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文史资料全文库

晋江赵姓源流

发布日期:[2016-08-16] 阅读人:1637  字号:      
赵氏主要一支出自赢姓,相传始祖造父。西周时周缪王因造父立下战功,即将赵城赐与他,其子孙即以封地为姓。赵姓主要发源地在山西省洪洞县。南宋末皇帝赵昰(端宗)入泉。据泉州太守真德秀在《真西山文集》载:“建炎置司之初,在泉州的皇室宗子仅三四百人,其后日蕃。至庆元中,则在院者一千三百余人,外居者四百四十余人矣,嘉定年间居院者一千四百二十七人,外居八百八十七人。” 宋末元初赵家帝室流亡于福建晋江沿海一带,文天祥曾在福建一带,抵御元兵,其皇室成员隐居于晋江。宋度宗太子赵昰罹难后,赵昺继位,其兄亮节携三子上岸,蒲寿庚降元,赵亮节及其三子遂隐居于晋江等地,故尊赵亮节为其晋江赵氏始祖。 泉州晋江《南外天源赵氏续谱》记载着不少幸免于难的宗室:“大世祖监税与蕃府君宦游于外,幸而获免,故克传世而有今日”。入泉始祖讳赵宣,其至今泉州晋江一带尚存有宋宗子有八房,其中有西郭族兄明吉、学前族弟广彰、皆出其燕懿王德昭公房。孤山族叔克敏、下辇族弟伯蕃皆出其太宗第四子商王元份房、南街族伯仲真与县令族叔孟易皆出其魏悼王第二子广平郡王德隆房。 晋江赵氏郡望为“天水”。晋江赵氏主要是太祖派泉州南门外天源赵氏家族,都认为是宋室太祖派后裔。据《晋江天源赵氏族谱》载:使用的昭穆是宋太祖皇帝赵匡胤亲笔御书。他与光义、光美两个弟弟的皇族分为太祖、太宗和魏王三大支派,以作三大派字行之用。其中太祖派玉牒十四字:“德惟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顺”;太宗派玉牒十四字:“元允中宗士丕善,汝崇必良友季同”;魏王派玉牒十四字:“德承克叔之公彦,天时若嗣次古光”。明成化间晋江赵氏各增十四字。太祖派为“传纲鼎建存忠厚,礼义谦和勋永循”;太宗派为“原本懋兼思尚实,式景均宁庆以充”;魏王派为“先贤廷辅文才广,资质端庄盛传芳”。 晋江赵姓现已传至二十八代,主要分衍于晋江安海星塔、青阳;永春云台;惠安辋川、黄塘;南安水头、诗山,近2万人,共同使用太祖派字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