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文史资料全文库

许友超故居

发布日期:[2016-08-16] 阅读人:1637  字号:      
许友超是晋江龙湖镇檀林村人。许友超原名许书丁、许丙丁,字友超。生于清明光绪26年(1900),许友超4岁丧父,由其母养大。12岁离乡远赴菲律宾,受伯叔辈庭训,接受中西教育。曾任菲律宾华侨木商会会长、中华青年会董事、马尼拉中华商会副会长、会长等职。1926年6月,菲律宾华侨发起组织菲律宾闽南华侨救乡会,他被推选会董事。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菲律宾华侨召开全菲华侨抗日救国代表大会,许友超与爱将领蔡廷锴将军同乘“芝莎丹尼”号轮船由香港抵厦门。蔡廷锴将军深为许友超的爱国热情所感动,亲笔题赠“为国义务”匾额一副。1932-11-25日,福建革命人民政府正式任命许友超为厦门市市长兼思明县县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许友超参加抗日救国运动,被推为华侨救国会主席。1963年11月1日许友超在美国病逝。许友超的长子叫许省三,次子叫许思明。许友超的孙女许尔琦任菲律宾国会议员,菲律宾华裔青年联合会名誉主席。 许友超故居占地1亩多,位于檀林村西区104号,当地人习惯称之为“华侨厝”。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闽南民居,名曰:“春晖楼”,建于1946年,1947年竣工。许友超故居是砖石木结构。主楼有两层,每层有前后两厅,还有10间各式房间。沿着庭院的4级台阶而上是一楼的走廊。抬头望去,大门的正上方写着“恒忍居安”四个大字。虽是闽南民居,大门并没有石刻对联,更没有刻上建房主人的名字。走廊上两个边门,上方一方写着“存吾诚”,另一方写着“善其行”。一楼前厅与后厅之间有15级木梯通往二楼。和一楼一样,二楼也有一条2米长的走廊。二楼大门的正上方有施百箴的书法“孝友为瑞”。和一楼一样,二楼也有两个边门,上方一方写着“恭为德首”,另一方写着“慎为行基”。二楼除10间房外,还有东、西、北面三个阳台。屋顶上有座晒台,屋顶四周用栏杆围起。 许友超故居有一个深深的庭院,长18米,宽10米。庭院四周有围墙砌起,东西各有一个小门出入。庭院的角落掘进一2米深的古井,井水甘甜清澈。 (插图作者:王建新 摄) 许友超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