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文史资料全文库

新加坡南音传人——丁马成

发布日期:[2016-08-16] 阅读人:1637  字号:      
自别家乡两度归,几经秋瘦与春肥。 蛛因结网肝肠断,烛为生光血泪垂! 这首深受新加坡著名书法家潘受先生赞赏的南音曲词,是新加坡晋江会馆名誉主席和新加坡湘灵音乐社社长丁马成先生的佳作. 丁先生原籍福建省晋江市,一生充满传奇。“自别家乡两度归”,是指他离乡出洋的一段奇妙的遭遇:他二十岁时,原计划与几位乡亲往新加坡,但临行时丁母到主公庙问卜,求了个下签,便不准他南渡,他只得眼望乡亲踏上征途。结果这几位乡亲,在厦门被人骗去船资,只得折返故乡,而丁先生因顺从母意,保住了旅费。第二次,丁母求了上签,丁先生才得以南渡。丁先生在经营树胶时,数起数落,词中的“秋瘦春肥”,指的就是几许成功与失败。但无论成败,他都不忘助人。1961年丁先生出任新加坡晋江会馆主席,捐一万元(新加坡币),设助学金,以助贫寒的乡亲子弟继续学业。1970年,他捐四万五千元(新币)设立丁马成令慈奖助学金,使不少乡亲子弟得以完成学业。1988年,丁先生已七十三高龄,仍为中峇鲁民众联络所扩建基金义跑,独力筹得十万元,引起轰动。他曾患前列腺癌,却深信自己会复原,自认一生没做过亏心事,不怕死神挑战。凭着这股信心,加上勤练气功十八式和药物的治疗,抑制了癌魔威胁,身体日益健康。“蛛因结网肝肠断,烛为生光血泪垂”即指此。 丁先生热心于发展南音,由他所创导的新加坡湘灵音乐社,十多年来,不但收集、整理和创新了许多南音词曲,还不断到外地演出。先后到过中国的大陆、台湾和日本、东南亚诸国。1977年在新加坡举办历史性的“亚细亚”南乐大会奏。1983年,该社参加英国主办的世界各民族音乐歌唱比赛,丁马成夫人王月华女士就以一曲丁先生所写的“感怀”,在31个参赛国中荣获季军,而该社五名青年南音演奏员,也以一曲“走马”荣获第四名。 丁先生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但他反对迷信。为了证明这一点,他填一首南音曲词——《观音诞》。词意是:只要心诚,多行善事,自有善报;如果烧香为了私利,那神明也不佑。其词曾征得宏船法师的同意。他写道:“求神对事无帮助,心要如棉不庆弹,胸无愧怍事,见鬼心亦安。” 1983年丁先生元配夫人去逝,他写下一首《十面相思》,诉尽夫妻的恩爱之情。香港南音演唱家蔡美纯前往新加坡唱祭此曲词时,声泪俱下,感动四座。 1988年,丁先生因对南音及戏曲发展有卓越的贡献,而荣获新加坡文化部奖章。他是自新加坡文化奖章颁发以后,第一个因文化音乐得奖的人。 当亲朋戚友要丁先生为其登贺词,他一概谢绝。后来陈永佐先生(新加坡晋江会馆名誉主席)说何不借此机会,宣传南音,凡是登贺词者,同时刊登曲词,借此提高新加坡人对南音的认识。丁先生认为言之有理。结果报上的祝词,篇篇都有丁先生所作的南音片段曲词,一时传为佳话。 丁先生十多年来把大部份时间、精力放在推广南音的工作上,他和卓圣翔先生,一个填词,一个谱曲,使南音大放异彩,引起了世界乐坛的关注。他著有创新《南音精华大全》上、中、下三集及《丁马成作品选》,新曲录音带录了万块以上,分赠各方爱好者。 199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