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文史资料全文库

民盟晋江市委会组织活动概况

发布日期:[2016-08-16] 阅读人:1637  字号:      
中国民主同盟是主要由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 民盟晋江市委会,设六个支部:文化支部、教育支部、季延支部、安海支部、东石支部、金井支部。现有盟员111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24人、中级职称的23人,占盟员总数的43%,平均文化程度大专,多数盟员都是学有专长的高中级知识分子。 一、组织的创建和发展 晋江县早期没民盟的组织,但是与民盟的组织却有血缘的关系。早在40年代,有蔡崇蒲、黄宗、黄奇炎等同志在马来西亚参加了中国民主同盟;解放后,在晋江工作的老盟员有李于右、蔡德罄、杨锦章、周海宇等4位同志。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指引下,1984年间,民盟泉州市委会顾问李于右同志就与中共晋江县委统战部取得联系,准备在晋江组建民盟。1986年4月间,民盟泉州市委会曾国杰、何群选等同志与县委统战部部长具体联系,开始在晋江进行组建工作,并于同年和隔年先后发展了曾阅、蔡子朝、蔡英文等23位同志入盟,时有盟员28人。1987年3月15日假晋江县侨联大厦举行民盟泉州市委会晋江县支部成立大会,县支部委员组成:主委:蔡子朝;副主委:曾阅(兼组委)、蔡英文;支委:刘炳火、倪淼森(分别负责学委)。 民盟晋江县支部成立后,于1987年-1989年又发展了王子标等38位同志入盟。1988年7月5日,向民盟泉州市委会呈文《关于成立民盟晋江县委会的报告》,根据民盟福建省委闽(88)字第087号函,于1988-11-14日同意升格。但批复下来时,正好晋江析出石狮市,为便于工作的开展,经请示市、县统战部和民盟泉州市委会,把原民盟晋江县石狮小组(15人)划归石狮市,另成立支部,并与民盟晋江县支部脱钩,转受民盟泉州市委领导。而晋江县按照原计划成立民盟晋江县委会筹备组,其成员是:曾阅、蔡英文、王振东、张萍、姚道成;并同时筹建了文化、教育、安海、东石、金井五个支部。1992年,民盟晋江县委会正式成立,县委会组成人员:主委:蔡英文,副主委:曾阅、王子标,委员:王振东、许自源、刘炳火、姚道成、张萍、陈树林。 至1993年,又发展了一批同志入盟,在册盟员115人;1994年又设立民盟季延支部。1999年6月20日,届满进行换届,产生民盟晋江市第二届委员会,组成人员:主委:王子标,副主委:刘志峰、陈延铮、张开端,委员:李金排、洪培璇、蔡长基、潘金赞。 二、坚持理论学习,积极开展活动,不断提高素质。 民盟晋江市委会高度重视学习邓小平理论,以此为开展工作、加强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民盟晋江市委会组织盟员结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国内外形势等进行学习和研讨。在学习中,着重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领会精神实质,联系实际,指导工作;同时,认真学习中共关于新形势下做好统一战线工作的精神,增进共识,坚定信心,认真实践。盟员学习理论的自觉性不断增强,促进了民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成为推动开展各项工作的巨大力量。 在此基础上,民盟积极开展各种活动,经常参加中共晋江市委或政府召开的民主党派座谈会、对话会、协商会等。同时,努力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增强参政党的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1987年5月,组织盟员和部分省市专家对深沪湾进行初次调查考察,由倪淼森同志主笔撰写《深沪湾自然美考察报告》,对促进沿海侨乡发展和号召旅外侨胞建设家乡,产生了一定影响力。 1994年由中共晋江市委统战部牵头,晋江各民主党派轮流组织参观、学习,交流党派工作经验,民盟晋江市委会组织到英林镇高湖村参观学习,由中共高湖村支部书记介绍改革开放以来高湖村发展情况,考察了盟员刘天送等的企业,并就高湖村在经济发展之后,如何加强村的精神文明建设进行座谈,之后到东石古檗山庄参观山庄珍藏的名人墨宝及郑成功水操台,并就古檗山庄修复问题,提出宝贵意见,通过这一活动,加深了各民主党派之间的情谊及对晋江经济建设的认识。