福州,不久发生李被“电褫”其职事。
一九一三年,在晋江安海发起创办“闽南民办摩托车路股份有限公司”,并设筹备处于安海商会内,这是我国民营汽车路的发端。于此年发生袁世凯派人暗杀宋教仁事件。案发不久,与许卓然等人创办在厦门的《声应报》被查封。因该报发表拥护共和及反对袁世凯专制的言论。
一九一五年,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成果,称帝欲霸全国之时,“遂与诸同志鼓吹讨袁,”其活动频繁,遭袁属军阀的辑捕令,后逃赴日本,但“为了革命的继续发展”,膺任中华革命党的筹饷员,继之往来于日本与国内之间。
一九一九年四月,与日本华侨总商会会长孙中山挚友王敬祥回国筹创“闽南民办汽车路股份有限公司”。当泉(州)安(海)路线举行开路典礼,陈清机本人宣布其宗旨。于是开闽未有的汽车路,始创于晋江安海。
在筹备该公司的经费过程中,陈清机曾亲自到日本以及菲律宾的马尼拉、宿务和怡朗等地,向华侨募股,得到海外华侨的支持和赞助。
一九二三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陈清机回国任孙中山领导南方政府之晋江知事职,对县政和社会风俗,有一个计划和改革,如泉州的市街改建及率众进行第一次的破除迷信。但任职三个月之久,又卸任东渡日本。
一九二四年,孙中山先生北上主张召开国民会议,取道日本经神户时,陈清机曾与当地侨界人士到码头欢迎孙先生的莅临,于十一月廿五日参加在神户东方饭店举行欢迎会,到会者还有东京、大阪的华侨。会上,聆听了孙先生的讲演题为:“中国内乱之原因”。会后一起合影留念。
一九二五年,孙中山先生在京北病逝,陈清机正在日本,参加神户华侨及各界举行追悼会并敬献花圈。
一九二六年十二月(北伐时期),陈清机在国内,任安海市区长职(至一九二七年三月辞职),任内的措施和计划有如下几条:
一、改良婚丧,励行禁赌,着手修筑各境道路。
二、集华侨之资,承顶旧“电灯公司”,后定名为,“安海电灯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其间因故废落十年多之久,始复正式发电;
三,计划围筑五里桥“海荡”,浚深安海港,并建筑码头,以应客货运输中转的新需要。以后分置港位至东石,并建筑码头。
一九二七年二月间,蔡元培和马叙伦二先生南下考古和游览,由陈清机,陪同至南安康店复船山谒民族英雄郑成功墓。当日又前往泉州,在清源山观看“第一洞天”名胜,并在山门前留影纪念。后再参观北宋名桥——洛阳桥。
是年,陈清机在晋江大宅创办“陶倚畜牧社”,其意在培养和推广畜牧良种,以利农付业的改进和发展。
一九二八年安海养正中学创办,陈清机为发起人之一,并建设泉安汽车路公司,逐年补助养正中学一部份经常费。时至一九三六年夏,由日本至菲律宾短期视察所营苏州行之余,与桂华山先生联名电邀该校校长俞贵元渡菲协商发展校务事宜。並自捐巨款,使学校在抗战期间得以维持不坠,且有一定的发展。
一九二九年春间,国民党省建设厅,欲以省债收归本省侨办民办公路名曰统一路政。泉安公路亦为重点,即以创办人及董事长之名义,具书上控国民党中央实业部(见附件一)。
这年又在南安康店创办规模较大的畜植试验场,名为“泉州安海桥西垦植公司”。历年由日本引进桑苗、果树、鸡兔良种,以及先进农械,其目的是“亲身致力农垦为民前锋,冀望早日实现衣食住行四大政策”,“以符我先总理(孙中山)在日本演讲:日本人能做得到,我中国人也能做得到”的誓言
一九三○年三月,庄希泉先生自上海来信,商筹在此创办曙光女学事,欲作为闽南青年及归国青年升入大学的阶梯(见附件二)。
