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
1、1月2日,召开文化文史界人士新春座谈会,市政协主席傅圆圆,副主席王文泰、何国栋、薛天锡、曾惠华等领导出席,研究讨论创办《泉州政协报》等事宜。
2、2月9日,召开有关人员会议,讨论如何开展“庆祝泉州地改市暨刺桐吟社成立10周年”活动等事宜,重点讨论如何协助刺桐吟社召开“振万杯”诗词大奖赛颁奖大会。
3、2月13日上午,市政协综合办主任陈克辉带领文史委工作人员前往华侨大学拜访陈允敦教授,了解《光宣遗事》(暂定名)口述、整理情况。
4、2月14日,本委就开展新中国成立后史料征集工作向有关人员寄发《给政协委员的征稿信》。
5、3月2日至7日,本委工作人员协助刺桐吟社举办“振万杯诗词大奖赛颁奖大会”,重点负责接待诗刊社常务副主编丁国成、河南省社科联副主席林从龙、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张建业、省政协文史委副主任吴修秉、龙岩地区文联主席张惟等客人。
(以上几则严格说应为七届市政协文史委之尾声,但时值岁末年初、换届之际,暂且作为八届政协文化文史委之前奏。)
6、3月30日,八届市政协常委会第1次会议表决通过文化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副主任人选。主任:王仁杰,副主任:傅乌、许在全、庄顺能、王连茂、陈志泽、陈瑞统、陈存广。
7、5月6日上午,召开正、副主任会议。市政协副主席兼文化文史委主任王仁杰,副主任许在全、庄顺能、王连茂、陈瑞统、陈志泽等出席。会议着重讨论1996年度文化文史工作要点,商议文化工作委员会及文史资料委员会组成人员。
8、5月10日,八届市政协第2次主席会议同意,聘请黄德鹏、王景贤、蔡湘江、罗立人、庄长江、曾静萍、许兆凯、杨双智、郭宁、黄少龙、陈鹏鹏、郑国权、柯建瑞、丁明镜、黄达德、陈怀哗、林剑仆、蒋少强、杨条沯、万国智、陈廷基、李孝琴、吴世忠、邓诗绵、蔡宗伟、吴其萃、陈世哲、上官中华、杨湘贤、黄百宁、朱展华、郑国栋、陈梅生、詹晓窗、林春晴、王愚、伍泽旭、陈允敦、陈祥耀、吴捷秋、王济弱、李登俊、庄清桂、庄为玠、吴幼雄、张家瑜、林昌如、郑炳山、郑焕章、黄风长、黄永源、黄夏莹、黄梅雨、曾栋、蔡长溪、蔡永哲、王明健等58位同志为文化文史委员。
9、5月17日下午,召开文化工作委员会议。市政协副秘书长、文化文史委副主任傅乌主持,副主任庄顺能、王连茂、陈志泽、陈瑞统、陈存广,以及郑国权等25名委员出席。市政协副主席、文化文史委主任王仁杰提出1996年度工作要点供委员们讨论。会上,还确定两个调研题目:(1)泉州古城地下文物勘察情况报告;(2)泉州文化事业现状与对策。
10、5月20日下午,召开文史资料委员会议。市政协副秘书长、文化文史委副主任傅乌主持。市政协副秘书长、综合办主任陈克辉,文化文史委副主任王连茂、陈存广,以及郑炳山、黄梅雨等14名委员出席。市政协主席傅圆圆,副主席兼文化文史委主任王仁杰到会并讲话。会上,还决定我市出席省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座谈会人员名单,即傅乌、王明健、林南生、叶海山、柳影中、陈思超、易松木、苏文渊、吴永胜、郑正裕。
11、6月3日上午,八届市政协第3次主席会研究,决定成立“泉州市政协书画摄影研究室”,共有24名成员。主任:丁明镜,副主任:杨湘贤,联络员:王明健。下分两个组,即书画组、摄影组。书画组组长:丁明镜,成员:吴捷秋、陈祥耀、黄达德、陈怀哗、林剑仆、蒋少强、杨条沯、罗立人、郭宁、蔡宗伟、林春晴、陈逸亭、吴庆赐、林汉宗、李德谦、王乃钦、江松;摄影组组长:杨湘贤,成员:吴其萃、黄百宁、陈世哲、上官中华、黄金良。
12、6月10日至14日,省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座谈会在福州梅峰宾馆举行。我市王仁杰、王明健、林南生、叶海山、柳影中、吴永胜、陈思超、易松木、郑正裕、苏文渊等10人出席。柳影中、林南生、叶海山等3人荣获“省优秀文史工作者”,受到表彰奖励。
13、6月15日至16日,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黄森等领导到泉州参观老君岩、圣墓、海交馆、开元寺、清净寺、石狮黄金海岸、永宁卫城隍等景点,以及林边玩具厂、大皇家服装厂(吉野西服)等企业。王仁杰、傅乌等领导陪同。
14、6月18日,在海交馆学术报告厅举办《现代化意义的阐释》文化讲座,台湾学者李亦园主讲。王仁杰主持,市、区文化文史界人士100多名前往听讲。
15、6月27日,与泉州刺桐吟社在泉州师专联办“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75周年诗词吟唱会”,市政协副主席王仁杰,泉州师专校长陈世兴、副校长倪木兴、党委副书记赖新民,以及60多名诗词爱好者参加。
16、7月上旬,与市摄影家协会、开元寺管理委员会联合举办“泉州东西塔雕刻”摄影展览,展出杨湘贤摄影作品202帧。王仁杰亲自为展览写《前言》。
17、7月4日上午,台湾诗人林恭祖、江九思、张宇屏、李彦博、黄清源等在上海参加丙子端午纪念屈原海峡两岸联吟大会后路经泉州,与泉州诗人吴捷秋等交流诗事。市政协副主席叶聪敏、副秘书长陈克辉等设午宴招待。
18、7月9日上午,王仁杰、陈克辉、傅乌等领导到华侨大学探望陈允敦教授,继续了解《光宣遗事》口述、整理情况。在此之前,市政协拨出专款作为华大讲师林少川协助整理的劳务费。
19、7月10日至11日,傅乌、王连茂、陈存广等副主任带领部分文史委员考察市区文物。
20、7月23日下午,召开文化调研会,王仁杰、傅乌等领导,以及郑国权、王景贤、吴世忠、黄德鹏、蔡湘江、陈怀晔、许兆凯、王明健等文化文史委员出席。
