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绥国·
雪山岩是历经千载沧桑、几度兴废、盛世重光的庄严梵宇,是镶嵌于闽南金三角内地、永春首号高峰雪山之阳的一颗璀灿佛珠,因其风光独特、净土独幽、传奇独具而成为闽南旅游胜地之一。
雪山是戴云山脉南部最高峰,永春群山之宗,是晋江上游桃溪的发源地。海拔1366米。高峰拔萃,巍然耸峙,高插云汉。山势博衍数十里,其南为永春,北为德化。《闽书》载:“秋天开朗,可见泉中诸峰,地界永德”。《永春县志》载:“雪山在治西距城六十里,高度称永地诸山最。绵亘四五十里,界永、德二县之间,全县之祖地也。桃溪之水出于其阳,……登其巅,遥见泉郡主山焉……”《德化县志》也载:“冬月积雪其上,曦阳数日不消,产茶绝佳,树多唐时所植。秋睛登眺,可见泉城、北山、紫帽诸峰。”清初秀才黄宪文有诗日:“彤云密布六花飘,翘首层峦积态饶。看到诸峰新霁后,宛然天半晒琼瑶。”现在海拔700-1000米的山麓坡谷地,分属永春县呈祥乡、锦斗乡和德化县盖德乡所辖,居民以农、林、制茶业为主,物产丰富,民风淳朴,公路四通八达,登游日见方便。
《永春县志》又载:“雪山岩在雪山上,有池四时不竭。”该岩始建于唐光启年间(885-888年),原名碧莲岩,因山顶凹一湖宽舒平坦,其形胜如莲花座而得名。北宋名僧太净、古平住此修佛。古平更以百草济世,颇孚民望,南宋初禅寂,民就骸塑像奉为神祗。隆兴元年癸末(1163年)乡民合力拓建;易名雪山岩,俗呼雪山洞。中辟大池,左凿一井深四五丈,水常不竭。历招僧人住持,设租奉祀惟谨。前后数百年间,修葺所需俱由雪麓五保四姓(亭上黄、西川黄、当魁陈、仪林司寇、云路吴)均分共事。如咸淳三年丙寅(1266)大修,重装祖师宝相三尊;乾隆元年丙辰(1736)重建岩宇,鸠金达一百七十余两;光绪二年丙子(1876)下丈失火,亦及时修复整新。每年两次请香求熟,“凡水旱时疫,有祷悉应”①,三月十九佛诞,庆典尤隆。“洞内茗芽最古味厚,虽武夷、九峰所产莫过焉。”①雪山绿茶广植精制,自清至民国初年,由泉州转销各地,蜚誉八方。
明清以还,文人墨客纷纷来游,留下不少名篇佳句,为寺添彩。邑中士子乐居岩院攻读,屡多上进。如明东阁大学士李廷玑(号九我)《咏雪山》诗云:“竹楼晴日好,携友一登山。人影茶旗外,樵歌薜径间。澄潭沉碧藻,古柏郁禅关。回首三千界,白云心与闲。”清代德化秀才郭载岷有诗云:“法菀松枝悬玉韵,依稀三白调阳春。”永春士子林奋珠有词云:“雪山古洞三分白,山压群峰第一高。”武探花周自超、举人郑翘松也曾远道来游,留诗赞颂。
清未至本世纪四十年代,岩寺失修,法务衰微。迨至六十年代寺宇倾覆,原墟改为他用。八十年代开放改革,国运中兴,民康物阜,佛运昭苏。海峡两岸日趋三通,闽台佛教界交流渐见密切。1988年,台北广承岩寺方丈释传斌组团回大陆观光。于畅游四大佛教名山之后,折回永春谒祖省亲,忍看雪山佛地之零落,发愿复建。释传斌、道空师徒秉弘法利生、造福桑梓之志,捐资累达100余万元人民币,委托黄肯堂主董其事,承政府支持邀集各界贤达组成修复委员会共襄义举。鉴于旧岩文物无存,高山多雾,议决另择向南吉地奠基,不受传统土木营造法之囿,采用钢混砖石结构、仿古装饰营造法,延请泉、永名匠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天时地利人和兼得,工程进展十分顺利,历时两年多终于1992年壬申仲冬竣工。②
重光之雪山岩,其胜概已远胜畴昔矣。主殿巍峨宽敞,九龙朝瑞,脊高16.7米,内高7.2米,肩辅钟鼓二楼,两翼僧楼、经堂相对,庭前环以回廊凉亭,均琉璃瓦饰顶。山门坐子向午兼壬丙,岩匾由全国政协副主席、佛教协会会长赴老朴初手题。殿前三台护坡,新辟公路直适寺前,车旅称便。殿内新塑法师五尊,乃释伽如来、观音菩萨、地藏菩萨、护法二神也,庄严传神。古平祖师宝像,恭迎进殿,并重粉金身。“大雄宝殿”金匾乃永春县长陈金榜所题。对称楹柱,联书俱佳,皆古今俊士所作③。总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占地约8亩。
重光之雪山岩有四大特色。所处海拔高度乃全邑最高者,此其一也;建筑工艺中西合壁,造型最为新颖,风格独特,此其二也;主殿横跨16.7米,中高17.0米,乃全邑宗教殿宇之最壮观者,此其三也;如来宝像通高4.10米,底座高1.70米,全高5.80米,乃目前邑中佛像塑像之最高大者,此其四也。
雪山岩已获上级政府批准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自兹而后,佛日长辉,法轮常转,山灵钟秀气,佛慧毓人文,国泰民安被荫,风调雨顺蒙麻,而雪岩胜地亦当辉光悠远惠世无疆矣!
有诗为证:
两岸文缘共一宗,长辉佛日瑞云雍。
千秋古刹翻新史,无限风光在雪峰!
〔注〕:
①引自《仪林、霞寮寇氏族谱》(民国32-33年修,手抄本)所录旧谱《雪山岩记》。
②雪山岩重建落成庆典于1992-12-22日隆重举行,传斌法师、道空法师与台湾旅游团一行共43人参加盛典,台北市永春同
乡会理事长黄金如及旅台乡亲王近仁、潘世艳、林世昌、林保泰、李文岩等赠贺联四对。《修建雪山岩碑》由林绥国撰文,建委会立。
③固定楹联尚待审定上柱。现有的楹联是重光时台北贺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