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指的“晋江地区”,包括今晋江行政公署所辖的晋江、南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泉州六县一市,和后来划归厦门市的同安县。自一九一九年至一九三二年所开筑的公路。除德化县比较落后,仅开三段49公里外,其余各县均已略具公路网,其中以南安最发达,计414公里;晋江次之,计310公里。全区七县平均里程,是福建全省一九三八年通车县份平均里程的二点一倍(根据一九三八年四月福建省建设厅公路总工程处所制《福建省道路图》的路线统计,但漳属地区有些单车道里程约百余公里该图未划入)。从整个地区而论,已完成三条主要干线,在贯穿沿海城市的旧福州大道,已开通由枫亭经惠安、泉州、同安至角尾之枫角线。此线是本省主干线福泉厦公路的下半段,是本地区北通省会福州,南下漳厦广东的要道,其情况与龙溪地区由漳州经漳浦、云霄至诏安的龙诏线相类似。龙诏线是龙溪地区贯穿沿海城市通向广东潮汕的路线,此线由漳州接上漳嵩线,在角尾与枫角线衔接,就是通向福州省会的干线。其余二条通入内地山区的干线,一条是由泉州经南安、永春至德化以通闽中的泉永德线,此线与龙溪地区由漳州经南靖、水潮至龙岩以通闽西的漳龙线相类似。泉永德线公路是辅助并代替本地区东溪内河运输的重要路线,龙溪地区的漳龙线界于北溪与西溪之间,对此二溪均可起辅助与代替作用,故其重要性更大。另一条是由泉州经南安、安溪、湖头至长坑,以通漳平与华安的泉安长线,此线与当时龙溪地区由漳浦经琯溪至平和(九峰)以通广东大埔及本省之永定的浦和线相类似。泉安长线是辅助与代替本地区的西溪内河运输的重要路线。在当时以泉永德线开筑较早亦较重要,其情况亦与漳龙线之于龙溪地区相类似。但泉永德公路开筑时受军阀割据混战之影响,与各派军阀及地方势力相勾结以争夺路线经营权之剧烈,则远非漳龙线可比。本文先谈泉永德线的情况。
一、泉永德线公路概况
泉永德公路大部份是地方民军所开筑,小部份是公路局所开筑,与漳龙线基本上是由公路局开筑有所不同。泉永德线没有汽车公司投资开筑之路段,又与本地区其它二条干线不同。但泉州至洪濑一段之路面与桥梁、涵洞,系汽车公司投资修建,其情况又与龙溪地区之始兴汽车公司行驶石码至浮宫,及浦南、南靖、江东桥、九龙岭等线相同。政府收回时亦与始兴汽车公司相同,没有给予补偿。
泉永德线公路有主线亦有并行的副线,漳龙线则没有。泉永德主线是一条由五派驻军分段割据各自开筑与先后接续完成的公路,漳龙线虽亦经历了五派驻军,但系接续而非割据。泉永德线的业务经营权,在一九三三年成立泉永德公司签订租约,取得全线合法专营权统一经营以前,是先后驻军与各派地方势力在各个时期,用赌势力、赌武力以互相争夺,强横霸占的肥肉,是大鱼吃小鱼最具典型的路线。自一九二二年至一九三二年的十一年中,主线先后创办大小公司十二家,副线三家,共十五家,经过合并与吞占剩下五家,到一九三三年才合组为一个泉永德长途汽车公司,统一经营。漳龙线公路的经营权虽曾三易其主,但系通过合法手段进行,在一九二二年以前仅通漳州至宝林一段,是周醒南创办的始兴公司所经营,一九二八年以后是南靖绅士陈延庆为董事长的漳龙南汽车公司(后改漳龙)所接办,这是削弱始兴公司的第一着,分取始兴公司五段路的两段靠近九龙江的路线,是结束龙溪地区公路由始兴公司独家经营的局面。一九三五年下半年,福建省汽车管理处所设立的漳、龙、汀车务所,对漳龙公司进行整理,结束后交漳龙公司,不久,因股东对清理债务问题发生冲突,严灼如盛怒之下,摔杯扫盘踢椅大骂而出,将其壹万元股票以一折之价售与蔡竹禅,这个以廿五万元(后再请安溪华侨大茶商林永年认资三万元)建立的漳龙公司,就逐步为蔡竹禅所收购,其演变方式与泉永德线完全不同。
泉永德公路沿线是人口稠密、巨富不少的侨乡,永德二县是土特产丰富工业品短缺的山区,客货源均充足,是一条很有经营条件可获厚利的路线,但泉永德公司命运坎坷,刚成立半年即连遭战祸与水灾,损失惨重,经过三年的惨淡经营,已将恢复旧观,惜因抗战,路线破坏无遗,以致一蹶不振。抗战结束后,虽筹新股复路营业,但地方势力复杂,工程进展缓慢,解放后业务更差,乃裁减人员,勉强维持至一九五六年改造,并入国营。漳龙公司自抗战开始至解放初,业务均繁荣兴盛,获利甚丰,其情况远非泉永德公司可比。泉永德公司于一九五六年以宣告破产无价归并国营告终,漳龙公司于一九五二年以大部份价售国营公司,小部份自行处理,得到赎买办理结束,这是两线不同之处。
兹将这条公路的开筑与沿线各汽车公司之创办与演变,就我了解所及概略而芜杂地写为史料,以供史家研究之参考。
二、泉永德线公路之开筑