21、7月25日至26日,泉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座谈会在德化县城召开。市政协领导傅圆圆、王仁杰、黄利禾、傅乌,德化县政协主席李孝仪,以及各县(区、市)政协分管文史工作的副主席许忠、周云清、王永裕、苏国人、黄汉忠、徐其树等,文史委负责人林南生、林凌鹤、柳影中、叶海山、张萍、吴永胜、陈思超、易松木、白新旺、黄怀远、郑正裕、苏文渊共30多人出席,中共德化县委书记李建国、县政府县长许昆贞到会祝贺。会议传达、学习全国政协和省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座谈会精神,总结交流近年来我市文史资料工作的新经验,表彰陈克辉、林昌如、林南生、叶海山、柳影中、许忠、王永裕、吴永胜、陈思超、易松木、郑正裕、许布勋等12位多年来从事文史工作的优秀政协文史工作者,着重研究了建国后史料的征集出版工作。与会人员还参观德化陶瓷博物馆。
22、7月30日上午,召开调研会,了解文化馆现状。王仁杰、傅乌等领导,以及各县(区、市)文化馆长出席。
23、8月2日,市政协办发文,同意成立《泉州文史资料》编委会,组成人员如下,主任:王仁杰,副主任:傅乌;编委:傅乌、许在全、王连茂、陈存广;主编:傅乌,编辑:郑炳山、黄梅雨、张家瑜、王明健、黄金跋。
24、8月6日下午,召开《泉州文史资料》编委会议,市政协领导傅圆圆、王仁杰,文化文史委副主任傅乌、王连茂,以及编辑郑炳山、黄梅雨、张家瑜、王明健等出席。傅圆圆强调:要做好做活侨台这篇文章。会议决定,从新十四辑开始,改为大32开本。会议还决定在第四季度召开组稿会。
25、8月8日上午,在市政协会议室举办《美国人眼中的中国文化》讲座,特邀旅美博士、美国登尼逊大学教授连心达主讲。
26、8月22日至23日,傅乌等人先后到安溪凤城镇、湖头镇及惠安螺阳镇调研文化站建设的情况。
27、9月2日上午,王仁杰、傅乌等领导出席市政协召开的纪念施琅逝世300周年活动筹备会。
28、9月15日至21日,王仁杰、傅乌、王明健等3人到南京参加全国部分历史文化名城政协联系会第七次会议。王仁杰副主席在会上作了题为《针对热点难点,专题调研,对口协商,进一步提高参政议政水平》的发言。会议一致通过第八次会议在泉州召开。
29、9月22日至24日,八届市政协常委会召开第3次会议,黄德鹏、王连茂先后代表文化文史委上台发言,题目分别为《关于新时期泉州国办文化事业的思考》(王明健执笔),《关于古城区地上地下文物的抢救与保护问题的调查报告》(王连茂执笔),此外,本委选送调研报告4篇,即《我市群众文化工作的困惑与思考》(王毓欣执笔)、《泉州戏剧建设情况调研报告》(王景贤执笔)、《泉州市公共图书馆事业现状调查报告》(许兆凯执笔)、《建立“母语音乐”教育体系,适应跨世纪大泉州建设的需要》(吴世忠执笔)。
30、9月25日至27日,王仁杰、傅乌等领导出席纪念施琅逝世300周年大会。
31、10月上旬,《泉州文史资料》新十四辑编辑完毕。
32、11月12日,寄发《关于举办市政协书画摄影研究室作品展的通知》。
33、12月6日至7日,王仁杰、傅乌等领导,以及王连茂、郑炳山、吴捷秋、朱展华、林昌如、黄达德、柯建瑞、王景贤、郑国权、陈志泽、陈存广等文化文史委员参加市委、市政府召开的鲤城区行政区划协商会。郑炳山等委员建议将北峰镇划归“温陵区”,开元办事处划归鲤城区;郑国权委员建议把“温陵区”改名为“丰泽区”。以上意见得到市委副书记施永康等领导的采纳。
34、12月10日,召开书画摄影研究室成员会议,王仁杰、傅乌等领导,以及杨湘贤等20人出席。
35、12月11日上午,王仁杰、傅乌等领导走访晋江东石古檗山庄及南安官桥蔡浅古民居建筑群。
36、12月13日,王仁杰、傅乌等领导带领30多名文化文史委员考察古檗山庄、蔡浅古民居建筑群,以及南天寺。
37、12月下旬,《泉州文史资料》新十四辑出版。采用20篇文章,10万字,160页。
1997年
1、1月23日上午,在海交馆举办《关于泉州学》讲座,邀请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潘旭澜主讲,近百名文史界人士听讲。
2、2月4日,召开书画作品展览协调会,王仁杰、傅乌等领导出席。
3、2月10日下午,在市政协会议室举办专题文化讲座,香港天地图书公司总编辑孙立川博士主讲《海外汉学的发展与文化中国的重构》,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蒋凡教授主讲《日本汉学研究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4、2月28日,召开《泉州文史资料》香港专辑协调会,傅圆圆、黄利禾、傅乌等领导,以及晋江、南安、惠安、石狮、安溪等县(区、市)政协文史委负责人叶海山、陈思超、林凌鹤、吴永胜、易松木等参加;下午,召开书画摄影作品展暨委员风采录展协调会,傅圆圆、傅乌等领导到会讲话。
5、3月10日下午,召开书画摄影作品审稿会,傅圆圆、黄利禾、傅乌等领导,以及丁明镜、杨湘贤等文化委员参加。
6、4月4日,开始编发《香港特区首届政府推委会泉州籍委员风采录》稿件。
7、4月10日、12日,泉州晚报刊登《在香江有一颗“爱”星……——记全国政协委员曾星如先生》(作者:邓纪生)。
8、4月13日、14日,泉州晚报刊登《一介儒商——记全国政协委员施祥鹏》(作者:叶海山)。
9、4月15日、16日,泉州晚报刊登《情系故园——记港事顾问、香港泛年国际有限公司主席陈金烈》(作者:叶海山)。
10、4月17日、19日,泉州晚报刊登《拳拳中国心——记黄玉山博士》(作者:陈思超)。
11、4月20日、21日,泉州晚报刊登《港九名贤——记香港新元贸易公司(集团)总裁王为谦先生》(作者:杜成维、叶海山)。
12、4月22日、23日,泉州晚报刊登《巾帼风采——记东伟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蔡素玉》(作者:杜成维、叶海山)
13、4月24日、26日,泉州晚报刊登《业绩辉煌报国情深——记爱国实业家吕辛(振万)先生》(作者:林景宗、陈思超)。
