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立委”、田径协会理事长纪政,小时候因为父亲的一句话“输人不输阵”,激发她立誓在跑道上拼搏。于是,1963年至1970年在跑道上屡创奇迹,为中国人争了不少荣誉,享有“飞跃羚羊”及“黄色闪电”之美称。70年代,她退出赛场后便在教练上倾注了心血、诚意和青春。为了推动和发展台湾田径运动,她象一位不知终点的跑手努力向前奋进、冲刺!同时,她和志同道合的体育伴侣张博夫教练一道,大力推广体育运动,并竭力呼吁开放海峡两岸的文体交流,促进祖国早日统一!
“我是泉州蚶江人”
1988年7月下旬,中国青年田径代表团、台北代表团、香港代表团相逢在枫叶之国——加拿大,一道参加第二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台北代表团团长纪政问中国代表团同行:“有没有福建人来?”当陈美香走到她面前时,纪政用闽南话自我介绍说:“我是泉州蚶江人!”于是,便用闽南话亲热地交谈起来。她说大陆一些运动项目水平很高,也是中华民族的自豪,有机会要请大陆竞走教练去传授训练经验。随后,纪政把台北教练员及运动员介绍给中国代表团,并一起合影留念。
7月31日,旅加华侨陈先生等人出面举行招待会,邀请中国、台北和香港代表团的全体中国人参加。主持人要纪政讲话,她激情地说:“我今晚谢绝参加领队会而参加华侨招待所,因为这个会是我们骨肉相亲的会。”在座的各位都为她充满同胞之情的言语所激动,掌声响了几分钟。当中国代表团邀请她1990年到北京参加亚运会时,她很爽快地回答:“1990年亚运会我很想去,我还要争取早点去!”
“输人不输阵”
在台湾新竹风城长大的纪政,童年过得并不快乐,四岁为人养女,落在一个婚姻失意的女人手上,和着血泪成长。
纪政有过人的意志力,从几件小事就可以看到。当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常乘养母不备,穿过田野,越过小河,奔回自己的家乡和父母匆匆见面,又以同样的速度飞回。每次都不免都要遭受毒打,但小小年纪的她,已不屈于暴力。当伤创消失,“小羚羊”又忘情地奔回父母的怀抱。
纪政会跑得这么快,跟她的父亲的一句话有很大关系。她的父亲是一个补鞋匠,时常用闽南话教诲纪政:“做什么事情,可以输人,不可输阵。”这句话说,个人可以失败,团体不可以丢脸。为了不要丢脸,纪政从美国回到台湾,就积极参加推动田径运动,曾在短短的十天里,一个人访问了亚洲七个国家,了解各国的田径情况。她第一次婚姻失败,在体坛上找到知音人——张博夫教练。纪政每月工资10万元台币,仍不够用,还向丈夫伸手要钱。其丈夫拥有制药厂,他却把生意交给家人,全心全意投身在田径,他和纪政妇唱夫随地为中华民族体育运动献身。
我的名字,有一段‘古’
纪政这名字,几乎有点怪。她爽快地说:“这名字,有一段‘古’(故事)”。原来,纪政出生在日本占领台湾的时候,她原来是取日本名字纪文子的,家里人都叫她“阿文”。日本投降后,父亲为她改一个中国名字,本来要改“纪文”,但是念起来好似“祭文”,不好听。要改什么呢?改来改去,父亲改了老半天,于是干脆就叫她“纪改”。可是,去到区公所登记时,书记把“改”字看成“政”字,便把她写成“纪政”了。
纪政身高172公分,是天生的飞毛腿。她小时候,老师早就看出她的长处,无论什么运动会或足球赛,学校都派“高婆”纪政去参加。纪政在运动场上的心路历程,是值得骄傲和赞扬的。因为她时常跑第一,而且还是许多纪录的持有者。这样说来,纪政的屋子里一定摆满了大大小小的奖杯。纪政说:“一个也没有摆出来。”纪政狂热的是体育,不是奖杯。纪政追求的是国家民族的荣誉,不是个人的胜利。她最欣赏三、四十年代“中国足球王”李惠堂的讲话:“尊严,让我知道肚饿时不敢把手心向上。”纪政追求的尊严,是中国人可以在全世界人民面前站起来,可以同世界人民在一起赛跑。她的理想只有一句话:外国人能做到的,中国人也能!
