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文史资料全文库

永春十八年来大事记(续)

发布日期:[2016-08-16] 阅读人:1637  字号:      
一九三五年(民国廿四年) 一月 中央天文台,发现北方大力星座出现一新星,称之为伯利恒星。耶苏降生时曾出现一次。 彭棠团调防德化,中央军牛营①接防永春。 二月 全省各县分区设署,第一期泉、永九县先设,四月底全省成立。 永、德电报局筹办经年,本月开业,永春局长陈振先。 八都②匪首吴彪六十余人枪归编,释放湖洋肉票③。 驻岵山保安队21晚被“匪”缴枪十二杆,队长陈礽欣受伤④。 三月 军委会派点验主委王钧来商议点验各部中央军,七日抵永。 德化塔岸街林泉店中,17晚燃烛失慎,焚店三百余间,损失五十余万元。 鳌峰壮丁队捕获“伪”安南永德中心县委刘清,县府组织特别法庭,审理五十四(名)“共犯”。安南永剿“匪”指挥部分五支队围剿本县“土共”,尹利东受伤,伪列宁队长投诚⑤。 四月 安南永“土共”分子遍布,劫杀时闻,蓬壶区长林占梅归途被杀。谢辅三部分五路“围剿”,先后计杀林多奉⑥等百余名,自新者千余人,缴械四百余杆,经年始平。“匪区”准免税半载。 台湾澎湖廿一日发生地震,死伤四千余人,塌屋五千间。 五月 省府拨款三千元,在德化创办瓷业学校,并派员赴景德镇学习专艺。 共党朱毛“败逃”川陕,瞿秋白被捕杀。遗部罗义辉、郭清仪两团奔往永春、德化、永泰时被第九师解决⑦。 兴、泉、永民军陈佩玉、王振南、詹方珍、郭宗、叶文龙、江联珠、林清龙、陈光亮等四千人受编为四十个中队。 六月 教育厅为改进教育,全省中等学校举行分区毕业会考。 蒋鼎文准未出编民军,扫数来归。闽南派陈佩玉、江联珠收编。陈成立一团,江仅一大队。 七月 省高等法院,实行三级三审制度。第一分院一日在泉成立,辖晋、南、安、惠、永、德、大七县。 安、南、永、德、同五县,划为二特区、三剿办区,委蒋治英⑧为主任,陈兢、彭棠分任特区主任。 八月 月来风雨为灾,泉城水涨九尺,塌屋三千栋,为百年来仅见水灾。安溪黄姓土堡崩圮,压死三十余人。德化上坑杨姓住宅,压死五十余人。永春新旧房屋倒塌甚多。 安溪内治田地数十亩,平日突然浮起一数十尺高的山麓,亦一奇闻也。 九月 德化民军郑捷陞,十三日在德新街被杀,举家六口均死。 永春六区改为四区,一、二、三区并入第一区,余仍旧⑨。 十月 谢辅三派队于六日搜捕南、永之黑衣党,获大宗步枪及大炮造枪机件,擒男女百余人。案经三月始告结束,陈维金赴汉口受训,迨至民国廿八年始回家,掘出前存机枪缴献政府。 厦海军航空机一架,九日飞省遇雾,在德化苏坂溪埔降落,机件虽有损坏,飞行员许葆光无恙。 十一月 财部三日宣布以中国、中央、交通、农民四行钞票为法币,白银收归国有,是为币制之始。 谢辅三于十月十六日以张克武等住西山活动,受逃日之张雄南指挥,与西南有所密谋,乃分兵四路围攻,施以封锁政策。缴械自新者三百人,擒杀郑述中诸匪首,旋以西南政变,九师谢旅调防龙岩,功败垂成。 十二月 永春卫城之西坝被水冲坏,县府拨赈款六百元修筑。县财委会代主席林子坚中饱被控,扣押泉城,经月始释。 一九三六年(民国廿五年) 一月 赤水街十六夜晋裕号失火,焚店屋卅二间,拆坏廿余间。是为光绪廿一年十一月以来之第四次火灾。 区队附陈阳春,在吾峰被暗杀毙命。 二月 汕头基督教会奋兴家林佩轩到永开奋兴会,听众数千人,受感者甚多,为永德大教会之大转机。 