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澳门的晋江人,积极参与澳门福建社团的筹组,并力主筹划和活跃会务,成为其中坚力量,为澳门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为祖国、为家乡的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令人可钦可敬。
创建乡会 联络乡谊
澳门人口50万人,福建人占五分之一以上,其中晋江人三万多,大部分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移居的。他们初抵澳门,人地生疏、语言不通,谋生不易,生活艰苦,若遇到病灾、工伤、死亡和灾害,更是无以为靠,痛苦万分。虽有乡贤、友戚相帮,但因各居一处,各干一方,缺乏联系,应付不了。于是,乡亲们意识到只有创建乡会,以联络乡谊,互相帮助,形成合力,依靠和发挥社团的整体力量,才是根本解决的办法。
晋江乡亲,经过一年的酝酿、发动和筹备,终于1987-11-27日,成立“澳门晋江同乡会”,推举洪国显(金井人)先生为首届会长。该会在乡亲们大力支持下,做出楷模,成绩斐然,深受社会各方赞赏和肯定。
嗣后,永定、莆田、石狮、泉州、惠安、南安籍的澳门乡亲,也先后成立自己的乡会。
旅居澳门的晋江籍乡贤,亲身体会到,以“县市”成立的同乡会,范围小,力量薄,涉及“省与省”、民与官和带有社会性的问题,不好处理,又于1990-12-30日成立“澳门福建同乡会”,1991年1月3日成立“澳门福建同乡总会”、“澳门福建体育联合会”,1995年3月24日成立“澳门福建总商会”。“四会”吸收会员一万余人入会,其中晋江人占40%多。
澳门福建社团的组织机构较齐全完善,其领导成员中,晋江人居多。如澳门福建同乡会第三届(1995——1996年)会长是老教育家梁披云,五位常务副会长中,晋江人(洪国显、庄文才)两位,其中又有副会长庄丽华(女)是晋江青阳人。该会下设财政、组织、福利、文教、妇女等10个部,其中就有洪建良、庄银来、蔡维平、庄天助、张学池、陈宝珠等6位部长是晋江人;其副职领导成员中,晋江人又有14人;顾问23人,其中王槐道、庄铭兴、许河海、姚铭开、吴谨长、林福安、李玉意、许文帛、曾福琛、刘家璧等10人是晋江人。
澳门福建体育联合会自1991年1月成立至今已历四届,许多晋江人起着决策作用,有9位创会会长,其中颜延龄、许健康、许文帛、陈智仁、施维伟、陈明金、洪鸿波(现属石狮市)是晋江人;许健康、陈明金也是永远会长;15位副会长,其中李少群、黄明灯、林玉燕、陈明旭是晋江人;理事长施能祥,也是晋江人。
澳门福建同乡总会,3位创会会长、即颜延龄、许健康、陈智仁都是晋江人;34位永远名誉会长、名誉会长,其中有王建忠、何富强、施维伟、洪鸿波、许自励、林玉荣、吴业敦、李祖协、李杉龙、许泽特、许永富、许荣华、许文帛、黄少惕、曾俊宗、颜乾成、黄哲真等17人是晋江人。会长颜延龄、常务副会长许健康、副会长吴锡琛和理事长陈智仁等晋江人为主事,领导该总会开展会务活动。
澳门福建总商会,计有会员350多家(人),晋江人占半数强。会长许自励、常务副会长何富强均是晋江人。理监事成员149人,其中晋江人60人。该会还聘请香港王为谦、施子清、洪祖杭、洪祖星、庄启程、杨孙西,台湾胡峻滇,新加坡唐裕、蔡锦淞、蔡成宗,菲律宾施至诚、黄昌辉、陈祖昌,马来西亚刘建民,美国陈守仁为名誉会长,菲律宾陈聪聪,香港许怀农,张明敏为名誉会董。他(她)们都是晋江人,在海外的知名人士。
