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文史资料全文库

菲律宾华侨报业简介

发布日期:[2016-08-16] 阅读人:1637  字号:      
最初时期的华侨报纸 在公元一八八二年,当时的菲律宾群岛,尚在西班牙统治时期,有华侨名杨怡洪者,系南安人,一人兼通三种文字,即英文、西班牙文、中文,因见上海、香港有申报、华字日报之出版,有志为菲律宾侨界出版一种如上海、香港发行之日报,使菲岛侨界有新思想、新知识以迎合新的潮流。于是招集股分至五六千把锁(菲币),出版一种惹柳(菲语报纸),名叫华报,聘一广东人陆伯州为作评论,兼编文艺版,惟当时华侨商人中文程度尚差,迂有家乡书信,尚须叫其里蛮(菲语账房)念给他听,看报更不必说,所以订报份的甚少,广告除二三家股东以外,并无问津者。因不能维持,乃改办为岷报,也属日报,仍由杨怡洪、陆伯州主办,但业务毫无进步,出版未及一年停刊。 此后至公元一八九八年(前清光绪庚子年),保皇党康有为一派到菲律宾活动,有广东人源庶蕃者,对保皇党极其迷信,曾以宣传方法,首在办报,先办一种益友新报,以所提倡的保皇主张,不为侨众所欢迎,报份不能推销,广告也无人肯登,乃自行停刊。最后改名为岷益报,虽宗旨略有变换,又以久失信用,不能维持下去。再过数年,到了公元一九○八年(前清光绪戊申年),清廷派农工商部侍郎杨士琦,乘铁甲战舰至南洋游历,先到菲律宾,菲岛华侨,因向来不闻中国有战船出国,此次突见.战舰来菲,宣慰华侨,大家当然欢迎,每日前往战舰参观者甚众。时菲岛虽经美国占领,而西班牙报纸在菲尚有势力,因华侨认识西文者尚多,西报多为华侨所订购,有一家西报,对中国战船冷讥热嘲,说“不承认这种叫做战舰”。华侨见了大为愤怒。相率辞退报份,但虽辞退西报,必有一种中文报纸以代替之,方免为西人所笑。于是招集股份,几百、几十,集腋成裘,不数日遂成一筹办处,举王汉全为董事长,陈三多为总经理,施健盦为总编辑,新定报名为警锋新闻,一时兴高采烈,办至数个月以后,热气一退,便大家不闻不问,任其无法维持,而自动停版。 公元一九一二年,国民党总支部在菲成立,当地热心党务的戴金华、杨乃甫等共同组织一日报,名为公理报,闻“公理”两字曾经孙中山先生鉴定。该报首任总经理为施精守,记者为吴孟嘉,编辑黄君(台人)。此报为国民党在菲的机关报。其时与国民党势成对立的为中华商会,而主持人为施光铭属于袁世凯一派,因畏公理压迫,特招股自办一报,名为中华日报,该报于民国三年组成,经理为王子敬,总编辑为施健盦。自出版后即与公理报发生笔战,笔枪墨炮,波及社外人士,如李秉传(泉州人)与施健盦本属至友,因意见不同一度交锋,致不相闻问。中华日报对国内政局,海外侨界均站在实力派方面,不能取得一般群众的拥护,以致广告部份都无从发展。一些负责董事特开会议决,暂时宣告停刊,俟将来有机会再行复版。果然于民国四年二月白蘋洲以参观嘉年华会的机会来菲,中华日报旧董事遂请将其原有机器字粒改办新福建报,同时有公理报编辑李思辕者,因感觉寄人篱下,无活动余地,遂招集同志,组织国民党粤籍第二支部,创办一种日报,名为民号报。民号报不知因何事故,与新福建报引起空前的大笔战,笔战过后,民号报因有人维持,所以继续办理下去,新福建报因出主意有人,出钱无人,不久旋即停闭,最后由白蘋洲新聘编辑两人,报社停后,几乎无路费回家,幸侨界中有数位热心者,予以支持,始得勉强归去。 我于一九一六年才到菲律宾,距一八八二年相差三十余年,似乎不能知道三十多年前的事情,然我所以能够知道者,除自己调查所得而外,却有两个人以其所闻所见,供给我一些材料,这两个人一是林籁余,二是颜文初,林为福州人,颜为晋江人,因日帝国主义攻占菲律宾时被捕,加以抗日罪名,横加残杀。两人均先我到菲,又热心菲岛华侨报务,其所供给的材料,我知其确实可靠。 各种华报的基本情况 我自到菲律宾后,久在报社任事,并与报界人士互相接触,兹将历年来所知道的各报情况,追述如下: (一)《民号报》。国民党粤侨第二支部机关报,一九二○年该报董事长为黄燮恭,总编辑为冯百砺。