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永春达埔的妇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织妇女会,投身到土地革命的洪流中去。在安南永德游击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涌现出许多动人的事迹,为永春妇女革命斗争史增添光辉的一页。
“唤起工农千百万 不周山下红旗乱”
1930年夏,李南金在上海中华艺术大学毕业,由中共福建省委派回永春开展革命工作。他在家乡达埔的达新学校任教,以学校为据点,在达埔院前一带,先后建立了儿童团、农会、妇女会、互济会等组织。在此基础上建立中共达埔支部,发展李剑光、李世全、李准等人入党,为党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
当时达埔的院前、羊角、圳古等地,发展成为革命据点。李南金、吴国清等在院前秘密活动时,经常在陈俭家作联络点。陈俭积极参加活动掩护地下同志,负责通讯联络,宣传发动妇女群众,是达埔较早参加革命的女同志。她弟妇潘亲也同时参加。
同年冬,李南金领导开辟以安溪佛仔格为中心的安南永特区,并兼任特区书记,大力发展党、团、农会、妇女会组织,为革命积聚组织力量。
1932年春,李南金在执行任务中不幸被捕牺牲,使安南永特区的革命受到很大的损失。在这严峻的考验时刻,李素明在她二兄李剑光的熏陶教育下,毅然走上革命道路,参加了共青团,积极参加除霸反匪斗争。同年8月间,她参加中共安溪县委举办的青年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在训练班加入中国共产党,结业后任永春妇女会主席。
李素明在任妇女会主席期间,积极宣传革命真理,足迹遍及安南永边区的穷村僻壤。所到之处,发动众多妇女参加妇女会,带动不少青年妇女,冲破家庭牢笼,投奔革命队伍,经过革命斗争的锻炼,成长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妇女骨干。例如羊角的姚金英任红二支队随队宣传员,岩峰的潘月华任过永春特区妇女部长。
妇女会主要任务是开展政治宣传,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革命道理,反三座大山,反封建的四权(君权、神权、族权、夫权),反三从四德,反封建礼教,把广大妇女发动组织起来。宣传主要形式是把这些内容编成歌谣,如《红军纪律歌》、《冲锋决战歌》、《农民歌》、《反对剥削歌》、《反对旧礼教》、《十劝妹》、《八劝哥》等,配以当时社会上流行的《苏武牧羊》、《雪梅思君》、《五更鼓》等曲调。这些歌谣的内容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妇女群众的疾苦,阐明党的主张,革命的目标,革命队伍的纪律、制度等等,通俗明白,好唱好记,深受妇女姐妹的欢迎,并广为传唱。
1932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闽南游击队第二支队(简称红二支队)在安溪佛仔格成立。11月,中共安溪中心县委成立,李剑光任书记,领导安南永德的革命斗争。在安溪中心县委领导下,达埔的妇女在游击武装斗争中,随着红二支队的发展壮大,宣传群众,打击敌人,做出了许多贡献,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业绩。
“中华儿女多奇志 不爱红装爱武装”
在安南永德游击战争中,达埔妇女们有的把家里的粮食拿出来给游击队,把房间让出来给游击队住,为战士洗补衣服;有的为游击队站岗放哨,跑交通搞联络,送情报探敌情;有的参加游击队,拿起刀枪,冲锋陷阵,英勇杀敌。所以,有的同志说:“那个村的农会、妇女会没有组织起来,我们的队伍想要在那里立足,是非常困难的。有了农会、妇女会的组织,我们开展工作就顺利得多了。”这话是千真万确的。
1932年冬,游击队准备惩办达埔土豪潘嗣历。李素明先去察看潘家住房的内部情况,提出行动时应走路径,掌握潘嗣历行踪的规律。以潘同厝的妇女陈惠兰为内应,开门接应游击队。里应外合,顺利地处决了这个作恶多端的土豪,为达埔人民除了一害。陈惠兰从此离家参加革命,任过永春特区妇女部长。
达埔金星村洪椒(又名洪宝贞、洪碧玉)的养父张德,坚持反动立场,处处与游击队为敌。洪椒秘密参加游击队后,提高了觉悟,向领导表示要大义灭亲,为民除害。她带了颜泗德等三名游击队员,以回家为名,径自上楼和张打招呼,泗德等即从后面开枪将其击毙。洪椒受到领导的表扬,后她到晋南继续做妇女工作,任过梅岭区区委委员。