三月 日本派技士十余人,到安溪潘洛勘(测)验矿质。 国府命令实行改革募兵制为征兵制,定本月施行。 四月 永春各乡民军头目王信乐等五十余人,十六日由黄文瑞召集在县商会讨论组织壮丁队。谢旅参谋主任陈克非,悉数予以扣留,缴械六百余杆,是为闽南民军缴械不流滴血之好计划。 大田沧州八仙会匪数千人围攻县城,保安中队长张化腾临阵劝导,被刺身死。旋妖人陈成瓮中弹毙命,会众瓦解。 二十六旅为围剿德化张克武诸股匪,采取移民政策,小乡居民移往大乡,坚壁清野以绝匪粮,民众困甚。 五月 张克武匪部自二月初编后又叛,入山为匪。五月十六日早攻入湖洋街,商店被洗劫,乡民死伤及被掳者廿九名。24晚攻入洋上乡,猪牛被劫一空,群众死伤及被掳者卅一人。 六月 西南陈济棠、李宗仁七日藉名北上抗日,出兵湘赣,反对中央。驻泉、永之第九师奉令调龙岩堵截。谢旅十四日由永出发。永春防务由朱文伯团接充。“土共”自新分子编成之铲共义勇队,随谢出发,途经诗山,突然叛变。德化张克武亦乘机反叛,称抗日救国军司令。十八日攻陷大田,适八十三师韩文英部经田克复。旋韩部开泉、漳。张克武等遂由朱朝享接洽,编为保安十一团,受黄苏指挥。至西南军事,因粤中空军于七月六日驾机飞京,余汉谋、李汉魂通电反对异动,除陈济棠被迫逃港,西南两机关取消,粤省府改组,黄慕松任主席,李宗仁于黄埔谒蒋委员长后,服从中央命令,全国实现和平团结。 七月 蓬壶保长吕子荣被人暗杀毙命,其妻服毒以殉。玉斗联保主任康明三被联队附康明深击毙。 保五团朱文伯调省,永春由保九团彭棠接防。 八月 尤溪大刀会匪,28日攻陷大田桃源镇,保安队往剿,会匪死三十余名,退城口土堡。30日火焚土堡,死男女老幼四十八名。 基督教奋兴家林佩轩在永春开查经会一个月。 九月 全省于一日开征房铺宅税,为区署保甲经费。 陈国辉遗资百万,妻妾因争财产兴讼,卒经陈佩玉调解,遗资由十七子平分。 保九团奉26旅命,将自新分子集编之铲共义勇队缴械分遣。 十月 保九团彭棠调省训练,彭辞团长职,遗缺由团副刘济瀛升任,永春防务由保二团黄苏率张克武部接防。黄兼安、永、德、大四县清剿指挥官。 县长王湘调粤任遂溪县长,永春遗缺厅委刘于武继任。 十一月 中央为训练全国壮丁,各县设社训总队部,派教官一人负责。永春教官林梦飞十六日到达开始训练。 永、德、大官盐包商,抬高盐价,每年得利十余万。经三县⑩党政当局联电党部省府控告,案经陈主席(11)饬黄苏查办,标封盐局,处罚四千金,充为建筑城里洋灰路,自后全省盐政,收归官办。 十二月 蒋委员长十二日在西安被张学良、杨虎城劫持,至25日脱险,26日安全抵京,永春各界开会庆祝。 一九三七年(民国廿六年) 一月 中央严禁烟毒,本年起吗啡犯一律枪决。泉州驻军八十师钱东亮旅长,五日在安海、石狮枪决十八名。 全省保安团整编,改为三旅。第一旅陈佩玉,第二旅黄苏,第三旅李树棠。黄苏率张克武部晋省。永春由陈佩玉旅刘济瀛接防。 永春近来发生劫棺案多起,盛祖元九十二龄之老母,白天下葬,晚上即被劫。 二月 宋尚节博士到永,开十天之空前奋兴布道大会。泉、永、德、大各县到永听训者达三四千人,听后受感而重生(12)者千余人。 德化林清龙副官林品昭,25日被暗杀毙命。 三月 上海西门子厂工程师德(国)人李斯曼一日抵永,视察洑江、北硿两处水力。 四月 黄蕴山等创办《华侨报》,一日出版。 刘济瀛团派队围剿大田著匪陈嘉坚、林凤鸣等股。 八都著匪吴虎近在八坑、云峰、石厝内掳杀六十人以上。泉、永当局剿办,吴旋向陈佩玉自新,编为侦缉队,受钱东亮指挥。后匪性难驯,全队被扣枪决,八都匪乱遂平。 