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乐 郑流年 李建成·
母之爱是伟大的爱、神圣的爱、高尚的爱
——题记
一张普通的脸,宁静慈祥;一身暗色的衣着,朴素整洁;她,就是永春县政协委员,永春县妇女三胞联谊会名誉会长,香港福信投资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福建省政协委员颜章根、陈章辉的母亲——郑秀英女士。
大儿子颜章根,省政协委员,香港祥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永春同乡会会长;
三儿子陈章辉,省政协委员,厦门集美区政协常委,香港福信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永远名誉顾问。
颜章根,陈章辉兄弟俩是近年来享誉海内外的永春籍商界新秀,令港澳委员们称誉的省政协委员,引起海内外众多报刊纷纷报道;人们在赞叹之余,自然很想知道培育了他们的是一位怎样的母亲;人们没有忘记,他们成功的背后还有一轮温柔而又皎洁的月亮——他们的母亲郑秀英女士,一位值得一提的永春县政协委员。没有特殊的家庭背景,没有优越的经济条件,全凭她那深沉的母爱育子成龙。
知子女莫如母亲,知母亲也莫如子女。省政协委员,大儿子颜章根告诉笔者,他有今天和事业的成功,点点滴滴都离不开那绵绵的——
慈母恩
颜章根今年40岁,1982年初赴香港定居,从香江起步,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尤其是胞弟陈章辉全力以赴协助,短短几年间,把事业推向鹭江、闽江、长江、黄河,直向长城脚下,创建了一个多元化的企业集团——“祥业”集团,投资遍及10多个省市,行业涉及商业、房地产、农业、纺织、药品……成为一个颇受海内外关注的闽籍香港实业界新秀。
“孩子再大,在母亲面前永远是孩子。我的成长,我的成功,少不了母亲给我的爱心。”颜章根这样告诉笔者。
颜章根小时候,经常发高烧,四、五年来日日夜夜一直揪着母亲的心。他回忆起那年头,政府号召上山下乡,本来应留最小的子女在身边,可母亲考虑到他自幼体弱多病,就送弟弟妹妹下农村,接受劳动锻炼,硬是为他办了留城证,亲自教他练习算盘,好不容易为他在石油公司谋个计划内临时工。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夏季,母亲买来绣线,为五个孩子织背心;冬天,母亲买来绒线,为五个孩子打毛衣;她还用六条尼龙大围巾做成大衣,绣上花,穿在女儿身,暖在慈母心。这一针针、一线线,凝结着多少情和爱!
“那时,觉得母亲非常严厉,不但要让我们吃饱穿暖,还要培养我们做一个有用的人,在学业上、政治上也严格要求。我上高中时,就时时鼓励我,要努力上进,争取早日加入共青团组织。其实,母亲的爱很深沉,年纪越大,就越加慈爱。”章根笑着向笔者“评价”他的母亲。
看着子女一个个成家立业,最使秀英苦恼的是大儿子章根,年纪也大了,还未能转为正式工,也未能结婚建立家庭。于是,她想起印尼的胞姐,就函请大姐回永,求姐姐以章根过继给她为由,办手续让章根旅居香港,从此,章根随姨夫改姓颜。
章根依依惜别父母兄弟即将赴港时,母亲拉着他的手叮咛说:“香港的亲友我已交代好了,你到香港后,就住在你妹夫林登峰家里,大家会从各方面帮助你的。你自己也要努力奋斗,赚了钱不必寄回家,积蓄起来,以求发展。”
初到香港,妹夫林登峰介绍他到捷兴布行打工,由于颜章根本人的艰苦奋斗,加上亲友们经济上的支持,不久,便自己办起了“荣华布行”。做母亲的看到儿子有了自己的事业,心里是多么高兴啊!郑秀英一方面写信给海外亲友借钱,解决布行开创初期的资金不足;一方面又为他牵针引线。听服友说内地有家公司需进口30万码台布,秀英和丈夫陈文彬立即通过各种朋友关系促成章根做成这笔生意。从此,“荣华布行”在同行业中开始有了名气;从此,章根跻身于进出口商的行列。
