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文史资料全文库

侨乡小学抗日宣传片断

发布日期:[2016-08-16] 阅读人:1637  字号:      
1940年,我在德化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晋江海防前线的石狮一带侨乡小学任教。从1940年至1945年,先后到过英林、秀浯等中心小学,英墩前港等国民学校,阳溪、爱群等私立小学。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当个小学教师真不容易,生活很艰苦,工作很繁忙,白天教书,晚上办民校,同时还要忙着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寒暑假,任务更多。我家在泉州,来往很不方便,因为抗战,公路全被国民党破坏,来回均须步行。但日子久了,一天走七八十里路也很平常。 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福州厦门沦陷,敌机到处滥炸,敌舰封锁了沿海各港口,炮艇直开到深沪、永宁、围头、衙口等处海面游戈、骚扰,经常炮击我沿海各要地,毁民房,烧渔船,伤害无辜老百姓;且一度强行登陆永宁,杀人放火,抢劫财物,奸淫妇女,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极大损失。沿海渔民,与八闽壮士,敌忾同仇,不分男女老少,纷纷组织大刀队、敢死队、义勇军……大家手拿大刀、土枪、土炮,为了保卫家乡,保卫全中国,誓与日本鬼子作殊死战。为了配合这一神圣的爱国保家行动,学校一方面要保护学生安全上好课,一方面也要对广大人民群众做好抗日宣传工作。因此,我常常和同事们,积极地动员、组织在校的小学生、民校学员和村中青年男女参加抗日救亡宣传队。先后共成立了七支宣传队,到处巡回演出。计公演了歌剧话剧二十多个,不同形式的小节目五十多个,观众四万多人次。教唱抗日歌曲二十多首,举行两次歌咏大巡行,参加者约三千人。举办四次抗敌漫画街头宣传,观众约一千五百人。先后培训小学生及村中青年男女宣传员近四百人。通过上述各种宣传形式,教育了广大人民群众,誓死保卫家乡,保卫大中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把抗日烽火燃烧得更旺盛,更炽热。 当时一起参与宣传活动的老师有陈钟厚、张汉忠、黄昏、王厉新、黄少萌、陈养德、施学樵、叶庆祥、施嘉谋、施维雄、施金章、李佩瑜蒋介吉、吴存诗、陈国魂、林圣雪、许天照、骆朝宗、杨邦义、吴清琪、王爱约、吴亮、许灵真、何敬捷等;校友和村中青年有吴身意、王玉树、苏日美、杨子藤、王显增、许黎水、许赞成、许自治、洪广文、许经民、许自瑜、吴沛然吴明周、吴明眉、吴修林、施家谱、王健、吴秀训、何作业、王为造、王正平、施纯少、吴文品吴加意、陈成宗、吴乖治、吴修我、洪我权、洪朝远、洪祖恋、洪志滔、许秀清、梅淑聪、许志枝、许经种、许自涯、许自泵、施学富、施学造、施教槌、施玉瓶、施天津等。 演出的剧本,多数是油印本和手抄本,其中多系自己编写的。铅印本有小歌剧《面包》、《小小画家》、儿童剧《炮火中》;手抄本歌舞剧《渔民曲》,独幕剧《马百计》、《东北一角》等;自编自导的有小歌剧《送郎上前线》、《防疫进行曲》;哑剧《可恨的日本鬼》,傀儡戏《活捉大汉奸黄顺》,二幕话剧《仇恨难忘》《侨家》、《愚妇》,街头剧《可怜的李老汉》等。后来在解放区剧运蓬勃发展的影响下,戏剧活动更加丰富多采,如秧歌剧《兄妹开荒》、《朱大嫂送鸡蛋》,歌剧《农村曲》、《沙漠之歌》,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五幕讽刺喜剧《视察专员》,三幕六场话剧《断雁》、《野玫瑰》等,均受到侨乡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和喜爱。 