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中心小学是我县解放后规模较大,教师阵容较壮,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成绩比较显著的一所中心小学。在解放后的十多年间,就曾培养出一批类似体育界的苏振国、蔡长希等为国家作出较大贡献的各条战线的人才,也为国家培养、输送了近千名有一定素养的各条战线的劳动者。由于办学成绩较为突出,因而一九六二年被省教育厅定为省重点小学。正唯如此,在那“史无前例”的运动中,成为全县小学的“重灾区”,受到严重的破坏。校具损失不计其数,其中教具和档案材料残毁殆尽,连校名也被更改,教师则约百分之七十受到不同程度的身心摧残;特别是一九六六年六月以后的“文革”运动初期,百分之十几的教师更是受到种种的迫害,被撤职、降薪和打成敌我矛盾,造成“莫须有”的冤假错案,在社会上以及海外都起了不良的政治影响。四人帮垮台以后,一九七八年恢复原校名,一九八○年重新定为省重点小学,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指引下,学校走上正轨,翻建校舍为五层大楼,扩建教师宿舍,添置大量校教具,刷新校园,改善学生活动场地,教学上进行有计划有重点的改革试验取得一定成就,教育教学质量都日益提高。一九八五年首届教师节评为省教育先进单位。真乃是百废俱兴,发展迅速。目前全校学生一千三百三十三名,为解放初一九四九年秋季的四点九倍,设二十三个教学班,教师七十名,规模之大,为建校以来所仅见。历任校长,“文革”前有黄禄备、王学群、周绍龄、黄孝泗、张清江、吴庆贤、蔡深渊、陈昌明、陈增荣、周显远、曾焕启、蔡惠民、吴文朗;“文革”中有陈荣辉、曾国敏、黄福深;“文革”后有王添福、陈荣辉、颜呈华、陈遵永。
安海中心小学是一九四九年九月一日晋江解放时建立的,其前身原系国民党政府办的安海中心国民小学。而安海中心国民小学则是国民党政府于一九三六年九月接办私立安海女学创立的。若以此计算,则安海中心小学至今已有五十年之历史。安海中心国民小学创立初期,校名为晋江县第二区县立安海小学,校址设在圣殿奎光阁(今养正中学旧校舍),以后又改名为安平中心学校、安海中心国民学校,乃至安海中心国民小学。其间一九四三年秋因学生增多,曾在原源深小学校址金墩宗祠设第二校部,至一九四五年,举校全迁金墩宗祠,直至于今。其首任校长为现泉州市政协副主席、市民主同盟主委廖博厚先生,继有罗葆章、李金星、吴志蒙、黄禄备。
这里再简略谈谈安海女学的由来。安海女学是一九三二年八月二日合并培淑女学与进化女学而成,设圣殿奎光阁。前后四年,毕业学生计三十七人。校主为原培淑女学创办人陈德彰女士(时人尊称为秋婶婆,因其丈夫名秋)。校长先是李述贤,后是黄逸生。李述贤先生惠安人,为近代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得意弟子,曾任晋江县督学。李校长思想开明,他极力宣传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的进步思想,在主持校政期间也兼收男生,首创安海男女同校的先例,其社会影响很好,对于发展反封建礼教的思想意识,起了积极的作用;同时,李校长还以女学为基地,进行抗日救国和反暴政的宣传活动。因而,引起了当局的注意,不久就被捕,后幸得地方各界开明人士及海外侨胞各方营救,始获保释。李校长由是不得不离开安海,南下广东。李虽离去,然而女学并没有因此停歇,在地方人士的积极支持下,仍然坚持办学,直到被接办为县立小学。
至于合并组成安海女学的培淑、进化两所女学,办学经过又是怎样的?下面分别简介。培淑女学是陈德彰女士于一九一六年二月二十一日创办的。陈德彰女士虽是文化不高的家庭妇女,但思想进步,对妇女的解放事业极其关注、赞许。她认为妇女解放必须首先在文化上获得翻身,因此,毅然创办培淑女学。起初,没有校舍,就把女学办在自己住宅,后因生员增多,乃迁至玄坛宫街,再迁圣殿奎光阁。陈女士自任校主,先后聘请陈炎源、张翎东任校长。女学开授的课程主要是尺牍、珠算,但并无闭门读书,师生常参加社会活动,在办学的十六年中,曾三次公演文明戏(即话剧),第一次在养正小学操场演出《何以为家》,第二、三次在圣殿埔演出《孔雀东南飞》和《断鸿零雁》。培淑女学的创办,是闽南女学的首倡,不仅在安海,乃至在闽南,都是近代史妇运值得大书特书的事件,其意义确实非比寻常。其创办时的社会背境以及创办的主旨,从其校歌的歌词,可以窥见。校歌歌词是这样的:
安海女学我校为先,
科学优美完全。
业精于勤荒于嬉,
不努力待何时?
感叹烽火刀兵频年,
校舍曾经三迁。
速谋解放莫迟延!
速谋解放莫迟延!
进化女学是另一开明妇女倪剑堂创办,时在一九二五年二月十四日,校址设在朱祠(即今安海镇政府),由李惠英任校长,兼办幼儿园。办学期间,也注重不脱离社会,如一九二五年六月十三日,学校师生就积极参加安海镇各界人民五千多人的反帝大游行,参与发表宣言,散发传单、罢课罢市等活动,后又参与筹备组织“外交后援会”和“爱国团”。校长李惠英在一九二七年三月十日与校主倪剑堂,发起组织、成立安海妇协,推动了妇运的发展。进化女学是在培淑女学创办的影响下建立的,除说明了培淑女学的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当时安海反帝反封建的澎湃气势。
从培淑、进化两所女学的创办与办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反映安海人民有着革命的光荣传统的历史素材。
由上观之,安海中心小学的历史是曲折的。它是首从培淑女学演化而来,历经了七十个春秋的演变。许多人认为安海中心小学的历史应从培淑女学开办的一九一六年算起,并非谬理。因此,一九八七年元旦,曾在学校工作或毕业的校友黄逸生、周绍龄、蔡深渊,陈增荣、许传耀、陈永启、赖培乐等三十二人倡议成立包括学校前身的培淑女学、进化女学、安海女学、源深小学、县立安海小学、中心国民学校的在校工作或毕业的校友在内的“安海中心小学校友联谊会”,以加强联系,为共同办好母校而努力。现在学校的负责人正在为此而加紧准备。
(注:本文根据《安海中心小学简介》材料整理补充)
19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