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织发展
1984年,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泉州市委与石狮镇王华民(原国民党石狮区党部书记)联系,并联络去台上层人员家属及“三胞”联系较密切的蔡悬圃,林冰英等,组成民革泉州市委会石狮社会人士小组(简称石狮社联),王华民任组长。后民革省委派人到石狮调查了解,认为晋江地处沿海,去台人员多,又是著名侨乡,开展海外联谊活动有其独特优势,同意建立基层组织,首批发展王华民等7人为党员。1986年7月,在民革泉州市委会具体领导和中共泉州市委、晋江县委统战部支持下,成立民革晋江支部,选举王华民为支部主委。之后,晋江支部遵照民革《章程》和中共中央14号文件《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在组织发展工作中坚持质量并重,以质为主,稳步发展的方针。根据形势的需要,1989年石狮镇撤镇建市,即按成员分布分为石狮、晋江二个支部,由吴身谋任晋江支部主委、许书钦、施荣怀为委员。在中共晋江市委、上级民革组织和晋江市委统战部的指导下,支部组织不断充实。在1991年晋江党派楼落成后,各党派相继派员进驻办公,晋江支部即于12月聘请成员张贻权专职驻会,从而较有规范的开展各项工作。根据民革《章程》、民革中央《支部工作条例》、民革福建省委关于基层组织换届选举办法,民革晋江支部于1992年11月进行第一次换届选举,吴身谋续任主委,施荣怀任副主委,许书钦、杨宝玉、丁国鑫分别负责组委、宣委、祖统委,进一步加强支部领导班子力量。与此同时开始建立成员个人档案,记载其晋升职位职称、著作出版以及受表彰奖励、出境出国情况和整理支部有关资料存档,规范健全了支部文书工作。
1995年6月进行第二次换届选举,吴身谋、施荣怀续任正副主委,许书钦任组委,另补选曾献礼、张贻权、洪俊鹏、林守端为宣委、祖统委、四化委、妇工委,再次充实支部领导力量,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健康有序地开展各项活动。民革晋江支部工作从此更加生机勃勃。截至1998年12月我会有成员55人(男42人、女13人),平均年龄44.5岁,居住分布在石狮、晋江、泉州三个市,分别在教育、卫生、机关、企业、社团等各界工作,90%以上的成员有港、澳、台和菲律宾、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地区的亲友关系。成员中具大学本科学历5人,大专21人,高中13人,中专13人,初中3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中级职称12人。成员中被选为泉州市人大代表1人,晋江市人大代表1人,受聘为泉州市政协委员2人,晋江市政协委员9人(含常委3人,其中提案委副主任兼晋南联络组组长1人),被聘为晋江市特约监察员兼行风评议民主评议代表和兼泉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廉政监督员1人,教育督导员1人,勤政廉政监督员2人,党风廉政监督员1人。
在民革泉州市委会成立45周年之际,经民革中央批准于1998-11-29日成立了民革晋江市第一届委员会,选举了曾献礼为民革晋江市委员会主任委员,施荣怀和许伯聪为副主任委员,许书钦、林松柏、吴丽婷、林守端为委员。会上向荣退老主委吴身谋、老委员张贻权宣读致敬信,实现了晋江民革新老交替政治交接的任务,为跨入21世纪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和充分发挥参政党作用奠定了组织基础。在中共晋江市委、上级民革组织、泉州、晋江市委统战部的指导下,民革晋江市委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履行参政党职能,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二、主要活动
1、学习理论,抓好自身建设
我会本着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从提高自身素质出发,坚持每月召开学习会,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学习邓小平理论,力求用邓小平理论武装每一个成员的头脑,对内团结,对外联谊,支部建设有声有色,成员政治素质大大提高,充分展示党派的特质和成员自身的才能和优势,争当一名合格的民革党员。
2、加强海外联谊,促进祖统工作
本党以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为工作重点,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促进祖国统一事业贡献力量。自支部成立以来,我会发挥海外关系优势,做好三胞联谊工作,动员亲友捐资公益事业及学术交流招商引资18人次,其中施清眼参与争取华侨捐资人民币一千多万元建造龙侨中学。吴身谋、施荣怀两次往菲、港参与发动菲港阳溪中学董事会、校友会和乡亲捐资建阳溪中学校舍、教学楼、庆典活动经费和教师奖金、医疗救助基金、老人会所、修路等公益事业,据不完全统计达人民币2111万元、港币50万、菲币260万。台属吴仁仁、张贻权、吴身谋、丁国鑫和其他有三胞关系的成员积极联系台湾亲友,宣传对台政策,消除误解。张贻权1987年往港会亲促成其叔父毅然回国探亲谒祖。丁国鑫通过台北晋江同乡会为台属寻找亲人,联络两岸感情,联系引进台资,服务台属做了大量工作;并争取了1600美元作为晋江优秀大学生奖学金。
3、参政议政