澳门福建社团组织,阵容庞大,机构健全;有专人办公,办事有章可循,很有社会影响力和凝聚力,为其在澳门开展会务活动,联络侨胞,关心乡亲,奠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各社团组织不论在其成立庆典,或周年纪念时,澳门总督、澳门立法会、澳门新闻媒介、海外社团组织和广东、福建两省及有关市,乃至大陆的全国人大、中央统战部、港澳办、侨办、全国侨联等有关部门及领导人,都为澳门福建社团组织题词或赠匾、送旗,如全国人大侨委主任、全国侨联主席杨泰芳的题词是:“团结乡亲,造福桑梓”;新华社澳门分社顾问柯正平的题词是“联络乡谊、服务社会”,福建省侨办主任郑宗杰给澳门福建同乡会成立五周年暨澳门福建学校建校五周年的贺词是“凝聚乡谊育英才,造福桑梓创新业”。对澳门福建社团高度的肯定和赞扬。
服务乡亲 增强凝聚力
澳门福建社团都有各自明确的章程,以“团结乡亲,服务社会”和“发扬爱国爱乡传统,团结互助,沟通内地海外联系,融洽街坊社团感情,搞好文教福利事业,促进社会安定繁荣”为宗旨。
福建社团成立以来,为乡亲服务,急其所急,帮其所需,协调关系,排忧解难。如福清澳胞陈章记的妻子姚碧花、车祸丧生。澳门福建同乡会,伸出援手,协助料理后事,帮助家庭渡过难关,其家属感激万分,赠旗表示谢意。晋江金井古安村黄连枝打地盘工,不幸塌方丧生,包工头知道他在澳地无亲属,想少赔人命钱。澳门福建同乡会常务副会长洪国显,组织乡贤,多次前往交涉,终于使之按劳工保护条例,偿付丧葬费、安家费8万元。洪先生又帮到底,联系晋江有关部门、照顾其妻陈雪卿携带一孩子往澳就业,黄家母子铭感不尽,还引起社会反响,评价很高。
澳门是个人口密集的繁华商埠,人多事多,今天福建人与广东人争吵,明天南安人与晋江人要打架,双方有时还集结不少“好汉人”,一触即发。乡会社团负责人闻讯,火速驱车到达出事地,协商调解,防患未然。乡亲有停工失业者,即帮助寻工就业,安排生计;澳胞外出旅游,或大陆抵澳会亲、参观,帮助办理出入境证件,不收手续费;大陆亲属往澳定居团聚,配额很少,乡会呈函澳门政府和中国港澳办,争取增加名额。凡此种种,尽心尽力,为乡亲办实事,对增进团结,减少事端,促进社会安定繁荣,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众所周知,福建成千上万移民者涌进澳门后,其子女也相继往澳投亲。闽籍子女不懂粤语,又没英文基础,况且许多人无正式手续入澳,学校不招收这种对象入学,致使儿童、少年被拒于校门外,家长无所措施。澳门福建同乡会认为事关大局,培养人才至关重要。便于1989年4月筹建澳门福建学校,获得广大乡亲和有识之士大力支持,出钱出力办学,使学校于1990年9月在祐汉区诞生。
学校初办,租用工业厂房改装为教室。仅办幼儿园高、低两班和小学一年级一个班,教职员工7人,学生130来名。现已增加到幼儿园、小学14个班,学生700多人,教职员工30人。目前,正拟办成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较完善的学校。
该校艰苦创业和服务社会的精神、获得澳门政府认同和社会鼎力支持。澳门政府于1994年批地拨款新建校舍,是年7月27日奠基,1995年5月落成,9月乔迁使用。他们这一举措,受到社会各界和乡亲的高度赞扬。
澳门福建体育联合会成立以来,在许健康、陈明金等会长的领导下,努力开展健身活动,加强新苗的培养与训练,取得可喜成绩,为澳门争光。黄东阳作为澳门代表参加第十一届亚运会,荣获武术南拳铜牌奖,成为澳门参加国际比赛中第一个获奖者;会员黄诗华,原藉晋江安海人,于1993年荣获世界第二届武术锦标赛枪术比赛第五名;参加亚洲青少年武术邀请赛,获得剑术比赛第一名、枪术第一名、拳术第二名、武术全能第三名;其兄黄诗龙于1995年荣获东亚运动会南拳比赛第六名,同年荣获世界第三届武术比赛南拳第三名。