泉永德公路由泉州经南安、永春、至德化。贯通四县(泉州市当时属晋江县管辖),长122公里(以泉州西门城口为起点,泉永德公司泉州站设于南门土地后,其营运里程,系由南门起点,经中山南路、中路、西大街出西门城,故加五公里),是一条代替东溪船运通向本区内地及闽中的重要干线。由于当时处于南北军各派大小军阀割据争夺、互相混战之时,地方政权属当时当地驻军所有,驻军更动政权随之易手,时局极不稳定。故公路之修建只能在各派驻军各自势力范围内分段进行,并随驻军之转移变换而时兴时废,此始彼续,因之进展缓慢,但社会是发展的、前进的,它必然地向统一与改善的方向发展,泉永德线公路之开筑与通车,正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泉永德公路开筑计划始于永春护法军,自该军副司令兼师长王恩于一九二○年由永春向南安修建之时起,至一九三二年省防军第一混成旅旅长陈国辉建造永春与洪濑二座钢筋混凝土公路大桥完成,使泉州至德化全线畅通汽车运输之时止,先后历时达十三年(漳州至龙岩线长139公里,自一九一九年开筑至一九三二年底完成,历时达十四年)。其主线工程先后分段开筑,次序是:1、永春至诗山;2、泉州至洪濑;3、诗山至前山;4、永春至永德交界;5、德化城关至永德交界。计五段进行。这五段的当权者为:1、永春护法军师长王恩;2、北军驻泉州旅长张清汝,驻洪濑旅长刘汉臣,驻永春团长白福祥;3、靖国军系统团长陈国辉;4、永春新编军旅长尤赐福;5、德化民军团长徐簪枝。五支不同派系的南北军,先后各自开筑或支持公路局开筑。最后以省防军第一混成旅陈国辉之力量才全线畅通。
泉永德公路首先由永春护法军师长王恩进行开筑,王恩又名荣光,字润忠,永春石鼓人。护法军是永春儒林人同盟会会员宋渊源在永春建立,防地曾跨永春、安溪、南安三县,宋任司令,王恩任副司令兼师长。宋渊源的护法军与许卓然在南安凤巢山建立的闽南靖国军,张贞与林知渊从汕头带来的云南靖国军(方声涛部队,原名护国军,系唐继尧旧部队改称,张贞部队在安海被陈炯明部缴械,后来重新建立并发展为49师),广东人陈炯明的援闽粤军等,都是孙中山先生南下发动护法运动时建立的,这几支南军都是重视兴办教育与建设公路运输事业,闽南泉漳二地区公路运输之兴办是在他们首先支持下进行的,其历史是与他们分不开的。
泉永德公路的开筑对永春这个山区县份与华侨家乡是极其重要的,一九二○年王恩之首先动工,和一九二二年永春人郑玉书之受任为泉永公路局局长,把路线分为三段继续进行,并筹资金准备经营此线的运输业务,均说明永春人士对此路线的重视。
泉永德公路主线开筑过程:王恩原计划以永春为中心,先开永春出东门经东关桥入南安之九都、罗溪、洪濑到泉州一线,此线是泉州至永春较便捷之传统旧大路,后再开辟由永春西向经其家乡石鼓,过达埔、蓬壶,越苏坑岭到德化城关一线。一九二○年他先试开永春城关至五里街一小段,拆宽市区街道建马路,也开筑公路与五里街衔接。他用马来亚归侨永春桥头铺人施光烈为技术员,一些南洋归侨如永春大路头人薛兜等参加测量定线插标工作,施光烈在南洋从事向英政府承包公路建筑工程,对此有经验,薛兜等在南洋从事驾驶汽车职业。(薛事后即留在国内开汽车,先后在桃源、泉永、泉永德等公司及商车工作,解放后在南平汽车分公司任驾驶员,文革后退休,)王恩当时有二件事为后人所记忆。一是搜集全县游手好闲不务生产之流氓与尚能劳动之乞丐,编为工程队作为开筑公路之劳动力,故当时永春曾被称为无乞丐之县份。二是强迫缠足女人解放小脚,拖延不从者即拉至溪边,解开其缠脚布,在满布卵石的溪滩上行走,以事儆罚。
自永春城关拆马路开公路到五里街尾,须拆除宋氏祖厝,即护法军司令宋渊源住宅之后部,宋母取椅坐于后花园墙下,民工不敢动手,工程受阻。王恩闻报下令暂停,另派人到现场观察,午后宋母进屋休息,王恩亲率民工采取突击办法将其拆除,同时拆除具有声望之永春省立第十二中学校长陈子炯房屋。宋渊源在永春声望甚高,王乃其提拔之将领,王敢于采取断然行动以显示其决心,消息迅速传开,永春一时为之震动,因之测量定线工作顺利进行,标扦插到那里,民工开到那里,无人敢于阻挡,工程迅速开展。五里街一段完成后,即加派民工开筑永春出东门至东关桥一段11公里,年底完成。一九二一年在南安地界之九都。罗溪一带进行测量定线,所插之标扦被人拔除,工程受阻。当时王之兵力已不及该处,工程无法进行,且东关桥工程较大,资金难筹,财力不及,乃放弃该线,改变计划由过溪向南开永春经诗山、码头,芸尾到洪濑通泉州之线路。当年即开筑永春至诗山一段20公里。永诗段中途有长潭桥,其小溪是永春与南安二县分界线,工程越长潭桥进入南安地界到诗山,当时在南安地界王恩势力尚可达诗山,在该处开筑公路勉强可以做到,但南安地界沿线农民既失去土地,又要出工开筑公路,心有不甘,故出工时都喊“去为王恩做风水”(意即造坟墓)。当时亲眼看到此情景的诗山职业学校学生、诗山人黄衍志现已年届八旬,尚健在。诗山以下因诗陶码已为转入靖国军系统的陈国辉所盘据,王恩无能为力,一九二二年乃回头开永春至德化一线,工程进至离永春七公里之卿园,因北军白福祥带一团兵力侵入永春,王恩此时为保存实力将部队撤入德化避之,德化美湖人靖国军系统民军团长林青龙原与王恩结拜为盟兄弟,北军以德化归林青龙驻守为条件,换取林青龙诱捕王恩。林藉庆寿请王恩赴宴,酒席中趁王不备以石灰袋蒙其头面,王魁梧强壮有拳术,盲目用脚乱踢,伤倒数人,林令人将王击倒捆绑,以刀断其后脚筋,装入大猪笼中,立即派人押送泉州,王恩之子王闪闻讯,带队于东关桥一线埋伏截救,因路线估计错误未获,王恩被用人扛抬,押解走诗山线,经古山停下休息,路人围观,王双目失明于猪笼中问日“此处何地?”路人答以“古山。”又问“此路何人所开?”答以“王恩所开。”王于猪笼中点头微笑。王被押到泉州,即枪毙于东街北军司令部后之“府后山”。王思死后,永德段公路开筑工程由泉永公路局继续。一时势力曾东达南安之溪尾、洪濑,西达德化之永春护法军就此瓦解。石鼓乡人为纪念王恩,为塑一石雕像立于其乡中山下之小岩洞中。
