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文史资料全文库

李子芳烈士在泉州1927——1930

发布日期:[2016-08-16] 阅读人:1637  字号:      
1927年,革命烈士李子芳从泉州培元中学转学到省立晋江中学(即省立第十一中学,即今泉五中。下同)求学,因不满当时学校当局的法西斯统治,闹校潮,带领同学殴打体育教员(系国民党反动军官)而被开除。后转入泉州黎明高中预备班,续学一年,又因在他的睡床席底发现共产党传单,在国民党反动派压力下,为了学校的安全,子芳与一些同志自请退学。子芳退学后被聘为法江小学教师。 (一)李子芳烈士在省立晋江中学 1927年秋季,李子芳烈士从培元中学转到省立晋江中学求学。他身穿培元校服,沉默寡言,经常与喜欢打球的同学友好在一起,他以校为家,同学们假日经常来找他玩,有时他也到西街帽巷3号赵富荣同学家,赵家是他在晋中最好的同学俞弈荣的宿舍。当时较接近的同学还有王越、黄弈誉、庄瑶琛、黄源养、陈凤仪等。① 在这期间,他曾于1929年暑期到过鼓浪屿作客,在公捕局附近公路遇陈德谟,他与陈招呼时只说是访亲戚,别无他话。② 他在学校认真学习,各门功课成绩优异,课外活动时,他最有兴趣的是打篮球,也常与郭景俊打乒乓球,他俩在学生会负责游艺股工作。他对郭很信任,将游艺股印信交郭掌管,他外出时,游艺股工作也由郭抓。在演戏时,子芳经常饰演青年,他用各种方式与同学联系,这样引起班中一些落后同学的注意,有一次,郭曾受一个同学的警告:“你知道李子芳是一个怎样的人呢?”③ 李子芳关怀经济困难的同学,常给予接济或安慰。有一次,一个同学因缺寒衣,受凉感冒,他知道了,就将自己的羊毛衣让给那个同学。自己因少穿衣服受凉,他倒安心了。④ 他反对封建宗派。那时,晋中学生惠安人多,他们组织了惠安回乡帮集团,经常欺压同学,他也受过欺侮,对此,他很痛恨。 那时,有个体育教师作风不正派,又用法西斯手法压制学生。1929年3月,子芳以带同学到紫帽山远足为名,在那里,揭发学校实行法西斯奴化教育的措施,并揭发学校克扣同学、剥削同学的事实,引起在场学生对学校的不满。回校后即酝酿校潮,殴打体育教员。⑤ 校潮进行中,校长陈泗孙请求警察局派警察镇压,要抓李子芳及其他领导闹校潮的同学,李子芳极机警地越墙外出,跑到陈泗孙家中,假装是拜访陈泗孙校长的客人,这时陈在学校,他就在陈家花园里蹓跶,以观赏花卉作掩护,然后乘机溜出,而学校也宣布开除了他,时在1929年春。⑥ (二)李子芳烈士在黎明高中 李子芳烈士闹校潮被省立晋江中学开除后,即转入黎明高中预备班继续求学。在校一年中,他身穿旧学生装,仍勤奋学好功课。课外积极做革命活动,驰聘于泉州一带。⑦ 他在学习功课之余,还阅读革命文件或进步书刊,有的同学常发现他阅读油印本的材料。 一天早晨,陈兆英发现宿舍里有一本油印本,封面题“卧读恋爱小说”。一翻看,原来是共产党的宣传品。子芳知道被兆英发现了,只是一笑。兆英不问,子芳不说,真人不献真相。⑧ 这时期他较接近的同学有刘碧奇、林诗卿、许淑吟、陈荣祖、陈兆英、何必然等;老师有郭安仁、陈君冷、姜种因、王鲁彦、吴克纲、杨人鞭、柳子明、陈范予、赵祖培、吕骥、张庚、巴金等。⑨ 他对体育有兴趣,曾组织篮球队、排球队。篮球队经常在泉州一带活动。篮球队成员有肖永瑞、曾瑞治、俞奕荣、谢清河及李子芳,这五人除黎明高中同学外,还有晋中、培元等校的旧同学。当时,这球队驰骋于泉州一带,号称“五虎将”,曾在黎明篮球场合影。照片曾留在赵富荣家中。排球队的锻炼,子芳常站头排角。⑩ 子芳对国术也感兴趣。有一天,他和许多同学到泉州崇福寺要毁坏佛像,破除迷信。该寺主持妙月师,见他们气势汹汹知来意不善,想劝止他们,即将话题转到国术上。子芳先请妙月表演拳术,妙月见他们请求甚切,就示范一套,以该寺大殿四柱为目标,表演到铁手击柱,大殿为之震动。对这个闽南著名铁沙手妙月的精彩表演,这些学生颇为兴趣,即告辞回校。(11) 子芳在黎明高中时,对当时黑暗的社会很不满,经常痛骂国民党里的坏蛋,认为社会的黑暗都是这些坏蛋造成的。 当时子芳组织几位进步同学,如洪一萍、陈兆英,陈荣祖等计五人,暂名为X党。