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文史资料全文库

故乡情 翰墨香

发布日期:[2016-08-16] 阅读人:1637  字号:      
东石与台湾,仅隔一衣带水。早在明清时候,不少乡民,或为生计谋活,或跟随郑成功东渡收复台湾,离乡背井,迁徙台湾。随着迁台乡亲的增多,故乡的诗风也不断传入台湾。民国年间,台湾诗风鼎盛,当时有台湾诗人蔡两传自台湾来东石开办西医馆,经常与蔡景丰、蔡尤职、蔡多辉、蔡崇德等吟友聚集在多辉先生店中拈韵唱和,恢复光绪末年瘫痪的“龙江吟社”活动。近年来,随着历史潮流的转向,两岸诗友便开怀赋诗,联络乡情。目前,台湾的许多诗社,如“朴雅吟社”、“丽泽诗社”、“岱江诗社”、“溪诗社”、“春人诗社”,都有东石的乡亲。这些诗社,与“龙江吟社”长年保持诗词往来。 东石是台湾人的根,据同乡探亲的台湾同胞介绍,现在在台的东石人有十万以上。“人有伦,木有本”,他乡游子,不忘“摇篮血迹”,一笺诗书,一缕乡情,有的由日本诗友辗转,有的经马来亚、菲律宾、新加坡等地的华侨传递,送到故乡亲人手中。这些诗章,有抒写游子思乡念祖,缅怀亲人的;有记载先辈渡台拓荒创业的;有描绘宝岛风光胜景的;有反映台湾的人情风俗的。诗言志。这些诗章,艺术风格不一,不但给人以深沉的美的享受,而且是台湾同胞真实情感的写照,是祖国一统之先声。 一九八八年三月下旬,东石龙江吟社为了弘扬国粹,繁荣家乡文化,建设精神文明,举行建社一百五十三周年庆典,征集海内外诗友数千首古旧诗和数百幅名家书法。为了沟通和发展海峡两岸诗友的联系,把台湾同胞寄回的二千多首诗章设立专室展览。下面摘抄三十首,以志盛况—— 逢龙江吟社一五三年庆典谨题“探亲开禁”诗一首以参热闹 台北市国大代表 蔡两成 迁台渴望探宗泽, 二百余年世纪隔。 谱志开荒初贷牛, 朝传落户三金策。 寻根翼展信天翁, 祝祖鸿程云水客。 族谊何从分等亲, 双逢德政乡愁释。 庆祝龙江吟社创立153周年大典 嘉义县 蔡义芳 龙江结社世推尊, 价重鸡林史久论。 词藻尽追瓯北派, 花笺拟续剑南门。 早同九老骚风盛, 博得千秋韵事存。 百五三年逢大庆, 文光射斗耀乾坤。 七律二首 台湾岱江诗社词长 蔡檄文 返乡书怀 故国云山气色新, 风光绮丽景迷人。 晋江胜地延东石, 鲲岛传声震北津。 隔岸非遥邮未达, 横洋难阻信来频。 归心乍觉扬州梦, 历久星霜会戚亲。 留别吟友 话别旋台月未秋, 骊歌一曲感心忧。 龙江吟宴情敦厚, 东石传声谊更留。 多惹郇厨承款洽, 刻铭五内岂能休。 兰亭韵事王维忆, 尚乏文才独自羞。 (注:蔡檄文先生于1988年夏返乡探亲,龙江吟社设诗宴接待,宴上蔡先生即席赋诗与家乡吟友唱和。) 庆祝家乡龙江吟社153周年纪念 高雄市晋江会 馆叶辉 家乡吟社, 百载有余。 今逢盛典, 两岸通渠。 贺龙江吟社153庆典 高雄市晋江会馆理事 许崇山 一闻庆典速归来, 旧友重逢笑口开。 东石百年今最好, 乡情实况带回台。 台湾风光诗二首 嘉义 蔡策勋 药师公会自强活动日月潭揽胜 日月山环抱, 苍松独向荣。 凝眸千嶂翠, 绕谷一潭清。 揽胜精神爽, 参禅智慧生。 药师齐活动, 幽雅不胜情。 雾社赏樱花 聚会药师淑气临, 仙葩共赏入峰深。 