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知州汪大猷在澎湖列岛造屋200间,遣将兵近千人分屯,以维护泉州港的海外贸易,确保泉州、澎湖、菲律宾航线的畅通。
宋末元初,晋江人董柳轩逃难前往菲律宾,开族吕宋大明街。
元代,据《岛夷志略》记载,已有泉州人旅居菲律宾(麻逸国、苏禄国),以其出产的真珠换取中国商品。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晋江安海赤店村华侨苏得道从苏禄携带番薯苗回乡种植,开我国种植番薯之始。
明永乐三年(1405年),旅菲晋江侨领许柴佬(许老哥)奉明成祖朱棣圣旨,荣任菲古国吕宋总督,由明钦差大臣三保太监郑和奉诏书委任。许柴佬任吕宋总督长达20年(1405-1424年)。
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郑和第五次下西洋,船队从泉州出发,途经晋江沿海,稍事停留,晋江人侯显为副使,晋江人有的被聘为通事(翻译),受雇为火长、船工及其他勤杂人员,还有的则随船队前往菲律宾等地经商。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石狮大仑蔡氏华侨从菲律宾汇寄“侨批”回家赡养眷属,为我国目前发现最早之侨批。
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菲律宾开洋,募华人为市。安海商人李寓西、陈斗岩首航菲律宾贸易,获巨利而归。安海附近一带民众多从而趋之,不少长期留居,有的与当地人通婚。
明万历十年(1582年),菲律宾西班牙殖民者在马尼拉近郊巴石河南岸正式设立“巴利安”(PARIAN,市场之意),作为当时以福建人为主的华商贸易场所和居留区,对华商进行限制和盘剥。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驻菲律宾西班牙殖民总督达斯马里纳斯亲率船队远征摩洛加群岛,强征华侨250人任桨手。途中,华侨桨手不堪虐待,哨官潘和五(晋江人)率众起义,把达斯马里纳斯及其士兵杀死在旗舰上。事后,潘和五等驾船直驶中国,但因途中遇风,潘和五等滞留安南,郭维太等32人则搭他舟获返。
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菲律宾西班牙殖民当局首次屠杀华侨,历时40天,被害华侨达两万四千多人,占其时当地华侨的98%,其中有不少晋江华侨。
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菲律宾西班牙殖民当局第二次屠杀华侨,延续四个多月,华侨被惨杀者达两万多人。
清顺治四年(1647年)和十三年(1656年),清廷两次下令禁海,菲律宾华侨与家乡联系被阻断。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廷下令迁界,泉属沿海十里尽属界外,众多晋江民众逃奔菲律宾等国投亲靠友。
清康熙元年(1662年)4月,郑成功遣使致书菲律宾西班牙总督,谴责殖民当局对华侨的残暴行为,表明维护华侨利益的严正立场。同年6月,西班牙殖民当局对华侨进行第三次大屠杀,遇害华侨达三四千人。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菲律宾晋江华侨丁哥率领三百多人举行抗暴斗争,遭西班牙殖民当局派兵镇压,三百多名华侨被杀害,即第四次大屠杀。
清雍正四年(1726年),菲律宾苏禄国王任命晋江华侨龚廷彩为正使,偕副使石丹率领使团访问中国,受到清政府隆重接待。
