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文史资料全文库

1951年晋江地区军民围歼海匪的巨大胜利

发布日期:[2016-08-16] 阅读人:1637  字号:      
1951年,有400多个海匪从惠安县沿海登陆。其中一股从惠安县北部窜至与仙游县交界的地方;一股从惠安县西部窜至晋江县北部第二区(今洛江区河市镇、马甲镇和双阳华侨农场一带)。当时,我在晋江县第二区担任区长,所以亲身经历并参加了这次围剿海匪的斗争,尤其是对在晋北的战斗情况比较了解。1996年12月1日,50年代初在晋江县第二区工作的同志聚会于马甲镇,同志们共同回忆当年战斗的情况,仍然为当时许多动人的情景所感动。现在,我把我们共同回忆的情况,综合整理如下: 恶毒的幻想 1951年秋,晋江地区已经完成土地改革、剿匪反霸等任务,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空前提高,他们安居乐业,生产积极性很高,生活开始有所改善。 但是,海峡彼岸的一小撮死硬派却不甘心其失败,梦想“反攻大陆”,卷土重来,继续骑在人民头上。他们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搜罗一批亡命的土匪、特务、地主、恶霸,地痞、流氓,原国民党的军政人员和不务正业的人,在金门成立一个所谓“南海集训总队”,下属6个卫队,由美国军事顾问亲自参与训练,经过3个月严格训练,学会射击、爆破、通讯、情报、“心战”等技术,便于1951年9月初,派其属下的“泉州卫队”和“永安卫队”的400多名匪徒,全部美械装备,从金门乘船至惠安县沿海登陆。其中“泉州卫队”由司令陈令德(仙游县人,新中国成立前是仙游县的警察局长)率领,企图在仙游县、惠安县和晋江县交界的地方建立其“反共根据地”;“永安卫队”由司令陈伟彬(德化县人,新中国成立前是德化县最后一任县长)率领,企图在戴云山一带建立其“反共根据地”。 这些海匪虽然很凶悍,但是也很胆怯。他们害怕登陆后被我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民兵发现,就假装成中国人民解放军模样,并携带有大量的假人民币,以求蒙混过关,达到其罪恶的目的。但是如果认真加以辨认,就会发现其马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服装是成批专门制作的,而他们穿的都是原国民党军队的旧军装,服式和颜色都有些不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帽徽是红色五角星,呈凸型,中间有“八一”2字,星边和字是黄色的,很漂亮,而他们是用铁皮或锌板剪起来涂写的,是平的,很不漂亮;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的字是从左向右横写的,而他们是反写,字是从右向左写。还有,他们携带的假人民币对照我们的人民币也有明显的破绽。 这批海匪9月4日从惠安县沿海登陆后,分两条路线走,陈令德率领的“泉州卫队”从惠安县北部往仙游县方向走;陈伟彬率领的“永安卫队”,经惠安县西部黄塘田船,窜至晋江县第二区的河市、马甲镇一带。两个卫队各有200左右名匪徒,每个人一长(卡宾枪、自动步枪等)一短(大曲七、走轮枪、卜壳枪等),还有“生瓜炸”,武器都是美国制造的。他们还带有电台、军用地图、压缩饼干、罐头等,企图作长期与人民为敌的打算。 布下天罗地网 陈伟彬所率领的“永安卫队”窜入河市、马甲一带时,我和二区的大部分干部正在青阳镇参加晋江县的扩干会,区公所只留副区长衣德君和杜文仲、苏文虎、朱传道等4位同志在区坚持工作。 9月6日,参加晋江县扩干会的二区干部正在分组讨论,县委书记张平同志突然把我叫去,告诉我:据军分区通知,已有一股海匪窜入二区。大部队已派一个团进去围剿,县独立营也已派一个连上去了。你赶快回去,发动民兵和区中队对这股海匪进行监视、包围和封锁,并配合部队将其消灭,要求不漏网一个。我向张书记表示:“那我就不参加扩干会了,现在立即回去,保证按县委指示,坚决完成任务。”