这时,郑秀英又为章根的婚事操起心来了。有人介绍一位农村姑娘,秀英见其父母及姑娘本人都很诚意,并主动上门求亲,便动员章根回内地成亲。婚后不久,添了个小孙女,为了让章根专心扑在事业上,秀英把刚满月的孙女从香港接回来抚养。她对章根说:“孩子的抚养费你不必寄来,你那边发展事业需要钱。”就这样,秀英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孙女拉扯到三岁,养得白白胖胖,送到父母身边。
秀英对儿子事业的操劳从来也没有停止过。1989年春夏之交,北京刚刚发生一场举世皆知的风波,一些海外投资者退缩了,是否回内地投资,章根在认真思考着,在这节骨眼上,母亲郑秀英从家乡赶到深圳找章根谈话,告诉他:“永春到处都很平静,外面的乱不会长久的,你不要对不起祖国,对不起乡亲!”给他信心,给他胆识,并让三儿子章辉一起力邀他到厦门投资。于是,兄弟俩在厦门特区一举投资亿元开发“富豪花园”高级别墅区。时至今日,他们所创办的祥业投资有限公司已硕果累累,成为外资企业中备受瞩目的俊秀翘楚;而母亲饱经风霜的脸上也绽开了欣慰笑容。正如三儿子章辉先生说的:“母亲是我们兄弟的第一位启蒙老师,是我们为事业奋斗的原动力。”
有情方为真君子,无情未必大丈夫。海内外工商界称赞的省政协委员,三儿子陈章辉是个极富人情味的人。他告诉笔者,父母是儿女们的偶像,是母亲郑秀英言传身教他那殷殷的——
手足情
陈章辉今年35岁,1989年,为了协助大哥章根在厦门发展事业,在母亲秀英的倡导下,章辉毅然辞去厦门水产学院党委组织部副部长职务,弃官“下海”。短短6年,他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公众瞩目的一位闽籍香港青年企业家,今年新增补的省政协华侨港澳委员。
6年前,正是1989年春夏季节,厦门的投资市场冷落萧条。厦门荣华大厦就是一位港商与湖里房地产开发公司计划联合开发的项目,意向合同已签,并付了3万元定金,当时港商放弃该项目,要求中方退回定金。刚刚担任厦门祥业房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的陈章辉闻讯立刻抓住时机,敲定由中方提供建设用地,祥业负责建设经营,合作分利。84幢豪华别墅群的富豪花园情形也和荣华大厦类似。1990年1月,富豪花园隆重奠基,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紧接着在1990年2月又签了第三个项目华昌大厦。
捷足先登的陈章辉又采取薄利多销的办法,加速资金周转,多项目分期分批投入,依序递进,滚动开发。一个个项目频频告捷。新生的祥业在一个高起点基础上,按照预定设想迅速运作起来,很快就开始走出厦门,从南到北由单一公司发展到多家企业,由单一项目发展到涉足金融、纺织、化工、建材、农业等诸多行业,短短3年,祥业在厦门,在中国大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年轻的陈章辉,以他特有的组织才能,有效地协调众多的企业科学运作。
1993年9月,陈章辉离开祥业,创办福信。不久,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的集美福信商城奠基,陈章辉只用一年的时间便走完了祥业三年的路。福信先后投资设立了厦门福信房地产有限公司、厦门福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厦门中新福信摄影有限公司、厦门福信新型建材实业有限公司及福建福信一珍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先后入股郑州交通银行、开封经济新区建设银行、三明闽发证券有限公司,已成为涉及金融、证券、房地产、建材、生物工程、食品、医药、摄影等多种行业的综合性企业。投资开发了福信商城、银龙广场、福信金融广场、富宇大厦、福信商贸中心等商品房项目,总建筑面积达20多万平方米。
