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文史资料全文库

李延年博士生平述略

发布日期:[2016-08-16] 阅读人:1637  字号:      
李延年博士,永春桃城人,1906年生于北门内文昌宫边故居。幼年就读家乡学校,性聪慧,兼以力学,成绩优异。十七岁丧父,翌年随家迁至厦门,仍继续求学。1926年到吉隆坡,,欲谋枝栖,逗留两月余,未得。后转至新加坡,在其父所营之出入口商行工作。日间做工,晚上补习英语,努力攻读,力求上进。在新加坡一住十年,工作勤恳认真,为人所称誉。 1936年移居吉隆坡,在夏霸义利洋行工作,负责橡胶买卖。1945年在吉隆坡买下地皮,开始营建李延年大厦。1953年向其大姨借一笔款,加上自己资金,创办万利有限公司,经营橡胶业。但他仍在夏霸义利洋行供职,万利公司则交其兄管理,至其兄退休才亲自经营。1962年以后则从事地产和建筑业,在吉隆坡巴生路一带建屋,取名友乃德花园。二十年间,建屋至数万间,其规模及获利超过橡胶业。他在吉隆坡还拥有庞大的屋业,如入打灵区的东南亚花园、甲洞花园,巴生路的李延年花园,白沙罗区的丹斯里李延年花园。 李延年以其卓识与魄力,善于把握时机,而能辛勤奋斗,终于成为名震新马的大实业家。他开设的商行有李延年有限公司和东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在香港也开设宗联有限公司等商行。 如果说,前半生,李延年博士辛勤于白手起家;那么,后半生,他便倾心于慈善公益事业了。 在1982年9月18日于怡保中华中学为李延年博士举行荣休欢送的大会上,大会主席邱祥炽先生说:“过去十多年,他曾将大笔金钱分散给大、中、小学,医院,盲人院及其他慈善社会公益事业。”称誉李延年博士是“一位对社会作出真正贡献的人”。他曾指赠: 拉曼学院一百万元; 同善医院七十万元; 马来亚大学癌症治疗中心一百万元; 吉隆坡黎明小学二十五万元; 中华独立中学二十万元; 马来西亚永春联合会奖贷学金十五万元; 雪兰莪中华大会堂1981年第一届文化节十万元; 芙蓉中华中学礼堂建筑费五万元; 其他捐赠五万或十万给慈善或教育事业的不胜枚举,综计当不下数百万元。 他对托儿所、中小学校和高等学校的捐助非常热心,对兴建医院的捐助特别慷慨,晚年尤致力于设立养老院的计划。其实,他对社会的贡献是无法以金钱计算的;他对社会的作用是无价的,远远超过了可以计算的金钱。他曾这样说过:“我们来也空空,去也空空,我们的一切都是取自社会,但是,我们的生活需求只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应该尽力贡献社会。”他确实做到尽力贡献社会。他认为一个人所需要的“乐”,不是讲究物质享受的“乐”,那是消极的。人要讲究的“乐”应该是积极的、精神上的;它不是“小我”的。从大处讲,要“乐在天下”;从小处讲,要在工作的乐趣中去求得精神上的振作和安慰。他认为一个人在勤苦工作中才有快乐,生命才有意义。这就是作为大实业家的李延年博士的人生观。因而他又成为名闻新马的大慈善家。 李延年博士先后担任的社团职务有: 马来西亚中华商会联合会会长、副会长; 马来西亚福建社团联合会主席; 马来西亚永春联合会主席; 雪兰莪中华大会堂会长; 雪兰莪福建会馆主席; 吉隆坡永春会馆主席; 雪兰莪同善医院主席; 雪兰莪精武体育会会长。 “为行善而行善,为服务社会而服务社会的人,不求歌颂,亦不求报酬,但两者终将到来。”这是1982年9月18日马来西亚福建社团联合会、马来西亚永春联合会等十大社团在怡保中华中学大礼堂举行欢送李延年博士荣休大会上,大会主席邱祥炽先生说的。李延年博士于1975年荣获马来西亚最高元首封赐P、S、M、丹斯里勋衔;1975年马来西亚大学赠予名誉法学博士学位;1978年雪兰莪苏丹封予拿督勋衔;1982年马来西亚福建社团联合会第十大社团推举他为永久名誉会长。这些都是对这位大实业家和慈善家的歌颂和报酬。但“一位对社会作出真正贡献的人”,所得的报酬何止于此呢! 至于李延年博士对家乡的热爱和贡献,那是有口皆碑的。五十年代初,永春旅外华侨为改善家乡医疗条件,发起募建永春医院新址的时候,他即捐建宜守楼一座为病房,使募建新址工作如期完成。1956年秋,他返乡参加该院新址落成典礼。近年又捐资一百万元,为永春医院建门诊大楼一座。该楼占地十四亩,主楼建筑面积6397平方公尺;中部七层,高29.4公尺;有房计二百二十间。这充分体现出他对故土的热爱。令人惋惜的是,当他正想为家乡多所建树时,病魔竞夺去了他的生命。 1933年三月七日零时三十分,李延年博士病逝于吉隆坡寓所,终年七十八岁。 他的令名象巍峨的鹏峰一样永存于桃源故土! (本文据马来西亚永春联合会艮禧纪念特刊有关李延年博士生平的文章写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