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文史资料全文库

晋江唐姓源流

发布日期:[2016-08-16] 阅读人:1637  字号:      
晋江唐姓,现在主要分布于池店镇唐厝村、霞尾村,磁灶镇内塘村、流芳村、磁灶居委会、青阳等地,总人口近3000人。 唐姓得姓其源有:一、出自祁姓。以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唐氏,祁姓,亦曰伊祁,出陶唐之后。帝尧父帝喾于尧13岁封陶于陶县(今山东济宁市),15岁封唐于平阳府(今山西太原市),故称陶唐氏。尧名放勋姓伊祁,乃黄帝之玄孙,16岁诸侯拥立为天子,建都平阳,生一子名丹朱。丹朱生两女,长曰娥皇;次曰女英。尧在位70年,年70岁时因求贤德,避家天下之嫌,推荐舜继承帝位。舜封尧之子丹朱为唐侯。至夏时,丹朱裔孙刘累迁于鲁县,累孙犹守故地。帝尧把天下禅让于舜之后,传到夏时为御龙氏之官,至商,更号豕韦氏,周复改为唐公。成王桐叶分封,其弟叔虞,号曰唐叔。乃迁唐公于杜,降爵为伯。周之季世,又封刘累裔孙在鲁县为唐侯,以奉尧嗣,其他在今唐州方城。故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在晋阳古唐国地,其子孙为唐氏。二、据《三国志·郭淮传》所载,陇西羌族有唐氏。 唐氏历传数千年,支系繁衍。唐姓以晋阳为郡望。晋阳乃古唐国之地,帝尧建都平阳,其南有晋水故称晋阳,即“晋阳衍派”之由来。另有晋昌、鲁国(山东)、北海三处分支。晋阳有西迁四川,南迁河南两地。晋昌始祖唐辉迁凉,直至北齐唐邕封晋昌王,后来有“晋昌衍派”之分号。 叔虞传四十六世,至胜公南迁河南省光州府固始县魏粼乡怡山境。再传二十四世,至唐坛公之子唐绮公时,因唐末政治腐败,群盗并起,唐僖宗乾符元年(874),爆发了农民起义,随后各地农民纷纷响应。中和元年(881)秋,安徽寿州堀起一支王绪为首领的义军,攻陷了河南光州固始县王审知故乡。审知兄弟三人,俱从王绪起义。后王绪生性好疑,残暴无能,被军中士兵扣留幽禁,畏罪自杀。将士恭奉王潮为将领,光启二年(886)攻下泉州,封为泉州刺史。开平三年王审知被梁太祖加封为闽王。当时有18姓随王审知为团练使入闽,其中有唐姓人闽先祖唐绮公参赞戎机。 唐绮公初为幕僚,参政议事,善谋良策,忠义清廉,安邦定国,立有功勋,梁太祖封为昭义大元帅,配邹氏,封懿德夫人,以官为家,居福州鳌峰坊。 开闽始祖唐绮公传至六世知心公,号儒林,分支泉州府桐城之西,后而卜居晋江南门外三都樟林乡,为闽南唐氏肇基祖。知心公生于宋太宗淳化五年(994)科登乡进士,任征辟县今有政声,传七子,蕃衍在闽州七市十一县,人丁兴旺,贤能蔚起,文风鼎盛,武绩荣名,三朝廿进士,忠孝廉节全。 现将儒林公七子分支纪略如下: 长子,名不详,原住樟林乡。 次子元祐公,分支南安市竹口村,部份裔孙经商往福州、台湾及南洋等地。 三子惟茂公,分居晋江市唐厝村,传三房。长房长居霞美墩顶村,长房二,长房四居唐厝本村,还有部份徒居厦门,长房三金榜公徒居泉州新门街。分居洪濑杨尾村,(部份旅居马来西亚、菲律滨、台湾)。长房三还有分居上海及旅居新加坡。二房居本村三房三居本村顶厝头,分居泉州上帝村;三房五居本村新井头,三房部份旅居菲律滨等地。 四子二翁公,于宋元祐年间分支安溪县温泉村传三房,蕃衍至今三十二世。长房长尚德公分居华安仙都宜招乡,传二房、长房溪美公传子九,其长子徙居长泰孙花围社,次子徙居安溪产地,三子徙居安溪罗严,四子徙居漳平市城关后垵,五、六子徙居华安县招坑,七子徙居安溪龙涓东溪,八子徙居华安县双坑,九子徙居长泰县田中央,后裔再分居福清市宏路镇南宅、桥下、下洋三村。六子后裔十五世原峰公生子五,徙居浙江省泰顺县车头,后来留子二在浙江蕃衍彭溪、苍南县桥墩、温州泰顺、福州及北京等地,原峰公带子三返回漳州小港。二房寿玄公传子二居本村大宗,二房大部份居台北,还有八子居南安市八尺岭,唯有一户徙居福州西河坡下。 五子名不详,祖居晋江樟林乡,后裔迁居江西省莱宅,后水土不适,明末重返福建定居惠安山腰新宅村。生子三,传世至今二十四代,长房、二房居新宅村,部份旅居星马等地;二房还有分居后龙港头村;三房部份徙居宏路南宅村。 六子逸亩公(讳南夫公)传三房。长房长卿公、二房秀卿公居晋江磁灶镇璧里莲塘(内塘村),至清初十二世申甫公率子三徙居惠安县,长子分居惠安城关北门唐厝,次子分居肖厝镇后亭村,三子分居山腰金山村,还有裔裔孙分衍金门、台湾及旅居美国、马来西亚。三房茂卿公居磁灶流芳村(流坑村),生子四,蕃衍至今二十四世。流芳长房徒居台湾,二房、三房部份于清末年间分居青阳,三房、四房于民国初,部分徙居金门,抗日期间又从金门移居台湾,以及旅居越南、印尼、新加坡等地,后因越南排华,又迁回厦门及漳州,抗日战争胜利后又部分从金门迁回龙海白水营,二房还一户居罗山花果山。 七子名不详,祖居晋江樟林乡,后裔徙居莆田市平海镇前塘村,分支清苗、江边、后塘、魏厝、田头、月塘等村,后又分居仙游县城关,再徙居城东宫边村、龙华前林村,钟山塔尾村、唐埔村,还迁居福州。 儒林公派下除旅居海外现尚未查实外,国内各地现有裔孙四万余人。 为敦亲睦族,鼓励后昆,宏扬祖德,儒林族谱新编五字句六十字辈行,依序顺推:先贤照盛事,德让永铭芳,清正葆慎诚,文明崇安荣,宏志育英杰,诗礼焕升平;忠孝顺义理,永善振家声,尚智开广道,造端展经纶,国泰庆华茂,昌隆福泽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