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抗战胜利五十周年光辉节日,回首往事,我仿佛又置身在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上,心情难以平静。作为参战八年的黄埔军人,兹将当年所见所闻作一回顾。
福州是海防前线,与日本仅一水之隔,很容易遭受侵犯。但为什么受害不大呢?主要原因是有我们十三补训处“装备团”。这是一支有高度爱国爱乡的八闽子弟兵,敢于拼搏,不怕流血牺牲。每逢日寇来犯,都很快被打退下去。
十三补训处处长李良荣(黄埔一期,同安人)。由于战争需要及承受华侨的要求与重托,在福建建立一支强大“闽军”。故首先装备一个团,名曰“装备团”。团长萧兆庚(黄埔五期,长汀人)。副团长郭志雄(黄埔六期,惠安人)。第一营营长黄丹辉(黄埔军官班,永春人)。第二营营长庄子卿(黄埔六期,惠安人)。第三营营长骆维藩(黄埔七期,惠安人)。绝大部军官都是黄埔军校学生(闽籍),军士是闽南十二县招考知识青年学生及归侨学生,组成学兵大队,受过严格军事训练。这支强大闽南子弟兵,满腔热忱,保家卫国,具有大无畏精神。
“大湖战役”发生于1941年,抗战第四个年头。日寇为了配合太平洋战争,从日本天皇家乡调来精锐部队晋町联队,侵犯闽东,从连江、长乐登陆。守卫军八十师未作充分准备,匆忙后撤。4月21日,日军占领福州,继向古田推进,威胁南平、永安。这激起“装备团”全体官兵愤怒,自动申请参战,从邵武开往前线。4月下旬装备团在南平誓师,受到各界欢迎,并以历史性之“光饼”劳军。华南女生刺绣手帕写慰问信,大鼓军心士气,振起大无畏精神。为报答各界期望,其誓师大会中誓言:“闽山苍苍,闽水泱泱,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装备团从南平东下,在白沙大目埕登岸,向闽侯县大湖蓝田乡推进,指挥部设在江洋,伺机堵截北犯之敌。5月21日,日寇兵分两路进犯大湖:一路从大小北岭沿陆路来犯,一路乘艇溯江而上在白沙登陆。日军计划在大湖会合后再向古田推进,继而取南平。大湖是福州、古田间的一个山间盆地,四面环山,散落着几个村庄,有石路北通古田,南达福州,东南方有一条破坏了的公路通闽江左岸白沙镇。装备团获悉敌情,即南下迎敌。5月22日下午,装备团第三营前卫部队,到达大湖东南的秦洋村是个制高点,此时日寇从白沙来的先头部队也到秦洋,于是两军相遇,战斗打响。因居高临下,日军处于挨打地位,被杀伤100余名。但日寇再以一个大队投入战斗,并以四门山炮、六架飞机向秦洋顶轰击,掩护步兵冲锋,激战数小时。第七连奋力抵抗坚守不退,使敌未能得逞,日寇无可奈何,在夜色掩护下,绕道窜往大湖方向。而我军胜利归队在蓝田山中整顿编制,补充弹药待机袭击。我们已摸清敌情,白沙之敌因被阻击数小时,已极疲劳,须休息整顿。自大小北岭来犯之敌一路未遭抵抗,到达大湖。两路会合散住在大湖各村,认为可高枕无忧(因我守卫军八十师已从福州北面山区向古田撤退)便骄傲自满。因此我军指挥官根据秦洋发生遭遇战,敌我总的态势,决定奇袭大湖,做好一切准备。