其后黄海山、詹菊似等十余人,或为董事长,或为总编辑,至一九四一年日寇攻占菲岛,民号报与各报同时停刊,胜利后并未复版。 (二)《平民日报》。华侨工党机关报,一九二○年总编辑为傅无闷,总经理为吴金只。时华侨教育会新筹经费,该报主张将此经费公开办理,致与教育会发生诉讼(注),迁延三年才解决,率告无事,而平民日报已筋疲力尽,再维持一年遂告停版。 (三)《华侨公报》。为热心报务的侨商筹款开办,与华侨商报同时,办理约一年便停刊。一九二一年董事长为杨宝璜,经理吴文伟,总编辑林籁余。 (四)《救国日报》。为华侨学生会所主办者,总编辑为来远甫,编辑林铁魂,经理陈余生。该报倡办之始,即与侨商发生纠纷,诉讼经年,终致两败俱伤,最后乃至停版。 (五)《南星晚报》。创办人为钱抱器,钱系上海人,曾为华侨中学教员,后招白鸿年等数人,筹款数千元,自办一日报,由民号报承印,出版约一年便停刊,在未停刊前,钱抱器自为总编辑,白鸿年为总经理,陈继纲为编辑,叶绍振为翻译。 (六)《中西日报》。热心出版事业之侨商共同组织者,一九二七年举陈祖泽为总经理,陈佑荪兼任编辑。经过一年,复行改选,举林籁余为总编辑,陈佑荪为总经理。出版未久,适逢日寇出兵济南,蔡公时殉难,全国抗日怒潮汹涌澎湃,中西日报则大事鼓吹抵制日货,致引起一班国民党员,而专门推销日货者的仇视,而捏词控告,缠讼两年,因经济告竭而停刊。 (七)《民情日报》。民主人士独力创办者,以抗日反蒋为主要任务,报份销售,以十九路军淞沪抗战时为最盛,奋斗五年,被国民党之拥蒋派种种压迫而停刊,该报之负责人是陈佑荪。 (八)《前驱日报》。民主人士集资开办者,负责人为王雨亭,平素坚决抗日,对蒋介石之不抵抗,更加大刀阔斧,予以攻击,与国民党之拥蒋派斗争到底。时国民党之拥蒋派势焰尚炽,仅四年余遂被迫停刊。 (九)《华侨导报》。为抗日反奸大同盟的机关报,专为中共宣传,负责人为龚韬毅,在抗日胜利初期一切进行尚称便利,以后时局变迁,反动派挟当地政府之威势,猖狂进攻,龚韬毅离菲他往,所有民主人士相继离菲,该报无人主持,遂自动停刊。 (十)《侨商公报》。抗日锄奸义勇军所主办,以许志猛为负责人,李实为总编辑(李实即罗理实,现在广东侨务委员会工作),与华侨导报一致为中共宣传,后因时势变迁,负责人先后离菲,遂宣告停止。 (十一)《中正日报》。伪国民党第二机关报,于日寇投降后,伪领事张家福所倡办,为专门制造谣言的反动报,一九四八年因经济恐慌,为大华日报所收买。 (十二)《民声报》。民主人士就侨商公报之机器字粒而重新组织者,社长为来远甫,总编辑为陈佑荪,仍本侨商公报之宗旨,多为中共宣传,后因负责人相继辞职,董事部主持不定,致被反动派所侵入,结果只有停版。 现尚存在的华侨报纸 以上所举各报,已属过去,仅历史上遗留一个报名,及其所抱的宗旨目的而已。至此时仅存之四家日报,其中有一家报纸当据事直叙,不为国民党所屈服,久受菲当局的注视,时在风雨飘摇之中,此次闻已被封闭,且抓主笔。这个报纸,就是华侨商报,现未知其结果如何。 (一)《公理报》。国民党闽侨第一支部机关报,民国元年开办,该报经理编辑每二三年换一次,据我所知,该报一九二○年总编辑为黄展云,经理为蓝季献,其后有一次董事长兼总经理为戴金华,总经理为杨文良,最后则被国民党主持人所全部收买,遂为造谣欺骗之特务机关。 (二)《华侨商报》。初为中华商会之机关报,后乃脱离中华商会而自立。一九二一年董事长为吴克诚,总经理于以同,总编辑陈佑荪。其中有一个时期,社长为于以同,总编辑为来远甫。抗日胜利后,由烈士于以同之公子于长城继续办理,因其人颇有奋斗精神,虽在国民党监视之下,而自树一帜,绝不屈服,闻其报份已比从前增加一倍。 (三)《新闽日报》。其初为闽侨救乡会机关报。救乡会停办后,改为中华商会机关报。最后更投入国民党,为该党准机关报。该报初办在一九二五年,董事长兼总经理为陈三多,总编辑为陈克如,其后渐变为吴半生个人所有。吴在报社内兼营他项商业,闻现为该报主笔者,多历史复杂、态度善变,故其报务得以维持至今。 (四)《大华日报》。国民党机关报,负责人为柯濬智,开办之初,总编辑为郑鸿飞,专门制造反共谬论,是美蒋特务组织之一,该报因台湾蒋系的维持,所以至今尚在。 