五月 闽南各县疫死万人,中央卫生署长刘瑞恒来闽视察,与陈主席商扑灭办法。设闽南防疫所于永春。 湖洋石厝内乡,被匪大掳杀,乡民计被杀毙十名,伤十二名,焚屋三座,泉、永驻军派队围剿,匪早已他窜。 双五节,本县举行空前运动大会。各项节目,应有尽有。 大田民军营长陈荣华之子陈嘉坚逃永安,其汤头大土堡被剿匪军焚烧。陈鸣皋缴械六十杆自新。 陈佩玉旅调闽东闽西剿匪,永、德由保三旅赵琳接防。28年陈在龙岩防次,因杀联保主任,被其党伙刺杀殒命。 德化民军首领陈公忠为民军中手段最毒辣者。十七日又再缴械自新。 县长刘于武因办理案件手段过激,因而被控,省府予以调省,委韩联和继任。 七月 日本抱侵略中国与世界之野心,乘我甫告统一,三康整军之际,突于七日晚十二时许,在北平芦沟桥演习之日军六百余人,向我二十九军部队射击。蒋委员长在庐山认为已至最后关头,乃开始与敌人抵抗。 德化北区土匪,绑票勒赎,竟对肉票横施锯手砍足之惨刑。 八月 中央领导全国抗战,各省县组抗敌后援会,永春抗敌会于一日成立。 十三日敌军在沪开始侵略,十四日敌机由台湾袭杭州,十五日炸南京,战局已成全面化。各地日侨及台籍均撤退。永春台籍西医陈川源被召返台。 九月 永春五日起为避免敌机夜袭,实行灯火管制,举行防空演习。 红军改编为第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任正副指挥,闽省共军停止“捣乱”,共赴国难。 永德各界,23日欢送第一批壮丁出征。 抗敌会函本县各报,轮日出版。《永声报》出版拜一、拜四,《华侨报》出版拜二、拜五,《崇道报》出版拜三、拜六。 十月 南洋侨客开始认购国难防务捐。 中央印发救国公债票五万万元,永春配二十万元,德化四万元,大田三万元。 五日,大雨倾盆,溪洪暴涨。西安桥被冲塌,华岩路水涨可行舟,各区农作物损失甚巨。 桂洋林妙庆得自坑垵之千年铁树,突开黄花,状如王帽,甚为美丽,似含抗建佳兆。 十一月 保安九团团长刘济瀛以治军过严被部属控告。保安处将刘调省,遗缺改派郑旌溪接充。 王荣光在州内所建之桃源俱乐部,十二日失火,毗连店屋被焚七间,损失十余万元。 仙、永、德公路工程告竣,十二月一日试行通车。 一九三八年(民国廿七年) 一月 元旦日,县抗敌会集全县耆老七十五人,在教育馆开抗敌游艺会。 驻军九团郑旌溪调沙县。永地由保三旅旅长赵琳接防。 仙游国画名家李霞,在永展览国画。 省府准德化张雄南自新,张于四月十九日抵永,收编仙游、永春、德化、大田、华安、漳平、永泰七县民军,编为保四旅。张雄南、涂飞凤分任正副旅长,张克武、吕振山分任团长。 达埔郑绍基将全部私产拍卖三千元,购救国公债,并将债票赠达埔小学为基金。 二月 永春土地编查完竣,全县田地四十万亩,赋额总数九万余元。地积分为宅、田、农(旱地)、荡、林、坟、杂九等。田赋税率每亩:一等七角、二等六角、三等五角、四等三角八分、五等二角六分、六等一角六分、七等九分、八等六分、九等三分。 德化田赋税率分三等九则制:一等一则每亩五角、二则四角、三则三角;二等一则二角五分、二则二角、三则一角八分;三等一则一角五分、二则六分、三则三分。全县粮额原有八万三千元,廿余年来,因土匪大乱,田园荒芜,实际共可收三万余元,若照新编田赋计算可收七万余元。电省请示省府复电须收八万三千元以上。 三月 保三旅长赵琳调任二十一师六一六旅旅长,遗缺由副处长黄苏兼任。黄氏28日到永,翌日转闽西,四月廿四日在武平枪决钟绍葵。翌月乘车赴上杭,途中为钟旧部伏杀。