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文史资料全文库

台湾屏东尤氏宗亲回乡寻根谒祖

发布日期:[2016-08-16] 阅读人:1637  字号:      
台湾省屏东县恒春镇尤氏宗亲回大陆谒祖团一行二十二人,于今年十月中旬回永春寻根谒祖。他们于十月十三日抵达永春县城,十四日前往蓬壶魁源、达埔蓬莱祭祖,十五日去南安南厅祭奠尤氏开闽始祖、驸马都尉尤思礼之墓。然后告别乡亲经香湾返抵台湾。 尤氏拜祖团一行虽行色匆匆、时间短暂,可他们却受到当地政府的热情接待,乡亲的热烈欢迎。他们谒祖扫墓,访亲问故,深有所获。他们查族谱知渊源,考史迹明现状,更是不虚此行。他们有“恒春源自永,春光常驻;敬祖毋忘谒,祖德长馨”“双水一脉出,千枝同根生;今朝欣团聚,天地喜更新”“遥望海天期一统,远怀桑梓盼三通”的感想和期望。他们还表示将再度回乡谒祖,更将让一些年青的尤氏后昆回来看看抚育过他们的祖先的这一片大地,使之数典不忘其祖。 一、尤氏远祖、入闽、入永、去台的简况: 尤氏的远祖据载乃周文王之第十子名明,封于沈地,因以沈为姓。 尤氏入闽开宗始祖原姓沈名思礼,唐河南光州固始县人。咸通年间(860-873)随闽王王审知入闽,后尚其郡主,官驸马都尉。因避讳,乃将沈字去水留冘,冘正化尤,是为尤氏入闽开宗始祖。定居于武荣金田(即今之南安南厅乡)。 尤思礼之玄孙讳杨偕弟柳自武荣入永春,居蓬壶之魁源,是为尤氏入永之一世祖。尤扬派下蕃衍至今已历三十七世。尤扬十三世孙尤淙由蓬壶出祖达埔蓬莱,迄今亦为达埔之望族。 尤扬的二十六世孙名友渐于康熙年间(1678-1683)迂居台湾,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 二、谒祖盛况:台湾屏东县恒春镇尤氏宗亲一行二十二人,于十月十二日由杭州乘飞机抵厦门。县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苏中亚、县中旅社颜文肯同志以及尤氏族亲代表共八人到机场欢迎,并在机场合影留念。 十三日谒祖团一行由厦门乘车抵永春县城。县中旅社组织大鼓唱、南音鼓乐在云龙桥头欢迎。鼓乐声阵阵,鞭炮齐鸣,使几位年过古稀的台胞流下了热泪。市对台部王部长、姚科长,县谢雪芳、苏中亚、林金星、洪鹏景、李松柏等领导以及县台湾事务办公室、县委统战部、县侨办、县侨联、县中旅社等部门领导在县中旅社亲切会见了谒祖团一行,一一握手,致意问候,并合影留念。县中旅社设宴招待台亲,气氛热烈,体现了两岸心相连的喜悦深情。欢宴后,县长林玉壁会见了谒祖团一行,并与他们亲切交谈。接着,县中旅社为他们安排了演奏南音鼓乐和南音清唱专场,并放映了《生机盎然话永春》录像。 十四日清早,谒祖团在县台湾事务办公室、县中旅社等有关领导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乘车抵达祖地蓬壶镇,受到镇政府和乡亲们的热烈欢迎。祖地汤城、魁园宗亲设了三个欢迎站,他们跨进祖地汤城村口,亲人们献上鲜花,鼓乐、鞭炮齐鸣,迎进村中。打狮队、南音鼓乐队簇拥着谒祖团一行直达魁园祖祠,祭桌上摆着三牲祭品,悬挂着“海山异域,宗情无限,千里寻根归古邑;风月同天,会晤有期,一朝访祖相聚魁园”对联:十时过后,乡亲们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会,千余人穿红着绿男女老少聚集祖祠广场欢迎台亲一行。会上,魁园尤氏宗亲代表和恒春谒祖团代表,以及来宾代表分别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向台湾亲人赠送“宗谊千秋”挂匾。近午时,拜祖团一行在鼓乐的伴奏下,举行祭祖仪式,蓬壶镇政府设午宴接待台亲,镇长致祝酒词,席上欢声笑语浓,频频举杯互相祝福。宴后,两岸乡亲一起合影留念。 三时许,谒祖团一行到达达埔蓬莱村,村口雄健的四头舞狮、南音鼓乐队把亲人迎进村中。欢迎会上,乡亲们为亲人表演了精彩的打狮。台胞呷着故乡茶,品尝了故乡风味。离别时,蓬莱宗亲向台湾亲人赠送了宗谊锦旗和茶叶、柑桔、老醋等故乡土特产。 十五日早,谒祖团一行在县中旅社颜经理的陪同下,驱车抵南安县南厅扫祭尤氏始祖“驸马墓”。 谒祖团中有二十人是年过花甲的,最大的八十二岁,座谈中,他们多次称赞大陆开放政策好,希望祖国统一早日实现,共为振兴中华出力。他们真诚情谊给乡亲留下深刻印象,真是两岸期统一,千里心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