华侨刊物的简述 华侨报业,除日报以外,尚有周刊、半月刊、月刊、丛刊四种。出版刊物,有其一个活跃时期,即由民国六七年至民国三十年,差不多每年或一二年就有一种出版物,虽其时间或长或短,出版数期或数十期不等,但总有许多人在一个时期的努力。兹将各刊为何人创办,何时出版,出版至多久,就记忆所及,介绍如下: (一)《教育月刊》。创办人为颜文初,民国六年十二月出版,至民国八年十二月停止。 (二)《华铎周刊》。创办人黄开宗、杨宝璜,民国七年四月出版,至二十余期停止。 (三)《平民周刊》。创办人吴宗明、傅无闷,民国八年六月出版,至二十五期并入平民日报。 (四)《心声月刊》。创办人潘振奏、冯文襄,民国八年八月出版,仅四期即停止。 (五)《华潮半月刊》。为华侨教育研究会(岷里拉华侨各校教员所组织者)所创办,举张时英为编辑,洪敦友为经理,于民国九年一月开始筹备,六月才出版,十年十二月停止。 (六)《华侨商报月刊》。为中华商会所创办,于以同为编辑,蓝琛为经理,于民国九年一月出版十二月改办为日报。 (七)《教育周刊》。为华侨教育会所创办,于民国九年三月出版,编辑兼经理为颜文初,出版至四十余期停止。 (八)《人言周刊》。创办人刘抱真、吴秉刚,民国九年三月出版,仅出五期停止。 (九)《东方月刊》。创办人林霁春,民国九年五月三十日出版,仅出三期停止。 (十)《小说丛刊》。民国十一年出版,创办人为陈菊侬、林籁余,出版至第三集停止。 (十一)《星期日周刊》。民国十三年出版,创办人为黄以湜、来远甫,出版四个月,计二十八期停止。 (十二)《工商周刊》。创办人吴善稽,民国十三年出版,只出三期便停止。 (十三)《努力周刊》。民国十四年由沈清楚发起,请吴研因主办,出版达半年二十余期移沪组织出版。 (十四)《艺术月刊》。民国十五年由杨华魂创办,出版三期便停止。 (十五)《华光半月刊》。为华侨中学学生会所组织,办事人许青虹,于民国十五年十月出版,仅办短期即止。 (十六)《中学半月刊》。于民国十六年七月为侨中教员所组织,聘伍剑禅任编辑,出版一个短时期便不继续。 (十七)《破晓半月刊》。为青年合作社所组织,民国十七年十月出版,十八年再出一次便不继续。 (十八)《黎明周刊》。创办人陈树泽、王香亭,民国十七年出版,仅维持一段时间便停刊。 (十九)《民情周报》。由民情日报改组,编辑人仍为陈佑荪,于民国廿四年出版,中间曾有一个时期暂停止,到了“七七”抗日战事发生,该刊认为时机已到,重新复版,直到日寇进攻亚巴里,发动菲律宾战争,乃被迫停刊,计前后出版五十五期。 (二十)《侨情周报》。民国廿五年出版,起初主张抗日,拥护十九路军及东北义勇队,所以第一二期,由陈佑荪担任编辑,后不知何故改变宗旨,陈佑荪辞职,由经理蔡建安兼任编辑,维持至十一期即停止。 此外,华侨中西学校三十年、五十年均有专刊,中华商会也有五十年的专刊,华侨善举公所每年都有报告会务的专刊,其他如各级学校、各途商会、各家族团体多于每一年或二年,出有专刊,以其非定期出版物,故未列入。 结言 菲律宾为独立国,据我所知,确确实实就是美国的保护国,美海陆空军在菲皆有基地,对外一切是跟美国走,内政更不必说了,美国人在菲所处的地位,均与别的国家不同,就学校和报馆来说,多提倡菲化,其实就是美化。近来学校难办,有许多苛刻条件,开设报馆,又为讼案所牵累,因美国报律定得太严,动不动就要发生诉讼,迁延数年,致令负责者精疲力尽,足见美国势力大加扩充,华侨就无一事可为。 注:平民日报与华侨教育会诉讼案,平民日报记者傅无闷,对华侨教育会的攻击,有两句话说:“公款置之私囊,教育付之不顾。”教育会方面认为私囊是钱袋,教育会董事并无收公款置于私人的钱袋,便翻译这两句话,向菲法庭控平民日报造谣诬陷。平民日报虽将教育会只为一二家学校着想不顾公众的教育事业为根据,以自辩护,但未将“公款置之私囊”一句话得到解决,不能获得胜诉,最后乃找寻字典,见囊为盛物之东西,有底为囊,无底为橐,囊既有底,且为盛物器具,并非钱袋,以此为理由,最后率告无事。 (原文载于1962年9月第七辑第68~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