一九二二年永春著名人士,前清秀才,峡漈人郑玉书(字崇瑞,十五岁中秀才,因废科举,乃就学于天津海军学校习军医),受北军李厚基之省政府委为泉永公路局局长,于是年五月在泉州西门设办事处进行工作,请南安西埔人前清举人吴序洲(字拱宸)为副局长,泉安汽车公司工程师雷文铨兼任工程师,南安莲塘人陈存瑶和惠安洛阳西塘人陈观涛为工程员,全线工程分为泉洪、永洪、永德三段进行,泉洪一段由泉州至丰州以泉州商会议员阮道歆为派工员,以泉州城郊五华里内各乡为限,摊派民工与应用之工具及茶水等,进行开筑,于元月上旬由驻泉州之北军旅长张清汝,带同泉州官员士绅卅余人,在西门外塔仔尾阮道订之园丘上举行破土仪式,张亲自用锄头掘地,后由民工开筑。泉州至丰州一段路基完成后不久,郑玉书出任厦门道道尹(道署设于泉州明伦堂),郑原筹巨款拟经营泉永德线汽车运输业务,因政局转变未能如愿,后将此款移福州创办“福峡汽车公司”,董事长是晋江祥芝人,曾任延建邵道道尹之蔡凤玑(字镜湖),经理一职先后由护法军旅长永春介福人林子瑾,诗山同仁医院院长永春蓬壶人郑秧如,郑玉书之三弟留学日本早稻田之郑崇瑜(字淑仁)等充任,尚干人林君扬曾任站长。抗战期间福峡公司并入郑在南平创办的“华侨兴业公司”(作者当时在该公司运输部工作)。郑玉书离公路局后,局长一职由安溪人前清秀才陈朝栋接任。丰州至洪濑一段由驻扎洪濑与靖国军有联系之北军旅长刘汉臣支持,征派沿线各乡民工继续开筑,后因李厚基被许崇智驱逐,张清汝等北军被王永泉打跑,泉州至洪濑一段长22公里,仅完成路基土方工程,桥梁涵洞与路面均未修建即停顿。
一九二三年,原为护法军陈荣亮部下之九都人陈国辉,已转人自治军,为三统领之一,他接替陈荣亮盘踞诗陶码一带,支持泉永公路局技术人员陈存瑶、陈观涛等完成测量定线工作,即摊派沿线各乡民工及经费,开筑由诗山经码头、芸尾至洪濑隔溪对岸之前山的路线,长33公里。工程完成后,陈观涛被陈国辉招收入伙,建立工兵营任营长。陈存瑶则去南洋办学任校长。当时在诗山枫林小学任教员之泉州人施馥、曾在校门口自动参加开掘路基的土方,陈存瑶在插标定线时与当地人发生纠纷;施出面斡旋解决了事(施已年逾八旬,尚健在)。据《南安文史资料》第二辑第12页陈存瑶于一九二二年十二月至一九二三年四月任南安县长,则任工程员应在先,任县长在后,陈观涛系接陈存瑶工作。一九二四年南安丰州人华侨王辟尘与泉州商会会长叶修篁等创办的“进化人力车公司”在泉安汽车公司业务兴隆影响下,为开辟行驶泉州至丰州以上一段的汽车运输业务,筹资修造泉州至洪濑一段的桥梁、涵洞,铺筑路面,向泉安汽车公司购旧车三部进行营业,工程进至石砻,引起南安地方人士的干涉,出面阻挡,制止其前进。一九二五年初,南安金鸡人黄汉忠,埔头人黄紫霞等亦筹侨资创办南安汽车公司,投资修造洪濑至石砻一段桥梁、涵洞、路面,托华侨从南洋购来汽车五部进行营业,泉州至洪濑一段公路始于一九二五年下半年通车。至此王恩改变计划的南线工程,由泉州至永春全长75公里的公路,前后以六年时间才分段建成,并分四段进行营业。当时经泉安汽车公司董事李丹臣介绍,随泉安汽车公司之汽车、驾驶员、技工一起进入进化公司工作之本市承天巷人蔡春木,他经历进化、泉洪、泉永德,至解放后转入省汽车运输公司泉州分公司,一九七六年退休,现年届八旬,尚健在。当时任南安汽车公司经理之西医师叶燕臣于前年才去世,时已年逾八旬。
王恩制订的西线工程永春至德化公路,在赶跑王思之北军驻扎永春时期,支持泉永公路局永德段工程人员,完成测线工作,并从卿园至蓬壶之间开筑几段平坦地段的路基工程。不久北军撤退,工程又停。延至一九二七年始由新编军旅长、永春达埔延清人尤赐福所继续。他发动其部所属分段进行,由其营长达埔人尤永昌与潘天生负责开达埔一段,蓬壶人林帮达、林有珠负责开蓬壶一段,团长蓬壶人王信乐负责开苏坑一段,同时商请驻德化城关民军团长、德化三班奎斗人徐簪枝配合,负责开德化城关经英山至永德二县交界处以相衔接,到一九三○年陈国辉将进军永春之时,尤赐福撤走,其工程经三年时间仅完成全线路基,桥涵与路面尚未全部完成,仅有部份路段可以通车。陈国辉进驻永春后(当时已撤消其在龙岩失败后的通缉令,并恢复其省防军第一混成旅番号,奉命夹攻卢兴邦),为入侵德化消灭与卢兴邦有联系之德化民军徐簪枝与张雄南以围攻卢兴邦,因行军需要,立即集中力量抢修未完工程,一九三一年全线通车。自一九二二年王恩开始,中经北军、新编军,到陈国辉,凡四易驻军(吴威的仙游民军驻永时未兴修不计入),由永春城关至德化城关全长仅47公里的路段,时经十年,始告完成。一九三一年陈国辉又动工兴建永春云龙桥与洪濑大桥,一九三二年这二座钢筋混凝土公路大桥完成后,泉州至德化全线122公里始直透行驶,畅通无阻。陈国辉当时除建造泉州、洪濑、永春等三座大桥外,尚在泉永线的主线上建造中小型钢筋混凝土公路桥十余座,均系聘请广东技术人员修建,至今诗陶码线上仍有部份存在。洪濑大桥原应选择于溜塘较为适宜,该处溪面狭,地质好,而洪濑街溪面宽广,沙层甚深,工程费用大,其原因闻与陈国辉最得宠、最掌权之四姨太洪濑街人蔡瑞棠有关,困此改变原计划,舍远就近。
