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建设
论历史文化名城泉州 庄为玑
知往知来,见物见人——名城泉州文化建设规划一议 陈存广
如何发扬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优势 周海宇
环境与文物 李国清
海外交通史
略谈泉州早期中西交通史上的两个问题——印僧拘那罗陀来泉及唐武
德间来泉“三四贤”问题 童家洲
宋代泉州市舶司设立问题探索 傅宗文
从泉州湾宋船看宋代造船业 沈玉水
试论宋元时期的祈风祭海 李玉昆
南安九日山摩崖石刻校记 李玉昆
梯航万国,誉播遐迩——元代泉州港的极盛 周中坚
泉州后渚港的历史变迁与现状 李再铭
“蕃客墓”及其他 吴幼雄
“亦思巴奚”名称小考 陈达生
郑和来泉州问题初探 沈玉水
泉州海外交通与地名 安水绥 张鹏飞
泉州蒲寿庚府第的历史地名 安永绥
经济史
唐宋时期泉州的农田水利建设 陈鹏鹏
泉永德公路之开筑与沿线汽车公司之创立 蔡若水
乌龙茶的产销情况及其演变 倪郑重
民族史
《李卓吾先生遗言》中所反映的回族丧葬习俗——为纪念李贽逝世三
百八十周年而作 马寿千
略谈泉州地区回族的来源与形成 丁国雄
宗教史
泉州摩尼教与农民革命 庄为玑
泉州开元寺兴衰初谈 王寒枫
泉州道教史迹初探 黄宝玲
唐朝广州的伊斯兰教寺考 吴幼雄
元代泉州方济各会遗物考 杨钦章 何高济
黄檗木庵禅师——赴日扶助隐元法化的泉州开元寺僧 沈玉水
圣僧了性和守净 傅金星
弘一在闽南 高令印
华侨史
几个侨乡出国的先锋人物——泉州华侨史初探之一 庄为玠
近代南安旅菲爱国华侨吴记藿 陈少牧
闽台关系史
从族谱资料看闽台关系 庄为玑 王连茂
元朝澎湖巡检司隶属考 吴幼雄
郑成功收复和开发台湾 泉州七中考古小组
明郑顾问王忠孝郑景堂 王平山
近代史
鸦片战争前夕泉州地区的鸦片走私和一八四○年的抗英斗争陈泗东 张家瑜
泉州两京官记八国联军暴行的史实 陈盛明
晚清泉州一个典型的世家——黄宗汉家族试探 陈盛明
文化教育史
世界语运动及其在泉州的传布 苏秋涛
世界语运动在泉州 蒋天化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学说在泉州地区的实践 蒋天化
泉州方言古音举例 陈垂成
明清时期泉州地区考秀才的形式与习俗 林国强
文学艺术史
温陵弢社 詹振裕
“此是男儿报国心”——谈吴增的抗日诗歌 王寒枫
一篇寄爱国忧民思想的农事杂咏诗——读吴增先生遗著
《蕃薯杂咏》 黄天柱 廖渊泉
林骚及其诗歌 薛俊安
忆巴金在泉州 蒋天化
作家王鲁彦在泉州 蒋天化
闽南侨乡民间歌谣探索 曾 阅
著名的国画家李耕先生 蔡瑞钦 林国强
李尧宝刻纸艺术初探 吴祖赞
《小议南音与中原古乐的关系》读后——与王爱群、吴世忠同志商榷 陈 枚
再议南音同中原古乐的关系——兼与陈枚同志商榷 王爱群 吴世忠
历史人物
五代南唐具有农民思想的哲学家谭峭 高令印
留从效 黄伟民
《武经总要》编者曾公亮 曾 琴
曾公亮与世界第一个火药配方 蔡长溪
论曾公亮的政治思想 陈桂炳
蔡襄的人事主张及其进步意义 傅金星
学事、候批、重游——从诗作看朱熹在泉州 何乃川
朱熹游九日山题《西佛岩》浅议 林振礼
谈真德秀的治泉政绩 陈宪光
卢琦 蔡永哲
蒲寿庚其人其事 李松茂
蒲氏研究两题 陈自强
从《小山类稿选》看张岳的政治思想 陈桂炳
入台平倭患——沈有容在泉州的历史功绩之一 郑焕章
潘庚锺 潘希逸 潘宪章
丁拱辰其人其事 张家瑜
爱国主义者陈金城事略 陈自强
惠安反清女英雄邱二娘 郑景堂 廖渊泉
民主革命者许卓然 陈德贤
泉州事件与烈士刘突军 林昌如
李子芳在泉州 吴清潭
文物古迹
泉州河市首次发现唐墓两座 黄炳元
清源山大道岩古迹 蔡景煌
镜山明代石刻考察记 蔡景煌
方志研究
略谈《温陵开元寺志》及其作者释元贤 李秉乾
陈衍《福建通志》存在问题略举 姚 兰
德化县历史沿革和区域设置的变迁 徐本章
解放前德化县历任县长情况和名单 徐本章
德化县1911-1949大事记 徐本章
永春县历史沿革和行政区划 刘汉尧
当代人必须重视编纂现代志 叶 林
泉州法石资料彙编(第一辑) 吴清潭
《闽书》版本琐议 张崇根
泉州最早方志——宋元清源志考 刘志成
其他
泉州花桥赠药处简况及其由来 伍泽旭
闽南掷石习俗探源 张永钦
从闽台汉人与方言的来源求各地汉人与方言差异的史因 高明潭
译文
刺桐城的阿拉伯人后裔 程德淦 著 努尔 译
京都出土的中国外销陶瓷器——以十四世纪至十五世纪为 〔日〕铃木重治 著
中心 曾丽民 译
荷兰东印度公司时期中国对巴达维亚的贸易 〔荷〕伦纳德·鲍乐史 著
温广益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