14、4月28日至29日,全市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座谈会在永春县城召开。傅圆圆、王仁杰、黄利禾、傅乌等领导,永春县政协主席林玉壁,市政协文化文史委副主任王连茂、陈存广,以及各县(区、市)政协分管文史工作的副主席王大贞、黄德鹏,文史委负责人林凌鹤、叶海山、吴永胜、陈思超、易松木、苏立菁、黄怀远、林光厚、郑正裕共40多人参加。泉州市政协副主席、中共永春县委书记张贻伦到会祝贺。傅圆圆在会上指出,建国后史料的征集是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史工作的重点。与会人员还参观永春师范、苍满幼儿园、魁星岩等。
15、4月29日、30日,泉州晚报刊登《勤奋创业名扬八方——记第一位华人“苏丹王”庄启程》(作者:叶海山、陈文敬)。
16、5月1日、3日,泉州晚报刊登《银星拱月映香江——记集友银行常务董事兼总经理吴文拱》(作者:黄启明)。
17、5月4日、5日,泉州晚报刊登《香江骄子——记香港荣利集团主席卢文端先生》(作者:吴永胜)。
18、5月7日下午,与泉州晚报社就“香港特区首届政府推委会泉州籍委员风采录”的书名、封面设计、出版社及内文编辑等项目进行座谈,市政协副主席王仁杰、秘书长黄利禾、副秘书长傅乌、泉州晚报社总编辑施能泉、副刊部主任叶梓赋等参加。
19、5月9日上午,在泉州木偶剧团排演厅举办《我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作用》讲座,邀请福建师大中文系教授陈祥耀主讲,市政协副主席张章炳、王仁杰,以及近百名文化文史界人士前往听讲。
20、5月8日、10日,泉州晚报刊登《自信闯天下——记香港玩具大王李群华》(作者:叶海山)。
21、5月11日、12日,泉州晚报刊登《一颗中国心——记著名歌星张明敏》(作者:杜成维、叶海山)。
22、5月13日、14日,王仁杰、傅乌等领导先后走访郑成功陵园、郑成功纪念馆和晋江东石、安海等处郑成功史迹。
23、5月13日、14日,泉州晚报刊登《爱心一曲献家园——记香港综达有限公司董事长施学概》(作者:叶海山)。
24、5月15日、17日,泉州晚报刊登《永远不变黄色的脸——记香港庄士达集团主席庄绍绥》(作者:林凌鹤)。
25、5月18日、19日,泉州晚报刊登《辛勤经营必有收获——记香港悦来证券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华峰》(作者:昆洛)。
26、5月20日、21,泉州晚报刊登《银行家的足迹——记香港南洋商业银行副总经理吴连烽》(作者:杜成维、叶海山)。
27、5月22日至24日,接待贵州省政协考察团客人,王仁杰、傅乌等领导陪同。
28、5月22日、23日,泉州晚报刊登《殷殷赤子情——记香港恒通资源集团主席施子清》(作者:叶海山、许金界)。
29、5月24日晚,在泉州木偶剧团排演厅举办《<易经>要义》文化讲座,邀请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蒋凡主讲。
30、5月25日、26日,泉州晚报刊登《奋进不息为家园——记香港香江国际集团主席杨孙西》(作者:吴永胜)。
31、5月27日,傅乌带领有关人员到安海考察、了解郑成功活动史迹。
32、5月27日、28日,泉州晚报刊登《以“产业报国”为己任——记香港大寰集团主席施展熊》(作者:叶海山)。
33、5月29日,泉州晚报刊登《诚信谦谨自强不息——记中银集团浙江兴业银行香港分行副总经理黄建源》(作者:思高)。
34、6月1日、2日,泉州晚报刊登《爱国爱港一英才——记香港大正国际集团董事总经理黄宜弘》(作者:余钧)
35、6月3日、4日,泉州晚报刊登《商海风流赤子情深——记香港大正国际集团董事长黄克立先生》(作者:李伯婕、陆成哲)。
36、6月8日、9日,泉州晚报刊登《喜随香江归神州——记香港胜诺集团董事会主席洪清源》(作者:吴永胜、李少榕)。
37、6月10日、11日,泉州晚报刊登《只觉得应该这样做——记香港金丰盛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洪祖杭》(作者:杜成维、叶海山)。
38、6月12日、14日,泉州晚报刊登电话采访稿《香江铁汉——记香港泉昌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黄光汉》(作者:王明健、郑炳山)。
39、6月12日上午,泉州晚报副刊部主任叶梓赋送来《拼搏·奉献·中国心——香港特区首届政府推委会泉州籍委员风采录》一书大样给市政协领导审阅,拟于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前由鹭江出版社正式出版。
40、6月30日,王仁杰、傅乌等领导前往清源山风景区,参加在老君岩举办的《道德经》碑刻工程揭碑仪式。
41、7月4日下午,王仁杰等领导出席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35周年大会筹备活动新闻发布会。
42、7月27日下午,会同鲤城区进修学校举办未来中小学教材研讨(素质教育)座谈会,邀请浙江、福建等省以及本市教育界人士参加。
43、7月28日下午,召开“文化人才”研讨会,王仁杰、傅乌、庄顺能、黄德鹏、陈志泽、杨双智、陈鹏鹏等出席,决定成立“泉州文化人才”调研组,深入市、县(区、市)进行调研。
44、8月初,本委为主承担举办全国部分历史文化名城政协联系会第八次会议一应文字材料的准备工作。
45、8月4日,八届市政协第17次主席会议同意,增聘惠安政协综合办主任林凌鹤、晋江市政协文史委主任叶海山、石狮市政协文史委主任吴永胜、南安市政协文史办副主任陈思超、安溪县政协文史委主任易松木、永春县政协文教卫体委副主任郑正裕、德化县政协文史办副主任苏立菁为泉州市政协文化文史委委员。
46、8月5日,着手编辑《泉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47、8月12日,傅乌带领有关人员先后到海交馆、泉州图书馆、省梨园戏剧团、泉州木偶剧团、泉州高甲戏剧团、泉州歌剧团进行关于“文化人才”专题的调研。