红樱似染山胞血, 雾社英雄誉古今。 清明二首 嘉义 林谦庭 其一 拜祭先茔酒满卮, 清明佳节雨丝丝。 凄然荒冢伤心地, 不忘当年教子时。 追忆择邻常徙宅, 记曾画获每兼师。 春晖未报归黄土, 风木愁云泪暗垂。 其二 寒食佳辰溯念之, 东郊扫墓俗难移。 招魂诸子情无限, 埋骨思亲泪暗垂。 荒冢三春同剪纸, 青山十里认遗碑。 蓼莪感咏伤时节, 杜宇声中赋吊诗。 曼谷遇乡亲 台湾 徐增祥 天涯海角遇乡亲, 同话家常抵掌频。 知君怀抱情缱绻, 相逢异域证前因。 春雨 台湾 笠雪 连日春寒雨不休, 风飘点滴在心头。 推窗但见苔痕碧, 落尽名花一院愁。 清明感怀 台湾 兰善仁 时馐献馔祭清明, 蓬岛阳和鸟争鸣。 含悲国破家残痛, 号天无语诉私情。 秋日书感 台湾 栗由思 苍松翠柏满山岩, 拔地参天势不凡。 云本无心轻出岫, 竹因有节易招谗。 秋风江上思张翰, 烟雨楼头忆阮咸。 只道斜阳家万里, 一帘乡梦玉钩衔。 赠兰 台湾 陈香 金茎玉叶代君寻, 羁旅欣邀眷顾深。 异日葳蕤书剑侧, 归舟瞩望壮乡心。 庚申除夕 台湾 苏仲明 隔海思亲老, 遥天拜祖先。 还家当有日, 旋梓便归田。 喜鸿飞兄还乡 台南市 朱芾亭 难得相知客, 归来每过存。 乡愁消薄酒, 诗兴海柴门。 灯下惊霜鬓, 盘中淡菜根。 晋江与台北, 咫尺念丘园。 酬芾亭兄 台南市 苏鸿飞 吾曹文字重, 交淡谊犹存。 别后空余恨, 归时急过门。 相思愁刻骨, 离绪系恨根。 毕竟还家客, 诗心在故园。 少年游梦境廿六年作于台 陆宗炎左书 六桥仿佛到红湄, 纤柳绿如篱。 彩云飞阁, 画窗垂漠, 琴韵五更辞。 离情怨意伤花落, 曲罢每长嘻, 问荼蘼梦, 扣鸳鸯枕, 曾记得何时。 赋归 台湾 陶鼎尼 阳光正又向西斜, 登上回归南市车。 一路追寻来日梦, 无如转瞬即还家。 野鹤(二绝) 台湾 郑福州 独立鸡栖谁识君, 平生大志欲凌云。 鸣臬且向烟霞傲, 不与乌鸦共一群。 其二 欲洗霜翎下水边, 却嫌尘垢污清泉。 霎时遂使群鸥讶, 一举扶摇上碧天。 扪虱 台湾 蔡学宜 名留千古世间稀, 王猛奇才着破衣。 扪虱高风情有感, 攀龙大器意无非。 不知事急难为志, 喜是誉扬永振威。 晋代至今长久仰, 几人能继此芳徽。 珊瑚岛乘舢板有感 台湾 徐增样 越洋跨海望津涯, 浪卷樯边溅雪花。 满载乡亲同叙旧, 旅游不觉日西斜。 喜无我兄贤伉俪至 台北 蔡秋金 吟踪又逐五湖舟, 却似宾鸿任去留。 袖挟云涛凌浩瀚, 乘风直到海之陬。 朔风猎猎拂江水, 又到蓬莱第一洲。 莫使客来愁夜永, 霓虹灯灿月盈楼。 寄怀 台湾 何亚季 怀乡心更切, 吟旆返桃城。 气熻人难寐, 宵长客系怀。 大江波潋滟, 空际雁飞鸣。 端待鸿旋日, 嘉音侧耳倾。 道远乡兄惠赠老农回忆录赋谢 台湾 丁涤凡 一辑琳瑯世所珍, 生花妙笔忆前尘。 漫言世路崎岖现, 赢得长生不老身。 寄怀游昭棠先生 台湾 吴醉莲 横空皓月净无尘, 拔帜钦君才思新。 从此芦墩赓韵事, 诗坛酒垒见精神。 岁晚书怀 台湾 周爱莲 岁月峥嵘鬓发摧, 平生心事易为灰。 窗梅影瘦心先动, 庭竹声寒兴欲催。 此夜祭诗烧短烛, 何人避债筑高台。 送穷无策空搔首, 暂把悲欢付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