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共有37家白蚂蚁防治公司,老板、技工多为美、日、英、菲人士,也有个别的台湾、香港人,唯有岷仑洛唐人街的东南亚白蚂蚁防治中心是大陆移民办的。这个中心的南安籍董事长王朝冠,去菲12年,从个体治蚁到创办公司,业务遍全岛,以“白蚁杀手”誉满菲华社会,又以热心公益、关心乡梓而成为“新客”中的一颗明星。
信愿寺白蚂蚁全军覆没
王朝冠和他的徒弟们——妻子、儿子、女儿、媳妇、女婿,十多年来在菲承包治蚁工程2000多处,捣毁白蚁巢穴4000多窝,备尝甜酸苦辣,保护了大量民用和公共建筑。其中最富戏剧性的是“信愿寺战役”。
信愿寺是马尼拉唐人街的最大佛寺,供奉观音大士,占地4000余平方米。1986年的一天,王朝冠随善男信女人寺行香。职业本能驱使王朝冠到处转游,他在墙角发现了常人不能察觉的蚁迹,当即亢奋起来,内内外外走个遍,在佛座周围打转,用手指敲打谛听,又是嗅味道,又是观屋椽。
一小时后,王朝冠胸有成竹地找到主持和尚,诚恳进言:“大法师,这佛寺怎么会有白蚂蚁啊?”
主持法师愠怒,手捻佛珠,半睁着眼睛念念有词:“阿弥陀佛,罪过,佛寺清静,哪来的白蚂蚁?”
王指出蚁害严重,危及大佛和正殿,不治势将坍塌。法师依然不相信:“这佛寺,唐人所信仰,白蚁岂敢加害?自建寺以来,从未听此奇闻!”
王说:“你不相信?蚁巢就在佛座底下。你叫人来搬,要是没有蚁巢,我自砸招牌,赔你工钱。要是有巢,你再请我治理不迟。”
主持不得不信,唤来五名工人,在朝冠指挥下,移走座上三尊观音大佛。在骑象、麒麟、莲花的座位下,只见白蚁糜集,万头蠕动。和尚和香客傻了眼,忿然大骂:“白蚂蚁竟欺侮到观音妈头上,可恨,可恨!”
法师当场命朝冠承包防治。王未带药械,草草挖出座底的蚁巢,挑出4厘米长的大蚁后示众,扫净蚁群,搬往室外野地杀灭,作了初步处理。
翌日,朝冠带了工具和杀蚁药粉到信愿寺施工。他陪法师到正殿,指出三层楼高的《万德庄严》镀金木匾,说道:“这寺另一蚁巢筑在匾内,你信吗?”寺僧搭架之后,王缘架而上,在厚实的木匾中掏出一个面盆大的蚁巢,从蜂窝状的蚁穴中心挑出一条3厘米多长的大肚白蚁,在旁穴挑出一条比普通蚁大两三倍的白蚁。王指点说:“那是蚁后,大肚子专门孕育蚁卵;这是蚁王,专司交配。治蚁若不杀死蚁后、蚁王,不捣毁蚁巢,哪能断根!”
好端端的金匾,外部完整,内部却已蛀空,敲之“通通”有声。而巢内蚁卵成堆,工蚁、兵蚁惊慌窜逐。蚁药一喷,稍瞬僵然不动。法师大惊失色,众人看得发呆。真是不可思议,成千上万人每日在匾下走动,却无人知悉“炸弹”就在头顶。何须三年二载,屋盖岂不吃空坍落?