48、8月19日、21日,傅乌带领有关人员先后到德化、永春、安溪、南安、惠安进行关于“文化人才”的专题调研。
49、8月29日至31日,接待广东省梅州市政协考察团(由副主席孔祥开带队),王仁杰、傅乌等领导陪同。
50、9月3日上午,召开座谈会,讨论在市区设置纪念郑成功永久性标志的建议案。王仁杰、傅乌等领导,以及吴捷秋、王连茂、陈存广、蒋少强等委员参加。
51、9月21日上午,与刺桐吟社联合在市政协会议室举办“庆祝党的十五大召开诗词吟诵会”,王仁杰、傅乌等领导,以及诗词界人士40多名参加。
52、9月21日下午,在主席室召开《拼搏·奉献·中国心》编辑、出版协调会,傅圆圆、王仁杰、傅乌等领导,以及执行编辑王伟明、王明健参加。
53、9月28日,接待海南省政协文史委客人,王仁杰、傅乌等领导陪同。
54、9月30日,组织30多名文史委员考察南安英都镇云从古迹、洪氏家庙及美林镇满山红村林路厝。
55、10月16日上午,召开文化文史委员座谈会,学习党的十五大精神,探讨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王仁杰、傅乌等领导,以及王连茂、陈志泽、黄梅雨等20多名委员参加。
56、11月5日至8日,全国部分历史文化名城政协联系会第八次会议在刺桐饭店召开,本委工作人员参与秘书组工作,负责大会材料(包括“服务指南”)等的撰写工作。
57、11月中旬,中共泉州市委书记丘广钟为《拼搏·奉献·中国心》题写书名。
58、11月19日,《拼搏·奉献·中国心》由鹭江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27篇文章(包括《序》),介绍26位泉州籍推委,13万字。
59、11月26日,市政协第20次主席会同意,聘请李少园为文化文史委副主任。
60、11月下旬,《泉州文史资料》新十五辑编辑完毕。
61、11月30日,市政协主席傅圆圆在其会议室召集会议,研究到深圳蛇口举行《拼搏·奉献·中国心》首发式等事宜,王仁杰,傅乌、王明健参加。
62、12月7日上午,与泉州晚报社联合在深圳蛇口南海酒店举行《拼搏·奉献·中国心》首发式,香港特区首届政府推委黄保欣、施子清、陈金烈、蔡素玉应邀参加,省、市政协澳门委员王彬成等前来祝贺。傅圆圆讲话,王仁杰主持,黄利禾、傅乌、万本培等领导出席。首发式后,泉州晚报、泉州电视台均作过报道。
63、12月4日至11日,王仁杰、傅乌一行先后到漳州、汕头、惠阳、深圳、珠海、广州、潮州参观学习,受到各地政协领导热情接待。
64、12月16至17日,八届市政协常委会召开第11次会议,王仁杰在16日发言,题目为《弘扬历史文化发展旅游事业——全国部分历史文化名城政协联系会第八次会议的综述》。
65、12月25日,召开《拼搏·奉献·中国心》编辑、作者会议,傅圆圆到会讲话,黄利禾、傅乌、施能泉、万本培等领导,以及叶梓赋、罗立人、王明健、陈思超、叶海山、蔡永哲、易松木、林凌鹤、杜成维等人出席。
66、12月29日上午,与市社科联、文联联合召开“泉州市纪念李贽诞辰470周年座谈会”,王仁杰致词,傅圆圆讲话,陈祥耀、陈存广、庄炳章等发言,福建师大、华侨大学、泉州社科界和南安、晋江两市李氏宗亲共50多人出席。会议还就如何整理研究李贽学说发出倡议书。
1998年
1、2月4日上午,与刺桐吟社在华友大酒店举办新春诗歌会暨《锦江先贤存稿》赠发式,周子澄、薛天锡、王文泰、王仁杰等领导出席。
2、2月11日,《泉州文史资料》第十五辑付梓泉州晚报印刷厂,22篇文章,10万字,171页。
3、2月4日下午,召开文化文史委员迎新春座谈会,王仁杰主持,傅圆圆讲话,副主任傅乌、王连茂、李少园,以及郑炳山、王景贤、黄达德、吴捷秋、庄炳章、蔡湘江、黄德鹏等委员,部分县(区、市)政协文史委负责人易松木、陈思超、林凌鹤、吴永胜、郑正裕、苏立菁等出席。
4、2月25日,市政协第23次主席会同意本委与泉州晚报社草拟的“泉州市政协港澳委员风采录组稿计划”。
5、3月下旬,在威远楼举办“西欧风情摄影展”,展出杨湘贤、陈世哲、林忠诚、张清杰等4人旅欧时拍摄的100多幅作品。
6、3月6日,八届市政协常委会第12次会议通过,聘任李少园为文化文史委副主任。
7、4月1日,市政协主席傅圆圆约请王仁杰、傅乌等到其办公室开会,听取文化文史委近期工作情况,商定今年度文化文史工作计划。
8、4月3日下午,召开《建国后重大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专题征集会议,王仁杰讲话,傅乌介绍情况,开元寺、清净寺、天后宫、圣墓、草庵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泉州、南安、晋江、惠安文管会和泉州海交馆负责人参加。
9、4月7日下午,召开《泉州文史资料》编委会,王仁杰、傅乌等领导,以及王连茂、黄梅雨、郑炳山、李少园、张家瑜、陈存广、王明健等参加。
10、4月16日,寄发《泉州文史资料》新十六辑约稿函,征集内容包括解放时期,侨务工作,统战工作,对台关系,经济领域,城市建设,卫生医疗事业,文艺领域,文化遗产、历史风俗、民间宗教、文博档案等领域,教育战线及其他方面。
11、4月20日至21日,泉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座谈会在晋江召开。王仁杰主持,傅圆圆、黄利禾、傅乌等市政协领导,晋江市政协主席王恭庭、副主席洪伟辟,市政协文化文史委副主任许在全、王连茂、陈存广、李少园,以及各县(区、市)政协分管文史工作的副主席王永裕、吴振荣、黄汉忠、王大贞、楼益梁、周云清、宋爱华、杨继志、许民权等,文史委负责人叶海山、陈仲初、陈思超、易松木、郑正裕、苏立菁、林凌鹤、吴永胜、郑怡共50人出席。中共晋江市委副书记陈章进到会祝贺。会议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就“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论述为指针,研究拟订以建国后史料为重点的文史资料征集提纲及规划。傅圆圆在讲话中强调,做好加强泉台文化交流这篇文章。与会人员还参观了紫帽山及高尔夫球场。