统一战线历来是为中国共产党的总路线、总任务服务的,参政议政是我党的一项重要而基本的任务,我党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积极建言献策,参与民主监督,为晋江的经济腾飞和安定团结社会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成员中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约四员和勤政廉政监督员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方面都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履行参政党职能。如吴身谋参与清房工作,1997-1998年张贻权参与基层窗口行业作风整顿、行风测评和民主评议工作。1987年吴身谋以《扭倾向争侨心开展三胞联谊工作》在民革省委召开的海外联谊工作座谈会上作专题发言,赢得与会领导的好评。1992-1996年在晋江市政协七、八届第一、二次会议上代表支部分别作《发挥民革优势,积极开展海外联谊活动》、《祖国统一工作回顾与展望》、《抓住机遇发挥作用》等专题发言。1993年-1998年与兄弟党派联合提案3件和个人提案2件被评为优秀提案,并获奖励。在八届第四次年会上,曾献礼作《关于加强小儿传染病及智力低下防治,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抓住创卫契机强化防病意识》专题发言,以及《关于加强殡仪馆管理及配套设施建设》的提案。林守端《为美化公园共创文明窗口》的提案均被列为重点提案。在历届晋江市政协会议上,成员的提案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不断提高,1997-1998年累计政协提案、人大议案达35件。骆安邦、吴身谋被评为参政议政积极提案者、优秀政协委员。1996年9月骆安邦、丁国鑫被晋江市政协授予荣任15年政协委员荣誉证书。1998年晋江市政协八届五次全会上施荣怀代表我会作《全社会都应重视关心素质教育》的专题发言。这次全会我会政协委员共提案14件,占提案总数130件的11.5%,其中被提案委员会编入《提案办理情况选编》8件,占选遍总数32件的1/4。这些提案得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关注且及时收到受理单位的答复。我会其他成员也能发挥自身优势,在各自的岗位上立足本职,勤勤恳恳,克己奉公为晋江市的两个文明建设履行参政党职能克尽绵力。
4、服务社会
与中共风雨同舟、肝胆相照是我党的神圣使命,因此我们不忘多干实事,如:支援灾区、义诊助学、建设家乡等方面,都做出我党应有的贡献。1996年发动成员捐资2800元,衣服200多件支援水灾的革命老区长汀县。1997年捐资宁夏希望工程2550元。1998年捐助闽北灾区和长江流域受灾共人民币4450元,衣服二百多件。主委曾献礼是一个医务工作者,他除了为健康事业奔走呼号外,多次组织我会医务人员先后到陈埭横坂、龙湖阳溪中学、内坑丰山小学、深沪科任、陈埭苏厝等地为学生和村民义诊,博得当地干群和学校师生高度赞誉。我会45%是教师出身,十分重视科教兴国,与晋江特殊教育学校结对子,1997-1998年捐赠体育用品、玩具、健身器材等价值近2000元,关心特教发展。10位成员每人捐资400元,资助武平县10位小学生复学。林守端奉献900元支助一名贫困初中生升学。不少成员为晋江机场建设、省运会、希望工程和灾区捐款捐物。每次党或政府发出号召,我们都能自觉积极地响应。另有一些成员在经济界大显身手,发展企业,不仅自家致富,又为国家创税收,为社会创造财富,为晋江经济的腾飞添砖加瓦。
三、脚踏实地、开拓进取
民革自成立以来,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鼓励党员在各自岗位上做出成绩,同时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我会组织认真学习,领会党章和精神实质,全体成员努力奋斗,在本职工作和党派工作及服务社会两个文明建设各项中心工作中,做了许多细致的工作,取得可喜成绩,多次受到民革省委会,泉州市委会的表扬和奖励,于1994年被评为福建省先进支部,参加民革全国基层组织建设经验交流会,受民革中央的表彰。我会成员先后获晋江市级以上荣誉称号和奖励近100人次。蔡秀全在1995年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工作中成绩显著被泉州市人民政府、福建省人民政府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领导组评为市“先进个人”、省“先进个人”,1996年再次被泉州人民政府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领导组评为市“先进个人”。吴丽婷于1995年度在工业科技工作中成绩突出,被福建省科学技术委员会评为省工业科技工作“先进工作者”,1996年12月被泉州市人民政府评为建陶行业烟尘污染治理工作“先进个人”。林松柏荣获福建省“下岗青工兴业领头人”荣誉称号。骆安邦原晋江市中医院院长、主任医师、国家级老中医专家、《福建中医杂志》编委、泉州市中医学会副会长、晋江市中医学会理事长、泉州市、晋江市科协常委,在医务界久负盛名,医学、医教、医术、医德堪为师表,著述频丰、发表论文60余篇,斐声国内外,其《论医集》获美国洛杉矶医学论文比赛“金杯奖”,荣获中央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荣誉证书,主编《晋江中医药》杂志,著有《中医论文集》、《金匮教方》等;获省政府荣誉奖证及省卫生厅优秀中医工作者、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等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入编中国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辞典;参加本党先后评为积极分子、优秀成员、优秀党员,获省、市级民革组织表彰。我会兼职主委曾献礼现任晋江市医院副院长、120急救中心主任、儿科副主任医师,在立足本职,开拓进取搞好医务和院务领导工作等方面成绩显著,荣获泉州市“新长征突击手”称号,其事迹在菲律滨《世界日报》、《福建侨报》、《泉州科技报》、《晋江乡讯》均有刊文专题报道,1996年11月与张贻权、施清眼、许书钦同时被民革泉州市委会评为1992-1996年度优秀党员,1997年在民革泉州市委会第四次表彰大会受表彰,并出席全省民革双文明建设经验交流表彰会。其他成员如林松柏、张长乐、许文化、许维业、翁金城、苏荣章、陈春雷、王志钦、吴金锚、施秋萍、洪文美等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也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晋江民革组织,自组建以来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全体成员能脚踏实地,开拓进取,认真履行参政党的职能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