王巡察了全部院落,勘实室外旷地,剔开蚁路,逐一撒药。而后对法师说:“无巢无后无王的蚁群,犹如无源之水,群体绝无生存之希望。我到处放药,巢外残存之蚁染药即亡,未染药的被传染也会死亡。用不了两天,全寺必无一只活着的白蚁。当然啦,我不能保证寺外白蚁再入寺筑巢。”
朝冠在众目睽睽之下,捣毁蚁巢,杀灭蚁后蚁王,并无秘密可言。惟其眼力真“神”,一眼就看准了蚁穴位置,一语中的,决非等闲之辈。法师口服心服,与朝冠签订了三年“保证无白蚁”的协议。朝冠常去巡视,三年未见蚁迹。期满后又续约承包。
这是朝冠早期在菲灭蚁的一则故事。信愿寺乃华人善男信女活动之“总汇”,朝冠消灭全寺白蚁的消息不胫而走,从此找朝冠抓白蚁的顾客络绎不绝。朝冠逐渐在马尼拉站稳了脚跟,在白蚁防治行业脱颖而出。因其姓王,人们遂以“白蚁王”呼之。
不捣蚁巢不杀蚁后不拿钱
王朝冠的名片和他公司登的广告,都明白标示:“挖巢捕蚁王蚁后,承包根治”。而他在实地施治中,又有不成文的默契:没有挖出蚁巢不拿工钱。
这一着真灵。捣了蚁巢,残蚁无家可投,绝了重起蚁祸之患,可使顾主放心;杀了蚁后蚁王,让白蚁断子绝孙,剩余工蚁、兵蚁再多也无从东山再起,更令顾主高枕无忧。而一般治蚁公司通常不作这种保证,只要施治区内白蚁绝迹便算大功告成。今日灭蚁化学药品繁多,灭蚁器械先进,让白蚁绝迹不难做到。但是,巢穴不捣,隐蔽深穴的蚁王蚁后僵而不死,不久即可东山再起,实为舍本求末。王朝冠的特色服务,在激烈的竞争中独树一帜,业务源源而来。
朝冠去菲治蚁乃出于偶然的机缘。那是1984年8月,已有20年治蚁经验的王朝冠,被一位回国探亲的侨亲看中。朝冠在施治该侨胞的三进祖宅大厝中大显身手,技艺出众。侨亲盛情邀请:“我请你去菲律宾怡朗旅游,你免费给我消灭住宅楼和仓库的白蚁,如何?”王朝冠便这样孤身一人来到菲律宾怡朗市,来回旅费由侨亲承担。
就在朝冠完成怡朗施治工程,就要归国时,他的名声已经传开,侨亲们纷来挽留,邀王续为他们的家宅和厂店施治。朝冠渡海来到内格罗斯岛的首府巴哥洛(指哥律),为杨安耀等6位侨胞的建筑物消灭了白蚁,挣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有了这笔钱,朝冠便转起长期留菲谋生的念头。他想菲律宾湿热,城乡多为木构建筑,白蚁灾害严重,是治蚁师傅大有用武之地。治蚁必须详察主家所有场地,开门入室,启橱观察箱库,将家庭和厂店秘密全部暴露在外人面前。华人不愿意“露富”,不愿意异族人探知自己的家庭,多么需要同胞老乡来治白蚂蚁呀。朝冠留菲服务,地利人和两全,完全适应了社会的需要。
王到马尼拉,在乡亲的帮助下,办了长期居留的手续,并为妻子叶秀碧办了旅菲证件。回国后即携妻来岷定居,开始了异国治蚁的生涯。因业务众多,人手不足,又陆续召来儿子、女儿和媳妇、女婿。加上内外孙,成了十几人的大家庭。1988年经菲政府批准,注册成立了“东南亚白蚂蚁防治中心”。
作者在菲参观了这个“中心”。它有两辆工具车(小巴),两部电话。厅堂有酒浸的大蚁后,最大的长达8厘米;据说饮此酒可治风湿病。王的住宅与公司合一,秀碧坐堂收治、接电话,兼中医师门诊。朝冠与子女们分兵数路,上门勘查、施治和常规巡察。一般工程由儿子负责,重点或疑难工程则由朝冠亲自出马。报纸每三天定期登一次广告,客户从广告获得信息,更多的是老客户的连锁介绍。
王朝冠不捣蚁巢不杀蚁后蚁王不拿钱,保证断根,按建筑面积、受害面积、蚁巢数量、用药量收取合理的工本费。一般承包3-5年,每年巡查一次。客户若发现新蚁情,通知公司后,一周内即派人前往消灭。公司的透明度大,立竿见影,业务蒸蒸日上,泉州籍的侨胞纷纷邀请朝冠前往治理。远至新加坡、泰国,也有人慕名前来聘请。连菲律宾本籍的地主庄园、富商工厂仓库、菲人坟墓,也留下王朝冠治蚁的足迹。
华人陈先生的雨伞厂,厂房、仓库、宿舍2000多平方米,蚁害猖獗,多次请当地白蚁公司治理,钱花了不少,蚁害始终不能断根。王朝冠去收拾烂摊子,先后掘出7个大蚁巢,消灭了蚁后、蚁王,白蚁从此绝迹。
房地产商吴先生建了70多套商品房,还没有卖出去就招来白蚁。王朝冠从地下和室外捣了蚁巢,斩草除根,使吴先生商品房顺利出手。
南安籍殷商,如南安公会荣誉理事长黄世道,东方电力集团董事长戴行健,南安公会副理事长戴新民,“螺丝大王”、维来耶出入口商行董事长林国端、碧瑶“四五六”集团董事长洪建美等人的厂宅,都是王朝冠一手解除蚁患的。
戴行健的仓库遭白蚁侵袭,请“番仔”来治,喷药之后“消灭”了,不多久又卷土重来,屡治屡发,伤透脑筋。朝冠从仓库外的大树腹中和电杆的柱中,从仓库内的汽车零件包装箱中,挖出了四个蚁巢,消灭了蚁后蚁王,终于一劳永逸。
林国端的宅邸遭蚁灾,白蚁神出鬼没,不知来自何方。请“白蚁王”诊察,不到半个小时,从大书柜后挖出一个大蚁巢。怪哉,橱柜好好的,书籍完完整整,从未见过一只白蚂蚁呀。“鬼”原来躲在柜子后面。真神哪,林国端禁不住夸道:“神机妙算,名不虚传!”