12、5月5日,王仁杰带领有关人员视察安平桥并召开座谈会,就如何整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平桥的脏、乱、差提出具体措施。泉州市文化局、文管会,晋江、南安两市政协、文化局,以及安海、水头两镇党政领导应邀参加。泉州电视台、泉州晚报派记者采访并于会后进行追踪报道。
13、5月12日上午,在百源干休所会议室召开“建国后福建地方戏剧改革”专题史料征集座谈会,王仁杰讲话,傅乌主持,朱展华、吴捷秋、李少园、郑国权、何勋、王景贤、苏彦硕、杨波等10位老同志或老戏剧工作者参加。
14、5月28日,市政协党组会议纪要称,傅乌为专委办主任。
15、5月底,向省政协文史委选送文史资料2篇,即黄梅雨《泉州戏曲改革的最初尝试》,陈方圆《梨园忆旧》。
16、6月2日下午,召开“建国后史料征集”会议,傅圆圆、王仁杰、傅乌等领导,以及郑炳山、朱展华、孟祥升、许东汉、潘聪谋、张海天、黄梅雨、王福起、吴紫峰、傅维生、王雪仪、朱义斌、宋春堂等23名老同志出席。
17、6月上旬,《泉州文史资料》新十五辑出版。
18、6月上、中旬,向省政协文史委选送文史资料4篇,即杨波《高甲戏改琐记》、《泉州高甲戏剧团赴菲访问演出记》,吴捷秋《老树繁花浥露开——泉腔梨园戏<陈三五娘>建国后改革述略》,张伯萍《<连升三级>沉浮记》,苏彦硕《抢救,继承——解放初梨园戏演员训练班教学纪实》。
19、6月9日下午,市政协第28次主席会同意,聘请林文侨、林忠诚为市政协书画摄影室顾问。
20、6月23日至25日,傅乌带领有关人员走访市委统战部、侨联、侨办、华侨大学统战部,了解华侨史料。
21、6月25日,在海交馆举办《华人民间宗教与华人社会和文化认同》讲座,邀请香港中文大学人类系主任陈志明教授主讲,王仁杰等领导以及80多名市区文化文史界人士听讲。
22、7月1日下午,澳门福建同乡总会发来邀请函(传真),邀请吴航航、王明健、黄阳辉、肖建伟、万本培、叶梓赋赴澳进行为期一周的采访。
23、7月9日,以市政协办名义拟写《关于征集、出版“泉州籍的全国、省、市政协澳门委员风采录”的请示》呈送中共泉州市委。
24、7月10日上午,澳门福建同乡总会重新发来邀请函(传真),邀请吴航航、王明健、黄阳辉、肖建伟、叶梓赋、杨钦辉赴澳进行为期一周的采访(因万本培另有公务)。
25、7月中旬,向省政协文史委选送文史资料1件,即黄少龙《实现综合演出形式的艺术实践——记傀儡戏<火焰山>创演经过》。
26、7月13日,与刺桐吟社联合在泉州木偶剧团排演厅举办诗学讲座,中华诗词学会负责人,河南省社科联副主席林从龙,福建诗词会副会长、厦门大学教授蔡厚示主讲,近百名文化文史委员或诗词爱好者前往听讲。
27、7月14日,傅乌带领有关人员到安溪、南安了解华侨史料。
28、7月21日,市委书记何立峰在市政协办的“请示”上批示,“我拟同意”。征集泉州籍的全国、省、市政协澳门委员风采录正式运作。同日,向梁披云、颜延龄、梁仲虬、许健康、张明星、王彬成、许自励、吴在权、何富强、鄞荣源、庄金森、黄飞虎、李天赏、颜洪龄、庄丽华、潘伟民、蔡宗生、王正伟等22名委员传真,征集其个人资料。
29、8月7日,接待济南市政协副主席曾妮等客人。
30、9月9日至15日,组织部分县(市)政协文史委负责人(系文化文史委员)到山西太原、陕西西安等地参观学习。其间,9日至11日在太原活动,傅乌带队,人员有:王明健、陈思超、易松木、郑正裕、林凌鹤。12日至15日在西安参加“两节一会”活动(旅游文化节暨’98中国西安投资贸易洽谈会),傅圆圆带队,成员除文化文史委员外,另有黄利禾及企业界人士颜洪龄、谢建伟、李金洞、王子标等人。
31、10月16日,组织20多名文化文史委员考察惠安崇武古城,王仁杰、傅乌等领导带队。
32、10月21日至22日,王仁杰、傅乌、王连茂等人先后到南安市石井郑成功纪念馆、晋江市安海镇考察、座谈,就如何加强郑成功史迹的开发,扩大对台交流渠道征询意见。
33、11月17日至24日,组织有关人员到澳门采访,吴航航带队,成员有:王明健、黄阳辉、肖建伟、叶梓赋、杨钦辉。在澳期间,先后采访颜延龄、陈明金、何富强、梁披云、蔡宗生、吴在权、张明星、潘伟民、梁仲虬、李天赏、许自励、庄丽华、吴锡琛、鄞荣源、王彬成等15名委员。除颜洪龄、王建忠已送材料(或稿件)外,尚未采访的还有黄飞虎、王正伟、庄金森、庄文才、许健康等5名委员。这次采访得到澳门委员的热心支持和积极配合。当地两大报纸《澳门日报》、《华侨报》先后4次报道了采访组的行踪(包括文字和照片)。
34、11月25日至26日,赴澳门采访人员先后到珠海、中山、广州参观。
35、12月7日,傅乌带领有关人员前往青龙巷拜访回泉探亲的台湾学者李亦园。
36、12月中旬,着手编辑《泉州文史资料》新十六辑,栏目有:初曙风云、艺术之花、文化轨迹、人物春秋。
37、12月16日,八届市政协常委会召开第15次会议,陈志泽代表文化文史委发言,题目为《加强郑成功史迹开发,扩大对台交流的渠道》(王明健执笔)。
38、12月22日上午,召开正、副主任及部分文化文史委员会议。王仁杰主持,傅乌讲话,副主任陈志泽、陈瑞统、李少园,以及委员郭宁、陈鹏鹏等人到会。
1999年
1、1月1日,王仁杰、傅乌等领导到晋江池店鄱湖参加“晋江欧阳詹研究会、四门府第纪念馆成立大会”。
2、1月12日,王仁杰、傅乌等领导到惠安文庙参观“柳影中诗词书画展”。
3、1月,省政协文史委出版《春华秋实录》刊用我市7篇文章,即郭慕良《后渚海船发掘记》、黄秋润《发古生辉友好桥梁——泉州清净寺保护与开发纪事》、苏子明《崇武古城的保护与维修纪实》、许伟龙《安平桥的修复——考古勘探与基础设计》、苏彦硕《抢救、继承——梨园戏演员训练班教学纪实》、吴捷秋《老树繁花浥露开——梨园戏<陈三五娘>新中国成立后改革述略>、张伯萍《难忘的回忆——高甲戏名剧<连升三级>的编演与浮沉》等。
4、2月12日下午,召开文化文史委员迎春座谈会,王仁杰、傅乌等领导,副主任许在全、王连茂、陈存广、陈志泽、陈瑞统、李少园,以及朱展华、郑炳山、丁明镜、陈鹏鹏、杨双智、王景贤、黄少龙、蔡湘江、万国智等委员参加。会议着重就北门街改造、市区文物保护等进行建言献策。
