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姓姓源一说颜氏出自姬姓,以邑名为氏。据《姓谱》及《中国通志姓氏略》所载,西周时周公旦长子伯禽受封于鲁国(今山东曲阜),其庶子食采于颜邑,其后有颜。又一说颜氏出自曹氏,以王父字为氏。又一说周代夷父字颜,称为颜公,其后有颜氏。
颜氏郡望出自鲁郡,分两支其中一支为今山东省曲阜一带,另一支在今山东诸城一带。西汉《急就篇》列为汉代常见姓氏之一。春秋时鲁国有颜回。唐代有颜真卿,五大书法家之一,俗称“颜体”。
五代后唐同光元年,颜氏,讳洎,自江西永新迁居德化,为人闽颜氏始祖。洎公生子三:长颜仁郁(为归德场长),次颜仁贤(为安溪三卿),季仁贵(为晋江始祖)。仁贵旋徙桃源场(即永春),故以“桃源”为晋江堂号。晋江颜厝始祖仁贵公生子六:即必敬、必大、必正、必遂、必闻、必和。自九世起昭穆为:禧聪丕懿德、忠孝可伯履,观与敦政一,夏日其晋起。而安平型厝自九世祖起昭穆为:“君天德光,体宽肇惟,有养启卿,笔美轮芳、子耀臣光,允章永绶,俞运奕昌。”
安平颜氏系元代大德年初期南邑人均安公所传,由南邑攀麟田中村徙安平水陆村(今型厝村)启基,有二子:长景哲、次景秀,为东西两房世代蕃衍。
明天启间,晋江人颜思齐与郑芝龙(郑成功之父)开发台湾北港,即招集沿海灾民数万人移台开垦。颜氏到今主要迁衍台北较多,兄弟相率,夫妻同往,甚到举家迁徙。如安海颜氏家谱载:自明嘉靖年间,该族人颜龙源往台后,至崇祯间又有族人颜开誉携家迁台,其龙源公被台北颜氏宗亲会尊为开台始祖。至今安平颜氏已传至二十五代,现海内外人口2万人以上,堂号为“鲁国”。
晋江颜氏主要分布在安海镇型厝、西垵、后蔡、西河巷、仁寿境、兴胜境、窑前,深沪坑边、颜厝、东石镇埔头、下庄、石兜,池店东山等自然村落。宋代较著名的名贤有泉州进士尚书颜域,及明末名将颜思齐(随郑成功收复被荷兰占领的台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