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苏禄国王派遣使团向清廷进贡。清廷却把副使杨大成(原晋江武举杨廷魁)拘捕,并发配边疆(流放黑龙江服苦役)。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12月,菲律宾西班牙殖民当局对华侨进行第五次大屠杀,遇害华侨六千多人。
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晋江华侨在菲律宾马尼拉成立“金兰郎君社”;1820年,成立“长和郎君社”,这是晋江华侨在菲律宾创建的首批南音组织。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菲律宾西班牙殖民当局诬说华侨在巴石河投毒,嗾使暴徒屠杀华侨85人,即第六次大屠杀,又称“花园口惨案”。
清同治十年(1871年),晋江安海灵水洋垵人郑灶伯、郑贞伯两兄弟在安海(兴胜境街)创办“郑顺荣批馆”,为福建省首批的侨批业。
清光绪六年(1880年),菲律宾最早的行会组织崇宁社创立,是中华木商会的前身。1903年又成立由和局布商会与福联益布商会合并而成的“中华布商会”。
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菲律宾华侨蔡汀在安海开设联美布庄,此为旅菲晋江籍华侨在家乡投资商业之开端。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晋江客头黄叩带领82人,乘轮船“郎范”号往菲律宾马尼拉。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7月,菲律宾华裔扶西·黎刹(晋江罗山上郭村人)在马尼拉创立菲律宾联盟,为争取菲律宾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而斗争。同年12月30日,被西班牙殖民当局在马尼拉市伦礼沓公园(现黎刹纪念碑所在地)行刑枪决。扶西·黎刹被菲律宾人民尊为国父。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中国驻菲首任总领事陈纲(晋江涵口人)在领事馆内创办“小吕宋华侨中西学校”,校长是前清举人龚绍庭,这是世界上第一所新式华侨学校。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菲律宾最大的慈善机构“华侨善举公所”正式成立。其前身是1873年成立的甲必丹属下的华侨服务机构。该机构除慈善事业之外,还涉及华侨社会的商业事务、华侨教育,以后成立的马尼拉中华商会、华侨教育会都是从该机构发展而成的。1906年,华侨善举公所改组,并脱离领事馆成立独立组织,晋江永宁西岑村人施光铭任总理。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福建会馆和广肇会馆合并的“中华商务局”(马尼拉中华总商会的前身)正式成立,首任会长邱允衡系晋江祥芝厝上村人。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旅菲晋江华侨黄秀烺(晋江东石人)投资5万银元,在厦门开设“炳记行银行”,兼营出口业务,此为旅菲晋江侨胞回国投资银行业之先驱。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菲律宾马尼拉中华商务局创办菲律宾第一家华文报社《警铎新闻》,晋江华侨施健庵(龙湖衙口人)任总编辑。施还兼任第二任中西学校校长。
20世纪初,晋江亭店村人杨嘉种在马尼拉、萨马、莱特、宿务等地大力发展航运业,为华侨发展菲内海航运业的开端。晋江金井石圳人李清泉接手其父开创的“成美木业公司”后,锐意进取,不久即把该公司发展成为从造林、采伐、制材到加工、销售出口的联合企业体系,被誉为“木材大王”。晋江龙湖西吴人吴克诚在三宝颜附近觅得未经采伐的森林后,与菲当地政府订立采伐条约,并将其命名为“新晋江”。