25日,东方刚露曙色,一颗信号弹腾空而起,副团长郭志雄率领二十余人的突击队,首夺江洋通大湖要道上寨上关,继而占领寨上村,不幸被敌机枪击中,壮烈牺牲。突击队见副团长牺牲高喊:“为副团长报仇!”勇猛地向敌机枪阵地冲去,把该阵地的敌人全部消灭,占领双髻山。李良荣见突击队已到位,立刻指挥全团向大湖之敌发起猛攻。当时我刚从黄埔军校毕业,在主攻部队二营当见习官。营长庄子卿令我带领第四连爆破班,班长陈笔村(战后考入黄埔十八期,惠安后龙人)以最快速度破坏敌前沿电网,铁丝网及一切障碍物。在硝烟弥漫中,我与二个日寇正在白刃交叉之际,陈笔村赶到,将这二个敌人刺死,但他也被刺一刀倒地。在这关键时刻,我也来不及看望陈笔村,仍然带着爆破队向纵深发展。敌人在慌忙中来不及有组织的抵抗,而仓皇窜逃,甚至为了争相逃命而开枪互击。我军迅速缩小包围圈,未能逃出之敌,龟缩在零落村中屋子中作垂死挣扎。我军用日语喊话,要他们投降。但没反应,因此不得不和敌展开逐屋战。这些日军虽没能集中在一起,都能各自为战。负隅顽抗。不是打死,就是弹尽自杀。战斗中全歼晋町联队,吉田联队长以下一千余人(我军也付出相当代价)。日寇经此一败,不敢妄图深入福建腹部。
血战莲花峰阵地。在1944年秋,日寇二次从连江登陆,守卫大北岭的80师240团已撤下。师长李良荣命令238团二营迅即夺回大北岭阵地主峰莲花峰,阻敌进犯福州。又令239团一营抢占宦溪至降虎一线高地,阻击敌人。238团二营营长许祖义受命后,立即率领队伍跑步五公里赶到大北岭下。但山头已被日寇侵占,许营长当机立断,令副营长组织火力掩护攻击部队,自己亲率加强排、排长王云鹏(黄埔十七期,惠安东张人),利用树林隐蔽,匍匐前进,迂回进攻,从莲花峰山后小路直上。敌人没有想到突然而来之天兵天将,措手不及,仓皇成一团。我军先投手榴弹,接着冲锋枪扫射。连续爆炸,满天火花,敌尸横飞,杀声冲天,很快就将莲花峰阵地敌人消灭。不幸许营长中弹,子弹从左肩进入,由腰部出来,他坚持战斗不下火线。王云鹏排长即将夺回莲花峰阵地战况报告罗达时团长(黄埔六期),团长得到消息,非常高兴,叫许营长马上下火线。他亲自带部队上来增援,许营长依依不舍,意义深长地交代王排长,大北岭只剩莲花峰阵地,如再落入敌手,福州便没有屏障了,应不惜一切代价,坚守到团长增援上来为止,王排长表示决心与阵地共存亡。因此王排长便清理战地敌尸,加强工事,补充弹药,编排尚有二个班的兵力。接着敌人又发动猖狂猛攻,我军居高临下,很快把敌人打退。但敌人仍不甘心失败,又组织进攻。首先利用空军优势,出动六架轰炸机轮番轰炸。接着使用炮兵威力射,最后步兵上来。莲花峰阵地已成大海,浓烟升天,黄土飞腾。王排长等敌步兵上到前沿,方从掩蔽部冲出,身先士卒与敌肉搏,寸士不让,前赴后继,又把敌人打退。由于莲花峰之重要性,敌人非得不可,一次又一次发动进攻。王排长全排只剩十二人,均有不同程度轻重伤。弹欲尽,增援又未到。但他光明磊落,早已将生命致之度外,高呼:“弟兄们!战友们!我们受祖国人民重托,头可断,血可流,寸土不能丢!一定要保住我们阵地!保住我们家乡!”在这生死存亡时刻,救兵到了,罗团长亲自带领一个步兵连增援上来,大鼓士气,很快把敌人打退了,莲花峰阵地岿然屹立。
掩护部队239团一营营长张稚生(黄埔军官班,惠安崇武人),率营在宦溪、降虎一线阻击敌人叠次轮番进攻,消灭日寇师团以上兵力。全营只剩六个人,已完成阻击掩护任务,赢得时间及战略目的。但他认为“无颜见江东父老”,而不肯活着归队,带了最后五位战士冲进敌营,用冲锋枪对敌扫射,最后全部壮烈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