作为一个企业家,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发展高科技产业。在电子计算机和生物工程两大科技领域中,陈章辉选择了生物工程。陈章辉广征贤才,迅速建立起一支由专家教授、博士、高工等各级各类中高级人才组成的高水平队伍,并在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了福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他得悉福州洪山科技园专家技术人员研制开发了营养保健品“中华一珍”,便立刻与洪山乡签署合资协议,投资900万元,创办福信一珍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中华一珍”投放市场后便一炮打响,先后多次获奖。1995年3月,“中华一珍”通过“健”字号专家评审,被列入国家科委高科技火炬项目。
继“中华一珍”之后,福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好聪明”营养液又获得成功。
1994年福信被评为厦门市、福州市、福建省外商投资先进企业、福建省“爱国敬业守法民营先进企业”、工商银行AAA信用企业,荣获厦门市政府授予的“捐资重教,功在千秋”的金匾。
陈章辉用聪明与才智开辟了一条希望之路,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新加坡工商学院邀请他去讲学;他连续二年应国务院邀请赴京参加国庆招待会;全国侨联主席庄炎林先生称赞福信公司大手笔一举投资上亿元兴建福信商城,是对完善集美作为教育旅游区功能的一大贡献。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项南同志欣然题词:“唯公有福,唯诚有信,为民服务,共同富裕。”
“这诚与信是我们几个兄弟事业发达的法宝,这不能不归功于母亲郑秀英的谆谆善诱和孜孜不倦的教诲。”陈章辉这样地告诉笔者,并细细回忆起小时候的一件往事。那是他家经济最困难的年头,有一次,放学路上,章辉捡到一块进口的26钻高级女表,母亲马上带他把手表交给有关部门,这一拾金不昧的行为受到县有线广播的表扬,这诚与信的种子也开始播在孩子幼小的心田。
他们兄弟的事业有分有合,各得其所,棠棣联辉、五叶并茂。在陈章辉递过来的名片上,印着他任董事长的香港福信投资有限公司的徽记:五角星中间一颗象征富贵的钻石,五个金色和红色组成的叶片呈旋转状,给人以推进式发展的动态感。
陈章辉说,这围绕着中心钻石的五个叶片代表我们五个兄弟姐妹,这徽记象征着以母亲郑秀英为核心的五个兄弟姐妹,携手合作,共创祥业、共谱华章、共造辉煌。
为了协助大哥干一番事业,前几年,章辉把自己的事业暂放一边,决然担任起厦门祥业房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把千斤重担挑在肩。章辉在苏州有很好的同学关系,他毫不保留地把这些关系介绍给二哥章明,帮助章明在苏州大展宏图。前不久,他们兄弟又联袂兴建32层的厦门福信金融广场等项目。此手足之情,悠悠殷殷。
问情那得亲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陈章辉说,他所以这样做,全是时时牢记着母亲郑秀英的教导。母亲经常说:“你们五个同胞兄弟姐妹就象一个巴掌,伸出去是五个指头,合拢起来就是一个拳头。只要团结起来,就一定能干出一番事业。
人们称颂育子成龙的秀英女士,啧啧赞扬着她的母之爱。今年初春,她的母校崇贤中学校友总会推选她为名誉会长;永春县女三胞联谊会也选她担任名誉会长;她还当选为永春县政协委员。
秀英女士告诉笔者,她只是做了点微薄的事,却给了这么多的荣誉。祖国和家乡才是真正给我们母之爱,象三春的阳光那样温暖,怎能不激起家乡儿女那拳拳的——
寸草心
郑秀英今年66岁,前年刚刚过了本命年。1933年,她出生于石鼓镇凤美村,一个从贫困走向殷富的农民家庭。其乡村民风淳朴,素有“邹鲁遗风”;父亲思想开明,不信“男尊女卑”那一套,从小送秀英上学念书。秀英也争气,高小以上,每学期都考第一名。后来考进县城崇贤中学,成为全村第一个女中学生,乡亲们说她是凤美村飞出的一只金凤凰。
土改时,秀英告别母校,回乡参加社会活动,又是扫文盲,又是教唱歌,还组织妇女耕山队,被选为村文教主任。
1952年永春县城五里街成立供销社,郑秀英被调到供销社工作;1956年又调县医药公司,担任计划统计工作。她经常深入市场调查,每月写好统计分析,每季度写好调查报告,为医药公司的计划安排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
