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文史资料全文库

天主教图占崇正书院纪实

发布日期:[2016-08-16] 阅读人:1637  字号:      
泉州东园,位于城之东隅,相传为清初施琅冬季别墅。中间几经变革(闻曾一度为“菜堂”),后改为泉中举贡月评试艺之所遂定名为“崇正书院”。清光绪间,院落废堕不堪,由政府拨款重修,堂皇富丽,极为壮观,后座为假山,池亭水阁,曲径通幽,中间古柏苍松,青苍翡翠,尤以老松一株,高入云际,大可容数人合抱,又为罕见之物,泉中名胜是处亦为其一。 科举废后,书院制废,院中遂成立一农务会。目的为保存古迹,冀免日久荒颓。并将“锡子山”俗称“米粉山”作为农事试验场,种植桃、桑、棉等苗。 光绪末年,美英日法等帝国主义借不平等条约以传教为名,纷纷对泉州进行侵略,天主教亦于是时传入,初设教于深井巷,神父西班牙人任道远,来泉后即持仗教会势力,出入官衙干涉地方行政,袒护教徒横行不法,甚至纠众到处滋生事端,极为群众痛恨!是时,任神父企图霸占“崇正书院”,作为传教基地,遂假兴学为名与教徒何路、周苍玉(均东街人,周为一拳师),勾结地痞王则喜(徐厝埕八祧王的人)伪造契券,冒称该地为王家业,卖与天主教。 农务会以天主教显系欲持强图占,殊为痛恨,乃由副会长洪里仁起而诉之于官。任道远无视我国法纪,于案尚未判决之前,即鸠工装材,搬砖运木,准备建筑,一面令其教徒每于夜间掷“地雷”于洪家,或时而于偏僻之地路拦洪里仁而威吓之,但洪终不为所屈。 有一年,新历元旦,任道远竟唆使何、周等人,将农务会升在锡子山上之国旗拉下,旗杆砍断,亲掷于会所,以示侮辱,其横行肆暴实令人发指!因而激动社会公愤,各界群起支持农务会。 清廷政治腐败,慑于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故农务会虽诉之于当局,而历任知县怯于洋人声势,苟且迁延,作为悬案,中间经本籍人陈篯作晋江县知事任内见群愤愤无法推却其办理责任,然亦只勉强开庭一次,不作任何判决。于是县移案于省,省移案于部,社会舆论与官方私人谈话虽皆说洋人持势不法,蛮不讲理,然从县到部皆未敢作判也。时在农务会中掌握文书帮理此事者,先后有吴国藩,陈天球二人,在外负责奔波者,有王鸿猷,陈祖烈,孙贻宽三人。 此案久悬数年不决,任道远眼看泉州农务会及各界终不可屈,遂被迫不得不暂时放松霸占企图,而把砖石木材逐渐移去,为觅地址于留府埕。 洪里仁没后,农务会由宋馨主持,斯时地方土匪猖獗变乱日甚,宋因事他去,会务停顿,管顾乏人、盗匪利为夜间啸聚之地门窗户扇被偷一空。抗战期间,民生学校设立于斯,是案亦无形解决。 (原文载于1961年2月第一辑第17~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