“田径,你的名字叫勇敢”
1987年,中国台北代表团到新加坡参加第七届亚洲田径赛。纪政夫妇都去了,他们还带了一首励志的歌《田径,你的名字叫勇敢》。队员们都穿上印有这首歌名的衬衫上场。这首歌是由王日升和纪政的爱人张博夫写词、陈小霞作曲、纪政题名的。纪政说:“一个运动员在运动场上的表现,只有短短的几秒时间,可是,为了几秒时间的表现,运动员不知道要熬多少艰难的训练。为了让人知道一个运动员的心路历程,我们写了这首歌。”说着,纪政唱了起来:“曾经就在跌倒的刹那,忍住满眶的悲痛的泪水,告诉自己还要再次的站起来……”在纪政激昂的歌声里,仿佛看到她在运动场上勇敢地冲击,也仿佛听到一阵一阵掌声和欢呼声。
纪政给人的印象是“比赛仍未结束”。她自退出赛场后,专注地发展和推动台湾的田径运动。她视困难如场上的对手,每天工作10多小时,用诚恳和热心唤起年轻田径运动员勇敢地拼搏。1988年由她保持18年的台湾跳远纪录,被她那19岁的徒弟王淑华以6.37米成绩打破了。纪录被学生打破了,她比王淑华还开心,她紧紧地拥抱满身混和着泥土、汗水的王淑华,乐得眼中闪着泪花!
奖牌会褪色,掌声会沉寂,纪政从不留恋过去的风光,面对人生种种挑战,不惊不惧,迈着沉实的脚步,反而走得更加从容!
“中国人一定能走出自己的路”
纪政拼搏在田径上,先后创、破七项世界纪录。1970年,世界女子田径共创7项世界纪录,纪政独占5项。当年她年方25。在法国体育杂志《运动》举办:“1970年世界最佳运动员”评选和在联邦德国的国际体育记者联合举办的“全世界运动员选佳活动”中,她均被选为“1970年最佳运动员”。
1987年国际田径总会在意大利罗马颁发的“七十五年来历史上最伟大的田径运动员”的奖牌和证书,全世界38位,其中亚洲只有3人。台湾海峡两岸的体育宿将纪政和倪志钦双双获奖,再次为中华体坛争光生辉。17年后,纪政和倪志钦在罗马喜相逢。纪政接受了奖牌后一回到座位,倪志钦就紧紧地握住她的手说:“非常高兴亲眼看到您领奖的场面。祝贺您!”纪政立即接上:“倪大哥,下面就看您的了,我也一样高兴。”双双领奖后,接受了国际奥运会主席萨玛兰奇的祝贺,并一起留下了珍贵的合影。
他们两人一个是泉州蚶江人,一个是泉州安海人,一讲闽南话,乡音绵绵,倍感亲切。特别是对于体育两人更是有说不尽的话。纪政说:“我们中国人可不能自己看不起自己,一定能走出自己的路。”倪志钦一听大声叫好:“太好了!这话道出了两岸体育同行的心声。”告别罗马时,纪政希望能在未来国际赛上重见面。倪志钦对她表达愿望,要共同为在北京或台北见面而努力。“人别情意在,聚散两依依”,海峡两岸健儿业已建立的友情却深厚而久远。
纪政竭力呼吁开放海峡两岸的文体交流。她在向台北“行政院”提出质询时,建议台湾当局在开放探亲的同时,尽量开放体育、艺术、文化交流活动,拉近双方的距离,使两岸同胞之间“有亲又有情”。
“把握每一个今天”
1989年,在汉城举办了第24届奥运会时,海峡之声电台记者王宪俊特地采访纪政及丈夫、祖籍泉州安溪的张博夫先生。纪政介绍自己在1984年洛杉矶归来后,在台湾如何潜心抓田径教练培训的情况。她说:“目前已初见成果,但仍然很不够。我们打算是:四年不行,等待八年出人才。再长些,奋斗十二年总有希望。言尽意不尽,可窥视其雄风壮志。她对大陆运动则夸奖不已,称赞大陆运动员有拼搏精神,都是体育俊才,很有作为。
