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文史资料全文库

李和元养脾散

发布日期:[2016-08-16] 阅读人:1637  字号:      
李和元养脾散是永春著名的中药散,医治胃病,疗效显著,百余年来,驰名东南亚各国,现在仍然是永春外销的重要产品。 养脾散是永春县达埔乡岩峰院前村李姓的一家中药铺“和元堂”所创制的,至今已历八代,时经两百多年。最早的创制人是乾隆年间的李维铨。李维铨,字文度,号广仁,生于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卒于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弱冠曾攻举子业,但有志而未酬。壮年转而习医,医术甚精,医德也很高尚,族谱的赞语,说他“壮精岐黄,悉以济世为念,如是者几十年,都人咸啧啧称焉。州主恭其行谊,礼以宾筵,赠匾曰:‘齿德全芳’,盖尊其孝而重其德也”。 维铨长子汝温(公元1736-1820年),承父业,习中医,中年与弟汝滔、汝隆到江西河口(现江西铅山县),开了一家德全堂药铺,制炼丹散,疗效甚著,远近闻名。汝温为人治病,即使是穷苦人家,也必尽心治疗,售药尤其小心谨慎。晚年回乡,继续在家乡院前行医。他的两个侄儿奕楫和奕杖都继承医业。 奕楫的儿子曾瞻,也是学医的,而且精于脉理,人称得其父祖秘传。医德也很好,有危急病症的,虽三更半夜叩门求诊,莫不出诊施为其治。 奕杖的儿子曾闪生于道光二年(1821年),卒于光绪九年(1883年)号霁轩,也是一个名医,和元堂药铺,是他开设的,李和元养脾散之名自此始,还监制一种胃苓散,时人称赞他“炼制丸散,最有神效”,李和元养脾散,从此闻名遐迩。此散能健脾补胃,消积止呕,对疗治脾胃衰弱、食欲不振功效显著,对水肿黄疸都有疗效。解放前,如长途挑运的脚夫,日晒雨淋的农民,因不能按时进餐、或常饮冷水,以致逐渐积成胃疾的,用此散配调米汤饮服,疾可得痊,所以很受体力劳动者欢迎,南洋的种植园工人,尤其喜用此散,因而畅销东南亚一带。 从林维铨至李曾闪,经过四代,历时150年积累经验。自设立和元堂以后,名声大振,加以李曾闪“业善术精,情平心细”,行医以济世为主,深羞垄断之术,时人至称之为“地上行仙”,李元和养脾散亦以其用料之纯,制作之精,一直享誉至今而不衰。 李曾闪之后,其家族裔,三代之中,均有以中医闻名的,如李南金烈士的父亲李原灯就是一位颇有名望的儒医。其中汝滔后裔的一支李克坡(曾闪堂侄)迁居德化赤水,亦“精于岐黄,远近有求,辄即应请,不辞劳,不言受”,为人所称赞,他所经营的赞德堂,也是一间颇有名气的药铺,名闻闽西北各地。 李和元堂经营至1956年,归入公私合营的永春医药公司制药厂。和元堂养脾散,继续归该厂生产,1968年改为“永春参桂养脾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