泉永德公路副线开筑情况。泉永德线公路除开筑这条主线外,尚开筑几段与主线并行的副线可以辅助及交替使用,其情况如下;
南安的诗陶码是侨区,是陈国辉的根据地,他于主线完成通车后,即续开诗山经金陶至芸尾一段长24公里,以与诗洪线在芸尾衔接。陈九都人,为了返回老家的方便,又从码头开至九都一段。一九二六年其营长九都人陈玉兴(后升团长),又按王恩原先计划,从九都开筑经罗溪到洪濑一段。从码头经九都、罗溪到洪濑长28公里,接着又开九都至东关线10公里,由于接近东关一小段受山阻,工程较大未开通,功亏一篑,不能全开通行使用。解放后修建山美水库,这段公路就被隔断,永春至诗山一段就仅现有这一线可以行驶,而诗山至洪濑则有三条并行路线,在当时这三条路线可以根据路线的通阻或时局的变动而选择使用。
一九二八年,张贞奉调由南京带其部队回闽,参加福建省政府组织,省建设厅厅长闽清人许显时(成谋),公路局局长长乐人陈调农(莘野),原是张贞的参谋长与参谋处长。当时永春地方人士分成二派,一派是驻守本县的新编军尤赐福等,另一派是旅居厦门的永春同乡会的旅外派,其领袖人物如郭其祥、郭礼崇、刘澄清、林子坚、曾天民、李汉青、刘子宽、刘鞠民、林祖培等人,他们以郭其祥之春生堂药酒厂为大本营,故又称春生堂派。春生堂派为了返回永春争夺政权,从海外筹得一笔巨款赠与张贞为军费,商请张贞派部队进驻永春,张贞同意其要求(张贞与王恩是对立派),派其第四团团长、凤巢山起义人士,泉州厚城人黄克绳带军驻防永春。由省政府委派永春蓬壶人、天津南开大学毕业生林祖培为永春县长,以接替郑谦三(郑系永春第一个北大毕业生)。以马来亚华侨、集美学生永春湖洋人刘鞠民为县建设局长。由省公路局在德化设立永德大公路支线工程处,用张贞同乡诏安人徐鹏为主任,刘鞠民兼永德大工程处永春办事处主任。旅外派因永德公路系经达埔蓬壶一线,乃尤赐福势力范围,须另辟第二线,故用徐鹏以徐姓同宗关系拉徐簪枝,谋取徐的支持,而徐乃三班人,恰须从其家乡另辟一条捷径到永春,故立即成交合作进行。由刘鞠民负责开辟永春经高砻格、桥头埔、暗坑岭到介福(即四班),徐簪枝负责开筑德化城关经三班到永春之介福以相衔接,全长33公里。徐簪枝负责的路段稍短,又系通过他的老家,工程进展快已先完成,刘鞠民负责路线稍长,暗坑岭一段工程较艰巨,进展缓慢。一九二九年陈国辉回到南安,黄克绳奉调离永之时,仅完成路基,桥涵路面均未动工,但溪小水浅。徐簪枝驻永春时曾乘其小包车通行此线多次,永春医院医师介福人郑志民曾随车同行,郑尚健在。黄克绳离永之时,预约徐簪枝接防,尤赐福部队得讯赶来已不及,双方前哨稍有接触,尤赐福即退回岭头亭以内。不久陈国辉入永春,徐簪枝撤回德化,此线工程即长期搁置。事过四十余年到解放后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才重新整修通车,完成永德间第二条路线。抗战期间公路破坏之时,由泉州步行均走旧路由洪濑、九都经东关桥到永春,再取道高砻格、介福经三班到德化县城。
一九三○年,陈国辉之团长南安莲塘人陈佩玉,兵力遍布安溪及下南安直至泉州,分派其部属大开公路,陈佩玉同乡人陈存瑶由缅甸回国,先在厦门鼓浪屿办武荣中学,当时在安溪任教育局长,乃协助其开筑由美林经南厅越保福岭至梧坂一段,在梧坂与金陶至芸尾路线衔接,这样就开辟了由诗山经金陶过梧圾,越保福岭到美林,成为诗(山)美(林)新路线,由美林过溪与缅甸丹老华侨南安丰州人王尚玉所开之泉州至溪尾一线衔接通泉州,开辟了由诗山至泉州的第二条路线。是年秋天,陈国辉在诗山开办安南永运动会,私立泉州中学学生被邀请前去参加,陈国辉派车接运,运动会结束后陈又派车运送学生到永春游玩,返程即由永春经诗山取道保福岭由美林过溪搭泉溪公司汽车回泉州。
由诗山循溪而下到泉州,沿溪两旁开了并行的路线,但都是陈国辉一派所开,为适应该地区的社会与经济情况,是发展交通运输所必需。永春至德化亦有两条路线并行,虽是本县两派势力所开,但路线不同,也是开发山区经济,改善交通运输所必需,是有利于该地区的。
泉永德公路之破坏及破坏后概况:一九三八年五月八日晚日寇进袭厦门,驻军75师师长韩文英失职败退,九日晨厦门沦陷。泉厦线公路先是破坏到南安官桥。一九三九年四月五月间,晋江地区沿海公路全面破坏,仅留泉永德线先破坏至永春,一九四二年再破坏至大田。这条主副线公路共分七段建成,全长共有250公里,由沿线农民付出土地与血汗、劳力开筑的路基。主要是向华侨,其次是向城市工商业派款为建筑经费,以十二年时间,费资约需二百万银元建成的公路,仅使用八年时间,即因战祸被当局下令破坏而损失殆尽。
泉永德线公路破坏后,泉州至永春的运输线,主要仍恢复由东溪溪船负担,陆路之人力肩挑,则取道洪濑、九都、东关桥一线。由永春入德化则走介福三班线。入大田往永安,则走蓬壶,过马跳经锦斗、桂洋、曲斗当日到隘门街,第二日经石牌到大田,搭汽车到永安。公路破坏后,由省汽车运输公司设立人力运输处,组织民间运输工具接替汽车运务,一九四○年人力运输处改名驿运处。福建省驿运处成立后,业务即移交该处接办,驿运处在永春设总段,负责人是惠安人黄锵。
