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数字资源 > 泉州文史资料全文库

马华第一世家

发布日期:[2016-08-16] 阅读人:1637  字号:      
我的宗叔祖父沈鸿柏,在马来亚华人社会中,被誉为第一世家。 沈鸿柏(1863-1939),晋江安海沈厝围人,据安平沈氏族谱记载:族源吴兴(即浙江湖州),大约在元代至正年间(1341-1368)由海路迁徙到安海。清康熙年间因沿海实行迁界,便移居泉州城厢西北隅华仕里清军驿。父延璋,邑痒生。后移居厦门,在曾厝埯设馆授徒。再后举家南渡,侨居马来亚马六甲州。设宅于马六甲东圭纳街门牌136号。 清代末年,孙中山先生到南洋各地奔走革命,鸿柏聆听过中山先生的演讲,就在马六甲参加同盟会。并带动从弟鸿辉及乡亲王崐郡、王德义、邱仰峰等人参加马来亚的中国同盟会活动。沈鸿柏成为马来亚华侨奔走民主革命的领袖之一。为追随孙中山所领导的民主革命尽心尽力,作出重大贡献。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沈鸿柏被当地侨胞推举为代表,回南京参加庆典。1925年,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灵柩移葬南京紫金山,沈鸿柏又被推举为马来亚华侨的代表,回南京中山陵,参加孙先生的“奉安典礼”。完成典礼任务后,他顺途回泉州家乡探亲访友,与泉州同盟会老战友陈仲瑾、叶青眼会面。辛亥革命后,沈鸿柏先后在马六甲州创办中华书报社、培风学校、培德女校,为宣扬中华文化、开发民智、改革社会、培养华侨人才,他又组织中华总商会作出积极的贡献。1924年晋江会馆成立,他被推选为首任总理,团结乡亲,建功甚伟。抗日战争开始,他组建马来亚筹赈会,支援抗战深得侨胞的爱戴。他于1939年谢世,终年76岁。 沈鸿柏夫人李良(1884-1985),泉州市新门街人,终年101岁,被誉为“南国人瑞”、“马六甲第一世家的高祖母”。(见《南洋商报》新闻标题语)1985年5月18日为她送葬的行列长达半里,人数达4000人,其中包括议员、政党要员、社会贤达、社团代表、商界人士、各级各类学校师生、宗亲、乡亲、邻里、戚友。讣告上写道:当时她全家的丁口就有471人(跨入新世纪,沈家的人口已有600多人)。至于沿途围观的群众,万人空巷,如此场面实属罕见。他们恩爱夫妻、父严母慈,大公无私、勤俭持家,教子有方。生前有九男二女:长男慕亮、二男慕冒、三男慕震、四男慕卿、五男慕周、六男慕羽、七男慕文、八男慕尧、九男慕陶。大女彩蜜、二女彩富。嫡系子孙,已传至第五代,行迹遍及星马,而孙子、孙女亦有负笈欧美、澳洲者。长大后,在各界领域皆有良好表现,或从商,或从医,或担任工程师、银行高级职员,或教师等职业。家族声名远播。 在沈鸿柏的儿辈当中,我想重点表述三人: (一)五男慕周,秉承父亲的革命立场与革命热情,在抗日战争开始时,出任筹赈会英文宣传主任。日寇南侵,占领马来亚,他同仇敌忾,奋起抵抗,惨遭日寇杀害,壮烈牺牲。1996年,我到新、马泰旅游半个月,在马来西亚,有机会去瞻仰“新马抗日烈士纪念碑”,亲眼目睹了我宗叔父沈慕周的英名刊刻在纪念碑上,感到沈家的门楣增添了一层耀眼的光彩。 (二)七男慕文,抗日战争开始时,他怀着深厚的爱国热情,奔回祖国,投笔从戎,转战各战场,后来晋升为中校军官,抗战胜利后复员返回马来亚,担任吉隆坡中华总商会执行秘书,兼各报记者。 (三)六男慕羽,1913年7月20日诞生于马六甲。早期在政治上是马华青年团的创始人,担任全国副总团长。还组建了马华公会,是一位政治强人。为马来西亚的独立建国作出贡献。但事成后,他不居功、不为官,宁愿为华族文化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历尽艰险。他曾三次入狱,为了领导抗日,马来亚沦陷后,他被日寇捕入牢狱历尽苦刑。第二次,1971年为鼓吹华人大团结,涉嫌触犯煽动法令,被系于狱。第三次,1987年,为争取华语为官方语文,触犯法律,失去自由两年。1996年,我到新、马、泰旅游,接受到宗叔父沈慕羽的一分名片,上面开列了他担任社团要职23个,其中包括:马来西亚全国华校教师总会永久会务顾问、独立大学有限公司副主席、全国华校董事总会顾问、马亚西亚书艺协会顾问、马六甲中华大会堂顾问、南马文艺研究会顾问、马六甲晋江会馆顾问、马六甲孔教会主席、马来西亚晋江社团联合会名誉主席、马六甲福建会馆名誉主席、南方学院名誉顾问、南洋沈氏公会名誉顾问、马来西亚沈、叶、尤宗祠顾问等。我到吉隆坡街上逛街,发现不少华人商店的牌匾都是沈慕羽书写的。我向沈氏宗亲处了解到,沈慕羽是马来西亚华人书法家,他的字(题词)还被吉隆坡华人挂历的商家所采用。在马来西亚的书艺界向来有书法家“南沈北孔”之说。北孔,指住在北马槟城的已故书法家孔翔泰。而沈慕羽居于南马的马六甲。他还自1957年开始写日记,至1999年已有42年的写作历史。1999年,我在香港读到《星洲周刊》刊物上的一篇报导《华教斗士沈慕羽受动》:“沈慕羽最近(指1999年那年他87岁)获马六甲州元首封赐拿勋衔。是华教人士首次获封此勋衔。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蒂尔及多位政府高官最近都赞扬华教对国家贡献良多,显示当局已逐步肯定华教的作用。”按沈幕羽曾于1956年荣膺甲华人参事局议员,又受英女王封赐太平局绅,为教育界获此衔的第一人。他曾率领代表团赴西欧各国考察教育,并荣获英国皇家学院名誉教育硕士学位。