20世纪初,泉州崇福寺的僧人云果、妙月等曾先后赴菲律宾传经,并主持兴建了宝藏寺和宿燕寺。
清宣统元年(1909年),许声炎牧师(安海前坡人)由晋江金井到菲律宾布道,成立旅菲中华基督教会和一些闽南话礼拜堂。至1937年,许声炎等人已在菲设立9所基督教教会和一些闽南话礼拜堂。
清宣统元年(1909年),以晋江旅菲华侨为主的“旅菲让德堂吴氏宗亲总会”成立,以晋江华侨为主的“菲律宾济阳柯蔡宗亲总会”成立。
清宣统二年(1910年),晋江旅菲华侨开始以原籍乡村为单位成立同乡会组织,最早组织的是西滨同乡会,会址设在马尼拉。
辛亥革命时期,旅菲晋江华侨纷纷捐献资金支援革命,许维贴、林景书、李文炳等晋江华侨均得到孙中山先生的褒奖。
清宣统三年(1911年),中国同盟会小吕宋分会创办了《公理报》。1914年,创办了《中华日报》,龙湖衙口人施健庵任主编。
1912年,菲律宾怡郎华侨公举高标勋(安海人)为民国参众院选员,回国赴京投票选举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后,旅菲晋江华侨林景书独资在晋江创办新式启蒙小学,为最早由侨胞创办的新式小学之一。
1913年,由归侨蒋报策、曾人辇、杨嘉种、杨振盛(晋江人)、陈光纯(南安人)等人发起组织“泉州华侨公会”,会址设在城内新门街丁启东旧宅,会员来自泉属各县,以晋江、南安两县为主。
1915年,菲律宾马尼拉市议会通过决议,为表彰晋江籍华裔罗曼·王彬(晋江池店清濛村人)对菲律宾革命的贡献,将华侨聚居的沙克里斯蒂亚街改名为“王彬街”,并在街口建纪念牌坊,名为“中菲友谊门”。
1918年,晋江华侨桂华山、颜文初等人在菲律宾组织话剧团,先后公演过《波兰亡国恨》、《高丽亡国恨》、《万里寻夫》、《三英刺伊藤》等剧目。
1919年,菲律宾马尼拉中华商会会长李清泉(晋江金井石圳人)创办菲律宾《华侨商报》(月报),聘于以同任总编辑。1922年2月,该报改为日报。
1919年,金井石圳旅菲华侨李连朝、李荣芳、李贻和等人倡议,捐资在故乡创办“圳山阅书报社”。
1920年,菲律宾华侨文化界人士王雨亭、傅微阁、王泉笙等人创办话剧团,义演《亡国恨》,票资悉数汇寄安海作为兵灾救济款项。
1920年,晋江华侨李清泉、邱允衡等发起创办的“中兴银行”,是华侨在菲律宾较早创办的银行之一。
1921年2月10日,菲律宾议会通过“第72号法案”,即《西文簿记法案》,严重危害华侨商人的利益。马尼拉中华商会会长李清泉领导华侨进行抗争。经向有关当局交涉无效,即向菲律宾法院、大理院控告,也得不到解决,最后向美国大理院呈控。1926年6月7日,美国大理院宣判华侨胜诉,《西文簿记法案》宣告无效。由此,中华商会威望大增,逐渐成为菲律宾华侨社会最高的综合性组织。
1923年,菲律宾华侨李清泉、李汉昌、吴达三、李文炳、吴果来等人集资20万银元,创办“泉(州)围(头)汽车公司”。建成石狮至围头、金井至深沪、围头至科任3条总长达47公里的公路,接近围头、塘东两码头,连接通往厦门的水、陆运输线,为旅菲华侨回乡投资公路交通之始。
1925年2月,李清泉和磁灶人吴重生创办《新闽日报》,吴重生亲任主编。
1926年,旅菲华侨施教锯集资协助其父在家乡龙湖石厦建造惠济桥,沟通要道,造福桑梓。其后捐资重修惠济桥5次,时跨近七十年,乡人传为美谈。
1927年,安海旅菲华侨许经权等集资25万银元,创办“溪(尾)安(海)汽车公司”,公路全程34公里。
1927年,金井旅菲华侨李昭北投资190万银元,在厦门创办“李民兴公司”,建造23幢楼房,此为旅菲华侨回国投资房地产业的开端。
1929年,旅菲晋江侨领李清泉等发起集资100万元,在福州创办造纸厂。