全车乘客均毙命,三旅长职由叶启基升任。 永、德土地编查,疆界纠纷,卅日永春县长韩联和、德化县长张锡杰到边界会勘。以天马山至团尖山两峰中画一虚线为县界,南属永春北属德化。 四月 在鲁南台儿庄胜利声中,敌机五架十二日下午三时首次在永春空袭,在留安机场投十二弹,我方毫无损失。 省主席陈仪卅日发表省府迁治永安。 德化至永安公路,四月二十日通车。 五月 第四行政专署为适应战时需要,由同安移来永春,署址设在金峰殿。 金门县廿六年失陷后,厦门市又于本五月十日失陷。有金厦逃难同胞百名抵永,暂住卿园村,自后陆续疏散德化、崇安、宁洋等县开垦。 六月 永春县长韩联和,特准本县壮丁,凡自购枪一杆参加警备联队者,得以缓役,为是购枪加入者甚多,计编七个中队。 豫东黄河各口,十日敌决河淹没我军,致二十五县成泽国,永、德、大发起救济黄灾运动,各捐一日所得。 七月 旅厦永人李汉青、郭礼宗等于厦门沦陷后归来,会同党政军及各区士绅募股《永春日报》,七日出版。 民军首领王信乐,前曾任永、德两县县长,于廿七日被乡人张达刺杀毙命。 八月 德化刈坑陈文之妻子等八名,被匪绑掳,乃集壮丁百名,救出全部肉票,焚毙土匪十八名,陈(仪)以壮丁有功,赏银五百元。 永春晚稻多出三穗,农民以为抗战中之佳兆。 九月 县商业以五里镇商业荟萃,请求设立邮政分局,由(商)会出局址租金二年,经省管理局核准,在民生路设分局。 永安至大田段公路九月底竣工,通车后,泉永段与永安段公路开始联运。 十月 为纪念总理,尊崇领袖,城内南马路改为中山路,西门街改为中正路、五里街改为中山西路,华岩路改为民生路。 永春鼓励志愿兵,各区报名者达三百余人。 本县名胜环翠亭,改建为“七七”纪念亭,并由北门修建小车路以通亭下,而便旅客游玩。 十一月 县救济难民会派李汉青南渡募捐,英荷属永侨以救济难民范围广泛,改为救济征人家属,各坡募款达十五万元,设总会于新加坡,年分四次汇款救济征属,每次各十元。 十二月 第四区长李国钧贪污枉法,纵属妄为,被控十六条罪状,县府予以撤职查办。 一九三九年(民国廿八年) 一月 九日,各界三千余人,在公共体育场开会,拥护中央抗战国策。 鹁鸽岭巡逻队九日在白云破获造枪厂。 德侨叶乃矧慨捐万金,在德创设风林慈儿院。 第二区长李宝圭调任建宁,赴抵途中,被车辗毙。 二月 县长韩联和调省,改委黄镇中继任。 永春冬耕二万四千余亩,以增粮食生产。 县府开筑蓬(壶)桂(洋)、达(埔)玉(斗)两路,以利交通。 四区行政专员方学李八日离永赴川。遗缺改委王梦古继任,王于三日莅永视事。 上涌归侨刘振怀全家六日被绑。 绥署参谋长赵南,廿八日抵永检阅各种团队。 陈光亮焚烧吉山民屋,朱朝享率队进剿。 三月 保安处委涂飞凤任德、大、尤三县剿匪司令,指挥吕振山、张克武部进攻林清龙,吕振山占尊美,徐扬声在龙湖寺阵亡。 永春警备联队筹募训练费贰万元。 四月 闽南各县难民,一日开始移垦德化。 据各乡信局统计,廿七年永侨汇款回永达五百万元。 仁庄林两仪赴台湾拾父骸,被敌打毒针,十二日身亡。 旅长梁为倬,专员王梦古,24日偕往德化收编林清龙部。 德化县府派员赴各区,坐催数万元税款。 培元、培英两中学,疏散永春蓬壶开课。 五月 德化县长朱朝享免职,新县长陈普五日接篆。 保安处长黄珍吾三日莅永,四日赴德,张雄南称病拒晤,为叛变表示。 桃场、卿园、五里镇、华岩、蓬壶、湖洋、大路头等乡,疫疠盛行,死达二百余人。 泉永公路奉令于十五日破坏,泉永德汽车公司百余员工停职。 廿三日,敌机三架滥炸永春城区,毁房屋数十间,死三人。