他们的任务是从暗杀泉州的统治者起手,以警告那些贪官污史及不法商人,叫那些坏蛋恐怖不安,停止作恶。 X党成立后,曾选定暗杀林寿国。这家伙是国民党驻泉的海军陆成队司令。1930年春季,选定某一天,在东街头,准备以陈兆英手帕为号,李子芳负责掷手榴弹,陈荣祖、洪一萍为掩护炸死林寿国。后来,因林寿国出门戒备禁严,无法下手,未果。(12) 子芳在这期间(1929年春至1930年春),积极参加革命斗争。曾由同志介绍,借泉州西街甲第巷张汉玉家住宿。李在汉玉家,经常有人在房子里聊天,汉玉不敢问明姓名,恐发生事故要负责任。后来子芳送汉玉几本进步书刊,其中有《共产党ABC》、《洪水》、《马克思入文庙》(郭沫若著)。还有《南日月刊》、《响导》等。 子芳当时曾向张汉玉反映,他们活动费用每日二角还感困难。以后,他们需要纸张就由汉玉打条子到泉山书社先取后算。这时期,他曾到洪赖、永春等地活动。大都步行去。如需要坐车则由张汉玉打介绍条在中途给司机看,必要时让他上车。(13) (三)李子芳烈士在法江小学 1930年春天,李子芳应聘到泉州东郊法江小学任教。那时我是高小班的学生。年轻的李老师担任我班的三民主义课还担任中年级复式班的级任和全校体育课。他那勇于革新,面对学生负责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当他第一次走进我班的教室时,我们看见他那瘦瘦的个子,高高的身材,黯黄色的脸儿微露笑容,和蔼可亲。他宣布他上的是“三民主义课”。首先作了自我介绍,说他家住东海之滨的永宁镇岑兜村,小时常上山拾柴捡草,下海捕鱼抓虾疲倦了即跃入水中游个痛快。 讲到“三民主义”本课时,他说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写得厚厚的一大本,“耕者有其田”。那是在土地不均,贫富悬殊的罪恶社会中的革命道理,较有意义。以后,他并不按课本编排次序讲课,常讲些富有革命内容的故事。当时,我们听得多有兴趣。 法江小学创办于1923年,当时课本多是用文言文写的,学校老师大多是老学究,老绅士,他们把持学校,教学松懈,校务废驰。间虽有些青年进步老师,大多站不住脚。李老师为人诚恳热情,个性爽直。他对当时学校应兴应革的事,都毫不留情地提出建议和批评,积极帮助学校建立各种规章制度,教学秩序。例如建立老师生活作息制度,有的老师睡懒觉,他每天早上都准时去催他们起床。有的老师“打麻将”到深夜还不停,他就对他们提意见。 那时,老师三餐伙食由校董部负责办理,让学生赖爱民送上。老师架子大,每在吃饭时,赖爱民总要站在旁边替老师盛饭。子芳老师对此很不满意,他例外地自己装饭,不奴役人。(14) 李老师经常和学生在一起,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他担任那班中年级级任导师,每天中午入学后到上课前要举行午会,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早晨,学生一听到学校的起床号(军号)就到校集合,参加体育锻炼。他是一位认真负责的体育老师。 李老师关心爱护同学身心健康的精神,令人难忘。记得有一次,中年级学生陈溪港(抗日初报名参加抗战,在浙江诸暨前线阵亡)在老师午休时大声讲话,被一位老师打骂、脚踢。李老师与其评理。后来,这位老师在师生众怒之下,认识错误,自动离职。 李老师还经常指导学生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那学期在他发动与指导下,组织学生自治会,在成立典礼那天,远在泉州南郊的华州小学学生也全体列队参加。当天下午,学生会宣传股(吴清潭担任)还带领学生分组到法石街大扫除,我们边扫边宣传卫生道理。李老师的母亲亡于吋疫,他的体会也许特别深刻。因此,他特别重视群众性的卫生工作。 学生会在李老师指导下,又发动同学和校外青年开辟篮球场,选择学校后山上的坟墓区这场地,迁墓群,平整场地的劳动搞得热火朝天。这球场是法石较好的球场(现法江小学作为市委党校校舍,球场正待恢复)。 