1935年菲律宾怡朗晋江华侨高作揖、郑仕美发起组织“怡朗华侨抗日救亡会筹备会”,并于1936年正式成立。“抗日华侨救亡会”,有会员130人,为菲较早的华侨抗日救亡组织。
抗日战争爆发,菲律宾中华商会召集华侨团体成立菲律宾援助抗敌委员会,李清泉被选为主席。继后成立菲律宾华侨各劳工团体联合会、全菲华侨学生联合会、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敌将士菲律宾分会等组织。
1937年9月,菲律宾晋江华侨许立在马尼拉发动组织成立“中华民族武装自卫会菲律宾分会”,继后组织菲律宾华侨归国抗日义勇队,1938年1月,从中挑选28人,经短期训练后,由沈尔七带队回祖国参加抗日斗争。
1938年3月,颜敕以菲律宾华侨妇慰会主席的名义,汇款支援八路军抗日,并写慰问信给朱德总司令。朱德总司令接信后,即以八路军总指挥和副总指挥彭德怀的名义,联名复函致谢。
1942年1月,日军占领菲律宾时,晋江华侨许友超等42人被拘禁,其中28人被判20年监禁,9人被判死刑。1942年5月19日,由晋江华侨王汉杰、陈村生、王西雄等为首的菲华劳工联合会发起组织菲律宾抗日游击支队,三年多时间,转战菲14个省市,大小战斗260次,在此几年间,晋江华侨数千人被日军杀害。
菲律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宣布独立,继而先后通过160种限制华侨经济发展的“菲化案”,在“零售商菲化案”、“劳工菲化案”、“米黍菲化案”的实施中,晋江华侨大批失业。还有“禁侨案”、“遣侨案”、“逾期游客案”、“华侨登记案”等,晋江华侨损失惨重。1946年,有数千破产华侨被作为难民遣送回国,其中晋江人居多。
1946年,菲马尼拉围头同乡会发起购买江南小火轮,恢复战前菲律宾至厦门航线。
1949年,菲律宾晋江归侨郑明锋、陈秀隆等十多人于厦门解放后第10天到厦门侨务局申请出国。由侨务局指导从陆路经广州至香港后转口出国,从而打通往菲律宾出国途径。
1950年至1965年,晋江各地三十余所中小学由旅菲晋江华侨捐建或资助,晋江各地影剧院大多数得到旅菲晋江华侨资助,各镇村七百多个篮球场有70%以上由旅菲晋江华侨捐建,有一百多个自然村的旅菲华侨捐资修桥造路。
1954年,菲华商联总会成立,选举杨启泰为理事长,姚迺崑(晋江人)、林为白为副理事长。
1974年,由晋江旅菲知名人士吴永源、杨振殊、施天津、吴礼祥等人发起创建的菲华联谊会成立。该会以促进中菲友谊,增进双方互相了解为宗旨。该会成立后,在全体会员的努力下,克服初创时的诸多困难,在全菲各地建立了34个分会(小组),做了大量促进中菲友好的工作并在菲华社会中掀起了一股中国热。吴永源、杨振殊于1984年被聘任为福建省政协华侨委员。
1975年,晋江金井旅菲华侨吴道盛独资40万元捐建围头学校教学大楼,继后续捐100万元建围头学校礼堂、运动场、围墙、大门等,又捐100万港币设立围江学校吴道盛教育基金会,为祖国改革开放前较大规模的华侨捐资办学。
197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菲律宾共和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后互派大使,设立大使馆。
1975年2月,菲律宾政府、菲华商联总会在马尼拉王彬街举行罗曼·王彬纪念碑落成典礼。
1976年,旅菲晋江侨领陈永栽、王孝岁捐资建造中国驻菲大使馆。
1977年,在中国首任驻菲大使柯华的支持和协助下,由菲华社会中一些爱国团体和人士自发组织的群众性团体——菲华各界联合会正式成立。至2004年,晋江旅菲知名人士蔡文春、蔡友铁、李荣郇、林玉燕先后出任该会主席。
1979年4月,为纪念在菲律宾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的华侨烈士(多数为晋江籍华侨),旅菲华侨和当地人民在马尼拉华侨义山建立一座“菲律宾华侨烈士纪念碑”。