1933年7月,永春特区党委在达埔新溪湖丘祖厝,召开“自由婚姻宣判大会”,出席群众五百多人。大会宣传婚姻自主,批判封建买卖婚姻。由大会临时组成的人民法庭,审理一起婚姻纠纷案。女青年陈镜(黄每的童养媳)亲自出庭申诉,说明原黄家婚姻是父母包办,本人不同意,要求废除婚约,而与自由恋爱的郑拔结婚。经三方查证属实,根据郑镜要求,批准她和郑拔当日结婚。此事轰动一时,影响很大。8月,特区党委批准游击队员黄灶举行新式婚礼,不坐轿,不请客,不铺张浪费。游击区的妇女有了婚姻的自由,愉快地唱着《妇女解放歌》,更加热爱革命,妇女会组织也随之扩大起来。
1934年9月中旬,共青团安溪中心县委宣传部长兼永春特区区委书记李素明参加岩山反击战,她独当一面,挡住一路敌军二三十人的进攻。她在战斗中英勇善战,战斗空隙对敌士兵进行政治宣传,瓦解敌军士气。一名俘虏敌兵说:有一个永春妇女,手拿二十响卜壳枪,很是厉害。这就是李素明。
1935年3月,游击队攻打大演村洪和尚(民团头目)的炮楼,捕获其爱妾和弟妇。到圳古时,红二支队政委李剑光把这两名女俘交给姚金英看管。这时,敌人围攻,队伍转移。金英带女俘到后格仙洞,敌人上来了,两个女俘想呼救,企图引国民党军来解救她们,情势紧急。金英急中生智,举枪对准她们说:“再喊就先打死你们,然后再和他们拼了。”她俩一见此状,吓得面如土色,连说:“不敢,不敢。”乖乖地被押到深坂交给游击队,机智勇敢地完成了任务。
在这期间,随红二支队一方面行军作战,一方面宣传发动群众的达埔妇女就有李素明、姚金英、洪椒、邱圆、郑恋等人。她们风餐露宿,缺衣少食,为求翻身解放,视死如归,毫无怨言。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
红二支队在游击战争中不断打击消灭敌人,清除了国民党大部分地方势力,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这吓坏了国民党当局,他们一方面调兵遣将,对安南永边区进行“围剿”,一方面对游击区大肆搜捕,捕杀地下工作人员,滥杀无辜群众。
1933年5月,敌人围捕达埔院前群众,陈俭也被捕去。她想:“宁可死自己,也不能害同志。”坚不承认,被关押至农历十二月,到十九路军“闽变”时才放出来。
1934年5月12日,达埔民团颜沧溪到处搜捕我游击队,在光烈村捕去我妇女宣传员潘蕉,进行杀害。
1934年8月,达德妇女会负责人王吥和她儿子潘克集在玉斗被捕,经受审问拷打,坚决不吐真情。敌人在玉斗街后的小山上挖一土坑,将她母子推进坑内,埋上半截土,威胁她要坦白自新,可免一死。她母子坚信革命真理,视死如归,决不屈膝求生,被枪杀于坑中。
1934年9月25日,夹漈洪和尚民团搜索东溪乡,捕去妇女宣传员蒋文、蒋勉。蒋文一心想再奔回队伍,挣脱绳索,跳下深涧,被敌人当场枪杀,砍下头颅,带到夹漈祖厝“示众”一天,惨不忍睹,群众莫不为之垂泪。蒋文、蒋勉是达埔金星村人,因参加革命,曾被捕陪斩过。经此折磨,她们更加痛恨敌人,找到队伍,积极工作,表现出百折不挠的革命意志。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进行长征,北上抗日。国民党纠集重兵,在军事“围剿”的同时,实行“七分政治、三分军事”的毒辣手段,收买叛徒,从内部进行瓦解破坏,斗争形势越来越复杂残酷。
在狮峰战斗为照顾游击队伤病员而被捕的林记(达埔东园人),于10月15日,国民党省保安三团团长马鸿兴在永春县各界欢迎肖敬的大会上,和颜本(少先队长)被捕出枪杀,以此作为欢迎场合,残忍至极。
1935年1月,圳古吕劝为游击队打听敌情,在洑溪祖厝被民团抓捕杀害。
1935年2月1日,潘月华到东区组织妇女会,在罗口被保安九团彭棠部抓捕。她机智对付,坚不泄密,敌人认为她态度强硬,判处死刑。后改为徒刑三年,关押到抗战爆发,国共合作时才放回。
1935年10月3日,李素明由于叛徒范秀的出卖而被捕。她大义凛然,斗顽敌,斥叛徒,坚贞不屈。在狱中,她鼓励同牢战友要坚持革命气节,不能自新。她说:“是我们发动群众起来革命的,如果我们自新了,带敌人去抓群众的又是我们,那怎么行呢?我们宁死也不能自新,更不能投敌叛变。”在她的教育鼓励下,同牢战友李连坂、李炮、李池均坚强不屈,和李素明一起,于1935-10-30日在永春西较场壮烈牺牲。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达埔妇女为革命而牺牲的烈士除李素明、潘蕉、王吥、蒋文、林记、吕劝外,还有潘鸯、黄八等8人。曾被捕审问遭受刑打而坚持斗争的有陈俭、徐连等十多人。她们都是英勇不屈,坚不泄密,没有一个变节叛变的,表现出一个革命者宁可牺牲自己,决不出卖组织和同志的高风亮节。这是很难能可贵的,也是达埔妇女值得骄傲自豪的。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激励着后来人前仆后继,沿着先烈的血迹前进。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达埔妇女发扬光荣传统,坚持革命斗争,终于迎来翻身解放的幸福日子。
(据泉州市《妇运史资料简讯》1985年第4、6、14、16期的有关材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