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文史资料全文库

民国人物传

发布日期:[2016-08-16] 阅读人:1637  字号:      
·刘汉瑶· 潘节文 潘节文,永春达埔人。辛亥革命时,他在南京陆军第四中学念书,为了参加革命,中途辍学、赶回福建参加革命工作,曾荣获四等勋章。他和庄育才,庄文泉先在同安灌口农场密筹培训武装力量,力图在反袁斗争中光复各地。曾奋战在灌口,泰仔湖等地,连战皆捷。然而省垣及厦泉于彼时已相继失利,大势几元可为,同志间也迭函劝潘等回籍待时,潘却认为辛亥革命和反袁斗争在道义上深得海外侨胞的信任和支持,经济上得到广泛的筹募资助,且有数月之准备,不可无疾而终。特与庄育才等人共商,愿效黄花岗故事。当即调集灌口,海澄三五贯等地民军二百多人,围攻同安县城,一举攻克之。原拟次日转移边区各地,开辟新的据点,以困扰敌军,造成时势。讵意敌军星夜调大队赶至包围反攻,相持至翌日中午,城被攻陷。潘节文、庄育才和无数革命党人在激烈的巷战中壮烈牺牲。 余逢时 余逢时,永春城郊洋上人。早年留学日本,参加孙中山先生创组的中华革命党,之后奉命和王荣光、肖其章(长汀人)回福建,参加反袁斗争的“二次革命”。王荣光回闽南开展工作,余逢时和肖其章等人留居省垣秘密活动。事泄,为北洋军阀李厚基所捕,严鞫不屈。余尚慷慨陈词:“只有断头党人,绝无求生害仁的投降党人!”和肖从容就义。 郑玉指 郑玉指,永春仙夹东里人。早年侨居马来亚的槟榔屿,是华侨领袖之一。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日本东京倡组中国同盟会之后,为了筹措起义经费,孙先生先后派出同盟会员出发至西贡、新加坡、槟榔屿,暹罗、吉隆坡、海防、仰光等地建立同盟会分会。旅居海外的侨胞,对于日益腐败的清朝政府早就深恶痛绝,一经发动,就纷纷加入中国同盟会,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这个组织的骨干和中坚,忠诚地追随孙中山先生从事革命,对辛亥革命作出过重要贡献。现已知永春华侨在当时加入同盟会的有林亮祖、林采仁、林有泽、陈栋梁、林充挺、郑玉指、颜国隆、颜国年、颜焕昌、叶立贻、黄富引、林传织等。 中国同盟会槟榔屿分会是继西贡、新加坡分会后于一九○六年九月成立的。郑玉指是第一批会员,多次参加孙中山先生召开的“重要骨干”会议,聆听孙先生“鼓其勇气,秉此良机,重谋大举”的教导。郑玉指等华侨在革命斗争中出力献款,特别是一九一○年,孙中山先生的眷属到槟榔屿避难,蒙受多方照顾和资助,集款供给衣食日用。一九一一年三月二十九日广州黄花岗起义用款最巨,决定这次起义的会议就是在福建侨胞人数集中的槟榔屿召开的,广大华侨积极为革命捐输。 国民政府成立后,孙中山先生出任临时大总统,对支持共和革命的有功人员和华侨给予奖励。郑玉指获得的是以“临时大总统孙文”名义于中华民国元年三月初一颁发的“旌义状”。内容是“郑玉指于中华民国开国之始宣扬大义,不遗余力,特给予优等旌义状”。 颁给郑玉指的旌义状 第1151号的入会证书 孙中山先生在同盟会成立后,往来于日本、南洋、欧美各地,除了建立革命组织,宣传革命道理以外,还联络会党,筹措款项,目的都是为了组织起义。当同盟会组织扩大到越南西贡之时,华侨奔走相告,形势大好。最近永春县文化馆在旅越华侨颜如云先生的故乡达埔老家陈征集到他于中华民国二年四月廿九日由同盟会会员王宗文介绍参加中国同盟会西贡支部的入会证书,证书号码列一千一百五十一号。可见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深得人心,备受华侨的支持。广大华侨积极参加并作出贡献,体现了他们光荣的爱国传统。 颜如云参加同盟会入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