5、2月中旬至3月初,协助省政协征集“迈向新世纪——福建省各级政协书画大展”稿件,选送丁明镜、王乃钦、林剑仆、陈怀哗、江松、陈逸亭、杨条沯、蒋少强等人作品以及各县(区、市)政协书画作品近20件。
6、2月23日,王仁杰、傅乌等领导探望从美国归来的蔡若水先生,并送花篮;同时,了解解放初泉州交通史料的辑录情况。
7、2月27日,与泉州海交馆联合举办《光明之城》手搞的发现及研究会,王仁杰等领导以及近百名文化文史界、社科界、新闻界人士参加。是日上午,雅各手稿的发现者、英国学者大卫教授详细介绍手稿的发现、翻译及国际汉学界的态度等情况;下午,北京大学教授王铭铭、上海文汇报《学林》主编施宣圆、清华大学教授杨鸣等发言阐述看法;当晚,傅圆圆在泉州酒店宴请大卫教授及其夫人。
8、3月1日下午,与刺桐吟社假泉州后城旅游文化街“古厝茶坊”举办“迎新春、咏泉州”诗词吟诵会,160名诗词爱好者以满腔热情和优美诗篇,迎接1999年新春的到来,吟诵泉州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的辉煌成就,抒发奋发有为再创新业的豪迈气概。
9、3月8日至16日,市政协主席傅圆圆率领课题组先后到洛江、肖厝、永春调研农业和农村工作,王明健参加,并写出《落实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确保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关于赴两区四镇六村的调研报告》。
10、3月18日至19日,泉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座谈会在南安市水头镇召开。傅圆圆、王仁杰、黄利禾、傅乌等领导,《泉州文史资料》编委会成员,南安市政协主席林木对,以及各县(区、市)政协分管文史工作的副主席吴振荣、郭金醒、周云清、楼益梁、陈友经、叶宗希,文史委负责人陈思超、陈仲初、林凌鹤、郑正裕、易松木、吴永胜、叶泽旺等出席,中共南安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陈庆宗,市委副书记洪本地到会祝贺。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有关讲话精神和全国暨地方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联席会座谈纪要,并总结交流经验体会,提出该年度工作计划,着重部署迎接新中国诞生50周年、人民政协成立50周年和文史资料工作开展40周年,以及澳回归祖国等重大节日的庆祝活动。与会人员还冒雨参观南星机械有限公司、建设中的闽南建材第一市场、永顺实业公司等企业,以及天心洞等景点。
11、3月25日至27日,王仁杰、王明健到福州温泉酒店参加“全省地、市文史资料工作座谈会”。
12、4月20日上午,召开文史界部分人士座谈会,王仁杰、傅乌等领导,副主任王连茂、陈存广,以及10多位委员参加。会议就市文管办提供的对新门街文物古迹和传统民居的调查情况进行讨论。一致认为,该街花桥慈济宫、泉州市舶司遗址、铁炉庙等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应予保护。会后形成《关于在新门街拓宽改造中保护文物古迹和传统民居的情况反映》送市政府领导,施永康市长批示:“焜民、伯山同志注意,规划局会同文化局提出意见”。
13、4月27日,以市政协办名义发出《关于举办“泉州市各级政协书画、摄影展”的通知》,就征集的对象,作品的内容、规格等事项提出具体要求。经办展览事宜的领导小组同时成立。组长:王仁杰,副组长:傅乌、吴航航;成员:王明健、杨条沯、郑瑞鑫、郭江华、许长锋、林水坤、罗立人。
14、5月12日至6月3日,市政协主席傅圆圆率领调查组,先后在市区,以及到晋江恒安集团、石狮市政协、南安市政协、金鹿集团、磁灶陶瓷建材企业、漳州万利达公司和华侨大学调研、座谈,了解企业的产品与技术创新,王明健参加,并写出《创名牌难,保名牌更难,知难不难——关于我市名牌产品技术创新与市场开拓的调研报告》(初稿)。
15、6月中旬,《泉州文史资料》新十六辑出版,21篇文章,10万字,173页。
16、6月17日下午,在海交馆学术报告厅举办《性别与文化——当代社会研究的新视点》讲座,邀请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谭少薇教授主讲,市、区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以及文化界人士近百人前往听讲。
17、6月18日下午,省政协副主席兼文史委主任王耀华带领副主任林爱枝、俞金树等一行7人到我市考察文史工作。王仁杰、傅乌等向王耀华一行汇报了我市贯彻落实“全国暨地方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联席会议”和省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座谈会”精神的情况。
18、6月24日,八届市政协第39次主席会议同意,聘请泉州师专中文系主任、副教授戴冠青为文化文史委员。
19、6月下旬,开始编辑《泉州文史资料》新十七辑。
20、7月9日至13日,指派王明健、杨钦辉等2人到珠海约见澳门委员修改“风采录”稿件,同时采访黄友狮、王正伟。
21、7月19日,泉州晚报刊登《非凡长者——记澳门特区筹委会委员、澳门特区第一届政府推委梁披云》(作者:史赋、亦黛),“泉州籍澳门特区第一届政府推委,全国、省、市政协澳门委员风采录”开始运作。
22、7月26日,泉州晚报刊登《成功之路——记澳门特区筹委、澳门特区第一届政府推委、全国政协委员颜延龄》(作者:王明健)。
23、7月底,省政协文史委出版的《岁月留痕》采用本委选送的文章3篇,即黄少龙《实现“综合演出形式”的艺术实践——记傀儡戏<火焰山>创演经过》、苏彦硕《梨园明珠辉映银屏——梨园戏两部戏曲片拍摄散记》、黄梅雨《泉州戏曲改革的最初尝试——解放初泉州地区“戏改会”工作漫忆》。