泉永德公路之修复:
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投降,抗战结束。为恢复交通运输,被破坏之公路急需整修,泉永德公路系民军及公路局所开筑,路权属政府所有,理应由政府修复交签约承租之泉永德公司依签订年限继续经营。但国民党政府在通货膨胀经济即将崩溃,福建省沿海公路三千公里全被破坏,省公路局对原属省营之路线尚且无能为力,全省业务最好利润最丰厚之福泉厦公路,为交通部公路总局所看重,乃以联合国救济总署拨给之美军剩余物资进行修建。民营公路自难以顾及,故迅速召集各私营汽车公司负责人开会,号召发动各公司自行筹资修路,重签承租合约。泉州撤入内地继续营业之汽车公司仅泉安与泉永德两家,抗战宣告结束,泉安汽车公司经理吴警予行动迅速,立即向省银行借款复车,在那汽车行业的黄金时期,抓住暂时性的良好时机通车营业,暴获巨利。在吴警予与刘鞠民各具所长的配合下,仅三年时间,不但已将恢复原有之规模,吴并采纳刘之意见,开始以汽车为基础转向海运发展。泉永德公司与泉安不同,路线非本公司自建,总经理黄克绳任晋江县参议会议长,曾召开董事会商讨,但复路工作延久没有进行。一九四七年倪华民筹新股复路,倪系与黄克绳等同在凤巢山起义之洪濑人倪兴隆之子,他取得董事会与黄克绳同意,泉安公司支持,成立泉永德汽车公司复路委员会,任理事长,筹资进行复路工作。工程分由泉州与永春二头并进,由泉州修至溜塘时,因倪与前山人戴顺不同派系,工程受阻,经久不能解决,由永春向泉州延伸至诗口亦停顿不前。因工程进展缓慢,到解放之时由诗山至溜塘一段虽已动工尚未修成,永春至德化一段才开始动工。因泉永德公司复路迟缓,国民党南安县党部书记长诗山人林瑶琨,乃趁机用其势力发动诗山至美林沿线农民整修诗美段,勉强可以通车,并购车营业。解放后南安县人民政府征召民工进行整修时,即改变路线,首先整修由美林经金陶诗山到永春,再由永春经蓬壶到德化,工程进展甚快。一九五一年初即修至永春,下半年修至德化,连接美林与溪尾之间南安杉木大桥亦建成,诗美线即与泉州至溪尾线连接贯通,直达泉州。一九五七年又修由梧坂经芸尾至洪濑一段,并建造芸尾大桥。一九六○年六月台风洪水将南安大桥冲毁,杉木流失,芸尾大桥桥墩被冲倾翻,乃炸除重造,并改线五公里以避开新岭陡坡(当时泉州运输总站并入地区交通局,土方工程系以交通局干部担负)。到六十年代才整修诗山经码头到芸尾一段,开展支农运动时,诗山站文革前先通客车到码头,七十年代初才全线通行货车。永春经介福至德化之三班一线,亦于六十年代整修,七十年代初通车。这是泉州至德化这条公路,自一九二○年至解放后的七十年代,首尾五十余年,经历陈国辉失败以前的逐段开筑,抗战初期的分段破坏,抗战结束后到七十年代先后陆续整修的概略情况。
三、沿线各汽车公司之创立与演变
开筑公路的目的首先是改善交通运输,交通运输的改善,又影响到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发展。本地区新开筑之公路有军(即驻军)、政(即公路局)、商(即私营汽车公司)等三类。这三类公路开筑的动机与企图各有不同各有主次,但有个共同的目的,即公路开筑完成之后,可以经营运输业务。从公的来说,是为便利行旅商贾,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进而改善沿线人民的生活与生产。同时,从私的来说,首要是从营业中谋取巨大经济利益及发展经营者的社会、经济地位。所以各方面都争运用其势力,开筑公路。泉永德线的汽车运输公司就是随着各段公路工程的完成通车而陆续创办的。
汽车在当时是最先进的陆上运输工具,是以内燃机为动力代替人畜力的运输工具,当时汽车载重吨位尚小,每车仅可载货二吨或载客甘人,但二吨货物一般须用四十人肩挑,甘人坐轿须用四十人抬,汽车日行如以400华里计算,抬轿须四天,肩挑货物须六、七天。故当时一人驾车可顶替百余人劳动力,其生产力高,利润亦高,人员的工资待遇亦较优厚,经营汽车运输业务的人,不仅有利,而且有名。其负责人在社会上就有其地位与声望。高级人员薪俸大公司如泉安汽车公司经理吴警予每月240元;安溪汽车公司经理林启成、泉永德汽车公司经理黄克绳均200元;小公司如诗洪公司戴世瑛每月100元,交际费则实报实销。大站站长60-80元,交际费40-60元或实报实销;头手机匠80-120元,驾驶员35-40元。由于汽车运输业务是一种与社会各阶层接触牵涉面甚广的公用事业,其经营人在当地没有相当的地位势力与军政背景是不可能的。当各段公路陆续建成通车之时,遂有适合条件的人士起而经营。民初闽南有北洋军阀、民军、土匪,各据一方,占地为雄。汽车公司的创办,与当时公路的分段开筑相同,亦造成分段割据进行经营的局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行旅商贾的要求,与强弱势力的较量而逐渐趋于统一,这是各条长途路线营业单位演变的过程。但其分段割据与恃势争夺,就全省而论,以泉永德线最为显著。
