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文史资料全文库

爱国侨领事略二题

发布日期:[2016-08-16] 阅读人:1637  字号:      
(一)许维帖 许维帖,又名志帖,是晋江南门外早年着名的爱国侨领。前清同治十一年壬申(1872),生于晋江金井后埭。后埭是一个背山临海的小村庄,俗语说,“近山吃山,近海吃海”,后埭的山却是光秃秃的石头山,海边的滩涂又多为邻村大姓所有。因此,家居生活,十分困难。他不得已,十六岁(1887)时,即远渡重洋到小吕宋谋生。 维帖为人忠厚老实,与人交而有信,所以人缘很好,人们都喜欢与他来往。他与西头许经稽合资做生意,业务颇有进展,资财也日渐丰厚。 他与经稽都是小村小姓人,幼时在家乡,常见地方上强凌弱、众暴寡的情形,印象深刻。他们身居国外,心中常常惦记着家乡,极想能改变家乡那种封建腐旧的情形。早年即在菲参加同盟会,从事革命活动。当孙中山先生领导国民革命,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民国,极为欢欣鼓舞,当时革命活动,正在需钱做经费。他与经稽曾多次捐献巨款,赞襄革命事业,取得孙中山先生的器重。民国十年(1921,)孙先生曾以大元帅的名义,特任维帖为小吕宋的筹饷委员。他与经稽,常常四出劝募,不辞辛苦,成绩十分可观。据他的儿媳妇乌蛏(现八十余岁)及曾孙友义说,家中原来保存着许多捐款收据(其中有上万元的数张)、奖状、委任状等等多件,可惜到“文革”时都已散失了,只在维帖的墓碑上尚铭刻着: 孙中山大元帅特任驻 小吕宋筹饷委员 凤山三十世讳维帖许公佳城 (下略) 他自幼读书不多,但对教育事业却十分重视。从海外的经历中,他深刻地认识到,要改变地方的情形,必须办教育,传播新思想,把封建腐朽的东西抛弃,换之以新进的东西。当金井毓英学校总理(董事长)许子玉牧师,于1910年,1917年及1928年,先后三次往菲律宾劝募学校经费时,他都踊跃认捐巨款,并在许牧师往怡朗市劝募时,邀他住在自己的家中,热情招待,大力帮助他募捐,并应聘为毓英旅菲校董会的董事。 清朝末年,地方常常发生封建械斗。金井僻处海隅,无人过问,乡间偶有争执,常即酿成械斗。田园抛荒,人畜伤亡,弄得人心惶惶不安。当时泉州人王台奎,在石圳龙门学校(戊美小学前身)任校长,看到地方械斗,互相残杀的惨状,出来联系地方绅士,组织“南都公益社”,所辖范围包括围头半岛及附近各村庄,时称“岩山前后四十三乡”(或云四十八乡)。社址就设在距维帖家乡后埭一里多路的西资岩大石佛寺内(有时在关帝庙内),负责调解处理地方械斗、乡间民事纠纷等等事宜。维帖对此事极为赞成,慷慨输将社中的经常费用。 1923年间,旅菲爱国华侨,南沙岗李文炳、下寮吴达三、石圳李清泉、李汉昌等人,鉴于家乡交通不便。商旅艰难,倡导集资筹办泉围汽车公司。维帖积极认股投资,以促其成。泉围公路从献解辟一支路,正好由后埭村外经过,维帖闻之,甚为欢喜。 维帖于1941年因病回国。时在抗战期间,旅途艰难,他绕道由石狮浦内上陆,过金井时在毓英学校稍微憩息片刻,回家后数小时即逝世。终身七十岁。安葬于泉围公路边献解凤髻山麓。出殡时,地方各机关、团体、学校及驻军20师,多有人前往执绋,备极哀荣。 (二)蔡及时 蔡及时,字有芳,是晋江金井塘东蔡晋东先生之哲嗣。德性慧敏‘自幼好学’慷慨有远志。十三岁离家往菲律宾,就业于同乡巨侨蔡本油之店中。十五岁,任那速务社支店锦德号经理。年虽轻,而忠勤干练,翼翼厥职,凡店中事,无巨无细,皆亲自措置,井然有序,且甚得人和,经二十余年之苦心经营,业务大有进展,由一荒村市肆,一跃而为一繁华商场,深为东家所倚重,乡侨所称许,且甚得菲人之敬爱与拥护。以其为人乐善而慷慨,凡该社之公益事业,靡不倡首兴办。描东岸、甲美地、民罗洛三省之菲人,莫不知其名而深感其德。 及时赋性豪爽,乐于帮助人,对同乡之有志青年,尤所关心。先后培养数人,均皆有出息。这些人,对他都甚是尊敬,在他牺牲三四十年后,仍常念念不忘。有人且在家乡“锦东华侨中学”内,为他建“及时室”以作纪念,足见其感人之深。 他对国事,亦素所关心。早在三十年代初期,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他目睹时艰,忧心如捣,念商人救国,莫善于提倡国货,抵制仇货。