1998年12月,民盟晋江市委会组织各支部盟员代表40多人,考察了金井的旅游资源,并创作了一批诗书画作品,增强了广大盟员的爱国爱乡之情。 三、履行参政党职能,多形式多渠道参政议政。 民盟晋江市委会就晋江市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改革和建设等问题,发挥民盟的群体作用,组织广大盟员开展调查活动,提出议案、提案或调查报告,反映社情民意,积极开拓参政议政工作。 晋江市盟员中有省八届人大代表1人、泉州市八届政协委员4人、晋江市十二届人大代表2人、十三届人大代表1人、晋江市八届政协委员18人(其中常委6人、副主席1人),九届政协委员9人(其中常委4人)。这些盟员广泛听取意见,找准角度,选好题材,紧紧围绕我市党政工作大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做好大会发言及提案、建议案。1996年省人大八届四次大会上,王子标副主委提出关于《制定福建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条例》的建议案,得到省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有关条例即将出台。1998年泉州市政协八届二次全会上洪培璇提出《关于切实加强中学德育工作》及《改革教材是抓素质教育的核心》提案。在晋江市政协各次全会上提出提案的有:1994年八届一次全会上张萍等同志提出提案4件,1995年八届二次全会上杨景佳等同志提出提案6件,1996年八届三次全会上杨景佳等同志提出提案9件,1997年八届四次全会上曾阅等同志提出提案5件,1998年八届五次全会上陈树林等同志提出提案11件,1999年九届一次全会上陈延峥等同志提出提案1件。自1994-1999年在晋江市政协全会上共提出提案36件,交有关部门处理。 在晋江市政协各次全会上作专题发言。1992年七届二次全会上曾阅副主委作关于《尽速成立晋江旅游局,开发晋江外向型经济》的发言;1993年七届三次全会上曾阅副主委作关于《紫帽山旅游资源的勘探及开发构想一充分利用晋江丰富的旅游资源,尽速缩短同旅游业发达地区的差距局面》的发言;1995年八届二次全会上曾阅副主委作关于《建立诗人蔡其矫研究基金会和蔡其矫诗歌陈列馆》的建议及杨景佳同志作关于《抓关键,争效益,办好侨乡教育》的发言;1996年八届三次全会上杨景佳同志作关于《依法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加大“两基”工作力度》的发言;1997年八届四次全会上曾阅副主委作关于《积极开发与充分利用晋江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的绿色文明建设》的发言;1998年八届五次全会上杨景佳同志作关于《加快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建设跨世纪教育强市》的发言;1999年九届一次全会上王子标同志作关于《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塑造晋江城市形象》的发言。 选派盟员担任特约“四员”的工作。晋江市盟推荐庄垂龙任特约审计员、许自源任特约监察员、杨景佳任教育督导员、张开端为勤政廉政监察员、吴谨程为教育监督员、刘志峰为党风廉政监察员等等,他们对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发挥民主监督作用,作出积极的努力。 盟员们积极建言献策,参政议政,获得晋江市政协的好评,曾阅同志被评为1994-1995年度晋江市优秀政协委员,刘炳火同志被评为1997-1998年度晋江市优秀政协委员,杨景佳同志获1995-1996年度晋江市政协积极提案者称号。 四、运用智力资源,面向社会,努力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民盟是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盟的优势是聚集了一批学有专长的中高级知识分子。我们运用盟内的智力资源,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探索,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工作。 盟市委十分重视教育工作,就教育问题不断开展多种调研,提出建议,组织盟员进行教育改革的实践。1993年3月10日,盟市委与盟华侨大学总支在华侨大学举办联谊活动,互相交流盟务工作,并就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民盟如何为发展地方教育事业,为发展侨乡经济服务等问题进行探讨,我会盟员参观了华大校园。