1981年4月,菲律宾南乐崇德社访问团到晋江、石狮等地访问演出,为菲律宾南乐社团首次回国访问。
1983年至1991年,旅菲晋江侨领陈永栽分别以其父陈延奎、其母蔡琼霞名义捐建晋江图书馆大楼、晋江医院门诊大楼(爱国楼)。
1985年3月,晋江南乐代表队10人首次应邀往菲律宾参加菲国风郎君社成立50周年庆典活动和东南亚南音演奏会。
1985年9月,菲律宾新联公会青少年夏令营一行28人到晋江,首次与晋江青少年进行为期20天的青少年夏令营活动,此后,每年均组织回国夏令营。
1985年9月,菲律宾亚虞山菲华商会代表团41人,由旅菲晋江华侨李凯旋、蔡连碧等带领访问晋江。
1987年2月,晋江工商联应邀组团访问菲律宾马尼拉、宿务、雾端等市,与菲律宾工商社团广泛接触交流。
1988年,晋江政府代表团首次应邀往菲律宾访问,马尼拉市市长赠送金钥匙,菲律宾各华侨社团举行座谈会、宴会等活动热烈欢迎。
1990年7月16日,菲律宾北部吕宋岛发生7级大地震,菲华社会立即捐款救灾,超过二千万比索,菲华青联会组织献血,华人医疗队奔赴灾区义诊赠药,菲华消防队派出多部救火车输送饮用水。
1991年,菲律宾在厦门市设立领事馆,旅菲晋江华侨李昭进提供办公场所。
1991年9月,旅菲晋江侨领施至成、陈祖昌投资建设福埔综合开发区并举行奠基典礼。
1993年7月4日,菲律宾晋江同乡总会成立暨第一届职员就职典礼在马尼拉大饭店举行,旅菲晋江侨领黄呈辉任首届理事长。晋江市委书记施永康率领庆贺团前往祝贺。
1993年,由晋江旅菲工商巨子陈永栽先生投资的厦门商业银行经中国政府批准,正式挂牌营业,成为第一家在中国经营的外商独资银行总行。
1994年、1997年,由旅菲侨领董尚真、陈永栽、姚荣辉、黄呈辉、施至成等率领的菲华商联总会访问团先后访问中国,在北京受到江泽民、李瑞环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回国期间,访问团到晋江参观访问,并与晋江各界举行座谈会。
1995年2月,菲律宾晋江同乡总会成立后首次组团访问福建,受到省、泉州市和家乡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在晋江访问期间,还慷慨解囊地捐献100万人民币支持晋江机场建设。
1996年10月,应菲律宾晋江同乡总会的邀请,晋江市市长龚清概率领晋江市经济考察团访问菲律宾。
1998年,旅菲晋江华侨赈济祖国长江洪涝灾区善款达217万美元。
1998年1月,菲华工商总会在马尼拉成立。成员都是菲律宾各地华人工商金融界著名人士。首届职员在菲律宾总统府宣誓就职,由拉莫斯总统监誓,旨在协助菲律宾度过1997年发生的金融风暴,尽力促进菲律宾工商业及经济的繁荣。至今,晋江旅菲知名人士吴辉汉、许自钦先后任过该会理事长。
1998年6月,世界晋江同乡总会在菲律宾举行第二届董事会就职典礼,泉州市委常委、晋江市委书记朱明率领晋江市庆贺团前往祝贺。
1999年4月,菲国父扶西·黎刹裔族一行首次到晋江上郭村谒祖,受到晋江人民的热烈欢迎。
1999年,旅菲晋江侨领陈祖昌捐资人民币1000万元,助建晋江体育馆。
2000年5月19日,应国家主席江泽民邀请前来我国访问的菲律宾总统约瑟夫·E·埃斯特拉达专程到晋江访问,为黎刹塑像奠基培土,参观晋江罗山镇上郭村的菲民族英雄、国父扶西·黎刹的史迹,在黎刹史迹陈列馆题词,希望中菲两国人民友谊万古长青。
2001年12月2日,菲律宾“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在马尼拉成立并举行委员就职典礼,各国代表团和菲华各团体代表近七百人参加,首届常务指导员陈永栽、会长蔡友铁。
