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文史资料全文库

晋江董姓源流

发布日期:[2016-08-16] 阅读人:1637  字号:      
董姓列为汉代常用的姓氏之一,源于己姓,黄帝裔孙飓叔安,长子名重父,能扰龙,舜帝赐姓董。一说出自姬姓,以世职为姓。据《姓氏通志姓》载:虞舜时有董父,董父之裔大夫辛有二子,数传到周朝时任晋国太史,督理史书典册,与籍氏共同“董督晋典”,为董氏之始祖,其后以董为姓。 董氏郡望主要有“陇西”、“济阳”两大郡望。 唐朝僖宗光启(885)董漳为避乱由陇西从军随王潮兄弟,由河南光州固始县入闽,居莆田,其子董思安勇冠一时,公元939年,审知少子王曦,自称闽主。思安谋复王氏,迎王延政于建州今浦城建阳一带,其裔于宋初退陷泉州岭井,播迁晋江沙堤(今属石狮永宁)。其郡望为陇西传芳。 董思安的四世孙董简慈之子元福、元寿、于北宋中期居泉州董埔,再由董埔迁入晋江。宋末元初又一支董氏与杨氏有“董杨同宗”之称。 始祖董弘农,官于漳州长史,其父董武荣任南安县丞。遂家南安,其裔孙董仙讳希祖字日华有子三:长董谋公迁浙江,次董思敬迁广东、三董言公迁泉州承天巷,其号端亮,三世:长董顺号倚鹿、次善应。即迁入晋江的董氏有二支:一在宋末元初由泉州承天巷迁入青阳董厝崎(目前该族人丁稀少),其始祖董洪字颖实,宋嘉定榜眼,一支在元末明初由同安董厝迁入深沪山头,其始祖董巨海。其后又分支英林伍堡,陈埭四境、西滨镇、安海东大街、青阳、桂山隘门头等处,均以小姓分散杂居。 (泉州董氏尊董思安为人泉始祖。据《晋江董氏大成宗谱》载:其晋江董氏昭穆为:“恭维道明德,日旭焕春光,群伦欣帝贶,孙曹敦孝友,垂裕泽方长,奕世振家声。”(从五世起)。 董姓总昭穆为:千秋良史,一代儒宗;天人三策,兄弟五奇;双成笙韵,小宛香奁。 清末民国期间为谋生,董姓分徙香港、澳门、台湾、菲律宾等。 宋及第榜眼进士董洪累官南剑州知州,其墓在晋江池店茂趣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