多数盟员为教育战线上的业务骨干,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干,为晋江建设教育强市做出了贡献。他们的教育教学成果在各种学会上交流,杂志上发表。李金排同志《运用心理学规律进行生物教学浅析》一文获福建省生物教学研究会1994年论文一等奖,该文同时获全国生物教学研究会二等奖。洪培璇《浅谈布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一文参与泉州市教育学院1992-1993年重点教材交流。张萍、杨式星、陈增荣等也时有论文发表,林福安同志近年来在全国、省市级刊物发表的论文有上百篇。吴泽藩因在数学领域的造诣,而被列入《中国数学教育名人辞典》。吴哲生(已去世)先后出版了《英汉法学辞典》、《灵国宪法论》、《法学退编》、《民法续编总论》、《物权法》、《保险法》等专著。此外,还有不少盟员加入了全国、省一级的教学研究会。 民盟晋江市委会致力于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繁荣侨乡的精神文化生活。蔡尤资、陈增荣、蔡尔辇、叶海山等同志分别参加编撰《东石港史》、《安海志》、《晋江华侨志》、《晋江教育志》、《晋江县政协志》等工作。1993年7月19-22日福建民盟书画学会组织盟内书画家来晋江采风,采风期间与我市盟内书画界同志举行笔会,通过笔会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书画艺术,促进我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深获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赞誉。1996年6月27日民盟晋江市委会与中共晋江市委统战部、晋江市政协办公室联合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笔会,邀请泉州市民盟书画界盟员及晋江市书画界朋友共同参加。在《晋江文化丛书》的编纂出版工作中,曾阅、刘志峰同志被中共晋江市委、市政府聘为执行编辑,曾阅同志主编了该丛书的《晋江历史人物传》、《晋江古今诗词选》,刘志峰同志做了大量的编务工作。文化界的盟员发挥了他们的优势与特长,洪源修同志为会长、刘天送、苏振达、洪源园等同志为副会长的南英诗社,自1994年12月创办以来,发行至国内外,得到诗词界好评,著名诗人蔡其矫两次亲临该社访问指导。1998年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林从龙、福建社会科学院蔡厚示到该社讨论联合举办国内外诗词大奖赛有关事宜,目前已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及台湾、菲律宾、香港、加拿大等地华人、华侨投稿,加深了海内外诗词界的交流。姚道成同志1987、1988年分获福建省第17届戏展表演奖、福建省首届水仙花演员奖,其任副团长的晋江市高甲剧团排演新编传统高甲戏喜剧《金魁星》参加第五届中国艺术节,荣获“文华奖”。盟员姚道成、陈凌香在该剧排演中发挥重要作用,分别任舞台总监、舞台监督并在剧中饰演主要角色。林衍初(已去世)获全国木偶、皮影戏调演演出奖。曾阅同志先后出版了《望夫山》、《闽南谚语》、《迷圈》和《姿势》四部专著,其文学作品曾获得福建省民间文学作品优秀奖、《福建文学》诗歌佳作奖等、书画作品荣获文化部主办的《祖国万岁》书画艺术作品大赛银奖、世界艺术交流协会主办的《加拿大第一届优秀中华艺术家作品展》二等奖,入选《北京国际艺术精品博览》。李世乐同志的书法作品获福建省首届青年书法比赛二等奖,中原“王子杯”全国书法大赛金奖、全国图书馆系统书法大赛佳作奖,入选《海峡两岸书画家作品大观》、《二届洗笔泉书画大展精品集》、全国兰花碑林,被聘为中原书画研究院书画师。翁小华同志的国画作品获1996年泉州市青年“十佳”,并多次入选省级展览,1998年应邀参加省美协主办的东海浪美术作品展。蔡庆芽、徐维耕的农民画多次入选全国、省、市农民画展并获奖。陈树林同志多年潜心从事古籍版本目录学研究及文物鉴定与收藏,在文物图书古籍收藏上很有成就,先后于1986年举办个人藏书展览(古籍)版本及1996年举办个人收藏中国历代货币展。粘良图同志撰写的几十万字的民俗研究论文参加全国、省、市学术会议研讨,或在全国级、省级刊物发表,历史小说《俞大猷蒙难记》获泉州市征文二等奖。吴谨程的诗集《缅怀爱情》由海南出版社出版,其作品曾被收入10余种选集。叶海山同志的散文《安海——凝固的音乐》获1989年泉州城建四十年征文二等奖、《矮松》获1995年湖北省文联全国散文大奖赛佳作奖,其专著《海韵山情》被湖北作协藏书馆收藏。