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泛联集团公司董事长黄加种先生,祖籍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1935年出生在一个贫侨家庭。1939年随父跨洋过海到新加坡栖身。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由一个双手空空的打工仔,发展成为新加坡知名企业家。他对社会作出了贡献,得到了人们的赞誉,也获得了许多殊荣,先后被聘为新加坡安海公会名誉会长、中国国际商会晋江市商会名誉会长、泉州市土地成片开发公司联谊会名誉会长。他那传奇般的事迹,实在令人惊奇。
飘洋过海 打工糊口
黄加种的父亲在南洋务工,1939年回家乡安海,准备接黄加种母子出洋。在返乡途中遇到海盗,被洗劫一空。黄加种父亲欲接他们母子出洋已经没有路费,靠祖母向人家借钱供他们上路。当黄加种一家人乘坐的帆船驶到厦门时,遇到大风浪,船的帆杆折断。出人意外,船随风浪飘转,竟安然无恙地靠上了鼓浪屿。后来他们乘船转往上海。黄加种初到上海,不小心在一个百货商场里与父母走失,他人生地不熟,语言又不通,在茫茫人海中苦找双亲,最后终被父母找到。他们一家人从上海坐洋轮颠簸了半个月才到新加坡的一个小岛上。
黄加种到新加坡后,因气候、水土变换不适应,几次生病发高烧到昏迷不醒,但没有吃药却能神奇般地好起来。
黄加种天资聪明,很想读书,那时正逢太平洋战争,他父亲想方设法供他在日文学校读书,但终因经济困难,只念过二、三个月的书就停学,以后再没有机会受过任何正规教育。
战后,黄加种家赤贫如洗,父母失业,家中还有一个弟弟和两个妹妹。因生活所迫,他14岁就肩负着家庭生活重担,每天一早就东奔西走卖油条,赚块把钱来补贴家庭费用。
两年后,黄加种祖母从老家到新加坡,看到他在卖油条,就劝他不能老是卖油条,要去找一份象样的工作干。在他祖母的安排下,他到一家小五金店去当学徒工,一直干到1957年,这时他已成家,有了第二个孩子。他感到再也不能这样干下去了,决意自己走出去拼一拼。
黄加种用辛勤劳动积蓄起来的1200元购置了一辆小罗厘帮人载货。不久,新加坡经济不景气,他面临着更大的困难,不但交不起小货车的保险费、路税,就连一日三餐也难保。这时,他的祖母觉得他还是走错了路,又要他改行。
创办公司 从小起步
1958年,他在祖母的帮助下,凑了3000多元坡币,同朋友合股创办了协顺五金公司,生意很好。到了1963年,生意开始下降。这时新加坡政府正在开发裕廊工业区,美国佛罗建筑公司标到了一个大工程。黄加种虽没有搞过工程的经验,却大胆向该公司承包了一些工程项目,如开挖沟渠、搞油漆、供应建材等项业务。他取得了美国公司的信任,后来这家公司推荐协顺公司到毛广岛去承建蚬壳炼油厂的部分建筑工程。
1974年,协顺公司在毛广岛标到一项金额1200万元的填海工程,公司以400万元买下八艘船,从事运土填海业务。两年后填海工程结束,黄加种将这些船转接运输业务,从印尼运输木材、煤炭、石材等到新加坡。这个时候,黄加种创办了泛联公司从事运输事业。由于他经营有方,发展很快,泛联公司已拥有50多条拖船、驳船和洋灰专用船,吨位由2000吨到10000吨。
多种经营 鸿图大展
运输业给黄加种带来了好景气。但他认为,要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发展多种经营。他通过客户牵线,到印尼开采煤矿、花岗石矿。船队需要维修,他就创办小型修船厂。
1981年以后,黄加种开始独自经营泛联公司,大举向修造船业进军。先后又投资5000万元坡币扩大造船厂。1982年向裕廊镇管理局取得大士湾临海30000平方公尺场地的租借权,发展造修船业。1989年租借毗连地29000平方公尺土地扩建船厂。1990年收购协商私人有限公司为海事与工业界客户供应精炼石油产品。1991年成立种英海事机器工程私人有限公司。同时,再次向裕廊镇管理局租借49000平方公尺毗连地扩建船厂。
1992年黄加种进行公司重组,成立泛联集团公司。1993年泛联洋灰私人有限公司成立。现在,泛联船厂占地面积11公顷,总投资近亿元坡币,成为新加坡中型船厂中规模最大的一家,专门修理300吨至4500吨的船只。
经过黄加种的苦心经营,泛联公司形成以修造船、运输业务为龙头,兼营洋灰、石油、矿产、房地产以及其他工业等多种经营的集团公司。1993年泛联集团公司的股票上市,成为挂牌公司——泛联集团(新)有限公司,企业如虎添翼,突飞猛进。
投资祖国 业绩辉煌
1989年间,中国实行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吸引外商投资。黄加种为了报效祖国,建设家乡,乘着中国开放的东风,回到了阔别几十年的故乡——安海镇,寻找建设家乡的投资项目。最后他选择了开发安平桥南侧一片沉睡了几百年的荒凉滩涂地,联络印尼、香港等地的林树炳、王景棋、黄长猷等工商界知名人士,共同成立泉州市安平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投巨资开发安平开发区,成为我国外商独资成片土地开发最早的投资公司之一。开发区面积2054亩,将建成一个以工业为主的综合开发区。1991年6月6日动工开发以来,已投入资金二亿多元进行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现在安平商贸城、自来水公司、11万伏输变电站、邮电模块局、码头、建材市场、汽车站、酒店以及三栋商住楼都已建成投入使用。开发区引进62个生产项目,已有45个投产。据统计,开发区引进的项目已投入资金18亿元。其中,黄加种以独资、合资形式,先后在开发区内创办安平电力公司、安平供水公司、安平酒店、兴源塑料有限公司、金刚石制造企业,都已投产。现在开发区初具规模,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黄加种在中国投资,首先从泉州开始,接着又到厦门。后来又走出福建到江苏常熟市,斥资6亿元,成片开发3600亩土地,又建了二个3.5万吨码头。同时,又进军山东,在龙口投建一个年产60万吨的水泥厂,创办泛林球墨铸铁管厂和油厂。
泛联集团在中国各地的投资累计达20亿元,虽然这些项目大部分正在建设,还没有收益,但黄加种对他在中国的投资充满信心,用他自己的话讲:“我一定能成功,一定要成功”。
黄加种把全部精力投在事业上,凭自己的聪明才智,忠厚为人,讲求信誉,善于用人,加上他那艰苦奋斗的精神,终于创造出惊人的业绩。他事业有成,不忘祖国,一贯热爱桑梓、关心社会公益事业。尽管他现在的事业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他对社会公益事业仍慷慨解囊,热情奉献。几年来,他多次捐资用于造桥修路、发展教育、建设机场,以及其他社会福利事业,为社会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