说完后,转身就要走,张平书记又补充对我说:“这股海匪人数很多,武器很好,而且很顽固,你们既不要害怕,也不能轻敌。” 张书记指示后,我立即与同在县里参加扩干会的二区区委宣传委员杜正权同志(按平时区委包片分工,他经常负责双髻山一带工作)背上背包,携带武器,经泉州市区,越过朋山岭,快步赶回河市。到区公所后,立即找副区长衣德君同志了解情况;接着,赶快到驻扎在河市中心小学的部队首长(该团长姓刘或姓姚,已忘记了),询问其需要地方和民兵做那些工作,表示地方和民兵一定全力以赴,积极配合部队,全歼这股海匪。我回区公所后,立即召开各乡乡长和民兵队长的紧急会议,简单向他们通报敌情(当时我们对敌情还不很清楚),传达县委指示和部队的意见,要求各乡立即行动起来,民兵要日夜值班,做好站岗放哨,统一口令,严密监视海匪的动静,发现敌情匪迹,要立即回报,配合部队坚决消灭之。会议开得很简短,还不上半个钟头就结束,各乡乡长和民兵队长都火速回去部署,拉开围歼海匪的天罗地网。 七坵山战斗 “永安卫队”的匪徒们从惠安县黄塘窜进晋江县第二区的马甲、河市一带后,很快就被我区、乡干部和民兵们所发现。二区副区长衣德君闻讯,立即组织区中队和民兵前往围剿。因匪徒的人数较多、武器很好,而我区中队和民兵只有一些陈旧的步枪、鸟枪,人数、武器悬殊很大,所以第一仗没有打赢。这说明对付这样大批的海匪,单靠区中队和民兵是不够的。好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奉命迅速赶到河市。他们到达后,立即分析敌情,制订和布置围歼这批海匪的计划。 9月7日,靠近中午的时候,海匪们在陈伟彬率领下,集中在白洋乡的七坵山。因这批海匪伪装成中国人民解放军,惠安县有4个民兵受骗上当,帮他们带路、挑行李。可是,这时海匪们已翻脸不认人,决定把他们杀掉。海匪中有人说:“快吃午饭了,杀人有股腥味,影响吃饭,等吃午饭后再杀。”匪首同意了,匪徒正在准备吃午饭。说得迟,来得快,就在这时,我人民解放军的炮弹击中了他们,当场打死了几个人,匪徒们立即四处逃散。 七坵山被打死的匪徒中,其中有个短短、胖胖的,民兵们在其尸体的衣服中发现有1个私章,还有好几张委任状。他们把其私章和委任状经杜正权同志转交给我看,我接来一看,私章是:“陈伟彬印”,委任状既有陈伟彬的,也有林青龙等早已在土改和剿匪反霸中被镇压的匪首,这说明他们的情报还很不灵。我们初步分析他是匪首陈伟彬,但还不敢完全肯定,再审问好几个被俘的匪徒,才完全肯定这个被击毙的就是臭名昭著的“永安卫队”司令陈伟彬。 七坵山这关键的一仗,不仅打死了其匪首陈伟彬,而且使其他匪徒吓破了胆。他们不敢再集中在一起,而是化整为零,四处逃窜。他们不敢再穿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服装,而是把军装扔掉,换成老百姓经常穿的衣服。从此以后,大部队要再找到他们就困难不少了,但是,广大乡、村干部、民兵和人民群众却可在这阶段大显身手,屡建奇功。因为他们是本乡本土人,地熟人也熟,匪徒如果逃窜至他们村中,他们很快就能认出,并把他们抓住。可以这么说:这股海匪是被人民解放军击溃的;这股海匪的匪徒则大部分是被二区的民兵和群众抓到的。 林小智擒女报务员 在七坵山战斗中,被我中国人民解放军击毙的不仅有匪首陈伟彬,还有匪电台的台长,其妻是电台的报务员,也同时前来。海匪的电台台长被击毙后,其妻立即往双髻山上跑,跑到双髻乡过溪村,经过村中妇女林小的家,就假装肚子痛,要求林小给她喝一点开水,在其家休息一会。林小是位贫苦农民出身的妇女,土地改革后,其政治觉悟有很大提高。她已经听说海匪窜到二区来了,又看见进来要求休息和喝开水的这位女人不是本地人,穿着很漂亮,肌肉很细嫩,满口厦门腔(她是从厦门移居台湾的)心里怀疑:这是十不离九的“歹料”(海匪),但不敢打草惊蛇,而是假献殷勤,请她到屋里坐,说:“我们山里人平时没有用热水瓶装开水的习惯,但不要紧,我马上在锅里烧一烧,很快就会滚(开)。”女报务员从七坵山跑出来已经很累、很饿,心又很怕,赶快躲进林小家中。林小一面与之应付,一面叫其孩子李添丁迅速到乡政府到民兵队部报告。双髻乡民兵立即赶至林小的家,勒令女报务员出来投降,女报务员十分顽固,不肯出来,民兵就用鸟枪击中其身背,然后把她活抓出来,并迅速把她押送到区公所。