于是积极发动华侨抵制日货。及至“七七”芦沟桥事变发生,日寇对我国发动全面侵略,其狰狞面目已毕露无遗。在此国家民族存亡绝续关头,我海内外同胞,莫不踔然奋起,同仇敌忾。描东省侨胞,亦不例外。及时见大家义愤填膺,乘时而起,组织华侨抗敌会,他以众望所归,蝉联五任主席。每能以身作则,督率同志,积极向工人、学生、教员、商家、店员以及各界爱国人士,进行抗日救亡之宣传。故该省华侨之救国运动,风起云涌,成绩冠全菲。他非常注意对外开展国民外交,争取菲人同情;对内激励侨众团结,凡有关华侨自身之事,事无大小,必躬自为之。同时做好劝募工作,汇款慰问前线将士。救济国内难民。在抗日救亡活动中,他受到严峻考验与艰苦锻炼,工作能力、领导能力,都比以前更加成熟,在广大的华侨中享有很高威望。 一九四一年十一月,他当选为国民党菲律宾总支部执行委员。未几,又被推举为国民党南吕宋支部筹备主任。是年十二月,太平洋战事发生,日寇南侵菲岛,军事紧张,那速务社僻居海澨,比较安全,岷市亲友及有关同志,纷纷携眷避居彼处。及时带他们选地建屋,安排生活,甚为周到。至于日常用品,以及米谷蔬菜,除少数自备外,都是由他独力供给。 一九四二年元月,日寇占据描东岸省会,那速务社已受到严重威胁。一时风声鹤唳,人心惶惶。而菲人中之不良分子,又乘机劫掠。我华侨之生命财产普遍受到威胁,山社地区尤甚。惟及时所经营之那速务锦德号,独免于劫难,盖以及时平素之善行,惠及孤贫,深得民心也。同月廿五日,日寇进抵那速务社,及时因职责攸关,暂避入山。然其关怀国事,注意同志安危,未稍或己。对在岷市无法迁移之同志,仍不时寄款接济。四月十七日,岷尼拉华侨抗敌会所属小组委员被害(即“小组七烈士”)消息传出后,及时拊膺长叹,含泪切齿。复顾念被囚于文珍俞巴大狱诸侨领,恐同遭摧残,曾密谋一俟美军登陆,即乘机劫狱抢救;一方面策划组织武装同志,以及联络菲岛人民诸事,工作十分繁剧。他的活动,引起敌人极大注意。鉴于他在华侨中之威望,敌人极欲诱他投降而不可得。后来利用奸细,暗中侦查他的行动,准备下毒手逮捕。一日,他午睡时,奸细侦知,把敌人带到他的住处,乘其不备,突然呼唤他的菲语别名“即奇朵”;及时应了一声,暴露了身份,当场就为敌人所捕。抗敌会委员先后被捕的尚有三十九人,都分别投入狱中。经过两次诱降未遂,又同幽于一室。 及时被捕以后,即抱定决心:威武不屈,利诱不动,宁死也决不变节投降。从屡次被鞫中,他看出敌人已经了解他的身份与任务,便把组织抗敌会的责任,全部一肩承坦下来,只希望能保住其他被捕的人。于是每当敌人讯问他有关被捕的人时,他都矢口说不认识他们时名字,更不知道他们的底细,极力为他们摆脱关系。虽因此而惨遭酷刑毒打,也不为所动,且慷慨激昂,针锋相对,绝不稍假以辞色。敌人从他口中,始终得不到任何有关其余三十九人的情况。而对及时仍末放弃诱降的诡谋,于是软硬兼施,无所不用其极。同狱诸人或劝他利用敌人欲借重他的名望以组织“华侨协会”之心意,权且虚与委蛇,先全其身,再徐谋远图。及时闻言色变,凛凛然责之以大义,誓愿步武先烈丹心劲节,一死以全国魂,以报国家。诸人皆感泣。 六月十三日,敌人将他押往华侨义山时,强迫他下跪,他挺立不屈,神色不变,临刑犹高呼爱国口号,头中五弹而直立不仆,表现了炎黄子孙宁死不辱的伟大气节。牺牲时,年三十九岁。陪刑之三十九人,因及时承坦了组织抗敌会之全部责任而被释放。他们深感其义其德,代请归葬。出殡之日,岷中亲友间关而至;夹道围观之菲人,多有挥泪啜泣者。上墓献花者络绎不绝,不因敌宪禁阻而畏缩。其遗爱之深,可以概见。 民国三十四年(1945),国民政府曾为他发了褒扬令。 国民政府褒扬令 旅菲侨胞蔡及时,效忠党国,气节坚贞,领导侨民,戮力御侮。乃于菲岛陷敌以后被捕,矢志不屈,为国成仁。深堪惋惜!应予明令褒扬,以资激励。此令。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七月三十一日 1948年,其夫人谢碧霞女士偕一子一女扶骸棺回国安葬,乡人破例将其停放宗祠中,并以隆重的传统礼节,为他发表开吊,做大功德。海内外机关、团体、学校以及亲友赠送花圈、輓轴輓联者甚多,亲临执绋者尤众。 现其直系遗属,有一子一女在美国,另一子一女偕其夫人在菲律宾。夫人现已七十三高龄了。其在老家者,尚有弟侄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