许百轩同志于1996年被评为福建省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晋江市优秀拔尖人才,他的论文《复方黄连膏在临床常见病的应用》获中国特效医药优秀论文一等奖。刘志峰同志的诗集《我是你的距离》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执编的《星光》文艺丛刊、《晋江谜艺》等刊物深受读者喜爱,他主持工作的晋江市青年文学协会被评为省级青年先进社团,他的群文理论曾参加文化部主办的全国蒲公英农村儿童文化园工作研讨会研讨,文学作品在泉州市级征文中获奖等等。此外,不少盟员被吸纳为全国、省、市一级文艺家协会,或担任社会职务。 企业界的盟员,爱国敬业,为我市两个文明建设作出贡献,他们那种致富不忘奉献社会的精神博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刘天送同志创办的晋江市英林德鑫服装织造有限公司被评为省先进企业。他致富不忘残疾人,在公司需要扩大业务的时候,特此创办一家“高湖福利服装厂”为社会安置42名残疾人,得到有关部门的肯定和人们的赞扬,被聘为福建省红十字会名誉顾问、泉州市红十字会理事。德鑫服装织造有限公司力创名牌,其企业商标评为福建省著名商标。王子标同志创办了特施丽日用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该公司生产的化妆品精益求精,以质取胜多次在全国性的行业评比中获得大奖,王子标同志因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被授予全国“星火带头人”的光荣称号,华东产品包装装璜首批优秀设计家称号,两届福建省乡镇企业家称号。 盟员们在两个文明建设中所作的努力,得到有关部门的赞赏,获得了荣誉。李锦芳同志被评为全国优秀体育教师金章奖,颜其坦被评为福建省先进少年儿童工作者;洪培璇同志被评为福建省优秀教师;颜邦仪同志被评为福建省优秀班主任;李金排同志被评为福建省先进青年教育工作者、泉州市先进德育工作者;蔡尤资同志被评为泉州市优秀班主任;刘志峰同志被评为泉州市创千杯评千佳活动“两为杯”先进个人;蔡长基同志被评为1997年度泉州市民主党派及工商联先进人个;还有不少盟员被推为晋江市非中共党员优秀知识分子,或获得其它荣誉,受到各级表彰。 五、开展海外联谊活动,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贡献力量。 民盟晋江市委会注意发挥盟内优势,积极开展海外联谊活动,为我市改革开放和祖国大业多做贡献。我市盟员通过撰写文稿和海外交朋友,进行文化交流,据不完全统计达100万字。1989年8月20日,以王宏榜先生为首的菲律宾椰风文艺社福建访问团一行10多人,来晋江、石狮座谈、我盟曾阅、刘炳火等8位同志参加了座谈。刘炳火同志主编的《晋江乡讯》一连三年被评为福建省乡刊乡讯评比表彰经验交流会的一等奖,并于1996年农历正月初四日由菲律宾《世界日报》再版发行,每期一万六千份,并于1996年获全国侨刊侨乡讯优秀工作者称号。1997年6月30日民盟泉州市委、晋江市委、惠安县委联合举办《泉州民盟迎接香港回归书画作品巡回展》,在晋江市敏月公园展出,表达了书画家们饱蘸心血的激情和对祖国统一大业早日实现的热切企盼。1998年6月,曾阅同志受香港(海外)文学艺术家协会邀请,赴港参加庆祝香港回归一周年纪念·廿一世纪中华文化使命研讨会。 民盟晋江市委会十分注重发挥自身优势,沟通两岸关系,促进晋台民间文化交流,为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起了一定作用。1987年10月,曾阅同志受县委对台部委托,接待台湾《人间》杂志社钟俊开先生来晋江采访。东石支部的盟员,配合东石政协联络组搞好“东石对台接待站”。1995年10月,曾阅、粘良图同志出席由省民盟联络工作委员会及民盟厦门、泉州、漳州市委会联合举办的“发展闽台关系,促进祖国统一,参政议政研讨会”,他们的两篇论文在会上做了交流。1996年刘炳火同志在省对外宣传工作研讨会上论文《加强对台宣传,密切两岸关系》获优秀奖。湖北省政协副主席曾重郎(台籍)受台湾其家庭的委托,来晋江寻根认祖,在曾阅同志的协助下,寻到祖籍地,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做出了贡献。1998年10月,曾阅同志作为福建诗词界赴台访问团成员,受台湾中华汉诗学会邀请,赴台参加戊寅中秋海峡两岸诗学交流研讨大会,并被授予优秀诗学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