24、8月2日,泉州晚报刊登《万里来归语笑喧——记澳门特区第一届政府推委、全国政协委员梁仲虬》(作者:杨钦辉)。
25、8月9日,泉州晚报刊登《从晋江走向世界——记澳门特区第一届政府推委、省政协委员许健康》(作者:叶海山)。
26、8月16日,泉州晚报刊登《镜海淘金报国情深——记澳门特区第一届政府推委、省政协委员陈明金》(作者:叶海山)。
27、8月22日上午,与市社科联、郑成功学术研究会在鲤城大酒店联合举行纪念郑成功诞辰375周年大会。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教授陈梧桐、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陈东有、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倪乐雄、省社科院研究员徐晓望、厦门大学台湾所副研究员邓孔昭等专家学者向与会人员作了学术报告。
28、8月23日,泉州晚报刊登《自强不息创大业——记省政协委员王建忠》(作者:杨钦辉)。
29、8月30日,泉州晚报刊登《情系故土——记省政协委员、市政协常委王彬成》(作者:杨钦辉)。
30、9月13日,泉州晚报刊登《文秉庄生志才赋赤子心——记省政协常委庄文才》(作者:叶海山)。
31、9月13日,泉州晚报刊登《自励图强——记省政协委员许自励》(作者:周仪扬)。
32、9月20日,泉州晚报刊登《澳岛女杰——记市政协委员庄丽华》(作者:吴航航)。
33、9月23日至10月4日,在海交馆展览厅举办“纪念建国五十周年、人民政协成立五十周年暨迎接澳门回归书画摄影展”,展出作品166件,其中,书法作品81幅,美术作品34幅,摄影作品51幅。市政协副主席王仁杰主持23日的剪彩仪式,市政协主席傅圆圆,中共泉州市委副书记薛祖亮、黄印春,市政协副主席曾惠华、叶聪敏、张章炳,各县(区、市)政协领导,各民主党派负责人,以及书画摄影界人士100多人参加。这次展出的作品以讴歌新中国50周年的伟大成就,展示人民政协50周年的光辉历程和赞颂澳门回归祖国为主题,题材多样,风格各异。其作者有市、县(区、市)党政、政协机关领导,有我市知名书法家、美术家和摄影家,还有近年来崭露头角的书画摄影新人。
34、9月25日,与刺桐吟社在金星大酒店联合举办“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中国人民政协成立五十周年、澳门回归祖国怀抱诗词吟诵会”。傅圆圆、曾惠华、王仁杰等领导与诗人同乐。
35、9月27日,泉州晚报刊登《事业有成报国情深——记省政协委员李天赏》(作者:王明健)。
36、10月4日,泉州晚报刊登《一个实业家的人生追求——记澳门晋江同乡会理事长吴锡琛》(作者:杨钦辉)。
37、10月11日,泉州晚报刊登《创业艰难“敢”字为先——记省政协澳门委员何富强》(作者:黄阳辉、王明健)。
38、10月16日,接待浙江省嘉兴市政协文教卫体委赴泉州、厦门考察团一行11人(该市政协副主席裘樟鑫带队)。
39、10月18日,泉州晚报刊登《海之子——记省政协常委张明星》(作者:史赋)。
40、10月18日,泉州市文化界在金星大酒店召开“纪念《明刊三种》在欧洲发现四十周年暨祝贺龙彼得教授(荷兰人)、朱展华、吴捷秋八秩大寿”大会,200多人参加。市政协主席傅圆圆发表热情洋溢的祝寿词,省文化厅厅长吴凤章、台湾知名学者李亦园也讲话祝寿,并高度赞扬三老对泉州戏剧事业的贡献。
41、10月25日,泉州晚报刊登《飞舟博浪虎步龙行——记省政协委员黄飞虎》(作者:仰燕、高仪)。
42、11月1日,泉州晚报刊登《熠闪心灵的光亮——记省政协委员鄞荣源》(作者:史赋)。
43、11月8日,泉州晚报刊登《沉默是金——记市政协委员蔡宗生》(作者:高羊)。
44、11月11日至12日,接待由全国政协常委、文史委主任朱作霖率领的华东六省一市文史会客人,王仁杰、傅乌等作陪。
45、11月15日,泉州晚报刊登《故乡情永植心中——记澳门特区第一届政府推委黄友狮》(作者:杨钦辉)。
46、11月中旬起,傅乌、王明健参与全市政协工作会议的前期筹备工作。王明健受命拟写《中共泉州市委关于<贯彻中共福建省委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的意见》。
47、11月中旬,市委书记何立峰为《映日荷花别样红》题写书名并题词,题词内容为:清源濠江山水连泉州澳门两地情;市政府市长施永康题词,内容为:温陵名贤濠江骄子。
48、11月22日,泉州晚报刊登《正心诚意伟器足成——记市政协委员王正伟》(作者:高仪仰燕)
49、11月29日,泉州晚报刊登《幸运贤能——记省政协委员庄金森》(作者:师珊)。
50、12月6日,泉州晚报刊登《天道酬勤——记市政协委员潘伟民》(作者:高羊)。
51、12月13日,泉州晚报刊登《倚天傍海抱赤心——记泉州市政协常委颜洪龄》(作者:罗乔)。
52、12月中旬,《映日荷花别样红——泉州籍澳门特区第一届政府推委,全国、省、市政协澳门委员风采录》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正式出版,23篇文章(包括市政协主席傅圆圆的《序》),13万多字。采写的22名委员,排列顺序先推委后政协委员,推委排列顺序按社会职务高低,政协委员顺序按姓氏笔划。
53、12月24日,与泉州晚报社在珠海市拱北福海大酒店举行《映日荷花别样红》首发式。澳门特区第一届政府推委颜延龄、梁仲虬、许健康、陈明金、黄友狮,省政协委员王彬成、许自励、李天赏、吴锡琛、何富强、张明星、鄞荣源,市政协委员庄丽华、王正伟、潘伟民、颜洪龄等委员应邀出席,澳门《华侨报》、泉州电视台派记者采访。
2000年
1、1月上旬,《泉州文史资料》新十七辑编辑完毕。
2、2月1日下午,召开委员迎新春座谈会。傅圆圆主席到会讲话,王仁杰主持,傅乌汇报情况,许在全、王连茂、陈志泽、李少园等副主任,以及黄德鹏、裴冰冰、蔡宗伟、庄长江、陈鹏鹏、郭宁、杨双智等市政协委员出席。傅圆圆在讲话中指出,要策划一本写台湾知名人物的书。