他还指导学生会出版以“竹芽”为名的无定期会刊油印本李老师曾在这刊物上发表几篇富有革命性的文章。那时,他经常写文稿寄给泉州、厦门等地报刊杂志出版,笔名李子。我至今还记得他在“竹芽”会刊上登的《死人骨》很动人。这篇大意是记我校迁墓地开辟为体育场的活动,阐明这活动的意义可以使人健康,而烧骨灰为肥料可以增产,造福人类。表达作者反对墓葬占地的思想。他的一部分作品我本来收藏着,直至十年内乱才被毁了。现在想来深为可惜。 李老师在法江小学的一些进步活动,引起国民党县党部的注意。他们利用村人何魂(县党部总务干事)混入学校担任初年级“三民主义”课,以监视李子芳老师的行动。那时,李老师经常约高年级学生林景煌(单复)李复生(秋叶)、吴清潭(予群)、陈天枝(早年夭亡)和黄恢复(黎丁),还有现在在国务院专家局任职的吴荣华等同学个别谈话,我们经常晚上到校自习。我们跟李老师谈话,何魂心中有鬼,通知我们要到学校时约他一起走。他说:“你们这几个人好象是我的卫兵”。但我们怎么听他的呢?如果他跟我们一起晚上到校,我们等他邀一些老师“打麻将”后,就去和李子芳老师聊天。李老师跟我们讲马克思、列宁等革命家的故事,讲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苏联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他启发我们应如何面向光明,追求进步。至于马克思与列宁的遗像,早在国共合作时,我校的礼堂上已经挂上了,那是和孙中山先生的遗像并排挂的,那时法江小学的学生都是很熟悉的。 根据当时李子芳老师的同事庄润英老师回忆,李老师经常问读进步书刊和党的有关著作。如瞿秋白的文章等。但书刊皮都伪装旧小说的书名,如《征东》、《征西》。每逢星期六下午他偕老师们一同回泉州去,这些书都交给庄带。 记得一个星期一的早晨,学生入学了,我们到李子芳老师的房子去。奇怪,今天看不到他了,房子只剩下些杂乱的东西。后来,我们才知道他离开法江小学了。他虽然在此只有近一个学期。可在我们的印象中特别深刻。以后我们很想知道他的情况,常常多方打听。(15) 听说1930年秋天的一个夜晚,李老师曾与战友们在洛阳桥蔡襄祠里开会;会议中发现偶像前有善男信女留下的敬神祭品,李老师发现了,拿给战友们当点心。我们听了这个消息都为他们不怕鬼神的行为所感动,印象尤为深刻。(16) 李老师在法江小学时,学校附近经常发现共产党的宣传品。近查当时在法石地区中共地下活动的赤色群众乌州梁成长,是官桥小学校长,而身在乌州小学教书,也到室山后亭一带活动, 李老师离开法江的这年冬天,高年级学生因不满班主任王贻铨经常到乐山堂参加念经拜佛做功课,课堂上教黄色歌曲《花会歌》、教历史把“斯拉夫人”解释为妇女等,曾发动全校罢课一天。又因不满一些老师的教学作风和校长抽鸦片、睡懒觉的行为,曾推林景煌为代表,带着同学前往董事会请求撤换校长,改组学校,校董会表示支持,但一时物色不到好老师,便推选许武舟、吴清潭两人主持学校行政,杨蔓青、黄秋潭协助教学,校董会派专人在校负责财政。这样,几个小学刚毕业的学生就办起学,当起教师了。李老师在法江的一些作为,正在影响着年轻的一代,以后的法江小学组织校友会,校友办学,推行“小先生制”,传播进步思想,虽遭国民党反动派搜查、逮捕,但历史的洪流滚滚前进。众所公认,她在三四十年代,是法石地区培养人才的摇篮,文化的中心,革命烈士的心血没有白花。 ①根据烈士省立晋江中学同学赵富荣的忆述。 ②根据烈士晋中黎明同学陈德谟同学的忆述。 ③根据烈士晋中同学郭景俊同学的忆述。 ④根据烈士胞姐李淑铭的忆述。 ⑤根据烈士同学林子元的忆述。 ⑥根据烈士教师赵祖培忆述。 注: ⑦、⑩根据烈士同学赵富荣忆述。 ⑧、(12)根据烈士同学陈兆英给陈廷芳信中的回忆。 ⑨根据烈士老师赵祖培忆述。 (11)根据烈士同学在法江小学课堂上的讲述。 (13)根据张汉玉的回忆。 注: (14)根据烈士的学生赖爱民的忆述。 (15)根据烈士的学生张国土的忆述。 (16)根据烈士的胞弟李光华生前于1936年在龟湖的忆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