为此,商店改开夜市。 省府调张雄南任省参议,保四旅长遗缺改委涂友情(13)升任。张抗不移交,陈主席下令通缉,悬赏万元。 六月 张雄南决心叛变,在仙、永、德大派乌单。介福富侨陈铛国六日被掳,郑章灿等廿八日被绑。 七日至十八日大雨,田禾损失达十万元。 县府摊派教育等五捐四万余元。 五里街军警廿一日发生开枪巨波案(14),肇祸士兵被监禁。 鱼目隘三次沉舟,督学遇难,机船覆没。 中央监委戴愧生,廿九日莅永视察。 七月 四日,敌机九架,二次轰炸城区,毁文庙及住宅十余间,人事安全,惟狱犯越逃七十余名。 星(15)侨学兵队张金富、曾农村回国,阻于敌舰,溺死泉州港口。 行政专署十四日召开永德莆仙联防会议。 达埔溪源(园),廿一日破获大刀会,毙匪首郑挺、郑京生;擒郑辉等十八名。 县警备队廿六日赴湖头,剿灭大刀会匪三百余名,匪队长廖众枭首。 八月 党务指导专员李爱黄,一日在永设办事处。 东门富侨郑亦得家四日被劫五千余元,其侄被绑架。 桂洋林碧际、林尊庆等九日晚遭匪击毙。 县狱三日中发生三次越狱案,管狱员黄桂馥等被扣。 九月 洋上郑我等十一人,四日晚被绑架。 八日组清剿协会,摊筹清剿费一万五千元。 十八日,敌机四架在上场(16)投六弹,前溪(17)周卿云宅投一弹,周屋被毁。同日,敌机两架,在德化塔岸街投弹六枚,死伤数十,赤水二弹,无损失。又十九日敌机三架在永城投十二弹,微伤四人。 交通银行货车,十五日在德化甲头遇匪截车,司机及大学生吕梓惠殉难。 省调大队剿张雄南,梁为倬、王梦古20日就仙永德清剿指挥官职,实行封锁政策。 十月 本县警备联队由黄县长镇中指挥,围剿张雄南。十月一日冷水坑之役,副指挥康约法,队长林声忠及队员二十余名阵亡。清剿会分别发给丧费并立碑纪念。 介福附匪壮丁卅三人回来自新。 县经征处主任何梓戡被控贪污渎职,省令扣押惩办。 湖洋黄河书、黄赞育等住宅,十六夜遭匪焚烧,焚毙妇孺十一人。 省令严禁剿匪部队焚杀,彭棠率队入德协剿。张克武部十七日在文住被歼百余名,党政军组安民队出发。 苏岭陈有进为(向土匪)缴纳乌单被捕,在赤水枪决。 育英学校被炸,报告领事要求赔偿(18)。 十一月 林玉良妻子被押,缴枪三十二杆。 为根绝德化匪患,设十五移民管理区。 张雄南匪部七日在吐云岐被击溃,伤亡百余人。 仙溪郑苍等十一人,19夜遭匪绑架。岭头亭等处连日发生绑杀案,西敦郑奕对家24夜被绑架十一人。 十二月 朱文伯莅永召开五县兵役会议。 德化柯杰夫十六日在后埔林被枪决。 一九四0年(民国廿九年) 一月 省保安队第一旅旅长陈佩玉,二十晚在龙岩防处被刺殒命,遗体廿二日运经永春,返南安原籍安葬。 德化股匪连日在上下涌一带绑劫焚杀,架去乡民多名,焚屋数座,被劫数十家,下涌教堂亦遭洗劫,损失五千余元。上涌壮丁十七名,奉令到吐云岐伐木,均被匪绑架,溺毙溪中。 德化保安队分队长许鸿曹,永嘉乡人,奉派在故乡服务。被其堂兄许邦光仇杀。遗尸枯井中。案发,县府捕、杀凶首之家属五十人,后(被捕)家属虽释放,案延至今未结。 德化张雄南归编,任保安第四旅旅长后,竟敢叛变附敌,自称“福建和平救国军”总司令。闽中剿匪司令黄珍吾奉令督率十团大军围剿数月,至28年12月18日,张匪本身始在德化石牛山中跌毙,为施得成部寻获,将该匪遗尸,抬经仙、永、德示众,然后在德化城枭首磔尸,其妾叶锦文,亦同时被获。匪部张克武、张承福、吴俊昌、张移凤等缴械投诚。旋当局以克武等藏械尚未尽缴,予以扣押,张克武自知罪大恶极,难免一死,乃于廿九年二月六日服毒自尽。