2002年6月,菲律宾“扶西·黎刹博士杰出华裔菲人奖”在马尼拉市罗哈斯大道举行颁奖典礼。菲律宾总统阿罗约亲临颁奖。荣获终身成就奖:陈永栽、吴奕辉、施至成、郑少坚、鲍事天、杨应琳、龚诗贮。荣获杰出成就奖:文艺:李圣珞,工商管理:吴约世亚,社会服务:颜期前,教育:李婷雅,财政:柯达儒,医学:李文约,公共服务:林鼎智,科技:王传贵,新闻:叶美敏和杨妙恩。
2002年8月,菲律宾晋江同乡总会中国考察访问团访问中国,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鹏、贾庆林亲切接见和外交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全国侨联领导及北京、上海、福建、泉州和家乡主要领导的热烈欢迎和热情接待。
2003年1月22日,菲律宾众议院众议长德维尼西亚率领代表团一行50人前来晋江上郭村访问,瞻仰新落成的黎刹塑像,并敬献花圈。
2003年,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在菲华商联总会第二十四次全菲代表大会开幕式上,委任菲晋江侨领黄呈辉为中国事务特使。
2003年5月,在中国遭遇“非典”时,菲华商联总会召开紧急会议,决议竭尽全力协助中国防抗“非典”。商总诸位领导人还致函中国国务院侨办,表达关切之意。
2003年6月9日,第二届扶西·黎刹博士杰出华裔菲人奖,在菲律宾岷里拉大旅社隆重举行,阿罗约总统亲临出席,并向黎刹奖得奖者颁奖。荣获终身成就奖:辛海棉、洪救国、李景欣。荣获杰出成就奖:艺术、文学及文化:庄祖欣及王捷顺,商业:施东方,社会服务:李淑敏及洪少华,教育:王黄美真,新闻:蔡以文,法律:丁克铭,管理及财政:林育庆及洪姗姗,医药:陈俊伟,公共服务:洪玉华,体育:蔡萍,特别奖:于长城、于长庚、陈着远、李番冷、佟钢。
2003年6月19日,在菲律宾国父黎刹诞辰142周年之际,由慈桥基金会与菲律宾邮政局联合发行的《黎刹根在中国》纪念邮票首发式在菲律宾商总大厦隆重举行。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女士致电祝贺。
2004年5月16日至18日,第四届世界福建同乡恳亲大会、首届世界闽商大会在福州召开,晋江旅菲侨领陈永栽博士出任第四届世界福建同乡恳亲大会筹委会主任,菲华组成庞大代表团出席参加。
2004年6月16日,菲律宾宋庆龄基金会在马尼拉成立,晋江旅菲知名人士陈永栽、姚荣辉、陈祖昌、施恭旗任该会荣誉董事长、董事长、创会会长、会长。
2004年7月30日,第三届扶西·黎刹杰出华裔菲人奖假华裔青年联合会举行颁奖大会,文官长罗武洛代表菲总统阿罗约主持颁奖礼。荣获终身成就奖:施颖洲、陈华狱、李逢梧、陈清风。荣获杰出成就奖:艺术、文化:施荣宣,企业家:蔡聪妙,社会服务:吴炳祥,教育:杨德娴,商业管理金融:施帝丝,医药:陈楷乐,科学技术:施伟顺,文学新闻:施华谨。
2004年9月17日,菲律宾菲华商联总会假马尼拉大旅社举行成立50周年金禧庆典,阿罗约总统率领政府高级要员,亲临祝贺并为大会主讲人,肯定商总为菲国大社会所作出的贡献。在主席桌就座的嘉宾有:阿罗约总统、参议长狄伦、商总理事长庐武敏、永远名誉理事长陈永栽、名誉理事长黄呈辉、李永年、姚荣辉、董尚真、杨海章,执行副理事长蔡聪妙,副理事长施振源、陈本显,商届巨擎叶应禄、施至成、郑少坚、吴奕辉,中国驻菲大使吴红波等。
2004年11月,应菲律宾晋江同乡总会的邀请,晋江市市长杨益民率领晋江市访问团访问菲律宾。
2004-11-15日,菲律宾中华总商会假马尼拉大礼堂举行庆祝百周年庆典,菲中嘉宾云集,菲华各团体首领均应邀出席,盛况空前。阿罗约总统亲临会场祝贺并为大会主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