有人说,要是改革开放政策提前十年、二十年,郑秀英女士肯定也是一名驰骋商海的女将。她先后在供销社、县医药公司、县华侨公司、县糖烟酒公司从事会计、出纳、统计、计划等商业工作,谙熟从商之道。她眼光敏锐,处事果断,帮助孩子们赢得一个个发展良机。
一九九二年初,永春县委书记洪辉煌把郑秀英接到县委办公室,请郑秀英对家乡的建设多作贡献。洪书记介绍了几个计划引进外资项目,其中一个是坑仔口发展矿泉水资源,郑秀英果断地说:“这个项目就留给我开发好了。”于是她通知陈章辉从厦门赶回永春实地勘察,认为这是个大有前途的开发项目,并与大儿子章根一起商定,兄弟俩投资一百余万,交小女婿林育红负责,创办起祥业矿泉水有限公司,生产“奇帆牌”矿泉水应市,既造福家乡人民,又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家乡永春实施旧城改造,郑秀英对章根和章辉说:“俗语云,富贵不离祖,你们兄弟应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参与家乡的旧城改造。”县城闹市中心,县领导同意把这块地批给章根、章辉兄弟投资开发。秀英觉得这儿人流量大、交通方便,是块旺地,便积极支持章根章辉兄弟筹资五百万元买下这块地皮,兴建一座由一栋十五层主楼和五栋裙楼组成的“文彬商业城”,以纪念慈父陈文彬先生。同时把矿泉水及商业城利润捐给县政府搞公益事业。
“文彬商业城”设计过程中,郑秀英亲自与设计人员一起探讨最佳设计方案,她提出三个合理化建议均被采纳:一是减少横梁,既美观又不影响工程质量;二是把原在室内的楼梯改在室外,多腾出一个店面,又方便顾客上二楼商场买东西;三是原来二楼最后一间店面必须从另一间过路,改为各有通道,更改后这些楼房马上售出。这三个更正方案,减少损失、增加收益几十万元。连设计工程人员也感到惊讶:“想不到郑女士还有这方面的天才。有其母必有其子,难怪你的儿子开发房地产这么精明。”
“滴水之恩,报以涌泉”,郑秀英一再告诫儿女们:“苟富贵,勿忘乡”。教育子女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反馈社会,报答社会。她对子女们说:“你们的事业能发达,靠的是党的政策,是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忘了这一点,就是忘本。”
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她极力支持儿子不忘回报社会。在秀英女士的倡导下,1991年11月,大儿子章根捐资10万元给母校永春华侨中学,设立奖教奖学基金。1992年2月,章根与章辉一起捐资150万元给厦门市教委作奖学奖教金。1993年10月三儿子章辉、二儿子章明一起又捐资给厦门水产学院100万元,设立“福信教育基金会。”
今年4月,陈章辉又为三明四胞胎捐资20万元,设立了“福信‘好聪明’关心儿童成长教育基金”。在省政协七届三次会议上,这位新委员提出了关于捐办教育公益事业的建议,引起了港澳委员们的浓厚兴趣,认为这是建设教育强省的一条良策。陈章辉是针对侨乡一些地方侨建学校宏大壮观,而师资、生源不足的情况,提出这项建议的。他建议省政府在全省按不同层次列出100所大、中学校,由华侨、港澳台乡亲或独资,或集资认办、认建,再把本来要拨给这些学校的教育经费充实到经费匮乏的学校去。从而把旅外乡亲办学的积极性有效地、持续发挥出来。
郑秀英女士治家教子有方,儿女们均是事业有成。秀英要子女做的事,她自己先做。儿子们平时给秀英的钱,她舍不得花,积攒起来,省吃俭用,慷慨解囊,分别捐资10万元和15万元,为华侨中学和崇贤中学设立奖教奖学基金会。今年初,郑女士又致信永春县陈金榜县长、刘声洽副县长,表示欲捐资50万元投入县教育中心的建设,决心尽力为家乡公益事业多作贡献,并以身作则引导子女致富不忘家乡,同心兴学助教。
秀英女士以她的一言一行,伴随章根、章辉俩兄弟成长的脚步,谱成一曲新时代母爱的颂歌。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