张承福、张移凤等三月二日在德化城枪决。吕俊昌解省判处十二年有期徒刑。其他匪悉数解往上游,重要者先后均予以解决。各匪之财产,全部没收充公。张雄南之祖父张镇沛,年八十余岁,亦同各匪首之眷属,于是年六月配往上游(19)在途中病毙。此次对张匪根剿,可谓廿余年来,在德剿匪最彻底之办法也。 当张匪叛变时,德东民众被匪胁迫,逃难林中,粮食告绝,饿死者不计其数;自缢身死悬身树梢者嗣后发现数十人。村兜、埔尾、中林、枣坑、朱地等乡,被军匪蹂躏之后,颗粒无存,居民悉以树皮草菜为粮食,困苦不堪。旅洋德侨于是年七月,捐款七、八千元,派员施赈。 剿匪军事结束后,永春、仙游、德化、永泰四县边界之风顶一带数十乡,划为特种区,处理善后事宜。是年秋间即结束撤消。 廿九年度永春全县屠宰税每只税率由四元五角升六元五角,全年可收十二万二千余元。 廿九年度全县收支预算永春297530元,德化196436元,大田155889元。 三月 永春县长黄镇中辞职,省改委闵佛九继任。 近月来发生脑膜炎疫症,患是病而死者百余人。 永春东岳发生惨杀新兵案,计被杀者十余人。 四月 第四行政区举行所属晋、南、惠、同、安、永、德、莆、仙、金等十县首次运动会。四月一日开幕,至六日完毕,晋江得三冠军。 本县为救济警备队开征警备捐,五月份一个月即征二万余元。 闽浙监察使陈肇英廿七日抵永视察。 德化县长杨喻仁藉统制粮食为名,以贱价向民间强买米谷数万担,以高价转卖外县,发了一笔财。后因犯案太多,被控免职。 五月 本县发生米荒,白米每斗价值十六七元。旅洋永侨前后捐款近十万元,在永设立海外华侨平粜会,平民获益甚多。 安溪著匪吕振山,就编保八团后,当局查悉仍有掳劫行为,令剿匪指挥官郑旌溪扣押之,吕卒饿死于樊笼中,亦罪恶贯盈之果报也。 六月 本县烟民(20)肃清期届,土膏(21)店六月结束。 七月 “七七”抗战三周年,本县各界献金达八千余元。 上海布道家汪兆翔牧师到永布道,研究天国(22)奥秘。 八月 张雄南诸匪首伏法后,剿匪军在德化大肆“掘金”,张雄南有价值连城之金观音,张承福有夺自陈公忠之金钟臼,张克武有数百斤鸦片土,以及贺其平、张光辉、张承福与周光辉之叔周某等所埋藏之白银总数不下二三百万元,均先后由其家属被拘严刑指报发掘,亦货悖而入亦悖而出之果报也。 霍乱吐泻疫,由莆仙传入永春。城区一带十数日之间,患疫而死者达千余人。 九月 九月一日起,本县实行计口授盐,每人每月初发十二两,后减为八两,民众均感不敷。 为诱导千万游资,开发本县第四区宝藏,闵县长特往四区整训保甲一个月,然后邀请地方人士视察团前往视察,以便计划投资开发。 十月 本县田赋遵省令改征稻米,按所定标准比原额增加十倍半,即每元赋额应征十元五角余,实缴八折。第一期照旧征收,第二期即须照米谷折纳交。 县长闵佛九调省,遗缺改委黄恺元继任。 桂洋茂林乡林连城,缴械二十杆,献金一千二百元自新。 第四行政专员王梦古辞职,遗缺改委黄朴心继任。王离职后,因保安大队粮饷数目不清,为王办理移交之张秘书被扣解省。 永春县政府廿八年遭敌机炸毁后,各科室乃疏散办公。黄县长恺元莅任后即筹资修建,约费四万余元。 南洋华侨筹赈会主席陈嘉庚先生,组织南洋慰劳团,返国到各战区慰劳,视察十五省。十月廿三日各界开大会欢迎。 县抗敌会,十月底奉命结束。 十一月 本县各区道路五年计划,第一年开蓬壶至桂洋及桂洋至福鼎两路,需费十五万元,征民工开筑。 非常时期物价飞涨,为抑平物价,十一月四日本县成立评价会,为欲货价平宜,货价予以评低,反致货荒。 