上述剧目,有的是师生合演的,有的是教师校友和村中青年合演的。学生演的多数是小歌舞剧、歌表演和抗敌歌曲。多幕剧《视察专员》是俄国著名作家果戈里的作品,人物刻画深刻,剧情是反映沙皇的黑暗的统治,却与当时国民党反动派的腐败官场情形十分相似,加上演技纯熟,表演逼真,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连声叫好。《活捉大汉奸黄顺》,用民间提线木偶艺术形式,表演抗敌的真实故事,由师生合演,我和陈钟厚老师饰提线木偶师傅,小学生扮演木偶角色,配合巧妙,情节生动有趣,富有浓厚的民间色采,含有爱国主义教育特点,在中山街、前港、衙口、秀浯、英墩、英林、石狮等处,连续演出数十场,场场满座,获得观众热烈掌声,要求重演。有一次在衙口祠堂专场演出,当演到大汉奸黄顺可耻的下场时,台下观众高喊:“打倒汉奸卖国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壮烈口号,全场观众抗敌情绪非常高昂热烈。 学校宣传队,不但在当地经常演出,还到邻近各乡巡回演出,都收到良好效果。每到一村一地演出,群众总是热情接待。有一次,英林中心小学宣传队要到伍堡村巡回公演,当地民众早就自动将露天剧台搭好,并在村头敲锣打鼓欢迎,热情接待,亲如一家人。在衙口、中山街、前港等地演出时,太阳还未下山,群众就排椅占座位,人山人海,座无虚席。不论是在秀浯、英墩等村或在石狮街上,每场戏演后,观众总是恋恋不舍,不愿离场。每当看到戏台上大小汉奸的可耻下场,或我军民英勇机智地生擒日本兵场面,台下观众,总是个个拍手称快,高呼抗日口号。台上台下心连心,敌忾同仇,抗日情绪高昂。有一次,在中山街阳溪演出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剧中难女由吴秀敏女同学饰,她独唱《松花江上》时,歌声悲切动人,演唱表情逼真,全场观众十分同情,泪水汪汪流,纷纷自动捐献现金,救济难民同胞。在英墩村演出《可怜的李老汉》时,演员王如饰汉奸,插入人群散播谣言后,又鬼鬼祟祟地躲在井边下毒药,被宣传员发现后,当场破获,从身上搜出“毒药”数包、日本旗一面,观众信以为真,立即将王如抓住痛打,差点丧命。宣传员及时教育观众要随时提高警惕,监视大小汉奸走狗的破坏活动。并教唱《做了汉奸没好下场》歌曲,一时抗敌歌声四起,非常感人。最后带领群众高呼口号。收效甚大。 1945年夏间,石狮爱群小学,为配合抗日宣传活动,教师校友和镇上回乡青年学生,组织了抗日宣传队,夜以继日地排练抗日话剧。一夜正在排练时,忽从街上传来报童大喊:“卖号外……”,接着街上人声鼎沸:“日本鬼子无条件投降了!”……大家立即离开排练场,手拿铁罐、面盆,边打边跳,奔到街上报喜,高喊:“日本鬼子投降了!”……一时大街小巷擂鼓鸣锣,鞭炮连天,一群群,一队队,扶老携幼,个个兴高采烈。石狮街人海沸腾,跳着,唱着,欢呼着,欢声雷动,震彻云霄,通宵达旦…… 今天,我已经是一个六十二岁的头发斑白的老头了,回忆抗日战争年代,我们的汗水并不白流。当年用汗水辛勤播下的种子,在侨乡肥沃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了。当年的小宣传员王玉树同学,今天是天津作家协会的会员,专门从事文学理论工作。他在一篇回忆录中说:难忘的是学校经常搞些宣传活动,培养学生的文艺兴趣与技能,小歌剧《王保长》等节目的曲调,至今他还记得……(见黎明学园《信息》)小宣传员苏日美同学,毕业于上海音专,曾任过新疆文工团作曲兼指挥,后来调任福建前线对台广播音乐编辑。吴文品同学后来往菲律宾深造,成为名演员名导演。其他小演员小宣传队员,现在走上文艺岗位,当了文化艺术部门的领导骨干的也不少。如王健是省舞协会会员,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蔡清萍在省梨园剧团,洪淑楷在同安高甲剧团,都是省内外有名的旦角,曾出国演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