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旅居台湾省台北市的永春县蓬壶乡孔里村人颜山祜,有鉴于各省市旅台同乡会、宗亲会纷纷成立,为了便于联系海内外宗亲,敦亲睦族,以发扬互助互济的中华民族优良美德,发起组织台北市颜氏宗亲会,于同年7月23日举行成立大会,推选颜国松为理事长,颜山祜任总干事。
台北市颜氏宗亲会成立后,立即组织东南亚敦睦访问团,于9月3日启程前往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香港等地拜访各地颜氏宗亲组织。经过访问联系,增进了宗亲情谊,即进一步酝酿成立世界性的宗亲会,于1974年9月着手进行筹备工作。
1974-11-16日,为复圣颜回诞生2494周年纪念日。台北市颜氏宗亲会邀请全球各地宗亲组织代表团参加纪念大会,借此机会正式成立世界颜氏宗亲总会。纪念大会于11月15日假台北市中山北路奥林匹克大饭店举行,参加和祝贺的海内外宗亲组织有:新加坡颜氏公会、马来西亚颜氏公会,菲律宾张颜同宗总会、菲律宾钞坑颜氏同乡会、越南颜连邢宗亲相济总会、香港颜氏宗亲会、香港颜连邢宗亲会、金门颜氏宗亲会、马来西亚柔属颜氏公会、马来西亚仁贵颜氏宗祠、马来西亚雪兰莪颜氏公会、马来西亚彭亨颜氏公会、马来西亚梹城鲁国堂、印尼颜氏公会和旅居泰国、日本颜氏宗亲代表等。台湾各群众团体和政府要员如严家淦、林金等也应邀参加了大会,海内外宗亲代表共一千多人参加了大会,可谓盛况空前,大会推选颜国松为第一届世界颜氏宗亲总会理事长。
世界颜氏宗亲总会成立以后,加强了与世界各地宗亲的联系,收集了大量谱史资料,于1975-11-16日刊印了颜回诞生2495周年的纪念特刊,加深了海内外宗亲寻根追源的愿望。据各地谱史资料表明,台湾颜姓同胞大多来自闽南各县,而闽南各县颜姓的祖先,大部分是从永春县衍派分支出来的。如被台湾人民尊为开台王的颜思齐是漳州海澄人,而漳属颜姓始祖颜慥是在宋朝时由永春迁居漳州的;宋初,永春颜姓始祖仁贵第六子必和,自永春迁居同安浯州,为金门、同安颜姓始祖,其子孙逐渐向澎湖、台湾等地繁衍。永春颜姓直接迁居台湾的是在清初康熙、乾隆年代东平乡东山村颜朝举于康熙年间移居台湾,以后相继有颜廷仁、颜国玺、颜廷琛等移居台湾淡水、新德。蓬壶乡孔里村颜姓祖先迁居台湾,至今已传至十世。1978年6月,世界颜氏宗亲总会和台北市颜氏宗亲会对居住台湾的颜姓宗亲进行了全面调查,当时调查的结果是,颜姓在台湾的百家姓中排列第45位,总人口74138人。其中:台南县8685人,台北市8591人,高雄市7589人,彰化县7351人,台北县6179人,台中县5423人,高雄县4995人,云林县3674人,台南市3152人,澎湖县3081人,屏东县2803,台中市1632人,基隆市1166人,桃园县1120人,苗粟县1085人,台东县1056人,南投县954人,花莲县678人,宜兰县617。聚族而居的乡镇有彰化县的北斗镇,台南县的下营乡,高雄县的桃源乡,澎湖县的七美乡和西屿乡等。
1980-11-16日为颜回诞生2500周年纪念日,世界颜氏宗亲总会邀请世界各地宗亲团体派代表团到台北市参加纪念大会,并刊印了纪念特刊。
随着大陆开放改革的进展,台湾颜氏宗亲组织通过各种渠道与家乡取得联系。1987年间,台北市颜氏宗亲会和世界颜氏宗亲总会的发起人颜山祜终于实现了回乡谒祖的愿望,他回到永春,探访了各地宗亲,并表示回去要发动更多的在台湾的乡亲回大陆寻根追源,以增进海峡两岸宗亲的理解和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