从交谈中了解到纪政的业余爱好是多方面的。她说:“我喜欢收集天南地北奇异的鹅卵石。您送来的福州寿山石、南京雨花石太棒了!”纪政的丈夫张先生插话说:“纪政还喜欢音乐、文学,喜欢种花。我们家里养的君子兰,它的‘根’在祖国大陆!花似乎懂得人意,长得特别漂亮。我们种的茉莉花,是福建老家的特产,它在台湾特别好养,年年开花,我们生活在台湾,每看到故乡的花,常常引起思念之情。”当记者提到台湾妇女对父母孝顺,对丈夫体贴时,纪政说:“民族的传统在台湾处处可见。我每次出国回来,总要为父母带点礼品。平时常打电话去问候。”健谈的张博夫还介绍说:“纪政的烹调技术很不错,可以炒出色的台湾口味的好菜,也会炒美味的福建菜。有机会,请到我们家作客,尝尝她的好手艺”。
纪政还喜欢诗歌。1989年3月纪政寄给大陆夏伟恩的信中还附了一首题为《把握今天》的小诗。纪政说:“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首小诗。它时时提醒我,要把握每一个今天,愿以此与朋友们共勉。”其诗曰:
又是新的一天
上苍赐给我
这新的一天
我做什么都可以
我可以浪掷虚度
也可以小心珍重
今天我要做的事非常重要
因为我把生命中的一天
和它交换
当明天来到,今天永远消逝
填补它空缺的是
我所完成的事
我努力耕耕,不要损失
我选择良善,不要邪恶
我希望成功,不要失败
因为我要永远记住
我为这些事所付出的是
我生命里的
每一天
“我爱上北京”
纪政曾经以运动员、教练、官员等不同身份,参加过八次奥运会。1990年9月,纪政首次率台北田径队来北京参加亚运会。21日夜,她激动地对记者谈起此次来京感受:‘我这个人,爱热闹,16岁那年去参加罗马奥运会,没有压力,充分享受奥运会大家庭的融洽气氛,在奥运村里交了许多不同肤色的朋友,很开心,胖了10多磅,终生难忘。以后,参加大运动会的兴趣,不因年龄大而消退。当然每次大运动会也都有其不同的地方……
“6月份,我来到北京,到过长城、十三陵、圆明园、颐和园等地游览。那古老的历史文化、美丽的花草树木,使整个城市古朴而娇媚。我回去10天又来一次,真是爱上北京了!”纪政接着说:“每个城市举办亚运会,都要穿上美丽的衣服。这次来北京,见到人们为迎接亚运会和‘10.1’国庆,在街上摆了许多非常艳丽的花卉;又见到亚运工作人员尽力做好工作,争取2000年举办奥运会。北京给我的印象更好了!”
纪政认为中国有能力办奥运会。“北京这些场馆都很美观。亚运村、北郊体育场(即国家奥林匹克中心),我6月看过,这次一看大不相同。”纪政郑重表示:“我参观过很多高水平的体育设施,但我仍然给北京的场馆很高的评分。”
“血脉相通心相连”
“此次我们带来了台湾2100多万同胞的爱!”这是前不久海峡两岸联合举办“海峡两岸长跑活动”的台湾团团长纪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出的心里话。
风采不减当年的纪政谈到这次活动命名的“为中国人健康而跑”时说:“健康是个涵义很广的慨念,它包括个人的健康,也包括家庭和社会的健康。我们要借这次长跑跑出海峡两岸中国同胞的情谊,增进两岸的相互了解。”接着,她介绍这次长跑途中的一个激动人心的小故事:台湾团有一位运动员在20岁时发生过严重创伤,后来旅居美国。这次他归队作为团内义务工作人员,忍着伤痛,坚持跟队跑了下来,并决心跑到终点北京。他感慨地说:“能为海峡两岸交流付出,我在所不惜!”
纪政对大陆选手在七运会上创造优异成绩,尤其是由她保持23年之久的亚洲女子百米纪录被刷新,感到异常的兴奋。她说:“我一直期待我的那一项成绩能够早日成功了,我很高兴。”她同时对“马家军”选手取得优异成绩感到“作为中国人余有荣颜。”
纪政最后激动地说:“谁能否认我们两岸同胞是血脉相同心相连的一家人呢?我们要昂首阔步,兴高采烈地跑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