菲华社会一颗新星
王朝冠灭蚁出了名,在三教九流中结识了许多朋友。因他为人豪爽,乐于助人,嘴活,眼勤,逐渐成了菲华各界互相沟通的一座“桥梁”。不少华商巨子、老侨领,委托他联络、办事,接待祖国来的客人。
南安籍同胞占菲华总人口的30%以上,有几十个宗乡团体、校友会、校董会、慈善会,然而缺一团体总揽,各自为政,形若散沙。有鉴于此,各团体于1990年联合组成菲华南安公会。刚来菲5年的王朝冠即被聘为顾问。1992年第二届南安公会的选举中,王中选常务理事兼总务主任。1994年第三届中选常务理事兼康乐主任。
与此同时,朝冠加入洪门致公党,受聘为第一支部名誉理事。
一个靠手工技艺为生的“新客”,很快就被菲华社会所接受,进入上层领导机构,活跃于各种社交场合,若无出众的服务精神,岂可为之。以朝冠自己的话概括之:“我一无家财,二无学者、教授头衔,全靠磨嘴皮、跑脚皮替团体办事,为乡亲消灾解厄。自己损眠损工,宁可少挣几个工程,也要将公事办得圆圆的。”这就是朝冠受人欢迎的秘密所在。
每逢泉州、南安两级的官员或团体来菲访问,南安公会的领导往往推出朝冠做具体接待工作。公会组团回国庆贺南安撤县建市,又是让朝冠当总务,工作烦杂,熬红了眼睛。
为了筹组菲律宾侨光中学校友会,朝冠整整奔波6年,数度回国与母校领导交换意见,在菲联络散居各埠的校友,终在1994年组成校友会,邀请母校庆贺团来菲主持成立典礼。庆贺团在菲19天,他始终全陪,从接机到出境,自己出车出司机,一个多月没有出工挣钱。
校友会所就设在他家里,他担任常务理事兼秘书长。他明白建会的宗旨在于联络校友感情,共襄义举,为母校添砖加瓦。在他的促成下,校友戴行健近百万元人民币已经到位,为母校兴建一座礼堂兼膳厅、会议室的综合大楼。名誉理事长黄世道斥资100万元菲币,为侨光中学购置一部校车。
朝冠故里的金淘镇中心村有所民安小学,他促成各方建立了校董会,被推为副主席,至今已向菲、台、港乡亲募得数十万元,建了科学、教学、教师宿舍三幢楼房。“扬赋楼”的施主蔡扬赋,与民安非亲非故,是旅菲的晋江籍人士。朝冠为扬赋的厂房治蚁,解除大患,扬赋甚为感激,听到朝冠提起故乡小学破烂,教师无住宿之所,遂慨然应允捐资建了宿舍楼。
朝冠并无多少钱财,在菲依然居住租赁的房屋。但他为侨光中学、斗南中心小学捐了会议室和会客室的设备,被聘为侨光中学的校董,斗南小学的名誉董事长。1993年他回乡适逢旱灾,乡亲正苦于没有水泵抽水,他捐出盘缠购置抽水机,自己再向别人借旅费返菲。
由于急公好义,朝冠受聘金淘镇侨联名誉主席。
学艺卅年 灭蚁万巢
王朝冠1939年出生于南安金淘,父亲王昌棋是参与创办桥光中学的菲律宾归侨。他初中结业后在乡务农。田地少,子女多,难以为生,只好跳出农门打零工,拉过板车,运过菜,电过鱼,学过中医。1960年开始踏自行车载客。
1962年,金淘来了一位广东治蚁师傅黄某,白天出工常雇朝冠的车子。当时口粮非常紧张,朝冠长期包车载送黄师傅,还管黄师傅的食宿,黄师傅答应收朝冠为徒来回报。
黄师傅深怕多传一个弟子,断了一乡活路,只允许朝冠在旁边观望。朝冠却也精灵,紧紧跟着师傅的屁股,看他怎样找巢、放药。关键时刻师傅把他支使开去,他便假说“走了”,躲在邻室偷看。大暑天在顶樑和楼阁放药,熏得大汗淋漓;朝冠便替师傅放药,让师傅去凉快,从中掌握了操作技术。
朝冠“投资”四个月,负债一大堆,却未从师傅口中掏出秘密窍门。不过,朝冠已暗暗记下蚁药配方、药械种类和喷药、寻巢的要领。他搜购有关白蚁书籍,认真研读,从理论上提高认识。
师傅一去不回头。朝冠照样画葫芦,买来药品自配,整备了药械。可是,谁敢雇用他呢?