晋江军分区闻讯,又立即把她押送至泉州审问。 普通农村妇女智擒海匪女报务员的事迹,迅速传遍全区,后来在区里举行的剿匪庆功会上,林小被全区评上剿匪模范,戴上了大红花。 在双髻乡,还有1个机智抓海匪的贫农叫吴炎昭,水磨村人。9月10日上午10时,他在田间干活,突然有人走过来问他:“你们这里有地方买香烟吗?”吴炎昭看他行迹可疑,很可能是个海匪,就对他说:“有!离这里不远,请跟我去买。”吴炎昭不是把他带去买香烟,而是带去双髻乡政府,经过乡干部和民兵们审问,果然是个海匪。 杨惠英等勇抓海匪 杨惠英同志是晋江县第二区的妇女干部,海匪流窜到二区时,她正在晋江县参加妇女代表会议。七坵山战斗结束后,海匪们已四处逃窜,她才与梁伞治等7位妇女代表,从青阳、经朋山岭,步行回到二区。她们一起走到团结乡后埔村时,发现在公路上(当时的公路还没有通公共汽车)有1个人,身穿白衬衣和短裤,脚腿被荆棘刺伤好几处,行动很可疑。杨惠英等立即追上去,向他要路条。那人推说路条湿掉,“是附近村人,不必检查。”边说边走,越走越大步。杨惠英同志喊他停下,那个家伙不但不听,而且赶快跑向山路上去。杨惠英等同志判断他一定是海匪,如果不把他抓住,就会留下祸根。但是自己身上没有携带武器,又都是女同志,怎么办?杨惠英同志不顾个人的安危,勇敢地带领7位妇女代表拼命追上山,并向路人借来一条绳子。她们一方面猛追,一方面喊叫附近民兵和群众赶快包围过来。杨惠英同志在追赶中,曾跌倒好几次,腿部受到了刺伤,但仍然忍痛毫不放松地追赶。追了2华里多路,终于把这个海匪抓住。 七坵山战斗后,海匪王添宋(惠安县黄塘乡人)于9月7日下午5时左右潜逃至马甲的梅山乡后坝圳,想逃回他的老家,路遇1个小女孩(具体姓名已忘),就问:“往惠安县黄塘乡走那条路?”这小女孩觉得他非常可疑,待他走过去后,赶快跑回村报告民兵苏香仔和苏溪神,这2个民兵立即追上去把他抓回来,押送到区公所。1951年9月29日《厦门日报》二版的《清匪的故事》中,以《妇女小孩抓土匪》为题,报道了杨惠英和这个小女孩的事迹。 海匪副司令落网 窜入晋北的这股海匪,有位“地头蛇”——王炮。 王炮,又名王泽民,马甲镇浯峰乡北溪村人。新中国成立前,当过联保主任,鱼肉、欺压人民,无恶不作,群众恨之入骨。1949年他逃亡至台湾。但不甘心他所失去的“天堂”,时刻梦想能卷土重来,重新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在海匪“永安卫队”中,任副司令兼参谋长。这批海匪这次窜进河市、马甲,我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是接受王炮的意见。王炮自恃他是马甲人,人熟地更熟,而且老家在远离城镇的高山上,所以把匪徒带到那里活动,梦想重建其已失去的“天堂”。 王炮想得很美,他认为他这次重整旗鼓,返回故乡,故乡的人民一定会像过去一样,仍然会很怕他,很“听”他的话,任其作威作福。所以,当他于9月5日晚带了90多个海匪到达其老家——北溪村时,耀武扬威,神气十足。告诉其堂亲,说他已再回来了;命令村中的群众,要赶快杀猪宰羊,慰劳“部队”;要准备和打扫房间,让“部队”住宿;要安装电线,以便架设电台、电话……等等。他那里知道,今日的北溪村已是解放区的天,而不是他当时统治的黑暗社会。就在他重新闯入老家的时候,北溪村的村民、而且是他的侄儿王世兴就赶快跑出来报告乡、区政府,衣德君副区长闻讯后,立即带领一部分区中队人员和民兵前往围剿。终因人数、武器悬殊太大而没有打赢,但是却把王炮等匪徒吓了一大跳。“三日不见,刮目相待”,王炮怎么也想不到他的老家会变化这么大。因此连夜离开北溪村,转移至双髻山与河市炉田村交界的地方(当时叫白洋乡,即现在河市镇俞大猷纪念馆再进去一点)。这时,人民解放军的部队已赶到河市。根据二区区公所和民兵报告的王炮去向,部队立即派出一支分队,由区中队和民兵带路,前往围剿。经部队与区中队、民兵们联合作战,活抓了海匪“永安卫队”副司令兼参谋长王炮。当他被区中队和民兵押解下山送至区公所时,群众高兴地说:“王炮呀,王炮呀!你作恶一生,也有今天的下场。”