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飞,原名叶君享,1914年5月出生于菲律宾吕宋岛的一个华侨家庭。5岁时他与二哥叶启存回国就学,在中学时代受第二次国内大革命的影响,积极接受革命思想。1928年,年仅15岁的叶飞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为中共党员,担任共青团厦门区委书记、共青团福建省委宣传部长、代理团省委书记等职。中央红军北上后,领导闽东苏区军民坚持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1938年1月奉命北上抗日,挺进苏南敌后,东进渡江,保郭村,战黄桥,反扫荡,歼日顽,作为新四军纵队司令员,指挥部队转战大江南北,立下赫赫战功。抗战胜利后,任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司令员,率部参加蜚声中外的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淮海、豫东等大战役。1949年7月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兵团进军福建,一路势如破竹,解放了除金门、马祖外的福建全境。
新中国成立后,叶飞历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福建军区司令员、福州军区司令员兼第一政委、福建省省长、国家交通部长、海军司令员兼第一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他是中共七大、十三大代表、十五大特邀代表,中共八届、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共十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著有《征战纪事》、《叶飞回忆录》。
叶飞故居在南安金淘镇占石村,为清代所建,与普通民居一样,为一般的土木建筑,建筑面积480平方米。建筑布局两进五开间带单列护厝,坐南朝北,悬山顶,穿斗式木构架。虽然没有飞檐翘脊,没有精雕彩绘,但是古朴高雅,在青山翠树的映衬下,更显得气势不凡。故居近年修葺,现辟为“叶飞将军纪念馆”,门前有南安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竖立的“叶飞故居”文物保护单位,深红色的大字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大门匾额题“叶飞同志故居”六字,为著名书法家沈鹏先生所书。步入故居,叶飞将军的汉白玉雕像置于前厅,穿过天井,但见大厅正中的巨幅照片上,将军凝重深邃的目光端视着来访者,又像凝望着门外山明水秀的故里。故居内还陈列着叶飞将军生前事迹的照片、文字资料、少时和战争年代的部分生活用品等。
伫立故居前,仰望如戴冠金刚的朝天山,但见满目葱笼,抒臂直立,拥抱着位于山谷半坡正中间的故居。门前,青砖铺埕,平展如砥。埕前路下梯田层叠而下,到水口处有巨石若龟状,村民称为龟岩。龟岩有一古榕,村民说此榕历经千年沧桑,依然巍然挺立,守护着山村。叶飞将军小时候常执卷坐在龟岩上,勤奋读书。
叶飞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1994年4月18日在北京逝世,他的骨灰葬于厦门面向台湾的山坡上,盼望回归,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