1965年的一天,朝冠在下墟街看到一群人在喧闹。他拨开人群一看,只见广东黄师傅被梧坂村陈家立揪打着。王解围劝止,自告奋勇承担责任。原来黄师傅三年前给陈家立治蚁,不但没治住,现在连石磨盘的木轴都被白蚁吃掉了。王到梧坂陈家反复勘查,终在第三间房挖出一个大蚁巢,铲除了蚁患的根源。黄师傅解危后非常感激,临走时将三座未施工的订户移给朝冠处理。从此,朝冠开始了治蚁生涯,连妻子叶秀碧和10岁的长子海真都带去当助手。
朝冠眼色很好,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市售蚁药的配方,按不同地域和建筑物配出不同的药剂。从千百次的捣巢行动中,总结出一套寻巢的经验。一拿准,仅凭一点蛛丝马迹,就可找到凡人看不到的蚁巢。他从南安、泉州、省内一直施工到广东、江西、湖南、湖北,名声越来越大。
王在漳州175军医院施工,从3米深的地下起出30多巢白蚁,捕获30多对蚁后蚁王,装了30只大箩筐。顿时轰动军内外,医院将蚁后泡在福尔马林液中展览,请朝冠夫妇在箩筐后照相,付给工价1万多元。175医院历来白蚁猖狂,聘请省内外专家久治不灭,此次在朝冠手中歼灭,岂不快哉。军内通报嘉奖后,朝冠被连锁介绍到各部队,从闽南连续施工到赣、湘、鄂的军事单位。
1974年他在武汉部队灭蚁出了名,被大型企业武汉桥机厂探悉。此厂车间成排的工具箱被白蚁蛀空,一年换两次都来不及。请各地白蚁防治公司施工十余次不能根治,用先进的探蚁仪也侦查不出巢穴。桥机厂从部队得悉王朝冠住于金淘,派专人求告福建省革委会,经层层介绍转到南安金淘,方知王是一个家庭“专业户”。将信将疑,将朝冠请回武汉。
朝冠踏勘了工厂内外,发现锻压车间的金属排气管周围异乎寻常的温暖,而暖地正是白蚁最喜筑巢之所。他敲击25厘米厚的钢筋水泥地板,一寸寸地的敲动,终在排气管北侧半米处听出细微的差别,其声不大沉实。他问:“地下埋什么?”车间主任说:“地板下一样的土层,没有埋机器。”王发令:“给我往下挖!”这要破坏地板,危及排气管,主任大费踌躇。朝冠拍着胸脯:“挖不着蚁巢,我赔铺地板的钱。”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揭起混凝土地板,略略刨开夯土层,发现了一个吓人的大巢穴。其周径357厘米,直径125厘米,重达190公斤,内栖白蚁35万只以上,巢龄至少27年。直径4厘米的蚁路管道光滑,如隧道通向各车间。如此多的害虫,桥机厂岂能平安过日?
朝冠找蚁穴的故事不胜枚举,有的巢穴筑在灶间炉底,有的深埋于房底7米深地下,有的远在室外150米外的野地,有的造在房主人墙外50米外墓穴的棺木中……一个个都被挖出来了。
朝冠一家在国内治蚁20年,施工2000余起,扑灭蚁巢5000穴以上。为了巡查合同期内的治蚁户建筑,继续为远近客户服务,并看管国内的家产,朝冠让三子王挚真留守家园,负责国内的业务。若有疑难工程,电召王朝冠回国亲自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