演变过程概述:泉永德公路自永春至诗山一段,于一九二二年首先建成通车后,先有永春人士购车各自进行个体营业,后有诗山商会会长黄贻攀亦购车创立同成汽车公司进行经营,这是泉永德段第一家小型汽车公司。同成之后在中段再创办诗洪、永洪、桃源、泉永,内段成立永德,外段是进化(此时亦有一二个体车在泉洪段营业)、南安、泉洪民办、民行、泉洪民组、泉溜各公司。中段的南侧并行线有陶芸、诗美,北侧并行线有鹏码等合共十五家公司。这十五家公司经过以协商合并,强力占夺,自行停办,到一九三一年剩下泉永、永德、陶芸、诗美、鹏码等五个公司,永德公司因靠山已倒自己收场停办。泉永公司被认为是陈国辉办的,故被十九路军所接管,只剩下金陶华侨黄奕守的陶芸,陈国辉的两个团长莲塘陈佩玉的诗美,九都陈玉兴的鹏码等三个小公司。泉永公司是陈国辉以他创办的诗洪为基础,逐步用势力合并诗山的同成、永春的桃源,强夺南安王振南的泉洪民组等公司而成。而王振南的泉洪民组公司是以他的民行公司用势力强夺兼并泉州的进化与南安县的南安二公司合组起来的泉洪民办汽车公司而改名的。故陈国辉的泉永汽车公司,实际上是并吞来的,陈国辉失败后,原泉州的泉洪,诗山的永洪,永春的桃源三公司的股东就联合起来交涉、申诉与控告,要求将泉永汽车公司发还原主。这个要求得到晋江县党部秦望山与原49师旅长黄克绳等人的支持,出面代为讲话,十九路军乃发还。这三个公司各推代表一人成立三人小组,进行协商并合的工作。在秦黄的支持协助下,取得金陶华侨黄钦书、黄奕守、杨孔莺及泉安公司的同意,筹集新股参加,新旧股合并以卅万元资金于一九三三年四月十八日成立,名为“泉永德长途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统一经营全线业务。一九三九至一九四二年间泉永德公路因抗战分二次破坏,公司等少数汽车及油料、轮胎、修车工具、先撤退大田,后迁永安桂口,在内地经营货运,以维持职工生活。一九四五年抗战结束,公司无力整修路线,倪华民乃出而筹集新股,成立泉永德公司复路委员会,在泉州与永春二处分头整修路线进行营业。一九四八年旧公司将车辆及修车设备从永安由水路经南平、福州运泉州与复路委员会合并。一九五六年对私改造时期,与公私合营泉州汽车公司及泉州汽车运输合作社同时归入国营,完成其历史任务。现将沿线各汽车公司的创办与演变,按时间先后略述于下:
泉永德公路的第一家公司——同成公司:泉永德公路于一九二○年最先开筑永春至东关一段,因工程受阻改变计划,于一九二一年另开永春至诗山,其原因经已详述。永诗段通车后即有民军头目或眷属,如王恩之妻盛蜜,达埔民军某连长之妻潘后婶,以及永春共和医院等购买汽车营业,均客货兼收各自为政,属于早期个体商车性质,仅在短程路段自由营业。永春至诗山公路中途的长潭桥,是永春与南安二县的分界处,因地区关系,诗山地方绅士商会会长,在郑玉书任厦门道道尹之时曾任南安县县长的诗山人黄贻攀,亦购车数部成立同成汽车公司在此段营业,当时均雇用归侨为驾驶员。潘后婶随自己的车办业务,她年纪尚轻,小脚已解放,趁机向驾驶员学开汽车,不久即自己驾驶。盛潘这二部车,恃其旧势力不参加公司组织,半营半息地维持到泉永德公司成立后,永德段公路营业权归泉永德公司所有,个体商车不能行驶,她与盛蜜之车才租与泉永德公司,并随车入该公司任驾驶员,是本省第一名女职业司机。后来厦门百花村归侨,在缅甸土仔经营矿业的柯清源,其女儿亦自己开小包车,是本省第二个女驾驶员。
陈国辉创办诗洪汽车公司:一九二三年底,陈国辉所开之诗山至前山公路已逐段通车,一九二四年初接近全线完成,陈指使其最早谋士,南安著名绅士,诗山大庭人戴世璜,筹侨资创办诗洪汽车公司,经营诗山至前山客货运输业务。经理一职由戴世璜挂名,其叔戴嘉育负实职。戴嘉育与诗山枫林小学教员泉州人施馥友好,请施转入该公司工作,协助戴嘉育处理日常事务兼任会计。
合并同成公司成立永洪汽车公司:当时诗陶码一带已成陈国辉的天下,不久黄贻攀的同成公司迫于形势,将其汽车并入诗洪公司,诗洪公司营运路线亦延伸到永春,并改名为永洪汽车公司,经营永春至前山直达客货运业务。陈国辉在诗山除开公路、办学校外,还拆马路、建公园,指定永洪汽车公司票价加收一成,为诗山的同仁医院与产科职业学校提供经费。另有工业职业学校,由社坛人叶碧燕负责,诗山与码头均有班级,办有木工、藤工、漆工等,学生免费并供应膳食。本人一九三○年在泉中求学时,曾到诗山参加运动会,看到“诗山公园”四字系孙科所书,时间民国十五年。孔昭同于一九二五年曾派一团兵力入侵诗山,陈国辉退避,戴世璜随行,经理暂由黄贻攀代理(黄与郑玉书同派,接近北军)。孔曾授意同仁医院院长郑秧如与黄贻攀,由永洪汽车公司票价再加一成为其补充军费,不数月孔部撤出陈又返回、经理仍由戴世璜负责。
永春人士创办桃源汽车公司:一九二四至一九二五年之间,仙游民军吴威进驻永春,收编王恩旧部,鼓励永春人士开筑永仙线公路(未成),筹资成立汽车公司经营永诗线运输业务。原洑溪民团营长黄文标,盐商林满忠、林撤忠,永春旅泉同乡会会长刘如山(曾任永春盐务局长),桂洋人林成庆(陈佩玉营长林妙庆之兄),永春教会人士吴神恩等,在郑秧如的支持下,亦筹侨资补充创办桃源汽车公司,以黄文标为经理,林满忠为永春站长,经营永春至诗山客货运输业务。桃源公司驾驶员有辜朝根、辜启明、邱镯、吕南、陈东、薛兜、辜德宗兄弟及辜彭等人,均永春归侨,头手机匠是诗山归侨黄衍棉。永德二县平时所需食盐及秋冬腌菜所需之大量菜盐,均系由东溪溪船运入,因秋冬水枯溪船仅能到达诗口,桃源公司的主持人多数是仍操此业的盐商,为保证其食盐供应与运输方便,将货运路线由诗山延伸到诗口。