随着祖国改革开放的扩大,经济的发展,澳门福建社团就成为福建与澳门经贸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也是闽澳经贸合作的中坚力量。
近几年来,大陆和港台地区的机关部门、社会团体及经济贸易、文化交流团组,前往澳门参观旅游、考察交流、招商贸易的日益增加,大都由澳门福建社团接送、响导、当媒体,安置膳宿,派车接送,安排活动等等。不论级别、层次和形式的各种代表团,都受到盛情接待,帮助完成各种任务。福建社团近几年来,接待各种团组250多团2000多人次。
发展经济 参政议政
80年代初,晋江乡亲移居澳门困难重重。移民者,多数人赤手空拳抵澳。初时,不少澳胞既无亲友可投,又难找到工作,衣、食、住、行十分艰辛。只有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怕苦、累、重、脏地干活,有的受雇于农工;有的从事肩挑小贩、排摊设点,叫买叫卖;有的打工,并利用工余和节假日带点“洋货”到拱北销售,又从拱北带回些农副产品、杂货,或自用,或在澳门寄售,以弥补收入不足,争取寄些钱回大陆家庭。移民者过着含辛茹苦的日子。
经过十年八载的艰苦奋斗,他们站住脚,扎下根。一些有所积累,敢于开拓进取的佼佼者,开始投入小生意,设排档,当小商、购物业,进而涉足工商业经济实体,有的到家乡、到广东开办“三来一补”企业、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移民者竟成为企业或公司的经理、董事长,成为澳门经济界的一支生力军。其中不少人善于抓住机遇,把握信息,乘祖国改革开放之强劲东风,到广东省的珠海、拱北、深圳和福建省的福州、厦门、龙海、泉州、晋江、石狮、惠安,以至上海、辽宁等省市,开办“三资”企业,投资规模越来越大,领域越来越广,经济效益也越来越好。
澳门福建总商会组团到福建考察,会长许自励、会董李祖协看好三明市大田县投资环境和项目,两人合资和单独在大田投资办石凤水泥厂、大田啤酒厂和房地产业,资金近1亿元。1996年石凤水泥厂创造税利居全省第二位。许会长还投资4000多万元、兴建晋江“八八”商业城。建会两年来,有26个商贸考察团200余人到澳门观光考察,洽谈生意。
经济要发展,商业要繁荣,必须伴之良好的政治环境和社会基础。澳门福建工商贤达已经历着要驾驭企业、游弋商海,仅依靠胆识、机敏的经验是不够的,除走集团经营道路,运用高新科学技术、采用现代化管理外,还必须为社会作贡献,为企业创效益,为职工谋福利,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澳门福建的四个主要社团,积极参加澳门的社会事务活动。如组织学习和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基本法,当街坊会董、会长、名誉会长;组织会员参与“公益金百万行”活动,做好福利慈善工作;每逢春节、元宵,组织举办闽式的游艺会、舞狮、乡音曲艺会演、灯谜等活动。还组团到泉州、厦门、晋江等地参加南音汇唱,既活跃会员文艺娱乐生活,增添节日欢乐喜庆气氛,又让儿孙后代继承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弘扬国粹。