一九三二年初,亲自聘请台籍技术人员到安海珍地一带以及邻县探测矿产,并编写探矿报告和开发计划。迨十九路军入闽后,发表政见之一:开发矿藏,以裕国用。是年十一月,即发起创办“安南永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本人不辞辛苦,亲自到菲律宾向当地侨胞募股,在“缘起”中说:永春安溪和南安三县一隅之地,矿苗之富,价值之巨,足以与世界最殷富之美国并驾齐驱。此一事业,由于十九路军反蒋失败,遂告中止。
一九三三年,发生闽变前夕,蔡延锴将军因“余即往厦门”而莅临安海。借此机遇,陪同前往寨铺(后改为公共体育场——笔者注),向驻地十九路军部队讲演。毕后,在陈宅商谈:以海外华侨的力量,相互支持,即将成立之“人民革命政府”。
一九三四年,亲自为长女举行婚礼。择婿高承烈。高系晋江安海人,暨南大学出身,后往苏联留学,与周恩来、瞿秋白同志甚为友好,被共产国际派往国外任远东联络员。公开职务是《新闽日报》总编辑,曾一度任“菲华支部”书记,一九五二年被绑架后下落不明。
一九三五年应李宗仁先生及“广西省政府”之请,前往广西桂林,受到隆重欢迎。当时李宗仁极欢迎海外华侨到本省投资兴办实业。
一九三七年二月,全面抗战爆发前,日本政府欲加逮捕,陈清机探知之后,乘搭“胡佛”号轮船逃赴菲律宾之马尼拉。是年秋季,往广西上林县黎口隘创办“陈清记金矿公司”,宾阳县设公司办事处。后因日冠迫侵其地,又加上敌机轰炸,致人员疏散,工程弃废。
一九三九年抗战爆发后海外交通濒于断绝,侨乡人民更加困居,陈清机在马尼拉独力汇捐三万元,二万施赈于安海,一万施赈于泉州。
一九四零年七月二十二日,陈清机因病逝于菲律宾碧瑶,逝世消息由马尼刺广播电台发播。新加坡《南洋商报》也登载此消息。时中共方面周恩来同志、林伯渠同志均致电志哀。李宗仁先生唁电为:“急公好义”。七月廿四日移遗体在国际殡仪馆内,让各界人士及亲友拜竭。七月廿五日下午三时,举行出殡,“此地侨界领袖都往执拂”,仪式肃穆简朴,乃符国难之时。其家属不负他的一贯爱国之心,捐献二万元,作为菲律宾华侨教育基金。《新闽日报》社长吴丰生撰文为:《至死不忘救国》赞扬他关心祖国抗战前途及鼓励华侨输财卫国的爱国心!
〔附件一〕
陈清机“上控书”手稿摘要 1929年2月
……然以闽南地方,年来叠遭军阀土匪蹂躏。交通事业得以进步,总以革命精神与恶劣势力奋斗,以求挽回吾国交通实业。公司(泉安——笔者注)之信用,使海外同胞敢安心投资,发展民生……吾闽不幸豺狼当道,相沿性习,全省政治、财政均成僵局,军人则以收匪包捐,私植势力为能事……近竟异想天开,欲以不劳而获请省政府议决,将全省之干支路收归官营,分别派人主任营业,美其名曰统一全省路政。其实处心积虑在手掠夺敞公司权益。盖福建省未有一个新事业的公司,每年可利五(至)七万元。现敞公司日臻发达。以官僚腐化土匪军人结合而成立省政府,民膏吸尽,直视闽南数条之长途汽车公司为鱼肉……兹以毫无信用之省债,强迫威赫收归孱弱华侨所办汽车公司则有余……。
〔附件二〕
《庄希泉致陈清机信》之摘要 1930 3月7日
……曙光(女子中学)的计划,在这三年内必要办到高中女学,做个闽南及南洋女生要升大学的阶梯。如现在福建与南洋女学的幼稚,确有需要在上海办了这个学校。弟(庄希泉一笔者注)与佩皋过去经验尚能勉强承担此工作。但是学校一办,每年三百元负担经济知不足。现在我与佩皋所能支持。去年得兄(指陈清机一笔者注)帮助,虽然稍舒一时,然根本上的计划,等我们跑到南洋去筹款,实无发展的希望。我们现在决定是在这一年筹得基本金三万元,以半数购置校舍,以半数生息补助经常费。如此委佩皋到南洋募捐,时间大概半年,学校得由我负责主持。但是事情妥当是妥当,可是经济方面至今还没有着落。所以佩皋尚不能起程。前月卓然兄在上海,也曾要替我筹措,总是结果仍没有办法。因此我又想到老兄来了。我想向老兄借日金壹仟元以维持学校,及给佩举可以成行。如南洋筹款有着,马上寄还我兄不然到年底无论如何也当如数筹还,不致复累我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