在围歼王炮等匪徒的战斗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陶国庆同志(四川人)英勇牺牲,被安葬在双髻山上。每年清明节,干部、群众主动前往扫墓,以寄托对烈士的哀思。 民兵赤手擒匪 海匪骨干卢长寿,清源乡洞后村人。该卫队在河市被击溃后,卢长寿就带了匪徒谢陵,潜回清源山上的老家洞后村。入村后,卢长寿叫谢陵携带两杆卡敏枪、两根大曲七在村外放哨,被清源乡的民兵李惠堆发现,即勇敢、机智地潜行至谢匪背后,乘其不备,突然冲出,一手抓住卡敏枪,一手按住谢匪,谢匪顽固用力挣扎,两人翻滚跌落山涧,李惠堆右手受伤,仍然紧紧抱住谢匪不放。在这危急之际,乡武装委员陈火来等已抓住卢长寿,把他押绑出村,看到这情况,立即指挥民兵前去支援李惠堆,活擒了海匪谢陵。群众高兴地说:“咱们的民兵也为人民除了两条害虫!” 贤母逼子自新 海匪许溪水,也是清源山上人。“永安卫队”在河市被击溃后,他逃回其老家时,已跌得皮破血流,饿得四肢无力了。到了家,想叫门,忽然想起匪首们经常对他们说:“你的家属已被杀光,亲朋也受累了”,所以把手再缩回。就在这时,他听见门内有人在讲话,详细一听,正是他母亲在讲话。这时,他才知道所谓“家属已被杀光”是谎言,他受欺骗了,因此立即叫他母亲开门。他母亲开门一看,正是自己儿子回来了,但是看他一身狼狈相,真是又喜又气,立即将他背上的冲锋枪抢过来,然后苦口婆心地动员其子去自新。许溪水被打动了,终于听他母亲的劝告,出来向政府自新 假和尚的下场 “泉州卫队”的匪徒们在惠安县的部队、民兵围剿下,同样逃脱不了其覆灭的命运。 匪首、“泉州卫队”司令陈令德眼看其匪徒们不是被打死,就是被活捉,他已名符其实地成为光棍司令了。他胆战心惊,走投无路,就伪装为和尚,企图再溜下海去。 9月15日,天虽然下了大雨,但民兵们仍然警惕地坚持站岗放哨。雨刚停,仙游县(当时属晋江地区所辖)枫亭区沧溪乡的民兵发现一个和尚模样的人走来,他头戴大斗笠,身穿褐袈裟,脚蹬草鞋,手持竹棍,满脸胡鬓,眼睛贼转。民兵队长郑瑞玉觉得有些跷蹊,便上前盘问:“你要到哪里去?”“和尚”答:“要到莆田东沙去看朋友。”“有没有路条?”郑瑞玉进一步追问。那“和尚”伸手到衣袋里掏路条的时候,站在旁边的乡公安员郑金寿发现他手上戴着闪闪发亮的手表。郑瑞玉接过路条一看,那路条是国民党时代发的,更引起了郑瑞玉和郑金寿的怀疑,就搜这“和尚”的身,发现他身上还有一万元的假人民币;接着,再拿下那“和尚”的大斗笠,发现他并没有剃光头,而是满头长发。郑金寿追问:“和尚为啥留长发?”那“和尚”推说是已经还俗了。“还俗了为什么还穿和尚衣?”“和尚”又说是因为家庭贫穷,没有衣服穿才仍旧穿和尚衣。“胡说!你生活困难为什么还戴手表呢?”那“和尚”无言可答。郑瑞玉、郑金寿和民兵们立即把这个“和尚”带到联防部,经过审问,他才不得不承认他就是陈令德。 陈令德,这个杀人不眨眼的土匪头子,在仙游县、惠安县、晋江县边境为非作歹20多年,曾一夜就把仙游县山尾乡郑明桐一家7口人全杀光。临解放,他当仙游县警察局长的时候,曾一次就活埋了10几个进步青年学生。他的被擒,广大人民群众莫不拍手称快,奔走相告。 逃到天涯海角也要把他抓回来 从9月4日至15日,这2股海匪就基本上在晋北、惠北和仙游县交界的地方被消灭了。但是,仍然有少数人潜逃至晋江县惠安县的沿海地区,企图溜下海去。 一定要把他们全部消灭,绝对不能让他们跑掉一个!这是晋江地区军民的共同决心。 9月8日,晋江县委、县府专门召开了清匪海防会议。县委书记张平、县长高霆都再三强调要全力以赴,全面清匪,坚决、彻底将这些海匪全部消灭。同时,实行戒严,封锁沿海,控制船只,严防海匪逃窜下海。 “永安卫队”在晋江二区被我军民击溃后,李渊土、蔡乞、邱相案……等5个匪徒潜逃至石狮宝盖山附近。9月19日拂晓四时左右,晋江县第九区的祥芝双湖乡民兵与永宁乡民兵联合进行包围与清剿,他们从山兜村追至象山,又追至莲花山、塔山、双冠山等地,结果这些匪徒被击毙3个、击伤1个(因重伤不久亦死去),活捉1个,将他们全部消灭在沿海。 至此,这2股海匪在晋江地区军民围剿下,已全部被消灭。海峡彼岸一小撮死硬派的幻想破灭了。晋江地区军民共庆这场围歼海匪的巨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