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文史资料全文库

菲华抗战九烈士中的晋江华侨

发布日期:[2016-08-16] 阅读人:1637  字号:      
菲华抗战九烈士中,晋江县占了六个,即施教锯(石狮宽仁人)、颜文初(石狮钞坑人)、蔡派恭(蚶江镇莲塘人)、黄念打(永宁镇金埭人)和洪清机以及林连朝。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天锡先生,先后在报刊上发表了施、颜、蔡、黄和林连朝(晋江市金井石圳人)的传略。唯独对洪清机烈士“无从查考”。因而,他于1996-12-13日给我来信。信中说:“我很希望先生能为洪清机写一传略,公诸于世,以补史实之不足。”捧读李副研究员的信函,我的心情一直静不下来。不幸因病倒三年。今春偶然看到已于1998年10月出版的《石狮市志》第956页即《石狮市志》卷二十八第一章《人物传》上为抗战华侨烈士“黄念打”和“颜文初”立传。而洪清机烈士,至今却笔墨无着,留下了一个空白点,着实令人遗憾。故在病休中,积极向海内外熟知洪清机烈士的知情者,采访调查。现将调查搜集的资料加以整理介绍,以告慰于九泉地下的洪清机烈士。 洪清机烈士系石狮宽仁人,华侨世家,其姓名又写洪清基,别用名洪大抱,生于民国二年(1912年)岁次壬子10月初6,卒于民国卅一(1942年)岁次辛己4月初7,是十九世纪初,海内外闻名的菲华洪明炭(俗名洪炭哥)的唐山结发妻室的次子之次孙。洪清机从小好学向上,很得伯父洪至凤(俗名洪匾)疼爱。洪匾曾受过大学教育,为人和善,在海内外二、三十个叔伯兄弟中,是属于聪明型的首富华侨洪明炭的裔孙贤子,是洪家海内外寄托希望的传人。 洪清机三十年代初在桑梓石狮,是一位紧跟时代潮流的进步青年之一。1931年石狮宽仁人陈华宗在石狮聚仁路头三层洋楼创办宽仁小学。他们同现台湾老作家吴丙丁(即吴漫沙,又名吴新丙)等人,到宽仁小学当义务教员。1932年跟菲华吴振声(又名吴彦宗)一起往上海求学,接触进步组织(共产党)。1933年吴振声返回石狮故乡,协助吴丙丁在石狮民生路隘门楼上(1995年翻建,今为新湖街居委会大楼)创办“民生学校”。他在上海至1934年返回石狮。1934年8月,吴振声往菲,他于同年10月亦往菲。其胞兄洪大头以及从兄弟洪大殿和洪大权已经先后到菲国岷市。在祖父洪明炭所经营的岷市罗沙溜街七、八家商店的母店捷胜笠帽店兼信局营生。尔后他与老乡、好友、同学吴振声在菲国相会,从此两人积极进行抗日的社会活动,再也没有好好经商和当伙计。直至1942年4月15日被日本侵略者,秘密处决于菲岛岷尼拉市的华侨义山,是年30岁。其胞兄洪大头,因到关押抗日华侨的菲律宾大学探望他。鉴于洪清机被认为是共产党人,故其胞兄从此再也不见回家。父亲洪正杉因悲伤过度,早年去世于菲岛,其母黄氏在祖家活到85岁仙逝。其兄洪大头留下孤儿寡妇。 洪清机从小向上进步,不能不说是受他的祖父爱国爱乡热爱教育事业的,为人豪爽慷慨,仗义疏财的影响。二十年代末,祖父商业景气不好,那时上海暨南大学派人往菲律宾向他募捐,其祖父二话不说,慷捐500元。这在当时是一个庞大的数目。可见其祖父仁风义举,热爱祖国的崇高思想境界,感人至深。这对幼年的洪清机是一个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 洪清机是一个待人真诚,关心同志的进步青年。在菲岛他同吴振声,形影不离。吴振声3岁丧母,失去母爱,在菲岛他处处以兄长的责任,关照吴振声。由于当时菲国岷尼拉市抗日形势严峻,他动员吴振声转移到岷市的山顶进行抗日斗争,而将自己留在斗争残酷的岷市,不幸于1942年元月8日被日本侵略者捕获,最终光荣牺牲,为抗日战争献出年轻的生命。 吴振声,即吴彦宗,石狮新湖人,13岁往菲,1931年随父兄返回祖国,1932年-1933年同洪清机往上海求学。1934年俩人先后到达菲岛,一起投身抗日斗争。1941年底,在洪清机动员下,吴振声转移到菲国岷市山顶进行抗日活动。1945年初在岷市山顶,被“番婆”出卖,遭到日本侵略者的逮捕,日本鬼子以共产党人罪名,放出凶残的狼狗,将吴振声活活咬死,惨不忍睹。这是1945年菲国光复以后,吴振声堂兄弟彦传先生(已故)、返回故乡石狮新湖探亲,对吴振声胞嫂高秀婉女士,转述吴振声抗日期间在菲遭受惨亡的情况。时过半个世纪多,洪清机和吴振声先后为抗日而献出年轻宝贵生命的英勇事迹,极大地激励爱国华侨为正义事业而奋斗。“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这是洪清机的人生的真谛。人为什么活着?为谁活着,这是一个大是大非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之所在。追述先烈之历程,以志先烈之光辉历史,激励后来人承上启下,继往开来,为人类开创更美好的将来。借此,缅怀先烈们的革命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