桃源并入永洪成立泉永汽车股份公司:一九二六年下半年,永洪公司因桃源公司行驶其路线,业务受损失,阻止无效,乃将桃源公司汽车扣留。当时陈国辉不在,桃源亦不示弱,以永洪业务路线侵入永春地界,亦将永洪之车扣留。互不退让争执扩大,造成永诗段客货运停顿,行旅商贾遭殃。约两月余之久,陈国辉返诗山,乃指使郑秧如出面调解,经协商同意两公司合并经营,陈国辉着重扩大业务范围,合并后改名泉永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永洪公司资产较大以戴世璜为正经理,桃源公司黄文标任副经理。车辆集中诗山,在诗山设经理部及修车工场,泉永公司票价仍加收成为同仁医院及产科学校提供经费,对永春共和医院亦提供部份经费。泉永公司成立后陈国辉即奉调龙岩,临走时到经理部查询新公司各项事务的安排情况,并嘱将公司财产、车辆、人员、业务等列表呈阅,此项工作系施馥漏夜赶办,于陈起之行时交陈本人夹于公文包中带去,足见陈国辉当时对此小小的汽车公司即甚重视。陈曾拟将戴嘉育与施馥带入部队,戴世璜不同意,陈调防龙岩,以戴体弱烟瘾大(抽鸦片烟),嘱其留下,戴失意不久即病逝,经理一职先由诗山人北京工业专门学校毕业生,曾任安溪中学校长之陈宏志接任,陈任职不久即由金陶人华侨侯廷书继任,至泉永公司被十九路军接收后,侯往厦门黄钦书承办之厦禾汽车公司任职。泉永汽车公司成立后,由永春至洪濑之前山全程53公里,客货运业务统一办理,行旅商贾为之称便。
泉州进化汽车公司之创立:一九二三年泉州至洪濑一段路基完成后不久,南安归侨丰州人王辟尘,泉州商会会长叶修篁,议员李逢年,泉州打锡巷永惠医院院长何大年等人,筹资创立进化人力车公司(其股东多数是与他们同派的商家,投资额自数十元至数百元不等),由李逢年到上海购人力车出租,行走于泉州至洪濑间。一九二四年进化公司受泉安汽车公司业务繁荣情况所影响,乃再筹资金铺筑泉州至洪濑一段公路的路面,架临时木质桥梁,造涵洞,因工程受阻至石砻停止,向泉安公司商购三部旧车在泉州至石砻一段试行。业务良好,乃再以资购新车补充,正式成立进化汽车公司,以王辟尘为经理,王当时是泉州华侨女子中学教员,经理系兼职,华侨女子中学系王由南洋募资创办,校长由其妻福州人李灵芬担任。王投资于进化汽车公司资金贰千银元。
南安汽车公司的创立:一九五二年南安基督教会人士、永春医院副院长黄汉忠,泉州惠世医院院长叶启元,泉州流生医院医师苏年福,南安地方人士、泉山书社店东画家黄紫霞,南安著名绅士、曾任南安县县长的洪濑人蔡灿若,泉安公司董事李丹臣,以及丰州人傅维杰等,亦筹侨资创立南安汽车公司。以叶启元之子叶燕臣为经理,苏年福次子苏友义亦在公司任职。投资铺筑洪濑至石砻一段路面,架桥梁涵洞,托华侨股东从南洋购来汽车五部试行,经营洪濑至石砻一段客货运业务,后再增加车辆扩大业务,在进化公司与南安公司初营业之时,北军孔昭同驻扎洪濑的团长陈明新,私人亦购汽车一部,雇用惠安张坂人归侨黄渊和担任驾驶员,行驶于泉州至洪濑直达车,至北伐军入闽才撤走。
泉洪民办汽车公司的创立:由泉州西门城口至洪濑街,长仅22公里分两公司营业,旅客须两次购票中途换车,货物亦须盘驳,旅客商贩一再提出意见。两公司经协商同意双方的车互相通过对方路线,出售直达票,规定每客收壹元壹角,货物每百市斤收七角,以便利行旅商贩。一九二七年十月两公司再度协商,合并成立泉洪民办汽车公司,南安公司资金与力量均较大,王辟尘坚请叶燕臣为正经理,王兼副经理,双方商定资金各半。进化公司资金不足半数,乃再筹部份股份补充,其中有教育界人士陈家楫,以壹千元入股,进入泉洪公司任监察,南安公司董事黄紫霞任常务董事。
一九二七年底泉永公路局局长周骏烈,通知泉洪汽车公司补交租路押金五百元,王辟尘以该公司申请营业系在北伐以前,租路押金办法系北伐后所规定,拒不补交,周于旧历正月初二拘捕王辟尘入狱。王被押后以华侨身份向上级有关部门及法院申诉,泉州地方法院受理,向县政府提问。此时由泉州西门外起至南安石砻一段的农民协会,发动农民数百人,手持标语旗子,上书“打倒土豪劣绅王尊素”(王的正名),“打倒甘一只猪仔黄紫霞”,入城请愿,到县政府及县党部呈送控诉书,理由大意有:这条公路是沿线农民的土地与血汗建成的,现在被这批土豪劣绅霸占,分界割据逐段经营,抬高运价谋取暴利,于交通运输极不便利,而农民失去土地还须纳“钱粮”,极不合理,应该收回另行经营……等等。农民到县政府请愿时得悉王辟尘被法院提问中,即赶到考棚口向法院要人,在法院门口喊口号,法庭上因之慌张混乱,目光均注视大门外,王竟趁机避入后院,取梯越墙从邻屋逃跑,致使法官吴藻芳被群众包围指责。后王逃往外地,不敢回里。