3、2月15日上午,在泉州府文庙举行孔子塑像验收仪式,傅圆圆、王仁杰、傅乌等领导以及市文化局、文管办、博物馆、工艺美术公司等部门或单位负责人和我市文化界人士参加。捐资修造孔子塑像的源鸿公司董事长陈庆元表示,要发动企业界、商界人士继续为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文物保护、教育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4、3月16日,以市政协办名义向市政府周焜民副市长呈送专报件《北门街34号宿舍楼住户要求纳入此次北门街拆迁范围》,以确保北门街拆迁工作顺利进行。
5、4月上旬,王仁杰签发意见,建议保护民间艺人李尧宝坟墓,市政府施永康市长、周焜民副市长批示同意。
6、4月中旬,与刺桐吟社联合召开座谈会,以吟诗酬唱形式欢迎台湾诗界人士杨纹生、黄绽明、龚书绵、施良英等人,傅圆圆主席到会讲话。
7、5月9日至10日,接待龙岩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传记作家张永和等人,协助他们到晋江、南安等地寻找印尼总统瓦希德祖上陈金汉祖籍地。
8、5月中旬,市政府周焜民副市长转来汪毅夫副省长给本委的稿件《<泉州访古记>的几个史实》。周给王仁杰副主席的批示为:“仁杰同志,汪副省长这篇文章订正的几个史实,我觉得甚有价值,现转去文史资料…”,当即采用即将付版印刷的《泉州文史资料》新十七辑。
9、6月中旬,《泉州文史资料》新十七辑出版,28篇文章,177页,10多万字,分《初曙风云》、《经建之花》、《艺文广场》、《历史回音》、《社会档案》、《人物春秋》和《史海钩沉》等7个栏目。
10、6月13日,在安溪县城召开全市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座谈会,市政协主席傅圆圆、省政协文史委副主任黄小宁到会并讲话,市政协副主席王仁杰、秘书长黄利禾,副秘书长兼专委办主任傅乌等领导,安溪县政协主席唐建华,副主席叶宗希、黄环生、林秀成,市政协文化文史委副主任许在全、王连茂,以及各县(区、市)政协分管文史工作的副主席楼益梁、杨继志、黄邦杰、郭金醒、陈友经,文史委负责人易松木、徐艺星、郑正裕、杨惠平、陈仲初、李成意、林敬玉、柳影中、吴永胜、叶泽旺等50多人出席。中共安溪县书记洪泽生、安溪县政府县长曾荣华拨冗看望与会人员。会议遵照中共泉州市委常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三个代表’教育活动”的决定,认真学习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讲话,并以“三个代表”为尺度,审视近几年来我市文史资料工作,特别是对“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的论述进行深入的思考,研究讨论如何把“三个代表”的要求落实到文史工作具体任务中去,为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有益借鉴。与会人员还参观虎邱洪恩岩、美法工业区和建设中的中国茶都。
11、7月5日,接待浙江省政协七届副主席吴仁源(省政协诗书画友社社长)一行10人,市政协副主席王仁杰、副秘书长傅乌、省政协海云墨会秘书长郭东健陪同。
12、7月8日,本委副主任、原华侨大学副教授、无党派人士陈存广先生逝世,王仁杰、傅乌等领导于9日上午前往南安市溪美莲塘村吊唁。这几年先后逝世的文化文史委员还有曾栋、李登俊、吴世忠、黄永源。
13、10月2日,印尼大同党创办人、印尼客属总公会创会长、《和平日报》社长吴能彬及印尼国家电视台两名记者,在龙岩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归侨作家张永和的陪同下,考察了晋江舜帝纪念馆、泉州灵山圣墓和清净寺等,还与有关人士座谈,了解印尼总统瓦希德祖上陈金汉的祖籍地。晋江市政协副主席吴乌秀,泉州市政协副秘书长陈明泉、傅乌等领导分别接待吴能彬一行。
14、10月3日上午,市政协原副秘书长陈克辉等人前往泉州殡仪馆参加文化文史委员陈允敦追悼会,陈享年99岁。
15、10月11日至14日,王仁杰、傅乌等领导参加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部分历史文化名城政协联系会第十一次会议。
16、11月中旬,《泉州文史资料》新十八辑编辑完毕,25篇文章,12万字。
17、12月4日至5日,奥地利维也纳中国音乐艺术基金会会长彼得华思在省政协副主席刘金美,中国文化部文化参赞、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杂志社社长兼主编孙书柱等领导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泉州南戏博物馆和开元寺、老君岩、海交馆、圣墓等文物景点,以及观赏了泉州 提线木偶表演,并前往惠安崇武古城考察古城墙、石雕博物园和石雕工艺术厂。市政协主席傅圆圆、副主席王仁杰热情接待彼得华思一行。
18、12月中旬,协助编辑、出版蔡若水先生撰写的《福建商车忆述略》一书,并列为《泉州文史资料》新十九辑。
19、12月19日,在永春县召开文化文史委主任会。市政协副主席兼文化文史委主任王仁杰,副主任傅乌、陈志泽、陈瑞统、李少园,以及委员王景贤、蔡宗伟、黄梅雨、柯建瑞、张家瑜、李孝琴、蔡永哲、王明健等出席。会议认真讨论修改《文化文史委5年来工作报告》,并对今后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与会人员还在永春县政协主席林玉壁、副主席陈友经的陪同下,参观了永春儿童公园、龙山岩、东关桥及留安山风景区。市政协副主席、中共永春县委书记张贻伦看望与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