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文史资料全文库

原晋江县常备自卫大队投诚过程

发布日期:[2016-08-16] 阅读人:1637  字号:      
原晋江县常备自卫大队,于一九四九年临解放时,大队骨干感到全国形势急转直下,已经不可能再和共产党抗拒下去了。因此,五月中旬,由原大队长林凤翔带领第一中队长朱良部,第四中队长林吉友部,并原驻石狮镇的第二中队长吴泽南部,计三个中队,定驻石狮镇。不久,林凤翔看到形势对他不利,借故离职,安置家属后就逃往台湾。大队长职由我当时的大队付接任,仍驻原地。那时候原晋江县自卫总团付总团长林华魂,受到地下党的宣传,看清了形势,决心弃暗投明。林华魂在私人关系上和我较密切,因为我们以前在保安团队是同一个部队的;在生活上两个人都好饮酒,经常在一起饮酒;有兄弟之称。我们对现实均感不如意。但是我的思想是错杂的:跟林凤翔一样去台湾,我有有利条件,台湾有我以前的上司,有我的兄弟,但又留恋家庭不想走,那时候要带家属去台湾是有困难的,又想到国民党在全国失利了,退到台湾,前途是渺茫。思想斗争十分剧烈。解放战争节节胜利,解放大军一直南下,北平傅作义将军己全部投向解放军,国民党大势已去尽。个人的前途是靠自己选择的。形势决定个人的前途。林华魂打通了我的思想,决定走弃暗投明的道路。在统一思想时,林华魂已受到地下党的教育感化,决心起义投向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林华魂与地下党秘密接头,一切行动由林华魂协商决定。我没有和地下党直接联系。记得当时有石富海,在林华魂那里见过几次面,有南安的吴鸣海,在林华魂家里饮过一次酒(吴和林以前是同学),又一次,有两个我不认识的人请林饮酒,林华魂要我一起去。这些都是我由石狮回泉州的情况。在这些场合都没有谈过有关时局问题。林华魂只有说地下党和我们接头,没有告诉我谁为代表策动我们部队起义。我认为这是秘密的,对方不必直接跟我再联系。又因为我和林华魂己决定了共同的行动起义,也无需再跟我联系。 一九四九年六月中旬,我带领大队驻石狮镇,林华魂电调我带队回泉州,交代我部队一到泉州,要马上去见伪专员张超。我带领第一中队和第四中队全部回泉州(当时第二中队己先调驻晋北河市镇)。一到泉州,就去见张超。他先开口问我部队的情况,然后说:“你本人的情况,已由你们的付总团长告诉我了。你是保安团队下来的,在地方要好好干,将来有你的好处。”接着叫我将队伍就地休息听候命令。我由张超那里回来,就找林华魂。林告诉我,地下党叫一个姓黄的(或姓杨的我记不清)送来指示,我们起义改编为游击支队。又问我张超和我谈什么。接着说,“我己安排好了,我们再两天传驻晋北河市镇)。到达后,关于接编问题,就会跟我们接上。”我就把个人的事情安排好。 我和林华魂带领第一中队长朱文良部第四中队长林吉友部转驻晋北河市镇,待机起义接编。当时张超还请调派交警一个加强连,附有一个炮排,为的是监视我们。后来这个交警加强连驻在河市不舒畅,自己拉回泉州,原驻河市镇的第二中队长吴泽南部也被张超调回泉州。林华魂和我带队驻在河市镇。一天晚上,林告诉我,我们明天转进晋北马甲的溪底吴和地下党接上(当时怎样联系我不知道),叫我通知这两个中队准备明天早上出发。出发时在途有一个挑铁油桶的拿了一张条子(这张条子是放在油桶边的)给林华魂,林没有把条子给我看,只告诉我队伍继续前进,到溪底吴待命。驻在溪底吴时,有一个原是该乡的乡队付以后到325师当排长的来找林华魂。一天晚上,林华魂告诉我,“明天早上,你带一个分队到风栖坑的社厝祠堂,路上会有人来接你,到时听地下党的指示。”但刚要出发时,林华魂走进房子里找我说,接通知,因交通受阻,人没有到,我们再等候。以后林华魂和我把队伍全部带回,仍驻河市镇待命。部队由我指挥,定驻河市镇。林华魂来回泉州、河市指挥我们行动。一直到解放大军临境,林华魂在8月28日晚8点左右,由泉州电话通知我,把这两个中队全部带回泉州。当时我也不知道泉州的情况。我按林的电话行动,把全部队伍带回泉州。在中途的晋北双阳地界,碰上了原晋江县突击队黄则火的一个组长叫纪华英的告诉我,泉州己空洞洞,大家都跑光了。我和林华魂己作了决定,一定要找到林华魂。这时我命令队伍继续前进。可是第一中队长朱文良带了两个传令兵跟着纪华英跑了(后来经我找回来,参加投诚)。我带着队伍到市郊的花园头村,已是下半夜三点左右,我派人到市内找林华魂。找到后,林叫我把队伍带去,同时他也出发来接我,中途会合。林告诉我,我们接到地下党的指示,负责维持市区治安,第候大军到来。我带队伍到市区已是8月29日早上5点左右,8月31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87师派该师的特工科长钱××(名字我记不清,我了解这人现在还在福建),接受我们投诚。当时我们是和惠安的庄玉英部集中分开驻在泉州,起初我们驻在原晋江县政府所在地,再转驻泉州元庙观。后由该师决定,士兵全部编入该师的各连队(编入士兵约100多人),官员集中学习。一切全由该师统一配给。后由该师负责同志征询全体官员的意见。方案是:一、参加部队继续工作;二、介绍地方政府工作:三、遣散回原籍自己选择工作,最后全体官员按第三方案申请回原籍。 原晋江常备自卫大队下编四个中队(即连的编制),除第一中队及第四中队全体参加投诚外,其第二中队被伪专员张超带走,第三中队在一九四九年六月配合保安团队到安溪,一仗瓦解,后编为一个独立分队,也被张超带走。 我们向中国人民解放军投诚后,曾有朱汉膺同志来跟我们坐谈,谈的是当时的一些情况。 参加投诚的官员: 总团部: 中校付总团长林华魂,中尉付官林辉德。 大队部:少校大队长蔡镕铨,中尉书记王信本。 第一中队: 上尉中队长朱文良,中尉分队长黎汉斌。 少尉:分队长颜贻合,杨学玉,准尉特务长蔡仁寿。 第四中队: 上尉中队长林吉友,中尉分队长杨昆稽。 少尉:分队长陈荣生,杨协成,准尉特务长陈志鹏。 一九八一年七月二日 (本文由泉州市政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