澳门福建社团的乡贤心系祖国,关心桑梓,积极为祖国和家乡的兴旺发达,出力献策。尽管他们的商务或工作十分繁忙,只要接到大陆的有关通知、请柬,都会挤出时间,尽量争取前来参加。是政协委员的,来出席省、市县的政协会议。有的组团参加北京的国庆观礼,或家乡的侨联会活动的大型庆典活动等等。1994年12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新战争与和平)在北京成立,澳门老教育家、书法家、澳门福建同乡会会长梁披云,澳门福建总商会会长许自励,澳门地产商会荣誉会长、澳门地产商会慈善基金会主席张明星,澳门福建同乡会常务副会长洪国显和乡贤吴新疆等五人,应邀出席大会,许自励先生荣任该会新战争与和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澳门福建同乡会派出庄丽华、陈宝珠、吕宝珠、王凤玉(前三人均为晋江人)代表澳门妇女界出席这一盛会。该会副会长庄丽华还在“非政府组织妇女论坛”大会上作了《加强两岸四地妇女联系,促进统一,维护世界和平》的发言,其坦诚的建言受到很好评价。
兴办公益 无私奉献
热心公益,行善积德,是中华炎黄子孙的优良传统。旅居澳门的福建乡亲,尤其是晋江乡亲,不但在澳门,而且回故乡捐资兴办公益。
在澳门福建社团的晋江贤达志士带头捐资,发动乡亲集资几千万元,购买会所、购置设备和用品,使乡亲到了会址,像到了自己家庭,感到温暖;创办福建学校,招收被拒在校门外的福建子女700多名入学,每年为家长节支学杂费用近千万元;成立慈善基金会、赈济遇灾、病、伤、亡的经济困难户;创办医疗诊所,乡亲得以就近医治,方便省时,减少开支。澳门福建社团组织为广大澳门同胞办实事好事,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热烈支持和赞扬。
澳门晋江人,人在异地,心系故乡,不但投资办企业,参与晋江的文明建设,而且捐资办公益,几年来捐资晋江办公益款项达数千万元。
1992年5月1日,晋江撤县建市庆典,澳门晋江同乡会组团来庆贺,他们慷慨解囊:李天赏捐资50万元,许自励捐15万元、曾俊宗、吴锡琛各捐7万元,还有庄文才、许书藏、何富强、许特泽、吴业敦、鄞荣源、许文帛、施清勇、林祥验、洪国显、姚明开等乡贤的捐资,共计93万元。
1994年,扩建晋江机场的消息传到澳门、晋江籍乡亲踊跃认捐人民币1150万元。澳门福建体育联合会会长、亚洲晋江社团联合会会长许健康亲自向晋江乡亲宣传发动,并带头捐献人民币250万元、且提早全部到位。1995年,他独捐人民币65万元给侨声中学,建“书藏”图书楼,众校友也踊跃捐资兴建“尊师楼”和设立“教育基金会”,使侨声中学面貌大为改观。
澳门福建同乡会、澳门福建同乡总会、澳门福建体育联合会名誉会长李天赏,素来热心公益,关心教育。他认为人才才是国家的最大的财富。他独资捐献人民币200余万元,兴建安海镇早毓小学,并在福鼎市捐资兴建美丽达希望小学教学楼一幢,深受政府和群众赞扬。
澳门晋江同乡会首届副会长、澳门福建同乡会名誉会长林祥验,在1994年中国“交通年”,看到家乡陈埭镇西滨村道路交通,远远不适应时代要求、村道狭窄,雨天路滑,泥泞四溅。他会同菲律宾侨亲林是错、林祥棋、林连经三人,共同捐资人民币48万元,建村里水泥道路(1995年竣工),村民喜出望外,即在进村水泥路口、兴筑门坊,联眉写上“碧潭村道”(该村又名潭头),楹联写着:
碧梧栖凤朝仪门,潭水潜龙绕古道;
赤子怀家情永在;乡村望眼意长存。
澳门晋江同乡会副会长、澳门福建同乡会名誉会长鄞荣源(金井镇曾坑村人),同妻子王秀哖捐资人民币10多万元,兴建一幢楼房赠送村委会,同时捐资其他公益事业建设。
澳门晋江乡亲为家乡兴办学校,创立教育基金会,捐资修桥造路、建医院赠设备、筑坝兴水利,支援灾区赈济灾民,资助福利慈善事业。他们造福桑梓,行善积德的事例不胜枚举。上述事例仅为笔者所知之一二。
澳门即将回归祖国怀抱,处于新的历史转折时期,我们相信澳门福建社团一定会继续发扬成绩,更紧密地团结乡亲和广大的澳门同胞为澳门的经济繁荣和平稳回归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