王振南创办民行汽车公司:此时张贞之49师开始调闽,南安四都人王振南任该师辎重营营长,已先回四都,与洪濑人倪兴隆(倪华民之父),何昭敬(何文渊之父)乃凤巢山起义盟兄弟。此时趁王辟尘被捕,公司业务陷于停顿之时,因向洪濑街各商店及华侨筹资购车成立民行汽车公司,并将泉洪公司汽车强行接收,技工与驾驶员留用,其余人员全部令其自动离职,新公司另行任用人员接替进行营业。
泉洪民组汽车公司的组合:原进化汽车公司股东多数是泉州商家,王辟尘与李逢年虽原籍南安,王是回国不久的华侨,李先辈到福州经商发财,在泉州又有发展,迁居泉州历时已久,故进化公司被南安人士视为泉州人越界经营。南安汽车公司除傅维杰一人为王振南一派人物外,其主要负责人黄汉忠、黄紫霞等人与王振南是对立派,特别是蔡灿若,他与倪兴隆、何昭敬同是洪濑街当地人,更是针锋相对的死对头。泉洪民办公司被占夺后,其创办人为所投资金与可得利益计,既不会轻易放弃他们付出代价进行整修得来的经营权,同时也须对他们所筹募来的投资较多的华侨股东负责,这派人士在地方上也是有相当力量的,就联合起来进行交涉,控告。公路局长周骏烈是辛亥革命时的同盟会会员,参加过泉州光复运动,后来到厦门禾山办学传道,与各方面都有关系,泉洪民办公司事件是由他引起的,也是主管部门,故出面调解。达成协议,由王振南一派付出贰万银元现款收购泉洪公司。但到期王派未履行,此时民行公司已营业年余,泉洪公司再度控告,周再次调解,使双方同意合并为一个公司,改名泉洪民组汽车公司。以王振南派的傅维杰出任正经理,进化公司的监察陈家楫任副经理,这是势力所在出于无可奈何之事。是赌势力来进行以达到目的,但螳螂捕蝉雀伺其后,过了二年多,这个公司又为更有力之人所夺取而易其主。
高为国开办泉溜汽车公司:在陈国辉尚未夺取泉洪民组汽车公司之前,这个公司在武力的压服下先受一次打击。一九三○年初,高为国尚未入泉州城之前,他的营长高扬罗已驻军洪濑,高为国除在洪濑至石砻一段设关卡征收税款外,还派三四部汽车设立一个泉溜汽车公司,行驶泉洪民组公司的路线,侵占泉洪公司的业务,经营由泉州经洪濑至溜塘的客货运输。负责人洛阳商人张乃奕,驾驶员中有王晏居与吴敏良。王洛阳人,是菲律宾华侨,已去世,吴敏良尚健在。王振南一派在高为国的兵力之下也是无可奈何。这个泉溜汽车公司存在约半年多,到陈国辉来泉,高为国退入河市老巢才结束。这种驻军购车成立汽车公司,侵占当地汽车公司专营权益的事件,在同安有二起,在南安也有二起,这是其中之一。
泉永汽车公司并吞泉洪民组汽车公司:一九二九年陈国辉由龙岩溃败逃回后,收拾残部重整军备,势力迅速发展。一九三○年地盘已遍及安、南、晋三县,并将进驻惠安。此时49师黄克绳团已奉调离开永春,陈国辉又将进军永德。陈一方面下令征用泉洪民组公司全部客货车十三部集中于洪濑,机修与驾驶人员随车同行,站务与其他工作人员令其自动离去。另方面由他创办的泉永汽车公司派人到各站接替,泉永公司汽车先由永春取道诗山、码头、九都、罗溪经洪濑直驶泉州,后改为经诗山、金陶、芸美在溜塘过渡,经营直达泉州的客货运输业务,使他一九二六年定名的泉永汽车公司成为名符其实。这段长仅75公里的路线,经过八年时间的演变,才由十一个公司并为一个公司统一经营。在这段过程中,诗洪公司首先并取黄贻攀的同成公司成为永洪公司,永洪公司再并取永春的桃源公司而成泉永公司,均在势力较量之下比较温和地进行。下段的进化公司与南安公司之合并则是应行旅商贾的要求,在平等协商之下进行。王振南之民行公司并吞泉洪民办公司,系原来对立派为争夺利益先以势力强行占夺,后经政府机关出面调解,经协商使弱方不得已勉强同意合并,以取得合法手续。陈国辉之占夺泉洪民组公司,其情况则比王振南更为霸道,既无须任何藉词,亦不作为股份,在其军政力量统治之下,对方是无从交涉与控诉的,只好任其吞并。打个比喻,王振南并吞泉洪民办公司如螳螂捕蝉,陈国辉并吞王振南的泉洪民组公司如麻雀之于螳螂,但事过二年这只麻雀又为童子弹丸所打死,他的泉永汽车公司又被比他更大的十九路军所接收。
永德汽车公司的产生与停办:一九三○年陈国辉进驻永春后,为进军德化迅速派工派款整修永春至德化公路,通车后其团长彭棠支持达埔小学校长,达埔人叶德舜,于一九三一年筹资成立永德汽车公司,叶自任经理,彭棠介绍其同乡彭某任副经理,经营永春至德化客货运业务。叶德舜是陈佩玉营长桂洋人林妙庆的好友,一九三二年底陈国辉失败后彭棠离开永春,叶失去靠山自动停办。
十九路军接管泉永汽车公司:一九三二年夏十九路军入闽,秋后陈国辉部队被调集于仙游消灭,年底陈国辉被杀于福州。在闽南民军中经过十五六年的长期混战中发展起来的陈国辉部队失败后,晋江地区的公路开筑停顿一时。到一九三八年才由省公路总工程处开通德化至大田一线。十九路军失败后,陈国辉由福州移葬厦门鼓浪屿大办丧事。当时上海市市长吴铁城所送挽联有“办学三千”,“筑路四百”句。据调查陈国辉及其部属在晋江地区共筑公路534公里,而在闽西筑路160余公里,陈死后泉永汽车公司被认为是陈国辉的财产而加以没收。先在西门设立一党政军联合管理机构进行接管经营,后再移交泉永公路局经营。
以上是泉永德公路沿线先后创办的各汽车公司及其演变情况。下面将介绍泉永德公司之并组与演变。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