为奉令加强抗敌力量,永春定十二月一日起训练国民兵。 十二月 出洋侨客四十五名,由泉搭帆船往鼓浪屿,驶至祥芝海面,为风浪吹覆,全船搭客溺毙五十五名,中有永春人十三名。 省委陈培琨六日到永视察。 永春于七日成立建国储委会,本县应募储款250万元,由各区乡分摊劝募。 一九四一年(民国三十年) 一月 本县创设妇女干部训练班,每乡镇送训两名。 废历年关,县动员令组宣慰队,由县拨款五千元平均分配。 二月 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于2月2日至7日召集所辖十县,在永开农政会议,各县出席人数达数十人。 本县旧考棚,于廿八年被敌机炸毁后,县府择定该地址建筑中山纪念堂(23)。 九日为新运(24)七周年纪念日,本县各界五千余人在公共体育场开会,各界献金近三千元。 省立音乐专科学校员生百人,出发巡回演奏,廿三日抵永,次日在街尾中华基督教大同礼拜堂及公共体育场举行演奏大会,听众数千人。 省府准在永春设立高中,开办费由第四行政区所属十县自筹,经常费由省库照拨。 三月 司法处审判官郭寿仁,因承办贩卖人口案有贪污之嫌,悄然离永,在省府被扣,遗缺改委郭祖清继任。 第一区署区务会议决在五里街铜鼓山及梅峰山建筑中正公园,在街尾汤泉建筑民众浴室。 本县公沽局十五日成立,全县各户登记存粮,最近将实行计口授粮、每人每日米量,生产者1斤,销户12两。 永春县府奉省令改建城隍庙为忠烈祠,纪念抗战阵亡战士及死难同胞。有一部分地方人士,以该庙为正当古典,拟呈请保留,对忠烈祠另择址新建。 永春县长黄恺元辞职照准,遗缺省府委赖维勋继任。 本篇就此告一段落,以后永春的大事须俟后来再为续记。 原载1941年3月《崇道报十八周年纪念刊》 (按:《崇道报》因经费无着,自1941年4月份起停刊) 注:①指国民党陆军第九师第廿六旅第一团第一营营长牛凤山。 ②八都,系指南安八都,与本县外山乡接壤。 ③旧社会,土匪抓人勒索,称为肉票,也称为绑票。 ④2月21日晚,红二支队在国民党保安队部份起义人员作为内应配合下,袭击驻岵山保安队,打伤队长陈礽欣,缴枪十二杆。 ⑤1935年3月至9月,国民党陆军九师二十六旅谢辅三部组织中央军、保安队及民团对我红二支队及达埔苏区进行三次大“围剿”。伪列宁队长指叛徒姚栋梁。 注:⑥参阅《林多奉烈士传略》 ⑦1935年5月19日红军东方军第17、18两团部份指战员700余人,进入永春一都上林、双溪、黄田坑、任田一带与县保安第四中队发生激战,后向南安蓬华方向转移。 注:⑧蒋治英系陆军第九师廿六旅一团三营营长兼安、南、永剿办区主任。 ⑨此句似应改为原四、五、六区改为二、三、四区。 注:⑩三县指永春、德化、大田。 (11)陈主席指当时任福建省主席的陈仪。 注:(12)基督教认为入教听讲布道可获重生。 注:(13)涂友情即涂飞凤。 注:(14)国民党一士兵因用低价强买民众东西,发生争执,该士兵竟开枪威胁,激起民愤。 (15)指新加坡。 (16)上场,今石鼓镇桃场村。 (17)前溪,今桃城镇桃溪村。 注(18)育英学校为西方教会兴办的学校,当时西方尚未向日本宣战。 注:(19)旧称永安、南平、邵武等地为上游。 注:(20)烟民指吸食鸦片烟者。 (21)土膏,即鸦片土。 (22)基督教认为信奉上帝死后可入天国。 注:(23)堂地在今人民会场所在地。 (24)指蒋介石提倡的所谓“新生活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